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

崇禎皇帝晚些時候纔看到魏木蘭的信息,對於這事,他還是有點謹慎的,特意讓人掛了地圖,又通過聊天羣問了新軍船隊的位置,仔細考慮之後,方纔同意了盧象升的提議。

並且,他還特意強調道:“一旦戰事開始,暴露你們在陸地上的行蹤,建虜大舉撲過來的話,切記不要硬拼,該撤就撤。記住,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過了一會,魏木蘭回覆道:“陛下,盧中丞說他早已把陛下教導的這精闢之言謹記在心。這一年來的戰事,無不說明此法深得兵法之精要,是遼東戰事如今出現轉折的最重要法寶!”

說完這個之後,魏木蘭緊接着又發來一句私聊道:“陛下,這是盧中丞的肺腑之言,奴家能感覺出來。陛下好厲害!竟然讓盧中丞這麼厲害的人都這麼佩服!”

很顯然,這一句是她自己的話。崇禎皇帝聽了笑笑,這可是後世最著名的一句話,是由偉人總結出來的,怎麼可能不是精闢之言!

“有用就成了!”崇禎皇帝這麼想着便回覆道,“如果建虜從瀋陽發兵的話,朕應該能提前知曉。但從其他地方調動的話,朕就沒法提前預警了,提醒盧中丞,一旦要打的話,做好預警,免得被建虜打個措手不及!”

“是,陛下!”魏木蘭連忙答應一聲,便沒了聲音,應該是給盧象升轉達去了。

崇禎皇帝自己則從聊天羣中退了出來,今天的日程安排是要去京營一趟。

茅元儀那邊從軍器局採購的燧發槍,已經選拔出兵卒訓練了半個月左右,是去檢驗下訓練結果的時候了。

崇禎皇帝臨出宮時,又傳令讓軍器局局長畢懋康隨駕一起去,如果有問題,也可以讓這個當事人知道,看怎麼加以改進。

自從新軍離京之後,崇禎皇帝可以說是很久沒來京營了。這一次過來,讓京營兵卒有點久違的感覺。想之前,新軍還在這裡的時候,皇帝都是隔三差五地過來,簡直把這裡當宮裡一般。可新軍一離開,都多久沒見到皇帝了?

在暗自感慨新軍真是皇帝寵兒的同時,他們每個人都份外珍惜這種能有機會在皇帝面前亮相的機會,一個個站得筆直。他們可是記得,之前有一次,皇帝是偷偷躲在暗處觀察他們,最終那些軍紀好的那些同袍,入選成爲了新軍中的一員。

沒有人說,幾乎每個人都是這種想法,京營的軍紀,一下比平時好了很多。這讓京營總戎祖大壽看得暗暗吃驚,心中有點明悟,皇上的威望在軍中是越來越高了!

他和茅元儀等將領迎了崇禎皇帝往燧發槍訓練場走去時,那些被選拔出來的燧發槍兵已經在那列隊等候了。一共也就三排共三十一人而已,這其中,徐文波也在裡面。

他原本是馬如龍的家丁,被整編進京營後,一開始有點不習慣。等到後來,看着新軍變得越來越強大,特別是那一次集合堅持到最後的同袍都進了京營,給了他很大的刺激。於是,他力爭自己在每一件事情上做到最好,最終如願以償,在選拔燧發槍兵時,他得到了一個名額。

不過,他還是有點納悶,在他們這些燧發槍兵中,就在他左手邊那個矮個,其實就是看着大點的孩子而已,是三排裡面多出來的一個。也不知道是哪個勳貴家的,還是說是什麼關係戶,臨時被安插過來練了兩天燧發槍,就站這裡一起接受皇帝的檢閱了。

之前一直有上官在,他不敢言語。此時都去迎接皇帝了,他就忍不住低聲問道:“喂,我說你是誰家的孩子,知不知道一會皇上要過來,待會見了記住一定不要慌,別給我們新軍丟臉知道麼?”

聽到他說話,那半大小子擡頭看了他一眼,沒答他的話。其他同袍聽到,難得訓練之餘能有這麼個解悶的機會,就有人保持着目不斜視,低聲說道:“是啊,第一次見皇上吧?別嚇得尿褲子知道麼,呵呵……”

聽到這話,那半大小子保持着姿勢不變,帶着一絲不屑回答道:“我上過戰場殺過人,去過金鑾殿上報過功,你說我會嚇尿?”

他其實還有一點沒說,雖然只是見過一次皇帝,但他卻已經和皇上說過很多話,甚至在以前的時候,還懟過皇帝。如今只是奉皇上的旨意,特意過來熟悉下燧發槍而已,又怎麼可能因爲見到皇上的面而嚇尿!

光是他說得那些話,就讓徐文波和其他燧發槍兵大吃一驚了。他們當中有幾個人,其實壓根就沒上過戰場。就說徐文波吧,他是馬世龍的家丁,雖然算是精銳了,可真正打仗卻是很少,打硬仗就更是沒有了。很不巧,他就沒殺過人,更不要說上金鑾殿去報功了。

“真的假的?”有同袍發出了疑問。

不過徐文波卻得到了提醒,腦中閃過訓練時這個半大孩子的一幕幕,確實不同其他孩子。不管是行爲做事,還是軍紀言行等方面,都比較特別,有點老兵的味道。之前只是因爲他年齡的關係,被忽略了而已。

“我叫徐文波,你叫什麼?”徐文波立刻釋放了善意,想要結交一番。

不過還沒等半大孩子有迴應,就見遠處傳來拐角出現了一羣人,是諸位上官陪着皇帝過來了。立刻,這些燧發槍兵沒人敢再試下說悄悄話,全都昂首挺胸,用最標準地站姿站着。

崇禎皇帝在衆將的陪同下,終於到了訓練場上,一眼就看到了特別顯眼的那半大小子。在見禮之後,不由得笑問道:“定國,在初級武備堂感覺怎麼樣?”

聽到皇帝猶如一名長輩問晚輩的學業一樣和身邊這半大小子說話,徐文波等人在心中頓時吃了一大驚。不用說,這小子說得那些,肯定是真得了!

李定國握着稍微比他矮一些的燧發槍,立正着認真回答道:“回陛下,好些東西都是前來沒聽過的,感覺和以前打仗時候的想法完全不同。”

月票多50的加更

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759 土雞瓦狗也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358 清丈土地557 我敢賭(第三更)1243 是我們大明141 大敗896 人心860 拜師(第四更)184 人手不足126 國與國的關係278 拭目以待40 任重道遠1075 城破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44 誓死衛護京師98 此乃何物157 當面對質313 優越感(第三更)529 火炮的改進19 原來是他562 文武之辯971 狡猾的皇太極102 矛盾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356 新的水師862 富了崇禎262 可惜了白杆軍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529 火炮的改進101 明軍的動向1179 漠北三族235 徐光啓的請求109 一頭黑線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1063 到底是誰?521 畫展1178 爲了子孫後代26 通州亂局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530 鴻門宴麼235 徐光啓的請求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980 黯然22 成就值的終極用途246 反轉1154 猜對了1292 新的封爵途徑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166 重文輕武1040 有的放矢669 不謀而合593 還很幼稚769 大清的黴運44 誓死衛護京師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1199 即時通訊衙門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1305 帶頭作用551 神一魁的疑惑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1025 決戰687 遠交近攻54 朕要一塊算賬35 你們想多了1086 世襲之革新716 盧象升的決定751 薑是老的辣655 蒙古人好忽悠423 臨時有變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123 初步規劃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324 風雨欲來1331 盟軍必勝893 耗誰?1060 有坑1070 御駕親征600 順義王使者1240 出去裝逼嘛592 國戰523 老婆沒了(第四更)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18 準了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124 相愛相殺1075 城破745 偷懶1161 雜學怎麼了14 清查內宮1169 錢家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63 料事如神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32 士氣大振1009 出兵洞吾311 好險
596 爲何而戰(第五更)759 土雞瓦狗也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31 大清萬勝(第三更)358 清丈土地557 我敢賭(第三更)1243 是我們大明141 大敗896 人心860 拜師(第四更)184 人手不足126 國與國的關係278 拭目以待40 任重道遠1075 城破824 居心叵測(第三更)44 誓死衛護京師98 此乃何物157 當面對質313 優越感(第三更)529 火炮的改進19 原來是他562 文武之辯971 狡猾的皇太極102 矛盾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356 新的水師862 富了崇禎262 可惜了白杆軍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529 火炮的改進101 明軍的動向1179 漠北三族235 徐光啓的請求109 一頭黑線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1063 到底是誰?521 畫展1178 爲了子孫後代26 通州亂局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530 鴻門宴麼235 徐光啓的請求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980 黯然22 成就值的終極用途246 反轉1154 猜對了1292 新的封爵途徑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166 重文輕武1040 有的放矢669 不謀而合593 還很幼稚769 大清的黴運44 誓死衛護京師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1199 即時通訊衙門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1305 帶頭作用551 神一魁的疑惑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1025 決戰687 遠交近攻54 朕要一塊算賬35 你們想多了1086 世襲之革新716 盧象升的決定751 薑是老的辣655 蒙古人好忽悠423 臨時有變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123 初步規劃1203 皇上會盡量想辦法的1324 風雨欲來1331 盟軍必勝893 耗誰?1060 有坑1070 御駕親征600 順義王使者1240 出去裝逼嘛592 國戰523 老婆沒了(第四更)641 真是爽啊(第三更)18 準了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124 相愛相殺1075 城破745 偷懶1161 雜學怎麼了14 清查內宮1169 錢家741 這一仗還怎麼打63 料事如神1030 叛變土司的下場132 士氣大振1009 出兵洞吾311 好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