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大明路橋公司

不過實際上,到場的人中,壓根就沒有普通百姓,甚至連有錢商人都沒有。不是他們不想來,而是他們要麼沒有這個實力,要麼是他們背後的主人親自出來了。原因無他,皇上有旨,此次的股份拍賣者,必須身家清白,實名登記自己的名字。以後要是更名,那是要付手續費的。

要是這些勳貴們派其代理商人出面,就只能登記代理商人的名字。這股份,想再轉到自己手中就麻煩大了。能傳後世的東西,顯然是掛在自個的名下比較安心。

如此一來,這些人之間,包括到場旁觀和拍賣的人員之間,基本上也都互相認識。

於是,有人就打招呼了,一股一股地拍賣多麻煩,還是打包了一起競價吧!

“侯爺,這可不行,一股一股地拍賣,可是御定的。要不,您去說說,讓咱們也省些麻煩?”

“呵呵,我也就是這麼一說,聽過就算了!”

“……”

不自覺間,崇禎皇帝的權威比起登基之初,或者在建虜入侵京畿之地前,已大了不少。

要是換了以前,搞不定就有大臣會去忽悠皇帝,讓皇帝改旨意。可這個時候,卻沒什麼人敢了。

拍賣會很快進行,不過崇禎皇帝不方便去。他雖然關心,卻也沒空,此時正在召見兵部給事中劉懋。

只見崇禎皇帝拿起御桌上的一份奏章,在手中晃了晃,示意給劉懋看,而後微笑着說道:“劉卿這份有關驛站具體條陳的奏章,朕早就看過了。不過一直沒空,因此才耽擱至今。”

“陛下日理萬機,還請保重龍體!驛站之事,臣必堅持到底,絕不會半途而廢!”劉懋一聽,連忙躬身奏道。

之前按皇帝要求,他上了具體條陳的奏章,然後一直在等皇帝召見。沒想到等着等着,一直都沒消息,那次朝會所建立起來的信心,就在等待中消耗殆盡,讓他不由得心中又沒底,對這份裁撤驛站的活感到絕望。

但此時一聽皇帝特意給他解釋,頓時先前積累起來的一點不滿全都消散不見,馬上表態一定會好好幹活,就是再大的困難、委屈也不會在意。

崇禎皇帝笑着聽他說話,同時把奏章放回桌面,等到劉懋說完之後,他纔開口說道:“朕想過了,驛站還是不裁撤了!”

“……”劉懋一聽,愣住了。

皇帝這話,就猶如一個晴天霹靂,直接打在了他的腦門上。幹了那麼多活,遭受了多少同僚明裡暗裡的打壓排擠,受盡了多少委屈,才終於有了些結果。然後在他滿心期待皇帝繼續支持的情況下,突然說,不裁了?

劉懋回過神來後,整個人的精氣神似乎一下被妖魔鬼怪吸走,一下頹廢不堪,慘白了臉,緩緩地躬身下去,向崇禎皇帝奏道:“臣……遵旨!”

這也難怪,裁撤驛站的事,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這其中的阻力,他是一清二楚。皇帝肯定也是認識到了,所以纔不想再裁撤。

想到這裡,他的內心不由得深深嘆息一聲,唉……

崇禎皇帝見他的反應,稍微一人,隨後馬上明白他怕是誤會了,連忙解釋道:“劉卿怕是誤會了,驛站之事,必須革新,但不是簡單裁撤,今日朕召卿前來,就是要說說這個事情!”

劉懋聽得一愣,就那樣躬着身子保持不變,擡頭看向崇禎皇帝,一臉的不解。

不裁撤驛站,能節流麼?不能節流的話,無法省錢,這不等於什麼都沒做,白乾一場了!

崇禎皇帝見他不解,便問他道:“劉卿應該瞭解水泥了吧?”

劉懋聽了,下意識地點點頭,而後心中暗語,皇上這是怎麼了,不是在說裁撤驛站的事情麼,怎麼就扯到水泥了?

“那卿應該瞭解水泥的特性?”崇禎皇帝繼續問道,“修建速度快,堅固,防水等等是不是?”

劉懋再次點點頭,水泥這麼大的事情,在京師的三歲小孩都能說上一說,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崇禎皇帝見他又點頭,便再說道:“南方多澇,道路常年遭受雨水之禍,泥濘難走。因此朕想着,便用水泥來重新修路,使之平坦易走,又不再受泥濘之苦。”

劉懋聽了,點點頭,這是好事,可這和自己負責之驛站有多大關係?他想不明白!

“大明的道路系統都是卿這邊管着的。因此這水泥修路之事,也有卿來管。”崇禎皇帝很有耐性地給他闡述道,“繼續用兵部的名頭不妥,就也成立一個大明路橋公司,先在南方雨水多,南來北往道路繁忙之地開始,用水泥修路,而後當地的驛站可收取南來北往車輛的費用。至於啓動資金,就由地方上集資,嗯,也是和大明皇家水泥公司一般操作,售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出去。另外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則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一起來分。”

這其實相當於後世的高速公路了,雖然這個時候用水泥來修路,肯定達不到後世水泥路那般平坦,可要和那時候的泥路比起來,特別是在雨水多的地方,不要太好走了。

普通百姓走路的,就不收費,但你坐車的,肯定是有點錢的,就收你點錢。這種水泥路相對泥路來說,你走得快,路上花得時間減少,不耽擱行程,不受道路泥濘之苦,多好!

這麼一來,那些驛站其實就多了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收費,成爲了收費站了,自然就不用再裁撤。

崇禎皇帝此時只是提出了個大概方案,至於細節,回頭再細細討論便是。

此時的劉懋,因爲負責過裁撤驛站,因此對於道路這塊,比起一般人還真熟悉不少。他心中馬上對比之前直接裁撤驛站會得罪的那些人,忽然發現,這用水泥修路,似乎大有搞頭。

就比如說普通老百姓,他們過路不收錢,道路比以前好走,得到了實惠;有錢人雖然付出了點錢,可節約了他們的時間,少受了旅途之苦,不耽擱出行,也很有好處。所得費用會和當地官府來分,也就是說,當地官府也能得到好處。另外,朝廷也能收到錢,算是開源了……

這麼一對比,劉懋頓時發現自己之前那裁撤驛站的事兒,簡直一無是處。

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730 驚聞633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033 兵潰343 盧象升的提議139 引導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1258 裝吧873 誰說了算584 對策316 建虜的戰法448 拔除東江這釘子1128 沙賈汗991 瘋了麼1162 沒關係168 老婆大會1311 舉國之力應對1273 死中求活1242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1010 木邦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018 盛典985 從被動到主動1024 畢業877 五人墓碑記51 打蛇七寸83 與國永存1092 盛京之變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383 明國見聞182 晉商會議289 洪承疇的憂慮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295 敢背棄大明則必滅之(第三更)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219 既往不咎1231 還要中心開花364 貓抓老鼠547 強者爲王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536 布和101 明軍的動向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889 天子守國門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957 不要慌1251 吏部尚書一職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340 你說反了609 搶糧819 可以衣錦還鄉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1017 得罪了誰253 悔之晚矣921 誤會1294 你看看人家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219 天上掉餡餅1154 猜對了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175 煎熬188 補丁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51 打蛇七寸35 你們想多了552 大明必將中興4 第一個任務1134 趁火打劫868 爲了房子190 你行你上59 老婆熱炕頭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863 背景1254 年輕好啊62 京師之亂656 過家家503 屠城1070 御駕親征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955 回瀋陽1309 亮相724 聊天羣的缺陷848 擔心(第四更)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836 小目標1324 風雨欲來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284 游擊戰861 禮制(第五更)98 此乃何物771 省親(第三更)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128 舉人而已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10 定策
1196 這句話纔是真理730 驚聞633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483 消息不對等的戰爭1033 兵潰343 盧象升的提議139 引導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1258 裝吧873 誰說了算584 對策316 建虜的戰法448 拔除東江這釘子1128 沙賈汗991 瘋了麼1162 沒關係168 老婆大會1311 舉國之力應對1273 死中求活1242567 舉賢不避親(第三更)1010 木邦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1018 盛典985 從被動到主動1024 畢業877 五人墓碑記51 打蛇七寸83 與國永存1092 盛京之變1312 歐洲要出大事了383 明國見聞182 晉商會議289 洪承疇的憂慮1002 一個封爵拜將的機會295 敢背棄大明則必滅之(第三更)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219 既往不咎1231 還要中心開花364 貓抓老鼠547 強者爲王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536 布和101 明軍的動向571 該坑還是得坑(第四更)1268 做一個有用的人889 天子守國門1245 忠烈侯並左都督957 不要慌1251 吏部尚書一職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340 你說反了609 搶糧819 可以衣錦還鄉767 英俄爾岱回來了1017 得罪了誰253 悔之晚矣921 誤會1294 你看看人家162 大快人心(第三更)1219 天上掉餡餅1154 猜對了950 耍猴耍兔耍胖子1175 煎熬188 補丁774 一視同仁(第三更)51 打蛇七寸35 你們想多了552 大明必將中興4 第一個任務1134 趁火打劫868 爲了房子190 你行你上59 老婆熱炕頭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499 開海禁的兩個難點(第三更)863 背景1254 年輕好啊62 京師之亂656 過家家503 屠城1070 御駕親征490 又見京觀(第四更)955 回瀋陽1309 亮相724 聊天羣的缺陷848 擔心(第四更)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836 小目標1324 風雨欲來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284 游擊戰861 禮制(第五更)98 此乃何物771 省親(第三更)1262 都忘記這號人物了128 舉人而已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10 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