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大明金融危機爆發(爲韓樂宇堂主加更2/2)

另外一點,就是銀票這東西,普通百姓是不可能有的,因爲他們平時用得都是銅錢。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文銅錢。就算有銀子,也不會去換成銀票。對他們來說,銀票遠不如銀子來得安心。

因此,銀票這個東西,都是皇親勳貴、文官武將以及生意做得比較大的商人才有。而哪怕是這些生意做大的商人,他們的背後,也是一定有官場關係的,否則不可能做大。

不得不說,晉商做生意確實是有一套的。他們雖然不知道國家民族,卻知道個人信譽,因此他們所經營的錢莊,不但規模大,所發行的銀票也多,影響就大了。

之前的時候,是成國公等人謀逆一案牽扯出來,這是驚天大案。因此嚇住了他們,沒人敢第一時間跳出來。

如今成國公等人已經被抄家滅族一段時間,又經歷了大捷等事情,這風頭感覺有點過去,加上背後晉商派人來慫恿了下,頓時各種渠道,各種方式都開始爆發了。

這不,崇禎皇帝的嫂子,天啓皇帝的皇后,如今的懿安皇后都派人來找崇禎皇帝,說是有事相商。

這個懿安皇后,對於崇禎皇帝登基爲帝,接了朱由校的位置,是有很大的功勞的。因此,她派人過來,崇禎皇帝不管怎麼樣,都要過去一趟。

懿安皇后見了他,就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這些天,宮外有一些熟悉的命婦聽說宮裡用度緊張,擔心奴家這邊不夠用,便送了一些銀票過來,數額還不少,前前後後一共有三千兩之多。奴家其實並不需要花錢。這些銀票,皇上就都拿去用了吧。”

說到這裡,她露出一絲微笑,沒等崇禎皇帝說話,就又說道:“本來就這點錢,奴家是想着給皇后那邊送去的。但他們說了下最近大明竟然打贏了建虜。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奴家聽了都很是歡喜,就想着見見皇上。”

說到這裡,她又是感慨道:“當年先皇一直奈何不得建虜,並被建虜坐大,一直是憾事。如今先皇有知的話,該是欣慰當初沒有看錯人了!”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立刻便明白,有人七拐八拐,利用了懿安皇后,前來試探皇帝對那銀票的態度了。此時的他,敢保證懿安皇后手中的那些銀票,絕對都是範記錢莊,而不是其他錢莊的銀票。

“皇嫂放心,大明雖是多事之秋。”崇禎皇帝恭敬地回答道,“不過朕有信心,以後只會越來越好,遼東建虜而已,不是朕說大話,朕已有安排,他日必定讓皇嫂看到遼東建虜滅亡之日。”

對於懿安皇后,有原來崇禎皇帝的情感因素在內,也有他來自後世的印象,因此對她還是很尊重的。

聽到這話,懿安皇后忍不住認真地看了下崇禎皇帝,心中有點鬧不明白,皇上這是驕傲了呢還是真有把握?不過當她看到崇禎皇帝那自信的眼神,在自己面前又保持着謙恭時,她便選擇了相信皇帝。

得到這個結論,她不由得很是欣慰,便讓邊上服侍的宮女把那銀票呈給了皇帝。

崇禎皇帝接過來,稍微一翻,發現果然不出所料,這些銀票全部都是範記錢莊的銀票。

他早已打定主意,就是要利用這次的事件,把印製貨幣,哪怕只是貨幣憑證這些的權限,都要收歸國有。因此,看了手頭的銀票之後,他便嚴肅地說道:“皇嫂不知,這些銀票所屬的錢莊,因爲涉嫌勾結宮內,已經被朕抓了,錢莊被查封。這些銀票,其實已經是廢紙一張。”

之前那麼轟動地謀逆皇子一案,就算懿安皇后再怎麼不管外事,這也是聽說過的。此時聽到涉嫌勾結宮內,她就皺眉頭了。原本的她,就對這種事情很反感。甚至可以說,她也是這種事情的受害者之一。

因此,她很快便對崇禎皇帝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皇上看着辦吧,這勾結宮內,事情可大可小,皇上當以謹慎爲先。”

言外之意,不外乎是往嚴重裡估計。

崇禎皇帝點點頭,閒聊幾句之後,便告辭去處理政務了。他估計着,自己對這銀票的態度傳到宮外,肯定接下來會有下一步的反應。

他果然沒有料錯,就在下午時候,就接到奏章,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聯名上奏,說之前範記錢莊勾結宮內一案,要求皇上下旨三法司會審,如果有謀逆之意,當從重處罰,如果只是平時生意往來,也應有個了斷。

對此反應,崇禎皇帝只是冷冷一笑,就在奏章上批覆,着錦衣衛審問便是。

有謀逆造反嫌疑的,一般就歸錦衣衛來處理了。當然,有的時候,也會是三法司會審,廠衛旁聽。

看到皇帝的回覆,另外又有奏章上來了。說區區一個錢莊,要兵沒兵,就只是區區一個商人,不足以行謀逆之事,要求皇帝發給三法司會審好了。

對此,崇禎皇帝又是批覆,有錢就有兵,之前之謀逆一案,就是因錢財動人心而引起,何以保證商人就不會行謀逆之舉?

這麼一來,那些文官見皇帝咬定有謀逆之嫌疑不放,這也就是說,肯定要問罪範記錢莊,那他們爭不過皇帝,就直接開門見山了。

先有皇親勳貴出面,上書給皇帝求情,說自家難得有一點錢財,存放在範記錢莊,如今範記錢莊被封,連累他們的錢財也被封了。有銀票爲證,請皇帝歸還他們的錢財。基本上,可以說勳貴這個團體,所有人都有份,哪怕是被禁足在自己府上的周奎,也有上書。因爲確實,他手中就有範記錢莊的銀票。

而後,京師各衙門,也紛紛上奏,說他們手中也有範記錢莊的銀票,是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家當,朝廷俸祿又不能及時發放,要是銀票再成廢紙地話,他們都要喝西北風了。

這一次,就連都察院的衆多御史,以清廉自居的他們,也都紛紛上奏,一邊哭窮,一邊拿出幾百上千的銀票要求兌換銀子。

他們抓住了一個立足點,就是朝廷經常拖欠俸祿,就算髮下去了,這俸祿也經常要打個折。如果要額外再損失家財的話,家裡都要餓死人了,沒法幹活了。

如果只是一個,兩個人的話,估計也沒人敢對上如今的皇帝。可現在是有很多人,幾乎是整個勳貴集團,還有京師的文武官員,這個就是法不責衆的代表,你皇帝再怎麼樣恨範記錢莊,可對他們的訴求,你總要給個說法吧?

一時之間,京師各衙門,所有工作幾乎都停滯了,所有人都在討論這個事情。不管當官的,還是當吏員的,誰手中沒有一張銀票的,都關係到自身利益,有大人勳貴們帶頭,自然都要鬧上一鬧。沒資格上書的,就各處議論唄!

如此一來,就連京師的商戶,也都加入這個討論的行列了。他們也擔心啊,就算手中的銀票不是範記錢莊的,萬一這個錢莊也被官府查抄,那他們也將血本無歸。

不止是討論,爲了安全計,一開始是少部分腦子靈活的人,先趕緊去把手中的銀票兌換回銀子。這個事情一傳開,其他人也紛紛加入這個行列。於是,京師又立刻出現了大規模的銀票兌現朝。

這麼一來,一場大規模的擠兌錢莊活動,就突如其來又猛烈地爆發了。

京師中的其他錢莊,誰能想到,好好地銀票,竟然會遭遇大規模贖回。誰家不是偷偷多印一些銀票拿來用,一直以來也是沒事的。

沒有一個錢莊事先有準備,只是第一天,就有規模小點的錢莊被爆倉了,兌換不出銀子。

銀子可不是銅錢,這是大數目的錢財。而且持有銀票的,一般都是多少有些勢力的,一看錢莊兌不出銀子,頓時就急了,不管錢莊解釋要什麼調集銀子過來,或者什麼稍等兩天就有的話,全部憤怒地開始了打砸搶。哪怕不少錢莊的背後有人罩着,那也沒用。

京師的錢莊,在誰也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一下子全亂了!

人心惶惶之下,甚至比起滿清軍隊在關內肆虐,還要來得惶恐。

崇禎皇帝原本是嫌他們鬧得還不夠,還想讓廠衛偷偷去收集一些小錢莊捲款跑路的例子,等回頭來說這事。不過當他聽到宮外的那些事情時,真得很是有點意外。

由此,他想起了後世的一次金融危機,就是次級貸引發的,在太平洋對岸暴雷之後,立刻在非常短地時間內席捲了全球。聯想大明京師的這次金融危機,崇禎皇帝不得不感慨,這涉及錢的事情,真是要謹慎,一旦失去控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不過此時,崇禎皇帝倒是輕鬆了。在外面鬧了一天之後,崇禎皇帝開了個擴大化的朝會,就專門是討論這次的錢莊危機。

在見禮之後,看着底下一個個臣子非常關注的眼神,崇禎皇帝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有關錢莊的事情,朕已經聽說了。這銀票既然如此害人,朕下令禁止了便是,如何?”

“……”羣臣一聽,不由得無語。皇上就這麼粗暴的處理,好像是太任性了吧?

首輔薛國觀咳嗽一聲,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爲,銀票確實有不少方便之處,對於民生百姓皆有好處,如果只是因爲今日之事便封了,稍微有點不妥!”

做大買賣的商人就不用說了,出去談個生意,要運一大車銀子去,不但遭賊,而且也太不方便了。就連這些當官的,平時行賄受賄,收來送去的幾十幾百兩銀子的,那還不沉死,而且也不方便攜帶。

因此,在聽到薛國觀的這番話之後,竟然難得的出現了一個從未有過的現象。包括楊嗣昌等人在內的絕大部分官員,立刻出列,紛紛附議薛國觀的意見。

崇禎皇帝看他們急得,心中樂呵,當即雙手一擺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避免如今這錢莊的事情,到時候諸卿又有損失了怎麼辦?對於那些開錢莊的商人,朕可以下旨抄家來賠償諸卿的損失,但要是這樣還不夠怎麼辦?”

聽到這話,底下這些臣子一時間都忘記去辯解說不是自家的事情,而是百姓的事情。一個個都想着崇禎皇帝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啊,這事搞不好肯定還是會有的,那怎麼辦?

殿內的這些文官,都是讀聖賢書出身的,對於這種經濟問題,卻是第一次遇到。如果是商人在場的話,可能會比他們好一點。但不管如何,在這個時代,對於金融危機的防範,基本上都還處於萌芽狀態。

看到殿內沒有了聲音,崇禎皇帝便轉頭看向薛國觀,一個眼神過去。

薛國觀一見,得到了提示,便立刻又開口奏道:“聖明莫過於陛下,此等大事,不知陛下可有旨意,能有兩全其美之策?”

有些話,就只有薛蠻子問出來,別人纔不會懷疑。畢竟他那嘴巴,是有名的。

如今聽到他竟然這麼問皇帝,其他文官便不由得看過去,他們此時倒是希望,皇帝還真能有辦法解決之!但是,這種事情似乎是無解的話,要有銀票,那就要有錢莊,那誰又能擔保錢莊不會貪心多印些銀票,回頭這些銀票就又有部分成了廢紙?

誰知崇禎皇帝聽了,好像微微一想之後,卻是點頭說道:“朕確實有個想法,可以解決目前京師出現的有關銀票的問題!”

聽到這話,滿殿文武幾乎都用不可思議地眼神看向崇禎皇帝,他們沒想到,皇帝還真得有辦法?

於是,先不管辦法到底如何,一個個文官都跟着出列,馬屁狂潮突然爆發。

對於此,崇禎皇帝坦然受之,畢竟領先了你們四五百年的見識,有些東西,你們覺得難,但對後世來說,卻是個常識而已。今日朕就提前那麼多年,給你們普及下這些常識好了。

這麼想着,等了一會後,他便伸手讓大殿內安靜下來。

885 內應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882 國運之戰103 明亡原因之一196 耗死他們(爲打賞100次數加更)973 下戰書726 實錘了337 就這樣結束吧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930 被嚇的484 羣小表演258 餘賊之議765 出氣包489 朕撤你的職939 簡單粗暴352 什麼都懂970 這事兒靠譜麼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270 敲打537 建虜來了450 刺激893 趁火打劫麼812 試航930 被嚇的478 琉球使者759 賦詩一首414 真不愧是秦地好漢13 狹路相逢勇者勝732 這還怎麼搞?780 回頭見743 安東尼的後手19 傻眼了842 朱忠明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598 大賞801 定約903 戰局704 自取滅亡912 鋼七營17 聖旨到53 旁聽908 明威侯635 狀元榜223 就等着殺豬了(爲大家辛苦抓蟲加更)188 助紂爲虐,罪該萬死 (爲堂主相逢即相殘加更1/2)545 籌糧425 人心惶惶(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714 隨便玩834 沙賈汗太精明瞭892 最後一戰475 爲什麼?11 這種文官太少了209 解困之道933 葡萄牙的不同245 形勢一片大好695 居安思危135 無敵統帥(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2/4)184 謀逆520 真是太敗家了!433 棄暗投明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725 今時不同往日897 人力有時而窮532 朕以你們爲榮449 生死置之度外953 黃禍387 屢戰屢敗151 修理勳貴751 你們身爲明人就該死而已229 談笑風生(爲五月月票四百加更)845 皇上做法230 不好,中計了742 給皇上的禮物560 猴展513 大清要完了833 站在風口上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363 軍隊精銳與否的體現898 大明皇家學院464 按皇上的說法427 只是想靜靜837 如何處置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801 定約230 不好,中計了766 掌控棋局904 看誰狠103 明亡原因之一875 大明第一代41 東廠之怒254 懵了460 將計就計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73 很難伺候了805 接管科倫坡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15 有的是辦法292 滿載而歸
885 內應626 看得真叫一個鬧心(爲等等暖暖萬賞加更)882 國運之戰103 明亡原因之一196 耗死他們(爲打賞100次數加更)973 下戰書726 實錘了337 就這樣結束吧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930 被嚇的484 羣小表演258 餘賊之議765 出氣包489 朕撤你的職939 簡單粗暴352 什麼都懂970 這事兒靠譜麼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270 敲打537 建虜來了450 刺激893 趁火打劫麼812 試航930 被嚇的478 琉球使者759 賦詩一首414 真不愧是秦地好漢13 狹路相逢勇者勝732 這還怎麼搞?780 回頭見743 安東尼的後手19 傻眼了842 朱忠明355 崇禎十四年到了598 大賞801 定約903 戰局704 自取滅亡912 鋼七營17 聖旨到53 旁聽908 明威侯635 狀元榜223 就等着殺豬了(爲大家辛苦抓蟲加更)188 助紂爲虐,罪該萬死 (爲堂主相逢即相殘加更1/2)545 籌糧425 人心惶惶(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1/11)553 沒有經典的遺憾714 隨便玩834 沙賈汗太精明瞭892 最後一戰475 爲什麼?11 這種文官太少了209 解困之道933 葡萄牙的不同245 形勢一片大好695 居安思危135 無敵統帥(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2/4)184 謀逆520 真是太敗家了!433 棄暗投明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725 今時不同往日897 人力有時而窮532 朕以你們爲榮449 生死置之度外953 黃禍387 屢戰屢敗151 修理勳貴751 你們身爲明人就該死而已229 談笑風生(爲五月月票四百加更)845 皇上做法230 不好,中計了742 給皇上的禮物560 猴展513 大清要完了833 站在風口上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363 軍隊精銳與否的體現898 大明皇家學院464 按皇上的說法427 只是想靜靜837 如何處置374 勝利非常渺茫啊801 定約230 不好,中計了766 掌控棋局904 看誰狠103 明亡原因之一875 大明第一代41 東廠之怒254 懵了460 將計就計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73 很難伺候了805 接管科倫坡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15 有的是辦法292 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