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明亡原因之一

在這個時代,因爲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朝廷所收稅全部摺合成銀子,包括勞役都可以摺合成銀子來衡量。由此,銀子成爲了通用貨幣。不過在老百姓具體的日常買賣中,還多是以銅錢爲主。

但是銅錢種類非常地多,有官府鑄造的,也有私人暗地裡鑄造的;有不同時期皇帝鑄造的等等。這些銅錢,哪怕是官府鑄造的,成色都不一樣,也就是含銅量不一樣,由此形成了市面上複雜的銅錢種類。而不同的銅錢種類,購買力其實是不一樣的。這對於老百姓日常買賣來說,具有很大的不方便性。

至於銀子,一般用在稅銀,還有商業買賣中比較大宗的交易中。而且銀子也和實物貨幣一樣,存在不可避免地成色問題,同樣和銅錢一般,存在使用的不方便性,甚至更甚,還要專門的剪子和秤來衡量重量從而確定其價值。

另外,崇禎皇帝記得,從後世總結地一份論文中,說大明朝亡於白銀,亡於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般來說,隨着社會的進步,物資總量的豐富,對應的貨幣必須要增加。就比如,貨物增加了十份,那麼貨幣也要增加爲十塊,如此才能對應一塊貨幣買一份貨物,保持正常的兌換關係。

可要是貨幣沒有相應增加的話,那一塊貨幣就等於買十分貨物(這個買也可以理解爲對應關係),相當於貨幣的價值其實提高了十倍,這是有問題的,就是貨幣增值。

而明末就存在這種貨幣增值問題!

因爲大明的銀礦,甚至包括銅礦全都稀少,而大明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其實已經相當繁榮,社會上的貨物總量已經較開國之初增加了很多倍。

原本的時候,大明通過對外貿易,貨物輸出給歐洲各國還有倭國等國,換來了很多白銀。可以說,當時全世界的白銀都在流入大明,使得大明的貨幣還勉強跟上貨物的增加,並沒有讓貨物和貨幣發生嚴重失調的現象。

可是到了大明末期的時候,倭國開始閉關鎖國,禁止和外部交易,就減少了白銀的流出。而歐洲開始了三十年戰爭,各國之間開始打得你死我活,軍費激增,因此都限制了白銀外流。

這兩種原因之下,流入大明的白銀就急劇減少,頓時就引起了大明貨物和白銀的比例失調。

另外,還有傳統的原因,就是大明官紳,包括普通百姓喜歡把賺來地銀子都藏在地窖裡,並不用在市面上的流通。因此就更是加劇了貨物和白銀比例的失衡。至於地區間地白銀數量的失衡,比如江南白銀多,西北白銀少這種就更不用說了。

如此一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產生了。

舉個例子,朝廷規定一畝地收稅一兩銀子。以前的時候,農民賣掉一半的糧食就能兌換一兩銀子,然後交稅,自己還能留下一半的糧食。可是如今,因爲貨物和銀子的比例嚴重失調,農民賣掉一半的糧食根本就不能兌換到一兩銀子,那就只能繼續賣糧食來湊夠交稅的銀子。

於是,就悲劇了。

貨物和銀子比例失調越厲害的地方,也就是銀子越稀缺的地方,農民有可能把所有糧食賣了都不夠交稅的一兩銀子。那接下來,要麼賣其他東西來湊,然後自己還餓肚子,要麼不種田,逃離家鄉來逃避田賦。不管是那種方式,都會造成社會地動盪。

這種情況,還是風調雨順,假設每畝所收的糧食沒有減產,而且也沒有貪官污吏從中刁難作梗的情況下。就只是因爲貨幣地經濟關係發生了變化,都能引發社會的動盪。

如果加上明末的小冰河時期,還有明末爛透了的吏治問題,就更是加劇了農民的負擔,壓根就沒法活下去,明末的亂局,就不可避免地從西北開始亂了起來。

當然了,在這個時代,還沒有人認識到,只是貨幣的關係,就嚴重影響了大明的社會穩定。相對於這種後果來說,平常用實物貨幣的不方便,倒還是其次的了。

因此,崇禎皇帝覺得,銀行必須要成立,紙幣必須要發行,這是中興大明最爲重要的手段之一。

如今,趁着宮內裁撤人手的機會,他覺得,可以慢慢地把銀行搞起來,不需要一步到位,只是慢慢地開始往這個方面做起來。

身爲皇帝,有非常大的優勢,很多資源可以用。

第一,需要印製難以僞造的紙幣。進貢給皇宮的紙張就是最好的紙張之一,可以用來印製紙幣。

第二,查抄御馬監和錦衣衛獲得了不少商鋪和田產,可以用來開銀行。或者規定商鋪的買賣,全部要用皇家流出的紙幣。

第三,宮內發出的俸祿,包括宮女內侍,還有皇親勳貴以及御馬監轄下軍隊的軍餉等等,全部可以使用這種紙幣。發下去之後,要是覺得不安心,可以去銀行換回實物貨幣,比如銀子和銅錢。

反正在開始的時候,只是建立皇宮所發這種紙幣的信譽,要發出多少俸祿,就印多少紙幣,全部都是一對一關係,放開了兌換。要讓京師這邊的人都有一個印象。拿到紙幣沒關係,可以隨時換回實物貨幣,從而對紙幣產生信任。

只要對紙幣有信心了,那麼就會開始流通,這就有了建立中央銀行的最基本的雛形。

萬事開頭難,特別是在這大明朝,被大明寶鈔敗壞了的信譽,更是增加了難度,但崇禎皇帝相信,只要一步一步做下去,終歸是能恢復紙幣的信譽。

想着這些事情,崇禎皇帝覺得這事必須立刻做起來。以後所有的錢都要以這個形勢來出,能加快紙幣信譽地建立。

不過如今的第一步,還要尋找能印製難以模仿的紙幣才行。這個時候,皇帝的權力又體現出來了。一道旨意下去,讓外廷、廠衛都去尋找這方面的人才。當然,他並沒有明說要印製紙幣,只是說要印製獨一無二,別人難以模仿的東西。

在崇禎皇帝興奮地忙這個事情的時候,滿清軍隊的統帥,奉天大將軍多爾袞就鬱悶了。

514 內訌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754 說複雜了890 不光彩的事情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876 快成了3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17 老子跟你姓295 怒火中燒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916 敗了209 解困之道232 神機妙算之崇禎皇帝556 偷營292 滿載而歸800 嫁妝381 吾皇萬歲334 換人660 離間923 垂死掙扎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91 沒有擔當的後果473 趕盡殺絕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419 濟爾哈朗之死962 物是人非619 兄弟再會322 好機會370 這次不一樣了!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246 盟主833 站在風口上38 激將計913 希望890 不光彩的事情317 老子跟你姓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782 新的卦術945 得意地笑516 詭異529 請大家喝茶634 兒臣想要!79 二麼?270 敲打592 不對勁啊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382 被耍了161 諸軍免送509 一臉懵逼913 希望136 求生的意志76 對比931 智慧男人434 震怒916 敗了649 血淚教訓535 閱兵792 瓜分世界310 海上怕怕866 地道戰237 大明官員學習的榜樣(爲五月月票八百加更)473 趕盡殺絕633 須佐銀礦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698 鼎盛王朝501 兩策對之382 被耍了909 絕望了123 髒話243 投名狀272 爲百姓而戰677 錦囊妙計760 狗頭軍師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482 什麼鳥王爺31 意外之喜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430 曇花一現90 駕臨御馬監軍營497 新一代戚家兵429 失望透頂283 這是大捷麼?954 合縱連橫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249 爲自己而戰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19 傻眼了43 找到了理由763 偷襲得手304 倒黴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971 看大戲156 各有所得332 死不悔改478 琉球使者260 救災945 得意地笑11 這種文官太少了
514 內訌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754 說複雜了890 不光彩的事情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876 快成了3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17 老子跟你姓295 怒火中燒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313 明末最有爲官員之一916 敗了209 解困之道232 神機妙算之崇禎皇帝556 偷營292 滿載而歸800 嫁妝381 吾皇萬歲334 換人660 離間923 垂死掙扎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91 沒有擔當的後果473 趕盡殺絕375 原來是個數典忘祖之輩419 濟爾哈朗之死962 物是人非619 兄弟再會322 好機會370 這次不一樣了!233 擁有豬隊友的感覺(爲五月月票六百加更)246 盟主833 站在風口上38 激將計913 希望890 不光彩的事情317 老子跟你姓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782 新的卦術945 得意地笑516 詭異529 請大家喝茶634 兒臣想要!79 二麼?270 敲打592 不對勁啊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382 被耍了161 諸軍免送509 一臉懵逼913 希望136 求生的意志76 對比931 智慧男人434 震怒916 敗了649 血淚教訓535 閱兵792 瓜分世界310 海上怕怕866 地道戰237 大明官員學習的榜樣(爲五月月票八百加更)473 趕盡殺絕633 須佐銀礦269 不用三大總督是有理由的698 鼎盛王朝501 兩策對之382 被耍了909 絕望了123 髒話243 投名狀272 爲百姓而戰677 錦囊妙計760 狗頭軍師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482 什麼鳥王爺31 意外之喜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430 曇花一現90 駕臨御馬監軍營497 新一代戚家兵429 失望透頂283 這是大捷麼?954 合縱連橫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249 爲自己而戰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19 傻眼了43 找到了理由763 偷襲得手304 倒黴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971 看大戲156 各有所得332 死不悔改478 琉球使者260 救災945 得意地笑11 這種文官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