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

一聽這話,頓時,中軍帳的不少人,眼睛就亮了。要真這樣的話,那步軍的速度就能加快,不管建虜軍隊怎麼快,畢竟他們要押解掠去的大明百姓,速度肯定快不過有騾馬車的明軍!

這事,洪承疇都有點不信。因爲在他的經歷中,看到更多的是,那些大明地方鄉紳一個個喊着要他剿賊,但要他們出點錢的時候,又一個個哭窮。怎麼到了這個小小知州手中,竟然他就有這個能力,讓晉州的鄉紳都把畜力捐獻出來?

這麼想着,他立刻帶着一點好奇問道:“你如何讓他們捐獻?如此有把握?”

“回總督大人的話!下官要是沒把握,也不敢在此提出來的。”陳弘緒一聽,立刻抱拳回答道,“下官和他們共患難,相信他們會聽下官的話!”

盧象升聽了,則是笑着對洪承疇解釋道:“亨九是不知道,他爲了晉州百姓,承受巨大壓力,公然拒絕了原首輔劉宇亮帶兵進城的要求,並且帶着晉州百姓,在建虜全軍的攻打下,守住了城池,保住了全城百姓。如今晉州的鄉紳,可都是聽他的。當初他們還紛紛想着要出錢找人,應對劉宇亮降罪於他。”

這個事情其實發生也沒有多久,洪承疇一直在趕路,到了之後又和滿清軍隊交戰。而這個時候,劉宇亮的首級早就掛在正陽門上,也沒多少人還提這個事情。因此,盧象升這麼一說,洪承疇和孫傳庭都不由得吃驚,隨後看向陳弘緒,那眼神中不乏敬佩之意。

對於軍事上的事情,王承恩不懂,可此時說得事情,他知道一些,便開口說道:“皇上當衆稱讚陳知州爲國之棟樑,等建虜兵退之日必定重用!”

一聽這話,第一次聽說得人,包括盧九德、劉元斌等勇衛營的人,也跟着吃驚了。那可是皇上的誇獎,那這人肯定會高升!

孫傳庭原本以爲自己一直採用“清屯充餉”之策,已經夠膽大,得罪了很多人。可他沒想到,一個小小知州,竟然都敢拒絕首輔的進城要求,這膽子還真是夠大的!

他要是知道,陳新甲連進士都不是,只是一個舉人的話,估計會更吃驚了。

中軍帳內,偏題式的閒聊一下後,盧象升很快就把話題帶回了正題,就聽他正色問陳弘緒道:“晉州能有多少騾馬車可用?”

“約莫能湊個兩百輛吧,或者更少一點。”陳弘緒一聽,心中估算了一下,馬上就回答道。

一輛車不能拉太重的東西,否則牲口吃不消。就按帶甲步卒五人來算,那也只有一千人而已,這似乎太少了一點。不過,有總比沒有的好。

皇上的賞識、支持,同時,也讓他們感覺到了壓力,不盡力去做,就愧對皇上了。

盧象升心中想着,便立刻有了決斷,態度堅決地說道:“立刻傳本官之軍令,周邊州城,凡畜力全部徵用,敢有不願者,以通虜論處。”

要是洪承疇,恐怕說不出這樣的話。可是,盧象升卻已經有了決定,展現了他的強硬一面。

不過,在說完這話之後,盧象升頓了頓又補充道:“以畜力謀生者,給其市價銀子,就當朝廷買了,不得推辭。”

說到這裡,他轉頭環視了下在場的封疆大吏和監軍,又沉聲說道:“如若朝廷爲此事怪罪,本官身爲主帥,自當一力承當之。”

孫傳庭一聽,想起之前皇上的那道密旨,不由得心中多了一分信心,也開口說道:“下官亦願意和大人一起承擔!”

這一下,洪承疇不管心中怎麼想的,當着這麼多監軍,還有軍中將領的面,他都沒法不開口了:“下官亦願意和大人一起承擔!”

盧象升並沒有和他們搶着抗責任,只是欣慰地看了他們一眼,能有這樣的同僚共事,也算是難得了。

當然了,他自然也不傻,知道之所以會有這個結果,那是因爲有一個更高大的人,更有擔當,讓他們能放心。

沒時間去多想,盧象升的眉頭並沒有鬆開,繼續說道:“然則周邊被建虜肆虐過,就算能多湊幾個州城,怕也運不了多少兵力。不過國難當頭,唯有盡力國事而已。衆將聽令!”

聽到要發佈正式軍令,坐着的人都站了起來,那些武將則跨步出列,一起抱拳拱手呼應道:“末將在!”

“爾等速去選拔麾下最精銳之軍卒,等畜力一到,即刻北上。”

“遵命!”這些將領毫不猶豫地一起領命。

很快,晉州城外城內都立刻動了起來。知州陳弘緒在城裡動員,一輛輛騾馬車很快就交付城外軍中。而城外軍營,都在做開拔準備。除了有車坐車之外,其他步軍,也都要徒步北上,完成他們的任務。

這次軍議的內容,崇禎皇帝雖然遠在京師,可通過王承恩身上的竊聽種子,也都全部知道了。於是,他立刻讓人拿來了有關的地圖,仔細地研究了起來。

盧象升等人已經把建虜可能的動向,還有他們的應對之策都說過。崇禎皇帝這麼看,也只是把他們所說得話印證了一番。

明軍計劃行進的路線上,河間府已經被滿清軍隊攻破過,這裡就算了。接下來,還有文安、保定,再加一個霸州可以算是大城,應該能有不少畜力可用。這可能還不夠,那就再加個固安好了。

考慮了這個事情之後,崇禎皇帝不得不感慨,沒有機械化部隊,就靠個畜力來轉移軍力,這代價也是相當大的。特別是在這嚴寒的天氣裡,這種大規模地用畜力,耗費口糧不說,牲口都會凍死累死不少。換句話就是說,這可都是錢啊!

然而,戰爭就是這樣,打得就是錢。

崇禎皇帝又考慮到,盧象升就近徵集的畜力,急着趕路的情況下,可能到後半段,就會死掉不少牲口。這種情況下,他覺得光以上幾個城池還不保險。

想了一會之後,他就把目光盯向了京師,這個大明北方最大的城池。光是京營和各官員勳貴家的馬匹,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數目。眼下剛剛辦了個謀逆大案,那些勳貴被敲打了一番,正戰戰兢兢着,此時不開口,更待何時!

這麼想着,他便傳旨內閣、司禮監以及六部九卿,在文華殿內議事。

人一到齊,崇禎皇帝便開門見山地宣佈道:“如今對虜戰事已到了緊要關頭,前方將士急需馬匹以爲軍用。朕決定,由朕向勳貴徵調馬匹,只要是馬,除幼馬無法駝人之外的,一律徵調。而京師城內文官武將處,則由卿等前去徵集,可有意見?”

如果換了以前,說不定就會有人出來反對了。可此時,京師剛剛發生了謀逆大案,其原因,就是相關人等,不想爲國破財。於是,一個是賠了四十萬兩,外加爵位被削,人又沒了;另外一個同樣被削爵,大出血給出去了三十萬兩。至於另外謀逆的兩個,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血得教訓,讓大殿內的這些官員,或者說京師上下認清了一個事實,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如果能破財消災的,就破財消災算了。

相比起京師流言,說皇帝決定向文武百官、皇親勳貴借錢一事來說,這種徵調馬匹的事情,反而更好迴應。

畢竟要是借錢的話,那到底借出多少錢爲好?借多了,那這個錢怎麼來的?是不是明擺着告訴皇帝,我貪了,我摟錢了?要是借少了,那皇帝會不會覺得沒有誠意,導致招致禍患?而馬匹就沒有這個顧慮,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反正損失也不會太大。

再者說了,這個事情,皇上自己都明確說了,他去向勳貴徵調。有這樣的先例在,他們去給文武百官下達、催繳馬匹的旨意,也就顯得不突兀了。

這麼想着,大殿內安靜了一會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回奏了皇帝,表示沒有問題。

對此,崇禎皇帝也感到有點順利,該是之前震懾了朝臣,效果還不錯。於是,他趁熱打鐵,同時也是因爲前方急需,就立刻召集京師所有勳貴到武英殿覲見。

可以說,京師這些勳貴,都是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過來覲見的。實在是最近的事情,嚇到他們了。一個國公,兩個侯爵,一個伯爵被嚴懲,說起來,最輕的就是原嘉定伯,只是被罰了三十萬兩銀子,並將巧取豪奪來的商鋪田產退還。

這些勳貴,他們雖然沒有做過謀逆皇子的事情,可不法之事,多少總有一些的。比如巧取豪奪這種事情,甚至有幾個,和宮裡也有聯繫,他們一直在擔心自己幹得好事,突然被皇上知道,然後自己落得前面那幾個勳貴的下場。

武英殿內,勳貴雖多,可哪怕皇帝還沒來,一個個都安靜地很,很乖!

崇禎皇帝一駕臨,看着見禮的這些勳貴,立刻就發現了這點,心中不由得一聲冷笑。說句不好聽的,這些勳貴,其實就如頑童一般,原來的崇禎皇帝沒有能力去管他們的時候,一個個胡作非爲,就知道吃喝玩樂,享受大明給他們的榮華富貴,卻壓根沒想着,有福利的同時,他們也有對應的義務。

如今殺雞駭猴了一下,就又一個個擔心地很,生怕自己也落得悽慘下場,只這麼一看,就知道這些勳貴其實大部分都是草包,早已不復當年祖宗之英姿。

崇禎皇帝自然不會給他們好臉,冷着臉對他們說道:“朕把你們召來,是前線急需馬匹,因此京師各府,包括皇親勳貴、文官武將,所有馬匹都要徵調,你們各府也不例外,誰有意見?”

他直接開門見山,就是這麼幹脆,看他們給是不給?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讓人感到格外強勢。

這些勳貴對此也感到很意外,一時之間,有點反應不過來。不過有一人,卻是立刻回奏道:“陛下,既然是前線急需,臣等自當鼎力相助,爲國盡力,原是我等該做之事。否則國朝養我等三百年卻不做事,就真是讓祖宗蒙羞,愧對太祖敕封之恩了。”

一聽這話,崇禎皇帝有點意外,聽着好像覺悟很高的樣子,便定睛看去,發現是誠意伯劉孔昭。

他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在大明的衆多勳貴中,除了雲南的沐王府之外,也就只有誠意伯劉孔昭,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心中裝着大明。

原崇禎皇帝在京師殉國以後,弘光帝迅速在金陵組建起了南明小朝廷。劉孔昭就成爲南明朝廷的骨幹力量之一,在佈置江防備戰清軍、與抗清英雄張煌言水師配合作戰中,發揮很大作用。可惜弘光帝的小朝廷內鬥劇烈,毫無凝聚力,清軍一來就垮了臺。

在金陵抗清失敗後,劉孔昭又南下依附抗清英雄張名振,多次乘水師戰船北上與清軍作戰,他兒子劉永錫英勇戰死。後來劉孔昭又南下投奔隆武帝、魯王朱以海等南明勢力,結果陸續遭到失敗。劉孔昭見大勢已去,駕船入海,從此就不知所蹤。

至於剩下的勳貴,不是投降了李自成就是投降了滿清,甚至其中有的人,先投降了李自成再投降滿清,反正沒一個人想着爲國盡忠,白養了他們幾百年,當了一回白眼狼。

此時,武英殿內,劉孔昭這麼一開口,其他勳貴回過神來,不敢怠慢,不就是幾匹馬而已麼,於是,他們立刻跟着附和,紛紛附和劉孔昭的話。

崇禎皇帝原本還想再嚇嚇他們的,但沒想過劉孔昭這麼一帶頭,事情也非常地順利,就不好發作了,不過他也沒有就這麼簡單地放過他們,繼續冷着臉說道:“馬匹所需草料,至少十天之用,也要你們自己準備,朝廷目前還無力提供大量糧草物資。”

聽到這話,不少勳貴微張了嘴,沒想到還有這一處,不過還是誠意伯劉孔昭回奏道:“陛下,此乃臣等該做之事!或者臣想了,既然是前線所需,那就不如臣等派人直接送至前線,無需陛下操心此等小事。”

“……”其他勳貴無語了,紛紛看着劉孔昭,心中想着你這不是自找麻煩嗎!要是馬匹路上有事怎麼辦?

崇禎皇帝聽了,盯着劉孔昭看了一眼,心中開始重視起劉孔昭來了。這個劉孔昭如果不是做了很多見不得人的事情才如此積極的話,那就是真心爲國之人,是值得用得人。這麼想着,他心中決定,回頭讓廠衛好好查查他,要是能用的話,那就不錯了。

對於勳貴集團,不能一直強力打壓,也要立個典型來重用,如此大棒胡蘿蔔地一起上,才能把這些勳貴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便答應了劉孔昭的要求,並且還決定,把文武百官以及其他途徑得到的馬匹,全都交給這些勳貴送往前線。每家都有登記負責送多少馬匹,需要前線統帥的蓋章驗收,如此纔算完成了這次事情。

不管怎麼樣,這也算是對勳貴的一次小小考驗了。

不得不說,京師居住了最多的有錢人,勳貴集團和文武百官,再加上京師軍中的馬匹,這麼一徵調,足足有八千多匹。

就在第三天的時候,這些馬匹就被勳貴派人,趕着前往前線了。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另外發了聖旨給了明軍前進路上的大城,要求地方官用盧象升的那種方式強徵騾馬,準備形成接力的方式運送步軍。

一場大明史上從未有過的支援軍隊行動,就這麼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92 錢就一個字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845 皇上做法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931 智慧男人67 朕親自去416 “友軍”881 抉擇475 爲什麼?455 奪嫡之爭777 忠烈祠再會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40 東廠之痛635 狀元榜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162 狼煙起(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3/4)421 瑞雪兆豐年754 說複雜了66 一下解決兩907 死得意外756 內附661 殺殺殺麼466 烽火遍地67 朕親自去30 磨刀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844 全能皇帝705 濠鏡澳協議349 朝鮮反正274 民間皇帝963 別開槍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38 激將計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766 掌控棋局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163 腹背受敵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387 屢戰屢敗924 打怕了697 今昔之別584 狠人390 掃把星276 祖家軍598 大賞768 你來我往124 因糧均輸之爭808 你說怎麼打?314 天助我也376 八百里加急489 朕撤你的職533 大明英雄勳章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398 萬無一失699 討價還價?179 大收穫了928 否極泰來874 最關注的事情597 人盡其才941 他管得過來麼755 問話碰撞803 抱怨18 就這樣你咬我?507 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736 神秘木雕80 錢643 總算搞定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829 突襲638 水師的春天141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爲唐鐵光盟主加更2/11)787 驚爲天人793 生育之策848 反攻明國796 宗藩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587 驕傲876 快成了688 不需要悲壯928 否極泰來591 可一不可二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951 鐵甲冒煙戰艦907 死得意外426 誰讓他血多210 陳奇瑜958 東方戰法801 定約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780 回頭見281 順勢加碼503 迎刃而解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
92 錢就一個字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142 多爾袞的手段(爲唐鐵光盟主加更3/11)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845 皇上做法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931 智慧男人67 朕親自去416 “友軍”881 抉擇475 爲什麼?455 奪嫡之爭777 忠烈祠再會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40 東廠之痛635 狀元榜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384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162 狼煙起(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3/4)421 瑞雪兆豐年754 說複雜了66 一下解決兩907 死得意外756 內附661 殺殺殺麼466 烽火遍地67 朕親自去30 磨刀616 生子當如孫仲謀844 全能皇帝705 濠鏡澳協議349 朝鮮反正274 民間皇帝963 別開槍748 不是很囂張的麼?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980 什麼纔是真正的糜爛38 激將計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766 掌控棋局22 不是誓言勝似誓言163 腹背受敵642 狗還能改得了吃387 屢戰屢敗924 打怕了697 今昔之別584 狠人390 掃把星276 祖家軍598 大賞768 你來我往124 因糧均輸之爭808 你說怎麼打?314 天助我也376 八百里加急489 朕撤你的職533 大明英雄勳章568 看來倭人還是很重視他們的盟友398 萬無一失699 討價還價?179 大收穫了928 否極泰來874 最關注的事情597 人盡其才941 他管得過來麼755 問話碰撞803 抱怨18 就這樣你咬我?507 向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禱告736 神秘木雕80 錢643 總算搞定346 要被豬隊友坑死了24 議和的話就太好了829 突襲638 水師的春天141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爲唐鐵光盟主加更2/11)787 驚爲天人793 生育之策848 反攻明國796 宗藩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587 驕傲876 快成了688 不需要悲壯928 否極泰來591 可一不可二139 血債血償(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951 鐵甲冒煙戰艦907 死得意外426 誰讓他血多210 陳奇瑜958 東方戰法801 定約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780 回頭見281 順勢加碼503 迎刃而解686 一個很大的驚喜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