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一石二鳥

不是說他們兩人因爲看到奏章上的數據觸目驚心,從而被嚇到了;而是他們大概猜出來了,皇帝要他們去幹什麼,他們倆才嚇到了。

拖欠賦稅和官紳優免的事情,就是大明朝的兩大禁忌,除非是那種真正具有爲國爲民胸懷的人,纔會去碰;

而張溥?就他掌控科舉一事就能看出來,他真是爲國爲民麼?真要這樣,難道他不知道,截斷了他人正常科考之路,對於國家的危害有多麼嚴重?

至於吳昌時,就更不用說了。在原本的歷史上,爲了權力,他甚至都幹出毒死張溥,試圖取而代之的事情,由此可見,他能真正爲國爲民?

而他們兩人又都是官場中人,豈能不知道,如果他們去碰這兩件事情,那麼他們接下來會面臨什麼情況?

崇禎皇帝一直看着他們兩人,見他們的表情變化,便知道他們心中想什麼,當即心中一聲冷笑,你們不是復社首領,清流領袖麼?剛剛還信誓旦旦地說要爲國爲民,要忠君報國,那麼這事情,就是要你們去辦!

其實,在溫體仁當首輔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復社對大明的危害,因此,他當時就想整治復社。可是,復社的力量太大,就算溫體仁是首輔,卻也沒有什麼辦法,不但抑制不了復社的壯大,甚至還連累他的兄弟溫育仁,被複社背後的地方官羅列了罪名,抓進了大牢中。

此時,崇禎皇帝看到張溥和吳昌時雖然看完了,卻低着頭還在假裝看奏章的樣子,便輕嘆一口氣說道;“朕這一次出去,算是真正體會了什麼是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卿等可能不知道,看着這種情況,朕深感痛心。每一具白骨的背後,有多少親人的淚水思念?每一個斷壁殘垣的背後,又是多少家百姓的家破人亡?朕剛纔聽到你們同朕一般,都想着爲民解憂,這樣的事情,朕相信卿等二人見了,也肯定是非常痛心,對不對?”

張溥和吳昌時此時一聽,終於知道皇上爲什麼從一開始見面就誇他們兩人,原來是埋了個坑讓他們跳,心中不由得非常無語。

可對他們兩人來說,不要說如今是在御前,哪怕不是在御前,他們對於這種事情,至少要表現得痛心,表現得爲國爲民才行,因爲這是他們揚名的基本。所謂清流領袖,大明朝的正人君子,就是要有這樣的表現才行!

因此,不管他們心中怎麼想,都一起向崇禎皇帝表態,他們也確實很痛心。

崇禎皇帝一聽,便嚴肅了臉,指着他們手中的奏章說道:“之所以有這種種慘狀,皆是因爲朝廷無錢糧,天災人禍面前,根本無力賑災所致。而要是這些欠賦,還有那些優免之外的丁田都能上繳賦稅給朝廷,朕相信,百姓就不會再有如此悲劇發生了。”

說到這裡,他看到張溥似乎想說話,心中便一聲冷笑,搶先一步說道:“因此,卿等兩人年輕有爲,自有一股銳氣,朕剛纔也看到了,聽到了兩位卿的心跡,忠君報國,爲國爲民,此事不交給卿等兩人去做,朕都覺得埋沒了人才!”

張溥和吳昌時兩人聽得心中連連叫苦,就知道皇上會這麼說。可是,這兩個事情,實在是不能去做啊!

這麼想着,他們互相看了一眼,見對方眼中,壓根就沒有搶先答應的意思,就知道對方其實也想自己去包攬下來。不過,可能麼?誰傻?

於是,他們又轉頭看向崇禎皇帝,急中生智之下,就想說話推辭。

不過,崇禎皇帝還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聲音轉冷了一點道:“朕知道此事甚難,怕是會惹來一些不良官員的報復。不過卿等放心好了,有朕在,任何人都動不了你們,這一擔當,朕還是有的。當然了,你們也不能辜負朕的期望,也得有擔當起來。要不然,前車之鑑可是剛在年初就有過的。”

他所說得前車之鑑,指得就是年初時候,不少官員託口生病不上朝的事情。當時,崇禎皇帝就狠狠地懲治了一批人,甚至連當時的內閣輔臣方逢年也沒有逃過,連降好多級,去當了一個德州知府而已。

張溥和吳昌時自然知道這些事情,可是,相對於去做那兩件事情來說,他們心中立刻就能衡量出得失來,寧可暫時不當官,都不能去得罪那麼多同僚。

這麼想着,他們兩人又互相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這個意思。

然而,不等他們找藉口,崇禎皇帝的語氣又冷了一分,冷冷地說道:“朕相信卿等二人應該不會讓朕失望。要不然,剛纔就是在朕面前,謊言騙朕,什麼忠君報國,爲國爲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都是謊話了。犯下欺君之罪的,正陽門城頭上纔剛剛取下的人頭,就是下場。”

說到這裡,他又和緩了一點語氣道:“卿等二人,都是大明之棟樑,朕相信總不可能膽大包天到當面來哄騙朕吧?”

“完了,完了,全完了!”張溥和吳昌時聽到這麼明顯得威脅,心中暗暗叫苦,甚至連腸子都悔青了。早知道這樣的話,當時就應該矜持一點的纔好!

崇禎皇帝已經把話說得這麼明顯了,他們兩人此時除了答應,就別無選擇。要不然,就不是有沒有官做得問題,而是小命能不能保得問題!

最爲關鍵的是,如果不答應,那就是欺君之罪,搞不好會把他們的腦袋摘下來又掛到正陽門上去,同時,昭告天下,說是他們兩人乃是欺世盜名之徒,嘴巴上說要爲國爲民,忠君報國,可真要讓他們做忠君報國,爲國爲民的事情,他們就怕了,不敢了。這和他們之前努力營造出來的形象,就完全不同了。

這還是清流?還是正人君子?呸!那些官紳會怎麼想不知道,但絕大多數百姓都會看清他們的真相。從此以後,歷史留名的,就是他們的欺世盜名而已!

如此一來,死得冤不冤,甘不甘心?

張溥和吳昌時但凡有一條路可走,絕對不願意去碰這兩件事情的。可是,如今崇禎皇帝就不給他們別的選擇,要麼揹負罵名被斬首示衆,要麼就只能去接這兩個事情。

崇禎皇帝說完之後,就一直盯着他們倆。過了一會之後,他察覺到這兩人的精氣神,似乎明顯萎了一點。而後,就聽到他們兩人先後表態:“微臣謹遵旨意,不敢有違!”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乃臣之本份,陛下有旨,臣定然竭盡所能,赴湯蹈火,也要完成。”張溥既然答應了下來,話就說得很漂亮,“催繳欠賦是能立竿見影,爲朝廷計,爲百姓急,臣願領此事!”

吳昌時一聽,頓時就想大罵出聲,好你個張溥,你還要不要臉了,不是說好了聽皇帝吩咐的麼,怎麼就自己先搶上一個了?

覈查官紳優免限額,補交欠賦,這個事情當然要比催收欠賦更爲嚴重。畢竟那些欠賦的,雖然大都也是有官紳背景,可終歸還是有一部分是富農而已。但覈查官紳優免,這是針對大明官員的,難易程度,可想而知!

此時的吳昌時,又一次後悔萬分,早知道這樣的話,自己該先搶一步的。

這麼想着,他自然不甘心,就連忙跟着奏道:“陛下,微臣對催收欠稅略有心得,由微臣去做,該是能立竿見影!”

“……”張溥一聽,無語了片刻,眼角瞅着吳昌時,真想破口大罵了,還要不要臉了,這樣的話也說得出來,這明顯是來搶了啊!

他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就立刻也跟着奏對,說他也有這方面的心得。

這兩人,就在御前吵了起來,且越吵越兇,火藥味也慢慢地出來了。

崇禎皇帝那可能不知道他們這麼吵,其實都是不想去核查官紳優免。呵呵,自譽爲正人君子,國之清流領袖,卻是這樣一幅嘴臉!

在讓他們吵了一會,感覺他們的感情徹底破裂之後,崇禎皇帝便咳嗽一聲,打斷了他們的爭吵。

就見他微笑着說道:“卿等二人,如此積極,朕心甚慰。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好了……”

終歸還是要聖裁的,吳昌時和張溥聽到皇帝要決定了,不由得立刻斂聲屏氣,等着聽皇帝怎麼決斷。

“……卿等二人,都負責各自地區的官紳優免覈查以及催繳欠賦。”

聽到這話,兩人不由得都是一怔,沒想到爭來爭去的結果,就是兩人誰也不比誰好,都一起接了兩個事情。

這麼一來,張溥不由得恨死了吳昌時,都是他要和自己搶,要不然,自己就只去辦一個催繳欠賦就可以了。

而吳昌時自然也恨張溥,你要不和我搶,我會這麼倒黴?

崇禎皇帝纔不管他們兩人心中想什麼,就又繼續說道:“卿等二人皆出自江南,對江南很是熟悉,且江南又是大明賦稅重地。因此,張卿就巡按應天府、鎮江府以及揚州府,而吳卿就巡按常州府、蘇州府以及松江府,專門督辦這兩件事情。到明年夏糧收穫之前,必須要給朕一個結果。”

說到這裡,他語氣又和緩了一點道:“只要做得好,朕就提卿等二人爲巡撫,再擴大範圍,爲朕分憂!”

他們才中進士幾年而已,如果正常熬資歷的話,那是不可能那麼快就升任巡撫的。要知道,巡撫可是大明的高級官員,封疆大吏了。

可是,要是有點選的話,不管是吳昌時還是張溥,都不想這麼快當這個巡撫的。實在是這個差事,會得罪太多的人了。別的不知道,就是他們通過復社建立起來的人脈網,都會因此分崩離析。

而復社,其實是他們兩人,特別是張溥能有今日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他獲得的最大政治資源。這個人脈網,不但能讓他當上巡撫,甚至入閣當首輔,都不是什麼難題的。

想着這個,張溥心中就更是悲痛萬分,皇上爲什麼要選自己來做這個事情?難道是因爲自己和這吳賊都給太子授課的原因?想想還真可能是這樣!要不然,只是復社事情的話,皇上可能早就問罪自己了,而不是等到現在。

這麼一想,張溥不由得後悔萬分,早知道這樣的話,就不會趁着皇帝不在京師,推動輿論,讓自己的賢名傳到皇后那,就不會給太子授課,也就沒有今天的事情了!

名聲太好,有的時候,也不是好事啊!

崇禎皇帝纔不管他們兩人怎麼想,對於他來說,這個事情,算是一舉二得了。

他們兩人,去他們的老巢,他們名聲最好的地方覈查官紳優免限額,催收欠賦,就必然會和原來支持他們的那些官紳交惡。如此一來,就算不去封復社,相信復社也不會有以前的能量了。

第二個好處,就是他們要是真能做成這個事情,能收上賦稅,進行官紳優免限額的核查,對於抑制明末的土地兼併,財政危機就有非常大的好處。

他們兩人,要是能破局,那麼就進行全國的推廣,就算不用後世的法子來賺錢,也能夠大明中興之需了。

但是,崇禎皇帝覺得,大概率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們兩人此去江南,必定會困難重重。

對此,崇禎皇帝會給他們助力,最好是能成功。要是不行的話,隨後就由崇禎皇帝親自出面,或者另外再擇人出面,繼續槓這個事情。

看事態的發展,如果鬧得兇了,崇禎皇帝不介意掀桌子,至少他這個時候已經有掀桌子的本錢。乾脆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不過,這個和滿清時候的也有不同,滿清之所以能推出這個,是因爲在官紳的頭上,還有他們的主子在。他們主子可是啥事不幹,就能領錢的。代替了他們這些官紳,成爲了百姓身上新得最高等級的寄生蟲。

此事這麼定了之後,崇禎皇帝不給他們兩人動歪心思的機會,就立刻明旨天下,任命張溥和吳昌時爲江南巡按,專職覈查官紳優免限額和催繳欠賦。頓時,大明整個官場就都轟動了。

740 王師南下呂宋島814 又被震驚了903 戰局535 閱兵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370 這次不一樣了!9 虎落平陽被犬欺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334 換人974 再聚首538 誤打誤撞?258 餘賊之議531 科技的種子34 拿本官的弓來588 民心軍心707 安南人傑770 點睛895 風緊扯呼606 給一個驚喜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938 麒麟706 抗明聯合陣線263 沒有虎軀一震的劇情550 大決戰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620 鄭成功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224 明狗太囂張了16 誤國閹宦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154 拿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9/11)885 內應168 滿清出關(月票100加更)157 凌天閣(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1)442 典型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312 再打“晉商”496 夜襲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536 天下之大變局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215 御駕親征(爲推薦票三萬五加更)698 鼎盛王朝111 又得種子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290 崇禎十三年的大事579 死都要問清楚(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1/5)234 天可汗都沒用339 一口老血吐了出來611 出其不意887 波蘭來使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850 明奸602 劉姥姥來了662 割了麼192 欺君之罪(爲堂主songsky加更2/2)644 抱對大腿了(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2/2)883 分兵104 有擔當62 此事不妥540 跳坑280 有刺客49 刀山火海324 滿清後宮慘案858 坐山觀虎鬥356 再次御駕親征816 沙賈汗394 不近人情332 死不悔改874 最關注的事情687 虛兵200 統統抓起來(爲打賞次數300加更)647 歷史改寫(爲堂主無虞倫比777加更1/2)825 滅國之戰566 建虜滅亡407 朕意已決594 都在掌握之中140 朝堂之辯843 打賭不932 以靜制動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955 隨他們去186 那皇帝的腦子真是有病(爲葡萄美酒幾人嘗萬賞加更)82 朕陪你走一趟370 這次不一樣了!611 出其不意695 居安思危403 一條狗的下場819 出征舍朕其誰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90 駕臨御馬監軍營123 髒話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154 拿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9/11)今天第二更放明天更新了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426 誰讓他血多509 一臉懵逼
740 王師南下呂宋島814 又被震驚了903 戰局535 閱兵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370 這次不一樣了!9 虎落平陽被犬欺502 多鐸小兒,蹲那尿尿呢!334 換人974 再聚首538 誤打誤撞?258 餘賊之議531 科技的種子34 拿本官的弓來588 民心軍心707 安南人傑770 點睛895 風緊扯呼606 給一個驚喜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938 麒麟706 抗明聯合陣線263 沒有虎軀一震的劇情550 大決戰674 兵貴神速是不對的620 鄭成功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235 十八子主神器(爲五月月票七百加更)224 明狗太囂張了16 誤國閹宦137 亂世人命賤如狗(爲天外天007長老加更3/4)154 拿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9/11)885 內應168 滿清出關(月票100加更)157 凌天閣(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1/11)442 典型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312 再打“晉商”496 夜襲447 宮裡宮外都是事536 天下之大變局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231 皇太極的謀劃(爲五月月票五百加更)215 御駕親征(爲推薦票三萬五加更)698 鼎盛王朝111 又得種子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290 崇禎十三年的大事579 死都要問清楚(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1/5)234 天可汗都沒用339 一口老血吐了出來611 出其不意887 波蘭來使585 可有喜事?(爲掌門風起葉落V加更3/5)850 明奸602 劉姥姥來了662 割了麼192 欺君之罪(爲堂主songsky加更2/2)644 抱對大腿了(爲堂主鬥神迴歸加更2/2)883 分兵104 有擔當62 此事不妥540 跳坑280 有刺客49 刀山火海324 滿清後宮慘案858 坐山觀虎鬥356 再次御駕親征816 沙賈汗394 不近人情332 死不悔改874 最關注的事情687 虛兵200 統統抓起來(爲打賞次數300加更)647 歷史改寫(爲堂主無虞倫比777加更1/2)825 滅國之戰566 建虜滅亡407 朕意已決594 都在掌握之中140 朝堂之辯843 打賭不932 以靜制動323 讓人震驚的鹽政革新955 隨他們去186 那皇帝的腦子真是有病(爲葡萄美酒幾人嘗萬賞加更)82 朕陪你走一趟370 這次不一樣了!611 出其不意695 居安思危403 一條狗的下場819 出征舍朕其誰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90 駕臨御馬監軍營123 髒話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154 拿下(爲唐鐵光盟主加更9/11)今天第二更放明天更新了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426 誰讓他血多509 一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