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 戰事的關鍵

雖然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時候,可還是有些光線的。

他隱隱約約地看到,遠處竟然有無數的黑影往這邊過來。從影子上看,似乎還是騎馬的。

沒聽到什麼聲音,應該是刻意偷偷過來的,馬腳上裹着棉布什麼的,聲音就能少很多……

這些蒙古人,是要來幹什麼?搶糧食?肯定是搶糧食!

他想着這些,就猶豫要不要喊了。雖然他對於蒙古人搶了這些糧食,那是一點意見都沒有,可是,萬一蒙古人要殺人滅口呢,那怎麼辦?

他還在猶豫着時,西林覺羅卻是最先被驚動了起來。

虧了他常年打仗,對於和戰爭有關的一切,都非常地敏感。

雖然是刻意掩蓋動靜,可畢竟是人多,動靜肯定是有的,離得近一些之後,就把西林覺羅給驚醒了。

他起來一看,頓時就有點慌了。好多人,明顯是衝着糧食而來,是敵非友。然後,他看看四周,卻發現柴時華的人馬,包括柴時華本人,都是睡得死死的。頓時,他就怒了,立刻大聲喊道:“敵襲,敵襲!”

他的大嗓門,當然把一些人吵醒了。

按照他的設想是,軍隊立刻結陣等天亮,再尋機而動。

可是,柴時華的這些人馬,在醒過來看到動靜之後,卻全都慌了,一個個喊着,轉身就跑,不少人甚至連兵器都沒去拿。

柴時華本人也被吵醒,發現這個情況後,同樣第一時間就想跑。

不過他卻沒跑掉,被西林覺羅一把抓住了他的衣服,厲聲喝道:“立刻整軍備戰,丟失糧草物資,你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柴時華一聽,這才反應過來,這和在西北時候打仗不一樣。他這次是押送人口物資去遼東的,丟了這麼多人口物資,確實沒法交代的。

這麼一想,他立刻苦了臉道:“大人,您喊一嗓子,這是大清的,說不定對面搞錯了。”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這種情況下,整軍備戰,這是白日做夢!唯一有可能有用的,就是寄希望發生了誤會,這些有歹心的蒙古人不知道是大清的糧草物資。

然而,西林覺羅還沒來得及喊,就見到對面看到這邊的動靜,知道沒法瞞下去了,就開始加快速度喊殺着衝過來。一支支的火箭,在夜空中劃過一個弧度,黑夜之中顯得格外的耀眼,落在亂糟糟地假韃子羣中。

一聽對面的喊殺聲,不管是西林覺羅還是柴時華頓時都傻眼了。對面喊殺聲的口音,他們兩個都熟悉,遼東關寧軍的口音。是明軍!

一得到這個結論,柴時華二話沒說,反正這時候西林覺羅沒有抓他衣服了,立刻轉身就跑,跑得比兔子還快。

而西林覺羅回頭一看四散而逃的柴時華部下,看着柴時華逃跑的背影,他就知道,敗局已定,根本不可能有一絲保全糧草物資的機會。

已經當過一次俘虜,他當然也非常敏感,絕對不願意再當明軍的俘虜。

於是,他也是二話不說,立刻開始跑路。

而那些大明百姓中,聽到了是大明官話的喊殺聲,頓時都驚呆了。過了好久纔回過神來,還有點不敢確信:難道真是官軍?可是,官軍怎麼可能會突然出現在草原上呢?這不可能啊!難道……這是個夢!

不少人都是這麼想着,於是,有人開始擰自己的腿,又有人是打自己的耳光,然後再看,發現並沒有從夢中醒過來,那也就是說,這不是夢!

很多人開始喜出望外,然而,實在是太出乎他們的意料,又覺得這不可能。因此,他們大都待着不敢動,就怕誤傷。不過他們卻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想要第一時間確認到底是不是官軍?

這支偷襲的軍隊,當然是吳三桂所部了。他是掐好了時間進攻的,因此,沒過多少一會時間,東邊的天空,就露出了魚肚白。晨光灑向草原,讓人能基本看清情況了。

只見正在四處追殺假韃子,或者在解決幾處負隅頑抗的騎軍,不就是穿着大紅鴛鴦戰袍的朝廷官軍,旗號上一個漢字“吳”,就在晨風中迎風飄揚。

“朝廷官軍,是朝廷的官軍,我們有救了!”立刻,有人激動地大喊了起來,那喜悅之情發自內心,溢於言表。

更有人看到了帥旗之下的那名將領,忍不住也跟着大喊道:“是吳大帥,是吳大帥……”

吳三桂在西北征戰了一年多,有人能認出他來,並不奇怪。

這個時候,是吳三桂突然出現在草原上,攻擊押解他們的柴時華所部,讓這些大明百姓再無疑意,紛紛自覺解開腳上的繩索,彷彿多了無窮的力量,全都投入到對假韃子的圍攻中。

這一場戰事,其實壓根就不能算戰事。雙方的人數雖然差不多,可精銳程度實在相差甚遠。

吳三桂所部,乃是關寧軍中的精銳騎軍,而他的對手,柴時華所部,則是一羣烏合之衆。更關鍵的是,在受到吳三桂所部攻擊之後,不管是柴時華還是西林覺羅,都是第一時間選擇了逃跑。

由此,戰事根本就是一面倒的戰事。明軍將士們從一開始,就是在四處追殺假韃子而已。

吳三桂藉助着晨光,發現自己的手下已經殺了不少敵人,反正柴時華所部的步軍,根本就跑不掉,而騎軍在慌忙之間,也只跑了估計五六十騎而已。

整場戰事,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就結束了。

所有的大明百姓歡呼起來,紛紛向吳三桂跪倒,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看着四千多青壯跪滿了草原,其中還夾雜着柴時華所部的俘虜,也有一千多人。在他們的邊上,躺着一地的屍體,鮮血,殘肢,一車車的糧車,大明將士們興奮地表情……

這樣一幅畫面,讓吳三桂涌起從未有過的興奮,男兒的熱血在他身體裡翻滾。

這樣一場大勝,可是自己一個人打出來的!吳三桂在心中興奮地想着。

這一戰,可以說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勝仗了,打得暢快淋漓。心中得意之下,聽到那些大明百姓一個個都對他感激涕零,就不由得更是高興。

張開嘴巴,正想說點什麼時,忽然,他的腦海中猛地閃過一個記憶,自己的身邊,不是有可能會有廠衛密探的麼?自己的所有言行,很可能都會傳到皇上那邊。

這麼一想,吳三桂立刻改變了想說得話,就見他雙手抱拳向上一示意,臉上露出虔誠嚴肅之意,大聲說道:“本帥奉皇上密旨,前來搭救爾等。你們要謝,就該謝皇上!”

這樣的話,對於盧象升他們來說,那是時刻記在心裡的。不過被祖大壽影響過的吳三桂,卻是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說出口。

大明百姓們一聽他這話,自然也對皇上感激涕零,這個就不用說了。

看着這些百姓在興奮之後,一個個癱倒在地,顯然是餓的。於是,吳三桂便責令那些俘虜立刻生火做飯,同時,等待追擊的手下返回。

這一次,大明百姓當然是能吃飽的。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慘遭遇,似乎在這一刻遠離了這些大明百姓,他們大口吃着飯,大聲讚美着皇帝和吳三桂,興奮之意,那是怎麼都掩蓋不住。甚至有不少人,紛紛向吳三桂表達,想要和他一起打建虜,打那些蒙古韃子,打那些大明叛徒。

吳三桂巡視着,心中感受着這些大明百姓對他的敬意,可以說,從未有過如此真誠被人敬仰的感覺,讓他心中感到非常地享受。

就在大明百姓們吃得差不多時,追擊得明軍回來了,向吳三桂稟告他們的情況。

雖然他們追殺掉了一些騎軍,但是,柴時華和西林覺羅在他們的親衛護送下,還是逃掉了。

對此,吳三桂一點都不在意,只是立刻下令,馬上護送人口物資回關內。

只所以如此,是崇禎皇帝在密旨中有交代過,爲首的韃子頭目,就讓他們跑了好了,就算他們沒跑掉抓住了,也找個理由放走他們。有丟失人口物資的罪責,就算他們逃回去,也肯定沒什麼好果子吃,還能加劇建虜內部的矛盾,更能權威的把戰敗的消息傳回去。

…………

在歸化城這邊的濟爾哈朗,當然是不知道他精心挑選,進貢給遼東的人口物資,在半路上被崇禎皇帝派出的吳三桂所部給劫了。此時的他,正在納悶,爲什麼榆林的明國皇帝集結了這麼長時間,這都已經到十月中旬了啊!按理說,就算要做到萬無一失地準備,也該差不多了啊,怎麼還不來進攻歸化城的?

正在納悶的時候,軍中的軍需官過來稟告了,說大軍糧草已經不足支撐一個月了。

這一聽之下,濟爾哈朗頓時一驚,隱隱地,他感覺自己是不是上當了?

歸化城這邊,爲了應對明國皇帝的御駕親征,已經集結了蒙古各部中抽調出來的精銳,包括建虜自己,那是有將近三萬的騎軍。而且一直都在戰備的情況下,那糧草物資的消息,比起平時要消耗得多。

該不會明國皇帝知道自己手中糧草物資不足,因此就耗着自己這邊吧?濟爾哈朗忍不住心中這麼想着,可回過頭來想想,又覺得不可能。要是自己不給遼東送那些糧草物資,至少還能堅持兩個月。

而關內明國皇帝在集結大軍備戰,同樣是要消耗糧草物資的,難道明國就有那麼多糧草物資了?

因此,濟爾哈朗也不敢確認心中所想,到底是不是對的。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親衛稟告說蒙古各部頭目一起在府外候見。

眼下正是要用到他們的時候,而且濟爾哈朗也不比阿濟格那個暴脾氣,因此,自然是會接見這些蒙古部族頭目的。不過他隱約覺得,這些蒙古部族頭目竟然一起來見他,搞不好是事先約好的,要不然,斷然不可能會一起過來,又不是他傳下軍令要見他們。

果然,一見面之後,這些蒙古各部頭目,幾乎是不約而同地,紛紛向濟爾哈朗訴苦,說他們的糧草不濟,希望大清這邊能撥點給他們。

在濟爾哈朗的軍令中,讓這些蒙古各部抽調精銳前來,所需要的糧草物資,當然也是要他們自己攜帶的。

這些蒙古部族想着打敗了明國皇帝之後,那就是可以隨便進關劫掠。到時候,分到劫掠地方的好壞,可完全是由濟爾哈朗決定的。爲了將來,他們就只好又一次勒緊褲腰帶了。

但是,他們沒想到,過去了這麼久,明國皇帝還是一直要進攻草原,可就是沒來的這種狀態。他們有點堅持不下去了,就只能來找濟爾哈朗訴苦。

被他們這麼一說,濟爾哈朗越發的懷疑,該不會明國皇帝真是有耗糧食的打算吧?

不過,對此他也沒什麼辦法。就只好下令,全軍休整,每天的糧食供應減半,多派出探馬,前往明國邊關監視着,防備明國騎軍突襲。

“想必是快了,明國大軍的兵力,遠比我們要多,他們每日消耗的糧草也是無數,肯定不可能一直按兵不動的。”濟爾哈朗安慰那些蒙古部族頭目道,“他還是明國皇帝,那麼大的帝國,有無數的事情要等他處理,更不可能長久待在榆林的。本王所料不錯的話,他應該已經準備得差不多,很快就會出關的!”

對於這個說法,蒙古部族頭目們勉強能接受,不過無法從大清這邊獲得糧草的支持,讓他們心中也是不滿,只是不敢表露出來而已。回去之後,就按照軍令,解除了戰備,減少一點糧食消耗。

而後,時間又慢慢地過去,建虜探馬對於關內的消息,更是加緊了打聽。

“報,明軍兵力集結完畢,出關的夜不收突然增加,我軍探馬寡不敵衆,請增派探馬對抗明國夜不收!”

這是明國大軍要出關的跡象!濟爾哈朗不由得大喜。不過他沒有派更多探馬,要不然,明國也繼續增兵,就直接在關口那邊打起來了,還怎麼斷明軍糧道?

74 懟東廠768 你來我往608 西南羣魔539 結盟481 對夷之策383 誰是叛徒?164 勝負已定(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4/4)786 說滅你就滅你574 范文程的應對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589 會師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875 大明第一代510 給建虜一個大大的“驚喜”230 不好,中計了931 智慧男人871 吐血了677 錦囊妙計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897 人力有時而窮98 牛皮糖17 聖旨到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515 有本事終歸是能出彩的948 葡萄牙藩國12 他也配學楚霸王633 須佐銀礦931 智慧男人842 朱忠明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947 還有一個女兒472 多爾袞的強勢100 訓斥924 打怕了420 殺!403 一條狗的下場983 盤口247 有了目標130 激勵(爲chinakobe8的萬賞加更)84 擔當308 天下爲之轟動673 未必不是機會46 三條妙計876 快成了911 皇上來了314 天助我也687 虛兵897 人力有時而窮111 又得種子39 痛哭流涕242 師出有名709 陽謀396 完顏阿骨打託夢(爲書友20190203025737197加更)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439 斷子絕孫645 暗度陳倉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85 僞君子真小人691 絕境反擊940 流星火雨132 良心呢?(爲韓樂宇萬賞加更)3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13 喜出望外289 建虜水師53 旁聽745 來得好417 本王不服啊!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366 竟然睡了?529 請大家喝茶531 科技的種子574 范文程的應對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830 何等的霸氣195 一個都沒跑376 八百里加急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497 新一代戚家兵668 吾皇萬歲280 有刺客643 總算搞定908 明威侯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752 你們明不明白?924 打怕了875 大明第一代542 飛車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層樓153 隔街有耳703 消息來了542 飛車840 收步軍37 有沒有697 今昔之別28 你們來票擬14 殺37 有沒有772 叛變267 殺571 遼東伯
74 懟東廠768 你來我往608 西南羣魔539 結盟481 對夷之策383 誰是叛徒?164 勝負已定(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4/4)786 說滅你就滅你574 范文程的應對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589 會師944 腓力四世的憤怒875 大明第一代510 給建虜一個大大的“驚喜”230 不好,中計了931 智慧男人871 吐血了677 錦囊妙計158 建虜跑了(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1/4)897 人力有時而窮98 牛皮糖17 聖旨到159 轟轟烈烈地行動515 有本事終歸是能出彩的948 葡萄牙藩國12 他也配學楚霸王633 須佐銀礦931 智慧男人842 朱忠明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947 還有一個女兒472 多爾袞的強勢100 訓斥924 打怕了420 殺!403 一條狗的下場983 盤口247 有了目標130 激勵(爲chinakobe8的萬賞加更)84 擔當308 天下爲之轟動673 未必不是機會46 三條妙計876 快成了911 皇上來了314 天助我也687 虛兵897 人力有時而窮111 又得種子39 痛哭流涕242 師出有名709 陽謀396 完顏阿骨打託夢(爲書友20190203025737197加更)371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439 斷子絕孫645 暗度陳倉956 奧斯曼帝國太難了85 僞君子真小人691 絕境反擊940 流星火雨132 良心呢?(爲韓樂宇萬賞加更)3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13 喜出望外289 建虜水師53 旁聽745 來得好417 本王不服啊!441 交代(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3/11)366 竟然睡了?529 請大家喝茶531 科技的種子574 范文程的應對148 臉面(爲唐鐵光盟主加更6/11)830 何等的霸氣195 一個都沒跑376 八百里加急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497 新一代戚家兵668 吾皇萬歲280 有刺客643 總算搞定908 明威侯380 鹹吃蘿蔔淡操心(感謝ZhengyuanHX的堂主打賞)752 你們明不明白?924 打怕了875 大明第一代542 飛車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層樓153 隔街有耳703 消息來了542 飛車840 收步軍37 有沒有697 今昔之別28 你們來票擬14 殺37 有沒有772 叛變267 殺571 遼東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