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聞風而逃

事實上,崇禎皇帝早已通過竊聽種子知道建虜和蒙古的聯軍,是想包抄消滅派出去打斥候戰的騎軍。並且就連建虜騎軍走哪個位置,蒙古各部族的軍隊大概走哪個方位,也都大概清楚。

因此,在建虜和蒙古聯軍剛出發的時候,崇禎皇帝這邊就做出了對應的佈置。

吳三桂這邊回師,還有留在關內的騎軍也立刻出關,反而對試圖穿插吳三桂所部歸路的蒙古察哈爾部來了一個夾擊。

察哈爾部的騎軍纔看到榆林重鎮這邊的長城,就第一時間發現,明國騎軍不知何時已經出城,排着很寬的隊列,正驅動着戰馬開始提速,向他們發起了攻擊。而且他們能分辨出來,明國騎軍的這種攻擊,還不是那種試探性的攻擊,是直接撲過去,全力以赴的那種。

這一下,察哈爾部的騎軍就傻眼了。

出發之前,按照濟爾哈朗的說法,說明國出關的騎軍,肯定想不到大清會出兵,因此這次的突然攻擊,必然會出乎明軍意料之外。打一個攻其不備,就先有一半的勝算了。

此戰,就以大清騎軍爲主力,蒙古諸部協同,畢竟草原上是四面八方都可以逃的。因此,濟爾哈朗的要求,就是當大清軍隊打敗出關的明國騎軍之後,蒙古諸部要攔截住,只要稍微拖延,等到大清騎軍趕到即可。

另外,濟爾哈朗還要求,蒙古諸部的騎術精湛,不怕明國騎軍的追擊。因此,就要求他們從明軍的邊關這邊出現,亮個相,最好再挑釁一下,等關內有動靜時,再走的話,明國騎軍也肯定追不上的。

而後,蒙古諸部的精銳回兜出關的明國騎軍,配合大清主力就在關內明軍的視線範圍內,把出關明軍殺得潰不成軍。如此一來,既是宣揚軍威,同時也是要激怒明國皇帝:看看,就在你這個無能的皇帝眼皮底下,就要把你們的騎軍給打得全軍覆沒。有本事,就出關決戰啊!

原本以爲,就這樣一個任務,只是攔截遲延明國騎軍殘部,並示威一下,又不用怎麼廝殺,算是很輕鬆的事情了。

可是,誰能想到,這纔剛趕到,就迎面遇到了關內明國騎軍的衝鋒。

慌忙間,察哈爾部這些騎卒,全都尋求他們的主子蹤跡。結果卻發現,就在草原的深處,也就是他們的歸處,一支三千左右的明國騎軍,也正往他們這邊衝過來。

頓時,這些察哈爾部的騎卒就又傻了!

他們當然認得,這三千左右的明國騎軍,就是明國出關打斥候戰的。不是說,這支軍隊,是交給大清主力對付,會出其不意,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的麼?怎麼看來看去,人數好像並沒有少,這是什麼情況?

看着越來越近的明國騎軍,察哈爾部的騎卒終於發現,在這支明國騎軍後面極遠處,似乎有大軍正在趕來的跡象。不用說,那肯定是大清騎軍主力了。

望山跑死馬的成語,這些察哈爾部的騎卒可能不知道,但是這個意思,他們卻是很清楚。只是那麼一觀察,他們就知道,要等大清騎軍主力趕過來的話,至少還要好久才行。

可是,如今這邊,明國騎軍是內外夾擊了啊,要是等大清騎軍趕到,黃花菜都涼了。

明白了眼前的處境,察哈爾部的騎卒,都不用他們的首領傳令,第一時間選擇了跑路。至於交戰,瘋了麼?察哈爾部要有這個能力,何至於落得聽建州女真使喚,壓迫的地步!

但是,出關的驃騎營,是成一個半圓那麼包過來的。留給察哈爾部騎卒的逃跑空間並不多,更爲要命的是,吳三桂所部回師這邊,差不多是補了包圍圈。

“殺……”

騎軍的交戰,那是非常快的。明軍這邊仗着自己兵甲精良,就欺負這些快要淪落爲叫花子般的察哈爾部騎卒。又是如此優勢之下,士氣也根本不能同日而語。一戰之下,五千多察哈爾部騎卒,逃歸草原的,大概就只有四千左右了。

這裡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明軍衝鋒廝殺的,並沒有對着察哈爾部的帥旗所在,甚至可以說是刻意避開的。因爲,這是崇禎皇帝要求的。

如果把察哈爾部的頭目殺了,那就沒有人領頭去和建虜鬧了,多不美!

等到建虜的七千騎軍趕過來的時候,上萬驃騎營將士,已經整隊完畢,列陣準備交戰了。

這個時候,已經十一月初了,天氣已經很冷。大明驃騎營這邊,一排排長長的騎軍戰馬,呼着白氣,不時有戰馬刨着前蹄,似乎是感受到了再次衝殺。

在驃騎營的側面,是剛廝殺過的戰場,躺滿了察哈爾部騎卒的屍體,還有一些被俘的,也被明軍將士押解着,往關內而去。

而在城頭上,十來面大鼓,“咚咚咚”地敲了起來,聲震四野,直震人心。

剛剛趕到的建虜騎軍看到這個場景,都不用軍令傳下,便紛紛勒馬停住,頗爲震撼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們首當其衝地感受到了滔天的殺氣,無敵的氣勢,心中下意識地便得到結論,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和蓄滿氣勢的明國騎軍交戰,否則必敗!

就連他們的統帥,所謂的大清名將鄭親王濟爾哈朗,也是一樣的想法。

他在剛之前的時候,心中是非常的氣憤,爲何那個吳三桂竟然如此狡詐?自己只是下令探馬佯裝敗退,就被他發現了什麼,竟然第一時間就撤軍回關內,以至於自己根本追趕不及。

不過此時,他的心思已經全部在眼前這支驃騎營身上,再無別的想法。

和明國交戰那麼多年來,濟爾哈朗可以說,這是第一次看到明國有如此之多的精銳騎軍。如果這支騎軍當初和戚家軍以及白杆軍在一起的話,當年的渾河之戰,大清怕是要輸!

之前的時候,他還有點疑惑,甚至心中有點責怪之意。明國一萬左右的騎軍,就能縱橫遼東腹地,營造出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腹地的態勢?難道遼東腹地,大清各城的守將都是眼瞎了,分辨不出來?至於皇上征討朝鮮,消滅東江軍的戰事前功盡棄!

可是,此時,濟爾哈朗明白了,他是錯怪那些守將了。

試想一下,如此精銳的騎軍,竟然蜂擁而至,還帶着塔山大清軍卒的首級,這種威勢,光是看看就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明國何曾有過這樣的事情,既然有這麼精銳的騎軍都派出來了,那明國皇帝御駕親征遼東腹地,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看到眼前這支騎軍的這一刻,濟爾哈朗的心情變得格外沉重。因爲他心中明白,如果沒有意外因素的話,蒙古諸部的騎軍肯定不是這支明國騎軍的對手。就算自己所領的萬餘騎軍,兵力上可能差不多。但是,自己所領的騎軍,有一半是馬上步軍而已,不適合騎戰的。這也就是說,不會是眼前這支騎軍的對手。

只能智取,不能力敵!他的心中,立刻得到這麼一個結論:虧了是在草原上,不用力敵,要不然,就真得棘手了!

濟爾哈朗正這麼想着,忽然,那震天的有韻律的鼓聲,忽然急促了起來。

“咚咚咚咚……”

然後,濟爾哈朗就看到對面的明國騎軍的旗幟,斜斜地往這邊指着。所有戰馬,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在他們主人的驅使下邁出了腳步。

明軍,開始攻擊了!

想都不想,濟爾哈朗立刻調轉馬頭,同時大聲下令道:“引誘明軍進入草原腹地!”

就算是逃跑,他也不忘記找一個藉口給自己遮羞。

也虧了他過來的時候,和明國騎軍保持了足夠的距離,因此遠遠地逃走,並沒有給明軍廝殺的機會。

不過,當“大明萬勝”的齊聲大吼傳過來時,包括濟爾哈朗在內的大部分建虜,紛紛扭頭回望,心中五味交雜。

曾何時,都是大清軍隊面對敗逃的敵人,會類似這樣的吼叫,宣誓軍威。

他們甚至都記得,當初這麼做的時候,看着敗逃的明軍,心中是何等的自傲:大清軍隊,野戰無敵!

可是,這一次,一樣是在野外,大清軍隊卻連交戰都不敢,就學以前那最看不起的明軍,竟然就敗逃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只是伏在馬背上拼命鞭打着胯下戰馬,似乎唯有如此才能發泄一下心中的鬱悶之情。

當然,也有的建虜,給他們自己找了理由:兵力沒有明軍多,好漢不吃眼前虧!

和他們完全相反,邊關城頭上的大明將士們,親眼目睹了這一幕,一個個都不知道高興成什麼樣子了。不善言辭的,就只是憨笑;而那些喜歡說話的,就忍不住想表達下內心的興奮之意。

“看到沒有,關外那可是建虜啊!看到我大明騎軍,竟然是望風而逃,哈哈!”

“沒想到傳說中那麼厲害的建虜,其實也不過如此嘛!”

“我早就想到了,你們別忘記了,皇上御駕親征遼東,都殺了一萬多建虜,那可是在建虜家門口殺得正兒八經的建虜啊!”

“……”

城頭上的這些大明將士們,多是秦地邊關將士。他們一直聽聞建虜的名聲,可以說心底是有一些懼意的。以前的時候,從秦地調兵去遼東的,往往在半路就潰散,就是一個明證。

一萬多建虜跑來歸化城,就在秦地關外之後,他們心中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這些建虜神出鬼沒地,突然出現在西北寧夏這邊,殺了總兵王世寵,劫掠了那麼多地方,更能證實,建虜戰力非常地強悍。

不過崇禎皇帝御駕親征,到達榆林鎮之後,先是下旨,立功者有限選拔入京營,就讓他們把對建虜的懼意壓到了心底深處。不管如何,爲了前程和後世子孫,有這樣難得的機會,必須要拼一拼。

但是,隨後崇禎皇帝竟然悄悄地派吳三桂劫了建虜的糧草物資,救回了被掠去的青壯,並且公佈打贏建虜的關鍵,這讓他們就有了信心。不過雖然他們覺得能贏,但不妨礙他們還是有點害怕建虜的戰力。

可是,這一次,他們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之後,就忽然發現,建虜是強,可是,大明驃騎營更強,建虜連打都不敢打,就逃走了!

親眼所見即爲真,秦地邊軍將士,就在目睹這場戰事之後心底懼意盡去:建虜也不過如此嘛!

崇禎皇帝也在城頭上,同樣觀看了這場戰事。對他來說,最終的結果卻是一點都不意外。

畢竟這一次的戰事,自己早就知道建虜的作戰計劃並針對性地進行了佈置。而建虜那邊,卻絕對想不到,突然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本身就對建虜的士氣影響很大。

再者說了,御馬監轄下三大營是自己重點打造的強軍。這幾年來,在軍隊方面的投入,三大營是最多的。而且兵仗局那邊打造出來的護甲軍械,都是優先三大營的。

還有一點,三大營從設立以來,由和建虜交手過的秦兵爲骨幹,先是和流賊打,再去打塔山,經過這些戰事,他們的心態也已經絕對是強軍心態了。

就這樣,要是還不能和建虜打,那就真是太沒用了!

看着眼前歡慶的局面,聽着身邊文官武將的恭維聲,崇禎皇帝只是淡淡一笑道:“好了,這幾天,歸化城那邊怕是會鬧亂子,諸卿就等着看戲吧!”

他這些天一直在觀察草原上竊聽種子的反饋,從蛛絲馬跡中推測一些東西,暫時沒有搞定,說完之後,就得回去繼續分析消息去了。

而衆多文官武將聽到這話,不由得很是高興。大家在這城頭上其樂融融,而建虜那邊卻要鬧起來,這樣舒服的戰事,好像自古以來也是不多見吧?

心中這麼想着,他們就有點期待起來,不知道歸化城那邊,會鬧成什麼樣子?

…………

第二天早上,留守的阿濟格站在歸化城城頭上,看着遠處騎軍的蹤跡,聽到隆隆的馬蹄聲,他便大笑說道:“哈哈,這一次收拾了幾千明國騎軍,又去邊關挑釁,那明國狗皇帝要是還有點骨氣的話,就該出兵報復了吧?哈哈,就等着他們來草原送死!”

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7 懸而未決481 對夷之策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125 清屯充餉396 完顏阿骨打託夢(爲書友20190203025737197加更)639 長大了885 內應335 怎麼會這樣?538 誤打誤撞?875 大明第一代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699 討價還價?637 新官上任608 西南羣魔434 震怒250 人心528 落後就要捱打209 解困之道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4 五道金牌490 對豐收的喜悅897 人力有時而窮124 因糧均輸之爭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33 逼急了635 狀元榜105 宴席議事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948 葡萄牙藩國129 簡在帝心181 晉商有麻煩了(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1/2)80 錢238 楚王好細腰277 觸目驚心675 發動人民戰爭955 隨他們去598 大賞711 速戰速決930 被嚇的967 求來的鎮南城協議108 盧象升的奏章14 殺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302 萬萬不可742 給皇上的禮物197 緝拿欽犯960 忽悠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340 到此一遊236 猛虎潛于山林怕怕802 錫蘭70 軍令如山531 科技的種子117 又進東廠大牢273 畢懋康和宋應星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272 爲百姓而戰192 欺君之罪(爲堂主songsky加更2/2)294 開門迎客350 今朝有酒今朝醉864 悲劇115 怒火燒向誰734 慌不擇路729 血債血償49 刀山火海116 濟南失陷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810 見面禮869 城頭變幻大王旗476 宣撫極西之地506 英雄所見略同21 悔不當初601 吃飯看病611 出其不意709 陽謀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429 失望透頂813 唯大明獨尊113 喜出望外683 見識844 全能皇帝314 天助我也421 瑞雪兆豐年243 投名狀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519 阿濟格的下場125 清屯充餉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785 談判605 自上而下的推進845 皇上做法167 實力地較量352 什麼都懂442 典型
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7 懸而未決481 對夷之策413 要想出城,就從老子身上踏過去125 清屯充餉396 完顏阿骨打託夢(爲書友20190203025737197加更)639 長大了885 內應335 怎麼會這樣?538 誤打誤撞?875 大明第一代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735 皇上到底會怎麼做239 狗皇帝好對付(爲推薦票五萬加更)699 討價還價?637 新官上任608 西南羣魔434 震怒250 人心528 落後就要捱打209 解困之道575 坑我家將軍大人?4 五道金牌490 對豐收的喜悅897 人力有時而窮124 因糧均輸之爭160 保重(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2/4)343 大明皇帝,實乃英主也!33 逼急了635 狀元榜105 宴席議事391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948 葡萄牙藩國129 簡在帝心181 晉商有麻煩了(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1/2)80 錢238 楚王好細腰277 觸目驚心675 發動人民戰爭955 隨他們去598 大賞711 速戰速決930 被嚇的967 求來的鎮南城協議108 盧象升的奏章14 殺750 崇禎皇帝的誓言302 萬萬不可742 給皇上的禮物197 緝拿欽犯960 忽悠194 盧閻王回來了(爲唯愛幾萬賞加更)340 到此一遊236 猛虎潛于山林怕怕802 錫蘭70 軍令如山531 科技的種子117 又進東廠大牢273 畢懋康和宋應星549 大清的未來就靠我了272 爲百姓而戰192 欺君之罪(爲堂主songsky加更2/2)294 開門迎客350 今朝有酒今朝醉864 悲劇115 怒火燒向誰734 慌不擇路729 血債血償49 刀山火海116 濟南失陷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810 見面禮869 城頭變幻大王旗476 宣撫極西之地506 英雄所見略同21 悔不當初601 吃飯看病611 出其不意709 陽謀218 好日子還能不能過了?429 失望透頂813 唯大明獨尊113 喜出望外683 見識844 全能皇帝314 天助我也421 瑞雪兆豐年243 投名狀487 挖個大坑把建虜埋了519 阿濟格的下場125 清屯充餉6 皇帝不是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的785 談判605 自上而下的推進845 皇上做法167 實力地較量352 什麼都懂442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