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失望透頂

如果任由這麼下去,盛京城都可能會毀了的,就算沒毀掉,大清也會被毀了的。

於是,皇太極立刻披甲戴盔,集結了他的御林軍,駐守皇宮和盛京城內軍營的兩黃旗人馬,立刻開始盛京戒嚴。

也虧了他的威望夠高,雖然不復從前,可讓他本旗的人馬聽旨,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盛京街頭上,只要還在打打殺殺的,不管是建州女真族人,還是其他族的人,一律抓起來投入大牢。皇太極本人,也親自上了街頭,甚至還拔刀砍了一個嚷得很兇的建州女真族人。

在他的鐵血鎮壓之下,盛京城內終於不再那麼喧譁。

可是,不少府邸被打砸燒殺,街頭上,也橫屍了不少。可以說,此時的盛京城內,是一片狼藉。

皇太極在城頭上俯視着盛京城,在經過最初的憤怒之後,又開始頭疼起來了。

雖然他用了鐵腕手段鎮壓了這次的混亂,可不管怎麼樣,事後都要有個說法,有個交代才行的。

其實,皇太極自己也知道,他是沒有多少選擇的。畢竟他的屁股,還是要坐在建州女真族這邊,因爲這是他統治遼東的根基。

等到第二日早上,一夜未睡,成了熊貓眼的皇太極,就已經有了決定。

他立刻宣佈,說確實有人背叛,經過覈實,是誰誰誰,其他人都是好的,都是無辜的。

接下來,就很自然了,覈實背叛大清者當然要嚴懲不貸。這些背叛大清的族長等有權勢者,抄家問斬,所得僕從、財物等等,皇太極原封不動,賞賜給了那些戰死的建州女真族人,還有那些被誤打誤殺了的其他族的人。

當然了,被關起來的那些建州女真族人,肯定是放回去了,啥事都沒有。

盛京之亂,就這麼落下了帷幕。

在宗人府多爾袞被關押的院子內,多鐸把外面的這些情況都給多爾袞說了。不過他也不笨,並沒有說,這次鬧事一開始最兇的那幾個人,其實是他派出去的。這個事情,只會爛在他的心中。

多爾袞聽了外面的情況之後,才知道外面那麼亂,原來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對於皇太極的處置手段,他立刻便判斷道:“看來皇上要整頓其他各族了,那些還自成一派,控制着本族兵力的那些,都會倒黴了。”

“不會吧?你說皇上要動他們?”多鐸聽了,有點詫異地問了一句,隨後,他就一下愣住了。因爲他此時已經想起來,皇上宣佈那些背叛大清的族,就是多爾袞所說得那種情況。

在滿清軍隊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其他各族的人,直接受建虜管轄控制;另外一種,就是其他各族的軍卒,歸他們族長或者其他有權勢的人管轄,然後這些頭領再聽建虜的指揮。

如今看來,皇太極果然是在收拾第二類人。

這個時候,他們兩人自然都知道,那些人未必是真背叛了大清。可是,如今形勢下,不管他們有沒有背叛大清,對於大清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處理結果了。

“皇上果然厲害!”多鐸想明白了,不由得嘆了一句道。

多爾袞聽了,先是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道:“唉,不管怎麼樣,這麼一搞,大清的國力,還是會影響不少的。甚至連草原上各蒙古部族,都會受到影響。我估摸着,皇上會施恩籠絡他們。”

他想得沒錯,皇太極這邊,一邊對遼東境內的其他部族進行整頓,改編其他各族,把其他各族的人丁打散,納入建州女真的控制之下;一邊又籠絡一些人,賞賜金銀財寶和奴才什麼的。甚至對於草原部族,也是多有動作。

比如,伍忠的便宜老婆,也就是皇太極的第三個女兒,封固倫靖端長公主,賜婚給科爾沁族的奇塔特。第四個女兒,,封固倫雍穆公主,也賜婚給了科爾沁族的弼爾塔哈爾。這個弼爾塔哈爾,是皇太極老婆的哥哥兒子。這親戚關係夠亂的,就不多說了。

甚至連他剛滿十歲的女兒,也被他封爲固倫淑慧長公主,不過這個沒有賜給蒙古部族,而是正黃旗的人,叫博爾濟吉特-索爾哈。

另外,皇太極兩個剛到九歲的女兒,也被他給訂婚了。分別是他第六個女兒,訂婚給伊爾根覺羅-誇札;第七個女兒,訂婚給扎魯特部族長兒子博爾濟吉特·鏗吉爾格。

當然了,這些個賜婚訂婚的,不可能是一口氣幹出來的事情。

皇太極一邊整頓遼東各族勢力,一邊找藉口,找理由做這些賣女兒的事情。但不管他怎麼做,總有一些明白人,知道他的用意。對此,只要不想和他反目,自然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了。

在這整個過程中,崇禎皇帝又當了一會吃瓜羣衆。

雖然他有心藉機去搗亂一下,但畢竟他自己這邊,也在忙於內政,就沒去搗亂,先專心內政了。另外,驃騎營這邊要補充兵力,也還要訓練;還有,新組建完成的京營也需要訓練磨合各邊鎮的精銳。

崇禎皇帝有這個自信,這個時候,任由皇太極在折騰,不去搗亂也沒事。只要大明這邊做好了,回頭照樣能去遼東欺負皇太極。

急,大明這邊是不急的!皇太極那樣整頓,其他族的人又不是傻子,肯定會心寒。雖然他們奈何不得建虜而不得不屈服,但是,等他日自己再御駕親征遼東的時候,相信皇太極這麼做的惡果,就會慢慢地體現出來了。

皇太極同志,你先自己慢慢地內耗吧,朕得發展生產力,把各省國企方案一個個審閱過去,盯着他們走上正軌再說。崇禎皇帝心中,如此想着。

就這麼着,時間慢慢地過去,朝鮮的戰事,也有了個結果出來。

雖然鄭芝龍的建議很好,但是,不管是他還是盧象升,都高看了朝鮮君臣。

建虜的兩萬騎軍,狂飆突進,竟然在朝鮮演了一出歸化城的戰事。

朝鮮君臣在漢城一無所知,還是飲酒作樂之時,建虜騎軍比朝鮮報信使者還先到達漢城。措不及防之下,朝鮮君臣被建虜給一鍋端了。

這一次,朝鮮朝堂上的強硬派,比如金尚憲等人,就被建虜毫不猶豫地斬殺了,再也沒有說要帶回遼東之類。

朝鮮國主李倧對於氣勢洶洶的建虜,那是真嚇到了。連忙求饒,賭咒發誓,說絕對臣服大清,永不背叛。

剛好在這個時候,鄭芝龍統領的水師才趕到漢城。

李倧爲表誠意,主動下旨,讓朝鮮軍隊去攻擊趕來救援的明軍。

不過,他的這道旨意,敢遵從的朝鮮軍卒就沒幾個,趁着上面不注意,做鳥獸散,全跑了。

有的跑進了山裡,有的跑去投了明軍,反正他們對朝鮮李氏王朝的無能,已經失望透頂。

從萬曆年間開始,先是被倭寇欺負,燒殺劫掠,李氏國主卻只知道逃跑,任由子民被殺。要不是大明出兵救援,把倭寇打了回去,指不定朝鮮人都被倭寇給禍害了。

後來遼東建虜崛起,雖然明國連戰連敗,可他們卻是不服輸的,更有毛文龍隻身建立東江鎮,在側翼牽制建虜。

建虜兩次入侵朝鮮,大明皇帝也一樣派出了軍隊救援,只是路程太遠,還沒等到明軍趕到,李氏國主就屈服投降了建虜。更讓朝鮮人不滿的是,建虜在朝鮮境內的燒殺劫掠,李氏國主一點都沒在意,壓根就沒向建虜抗議一下。

上一次,遼東建虜主力侵略朝鮮,大明保定總督雖然兵少,卻義無反顧地前來朝鮮救援,平壤保衛戰,他們朝鮮人又不是瞎子。明軍戰死了多少人,很多人都是親眼所見。可以說,大明是真心對待朝鮮,簡直就把朝鮮當大明自己的一樣。這個天下,還有哪個國家會這樣對待一個宗藩國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大明對朝鮮好不好,自有公道在人心。

這一次,一聽到建虜入侵,明軍就又大規模地前來救援,結果,還是李氏國主無能,再次直接投降了建虜。不但任由建虜在漢城一帶劫掠,甚至看到明軍來援,還要去攻擊救命恩人!

這天底下,還有這樣無恥的國主麼?這樣無能的王朝,又有誰會再忠心聽從了?

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之下,甚至還有人舉起了反旗,要造李倧的反。

說實話,對於朝鮮李氏的無能,就連鄭芝龍都有點吃驚。

雖然沒有把朝鮮君臣看住,但是朝鮮李氏王朝已失民心,他還是能看得出來的。反正大明的義務也已經體現出來,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就沒必要在這裡硬耗,鄭芝龍便帶着水師返航,回去向盧象升覆命了。

而在漢城這邊,建虜又是大肆燒殺劫掠。

老弱朝鮮人,只要被他們看到,就會被殺掉。朝鮮人的村鎮,建虜會翻個底朝天,搶走所有能搶走的東西,然後一把火燒了剩下的。朝鮮的青壯、包括壯婦,只要被建虜撞到的,統統抓起來。

漢城這一帶,算是朝鮮境內最富饒的地方了。建虜這一次,也是搶了個盆滿鉢滿。

李倧看着建虜每日滿載而歸,心中也是悽苦的同時,就盼着建虜早日回遼東。

他沒想到,等到建虜搶得差不多,要回遼東的時候,竟然把他和所有被抓的朝鮮文武官員一起帶走了。

朝鮮國內,被建虜這麼一搞,就等於沒有政權了。

整個朝鮮,逃脫了建虜燒殺劫掠的那些人,紛紛轉而投靠明軍。

他們中,有的人,是爲了抱大腿,獲得明軍的保護;有的人,是爲了想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報仇;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至少明軍成了朝鮮境內最大的勢力,而且大明的仁義就擺在那裡,明軍的戰力也經過了平壤之戰的檢驗,就成了朝鮮人最好的選擇。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讓盧象升也很是意外。

對於建虜滿載而歸的隊伍,他也想過偷襲,不管是爲了那些從朝鮮劫掠走的糧草物資,還是朝鮮君臣,但是,這一次,建虜根本就沒給盧象升的東江軍機會。

東江軍的實力,他們大概已經有數,一直防着東江軍,探馬四出,放出很遠,而本身又都是騎軍。在他們的高度戒備之下,東江軍自己在平壤之戰中實力大損,至今沒有恢復過來。因此,盧象升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根本就沒辦法去偷襲建虜軍隊。

對此,盧象升一邊派人向京師飛報情況,一邊下定決心重振東江軍戰力,就從來投的朝鮮人中挑選青壯,選入東江軍開始訓練了起來。

同時,基於朝鮮已經廢了,東江鎮設在皮島,也離遼東有點遠,因此,盧象升做出決定,把皮島作爲訓練新兵的大本營,而他的帥府,遷往遼東半島那邊的廣鹿島。

正在這個時候,崇禎皇帝的信使也到了,密旨交代他,必須以保證東江實力爲主,朝鮮之事,能救則救,不能救就不要硬耗東江軍去救。

另外,信使過來最重要的事情,其實不是這個,而是組建信鴿的通訊網絡。需要在遼東這邊培養信鴿,讓信鴿把這裡當家,只有這樣,再把信鴿帶去天津那邊放飛的話,它纔會飛回遼東這邊。

盧象升聞之,當即大喜。他本來就爲通訊遲緩的事情大傷腦筋。如今皇上那邊主動在做,爲此還調來了國內最擅長信鴿培養的人才,這對他來說,比派來一千兵力都要來得高興!

與此同時,盧象升當然也遵從崇禎皇帝的旨意,開始用心在遼東這邊。他一邊繼續讓鄭芝龍巡視遼東沿海,接那些逃到海邊的漢人百姓上島,並從中分析建虜的情況;一邊也開始散佈謠言,說某某某和明軍這邊有往來。

反正這種事情,不管建虜信不信,都夠他們忙亂一陣的。

整個崇禎十五年的上半年,建虜和大明這邊,就大概是這麼一個情況了。

然而,有的時候,不得不承認,明末的建虜,氣運真是好得爆棚。

就在崇禎皇帝覺得,按照這麼下去,大明實力在快速增長,建虜卻在內耗,只要一有機會,說不定就能征討遼東了,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745 來得好66 一下解決兩552 破釜沉舟之戰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905 中亞命運之戰11 這種文官太少了947 還有一個女兒246 盟主676 計中計45 大眼瞪小眼285 狗屁公主493 耗敵之地941 他管得過來麼426 誰讓他血多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75 表功910 大明只有戰死的兵464 按皇上的說法892 最後一戰819 出征舍朕其誰864 悲劇113 喜出望外583 發誓690 豁出去了87 密查844 全能皇帝399 李存勖第二790 弱國無外交之葡萄牙232 神機妙算之崇禎皇帝565 深謀遠慮69 伍忠的表演193 重現洪武盛況454 懲惡揚善935 大明的疆域238 楚王好細腰657 陳述事實161 諸軍免送755 問話碰撞692 閻三箭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872 有了855 這是怎麼回事213 匠人制度(爲推薦票三萬加更)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717 你懂朕的意思麼?577 運籌帷幄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814 又被震驚了824 未雨綢繆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344 大明密探629 此戰勝負已定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908 明威侯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872 有了435 記憶深刻的一段話126 白高興了一場284 陪讀的誘惑518 要不要這樣啊!833 站在風口上13 狹路相逢勇者勝763 偷襲得手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544 的確是妙啊!311 苦了你了561 朕同意(爲岳氏肥牛萬賞加更)68 萬歲萬歲萬萬歲90 駕臨御馬監軍營61 威風凜凜295 怒火中燒446 值得銘記的一天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342 你可知罪333 神兵天降143 一羣豬隊友32 賈莊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754 說複雜了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477 圖謀攝政王94 威脅567 敵襲(爲songshy萬賞加更)476 宣撫極西之地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808 你說怎麼打?332 死不悔改496 夜襲442 典型2 各有心思92 錢就一個字156 各有所得655 底牌497 新一代戚家兵591 可一不可二445 盧象升抗旨811 就這麼完了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953 黃禍
745 來得好66 一下解決兩552 破釜沉舟之戰217 年輕的吳三桂(爲推薦票四萬加更)905 中亞命運之戰11 這種文官太少了947 還有一個女兒246 盟主676 計中計45 大眼瞪小眼285 狗屁公主493 耗敵之地941 他管得過來麼426 誰讓他血多251 崇禎皇帝的決議75 表功910 大明只有戰死的兵464 按皇上的說法892 最後一戰819 出征舍朕其誰864 悲劇113 喜出望外583 發誓690 豁出去了87 密查844 全能皇帝399 李存勖第二790 弱國無外交之葡萄牙232 神機妙算之崇禎皇帝565 深謀遠慮69 伍忠的表演193 重現洪武盛況454 懲惡揚善935 大明的疆域238 楚王好細腰657 陳述事實161 諸軍免送755 問話碰撞692 閻三箭827 息了明國皇帝的不安分念頭872 有了855 這是怎麼回事213 匠人制度(爲推薦票三萬加更)152 各有算計(爲唐鐵光盟主加更8/11)717 你懂朕的意思麼?577 運籌帷幄345 明軍已經爛透了814 又被震驚了824 未雨綢繆747 當這個總督太難了344 大明密探629 此戰勝負已定821 一定不會給你們添麻煩908 明威侯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872 有了435 記憶深刻的一段話126 白高興了一場284 陪讀的誘惑518 要不要這樣啊!833 站在風口上13 狹路相逢勇者勝763 偷襲得手389 非得把這口氣給撒出來不可544 的確是妙啊!311 苦了你了561 朕同意(爲岳氏肥牛萬賞加更)68 萬歲萬歲萬萬歲90 駕臨御馬監軍營61 威風凜凜295 怒火中燒446 值得銘記的一天155 大收穫(爲唐鐵光盟主加更10/11)342 你可知罪333 神兵天降143 一羣豬隊友32 賈莊77 天塌下來本官頂着170 陰招(爲月票200加更)754 說複雜了546 奴婢心思陰暗了477 圖謀攝政王94 威脅567 敵襲(爲songshy萬賞加更)476 宣撫極西之地541 不長眼的(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8/11)808 你說怎麼打?332 死不悔改496 夜襲442 典型2 各有心思92 錢就一個字156 各有所得655 底牌497 新一代戚家兵591 可一不可二445 盧象升抗旨811 就這麼完了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953 黃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