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到底是要改革還是要革命!?

前幾天皇帝說要拆除部分皇宮,那已經夠嚇人的了,這事剛剛過去,現在又出來一個要全面解除海禁?當着衆位閣臣的面,王承恩無法直接跟皇帝說話,這裡面能夠直接跟皇帝在任何場合都暢談的,似乎也只有徐光啓,因爲徐光啓屬於理論派,學術派,遇事冷靜,思慮周密!同時很少捲入黨爭,一身正氣又是帝師!

徐光啓想了想,點點頭,“皇帝的這一步棋,不可謂不大膽!也不可謂不及時,我大明的經濟,請恕老臣直言,比起歷朝歷代,其實都有所退步,問題就出在海禁上面!我大明國土之廣袤,幅員之遼闊,海疆佔了大半,如果放棄沿海這麼重要的收入,對國家的經濟影響實在太大!”

錢龍錫在心裡哼了一聲,他以爲皇上的全面解除海禁的想法,是事先跟徐光啓通過氣的,對徐光啓的怨念頗深,全面解除海禁,而且不對漁民徵收任何賦稅的話,這是國家從沿海的世豪大戶手中搶錢啊!皇帝雖然一心圖謀新政,做了幾樣懲治貪污的舉措,卻並沒有一項明確的政策是針對世豪大戶的既得利益的!全面解除海禁這項政策,執行起來,可以說幾乎沒有可能!“老臣也贊同皇上的觀點,解除海禁,對於緩解內地災民的壓力是有一定益處的,但是海禁一旦解除,到時候又會倭寇爲患啊!從隆慶爺手裡開關開始,雖然只是開了一處小小的月關,雖然能夠爲朝廷每年帶來上百萬兩的賦稅,但同時朝廷就要養着一批專門用於海防的軍隊!倭寇海寇,要剿滅的困難程度比中原反民的難度還要大!這點也請皇上考慮,同時面對這項政策,沿海富庶省份的這些地方豪強的抵制壓力也請皇上考慮在內。同時,如果海禁全面解除,朝廷的優惠政策倒向漁民,將會使得漁民的數量迅猛增長!我大明的總人口不足兩億,如果中原地區的百姓都往沿海富庶省份流動,那中原不是要赤地千里了嗎?難道我大明要放棄這麼廣袤的國土,偏安一隅麼?請恕老臣直言,全面解除海禁一事,宜緩不宜急!”

錢龍錫之所以敢於這樣公然指出解除海禁的負面影響,與他的性格和爲人是不符的,但是通過這幾天的事情的觀察,錢龍錫體會到了皇帝是一個大有爲的皇帝,如果不表現出自己的才幹,遲早要被踢出內閣!同時,他自己家就是沿海的世豪大戶中的一員!皇帝的這項舉措牽扯的方面實在太廣!就算是你是皇帝,內地這麼多省份的官員和世豪大戶,皇親國戚,以及沿海的世豪大戶,都會受到影響!皇帝的這項舉措得罪的不是一部分人,幾乎就是整個天下!

袁可立贊同錢龍錫的觀點,接着道,“不錯,此事牽扯的面太廣,皇上即使是有這樣的想法,也應該逐步實行,今年之內,頂多增開一處碼頭,先試一試水溫,否則,很有可能激起整個國家的士族階層的集體反對,局面很有可能會無法收拾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是水,士族階層也同樣是水啊!咱大明的官吏,可是都來自這個階層?皇上不妨想一想,滿朝文武,有幾個是寒門學子出身?張居正的十年改革,使得國家在短期內迅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但是他損害了大多數當權者的利益,卻也爲他死後,他的政策得不到繼續貫徹埋下了伏筆,進而留下了千古罵名!萬望皇上更加全面的看待改制,萬萬不可行事操切!”

如果說錢龍錫的話,還帶着他個人的私利的話,袁可立就更加客觀的指出了皇帝的改革將要面臨的巨大挑戰!

徐光啓哼了一聲,“一切改革都會面臨阻力,否則就不是改革了!變則久,變則通!我大明已經到了經濟癱瘓的邊緣,此時再要是瞻前顧後的話,那要等到大明亡了再變不成?張居正的變法,拋開對張居正這個人的評價不談,他的變法是進步的,是從漢朝開元以來,我漢族中最優秀的改革家!諸葛武侯是傳說,真的給國家帶來了什麼變化沒有?沒有人看見,不能算數!宋代的王安石能說動皇帝變法,卻沒有能力將變法落實下去,而張居正做到了!就憑這一點,張居正的變法就是成功的!如果這五十年來,我大明始終按照張居正的那套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早就是富可敵國!哪裡還有今天的各種災禍!?不要忘記了,張居正只是朝廷首輔!而現在提出變法的人是皇上,是我大明的天子,請不要混淆在一起!”

錢龍錫和袁可立被徐光啓當面頂回去,討論也變成了罵戰!這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所沒有預料到的,自己的觀點纔剛剛拋出,已經遭到了這麼激烈的反對?

王承恩,曹化淳和楊四慶在重臣議事的時候是沒有權力發言的,這讓王承恩乾着急,這些老頭的脾氣他知道,如果再吵着吵着弄出個撞牆死了的事情出來,真的要出大亂子了,這些人都是閣臣,可不比幾個言官!

袁可立憤怒了,瞪着眼,對徐光啓道:“光啓兄!老夫這只是就事論事!我大明國力貧弱至此!此時內憂外患,朝廷的政局已然不穩,再讓皇上在這個時候四處受敵嗎?大明現在最大的依仗就是江南幾個富庶省份的賦稅錢糧!如果在這個時候,因爲皇上的這項改革舉措弄出亂子,造成無法收拾的局面,誰來負這個責任?皇上剛剛諭旨我倆入閣,難道我能夠看着皇上的問題而不直言善諫嗎?”

徐光啓也怒了!一手握着皇帝的手,微微的都有些顫抖,“出亂子是遲早的事情!北方的建奴能有一日消停的嗎?中原的災民沒有糧食,能夠安居樂業嗎?不能安居樂業就唯有爲盜這一條路,皇上的只剿不撫!老臣完全贊同!老百姓要什麼?老百姓就是要吃飽!別無他求!你不讓他吃飽,他只有爲盜,一日爲盜終生爲盜!他享受過了當盜賊的舒適生活之後,如何肯再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之苦?現在只要是能夠緩解災民的壓力,即使觸動了世豪大戶的利益也是值得的!這些人死死的攥着手中的錢糧,即使是國家完全崩潰了,他們也不會出一文錢出來!只要大多數的百姓的心是向着皇上的,即使天下的世豪大戶都與皇上作對,老臣也跟皇上站在一起!況且,觸動他們的利益,並沒有把他們往絕路上面逼!這些以皇親國戚爲首的世豪大戶,即使是十年沒有收入,也絕不至於餓死!皇上解除海禁,卻沒有說要剝奪他們手中的土地啊!要不是從洪武爺手裡就不斷的封地!每朝皇帝都大封天下!天下的良田有三分之二都在世豪大戶手中,百姓會這麼窮?朝廷會這麼窮?當百姓背不動這個朝廷的時候!你們說會怎麼辦?”

在場的人都是大驚!徐光啓不知道是老糊塗了,還是怎麼的,沒有喝酒,說出來的竟然像是醉話,皇帝反正是聽醉了!

錢龍錫和袁可立兩個人氣的渾身發抖,錢龍錫顫抖着手指着徐光啓對皇帝道,“萬歲,徐光啓瘋了!爲臣者公然評判帝王是非,老臣現在當着皇上的面參劾他!參劾他欺君犯上!目無國法,公然造謠,散亂朝綱!老臣跟徐光啓勢不兩立!有我無他!如果皇上一定要徐光啓入閣的話,老臣現在就懇求皇帝讓老臣致仕還鄉!”

袁可立也拱手跪下,“皇上,老臣也是跟錢龍錫一般的想法,如果要跟徐光啓共事!老臣也懇請皇上恩准老臣致仕還鄉!”

崇禎皇帝朱由檢緊緊的攥着徐光啓的手,兩個人的手都微微的有些發抖!師徒二人此時感受到的亙古罕見的孤寂!~

徐光啓一心爲社稷着想,從他的分析出發!而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後世多年從事黨政工作!他已經有了一整套的完整理論作爲支撐,他當然知道這觸犯的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很有可能這些人聯合起來可以推翻皇權!另外立下一個新君!他可以馬上殺了這兩個人,但他不能一次性殺光天下的官員!難道真的要搞土改,自己革掉自己的命?

改革總是太溫和,只有革命這劑猛藥才能夠力挽狂瀾!他當然無法立刻站在無產者的角度去革命,這本身不切實際,也不符合朱由檢的政治追求!他始終認爲從封建皇權向着皇權資本主義的改革,才更符合這個時代的特點,也更能夠左右這個時代的變革,時代需要強權!漢人的退步和落後,都是倒在了軟弱中庸上面!

崇禎皇帝朱由檢靜了靜,使得整個這片城樓都異常的安靜,袁可立和錢龍錫跪在地上,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麼,徐光啓被皇帝握着手,站在皇帝的身邊,也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麼,王承恩,曹化淳和楊四慶更是急的滿頭大汗!平心而論,三個老太監都不贊同皇帝的觀點,從忠君的角度說,沒有哪個太監不忠於皇帝的!皇帝就等於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不贊同皇帝的觀點,倒不是主要從自身利益去考慮,只是覺得如果這樣做的話,很有可能會讓皇帝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袁可立忍不住了,擡起頭來,“皇上,別想了,老臣可以提前告訴皇上,即使您直接廢黜了內閣!直接下達了中旨!您的旨意也頂多在京師發佈,根本到不了地方上,因爲舉國都會反對!”

王承恩擔憂的看了皇上一眼,從這幾天他對皇帝改變的瞭解上來看,他擔心皇上此刻會親自抽劍砍了袁可立!

崇禎皇帝朱由檢努力的控制着面部的表情,肌肉還是在輕微的抽搐!他倒不是怒!至少不完全是怒,他有些恨!恨這個天下,爲什麼是這個不爲百姓着想的階層佔了十足的統治地位!即使是他這個帝王!要進行改革,進行變法大業!同樣辛苦至極!

“錢龍錫,袁可立,你們兩個給朕起來,如果你們還認朕是大明的皇帝的話,馬上站起來!”崇禎皇帝的語氣是平淡的,如果沒有百年的政治修養,他做不到!

錢龍錫和袁可立擦着老淚站了起來,皇帝的話很重,在封建忠君愛國思想下浸泡了一生的老臣身上,即使有經濟問題,但真的說要反對自己的君主的,沒有幾個人能夠辦的到,尤其是繼位了的君主,他無論是多麼的昏庸,至死都會有大批的擁躉!更何況是內閣大臣!剛剛的氣話和政治立場,都不代表他們不要皇帝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看見兩個老臣站了起來,稍稍的平復了一點情緒,他沒有氣餒,至死情緒受到了巨大的震盪!他依然鬥志昂揚!任何的愛,都無法超越一個君主對國家的愛!皇帝的心中充滿了愛!

第655章 什麼禮物第1014章 興子天皇第953章 大明存錢罐第502章 拿下揚州城第788章 有信心第181章 到底誰第一個跳第668章 瘋狗第1071章 親手改皇權第991章 張敏第952章 陳奇瑜第735章 天經地義第614章 山海關第352章 存掉了第63章 京察大計的力度第473章 楊鶴楊嗣昌第997章 朕要打一窩第850章 御河流流到朕的心裡頭第383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62章 帝王求跪第36章 好多銀票第641章 活剮了袁承煥第523章 藐視皇權第263章 衝關第549章 傑森莊火林第861章 大明是朕的家第121章 皇帝被虐哭了1126 滿足不了第528章 越爽第563章 魚死網破第229章 傅永淳的見解第736章 最高層第242章 魏明波沒陽氣了第48章 包圍鎮撫司第683章 新法第602章 走走第279章 我想看看你的臉第382章 古代的事還要古代辦第701章 錢很重第552章 助理第1068章 破天際第322章 擁抱第465章 鄭芝虎第1064章 皇帝被圍第131章 過河拆橋重用宦官外戚第696章 身份證第948章 等待開花結果第671章 送了什麼東西第853章 蘑菇雲第605章 藝術家第174章 讀書人的心寒了第162章 田妃田秀英第502章 拿下揚州城第235章 聰明的女孩第451章 鄭芝龍北上第722章 莊火林第179章 降落傘不夠第928章 你母親跟大明皇帝睡過覺第306章 短刀第107章 狂犬病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66章 這是政治第634章 皇帝的氣量第294章 然後來個第891章 拿出魄力來第785章 義軍勢大第381章 雪災第438章 乾淨第906章 朕很吃這一套第304章 定親第597章 接見林丹汗第478章 坐姿第1000章 紅顏知己第399章 現場改卷第152章 兩邊都在鬥智鬥勇第300章 呆若木雞第731章 瘋狂第243章 兩百萬美金第446章 魏忠賢死了第722章 莊火林第838章 法庭第795章 梅花第511章 道高八尺!第463章 入套第379章 對症下藥第673章 白蓮教1113 訂婚宴席第757章 時間不會讓人忘了痛,只會讓人習慣了痛第437章 客巴巴1125 教授美意第1089章 皇太極策略第648章 出來第423章 步驟第125章 灤州第756章 做不到第915章 親民第367章 魏正龍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454章 李倧第97章 危機重重第765章 去大同
第655章 什麼禮物第1014章 興子天皇第953章 大明存錢罐第502章 拿下揚州城第788章 有信心第181章 到底誰第一個跳第668章 瘋狗第1071章 親手改皇權第991章 張敏第952章 陳奇瑜第735章 天經地義第614章 山海關第352章 存掉了第63章 京察大計的力度第473章 楊鶴楊嗣昌第997章 朕要打一窩第850章 御河流流到朕的心裡頭第383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62章 帝王求跪第36章 好多銀票第641章 活剮了袁承煥第523章 藐視皇權第263章 衝關第549章 傑森莊火林第861章 大明是朕的家第121章 皇帝被虐哭了1126 滿足不了第528章 越爽第563章 魚死網破第229章 傅永淳的見解第736章 最高層第242章 魏明波沒陽氣了第48章 包圍鎮撫司第683章 新法第602章 走走第279章 我想看看你的臉第382章 古代的事還要古代辦第701章 錢很重第552章 助理第1068章 破天際第322章 擁抱第465章 鄭芝虎第1064章 皇帝被圍第131章 過河拆橋重用宦官外戚第696章 身份證第948章 等待開花結果第671章 送了什麼東西第853章 蘑菇雲第605章 藝術家第174章 讀書人的心寒了第162章 田妃田秀英第502章 拿下揚州城第235章 聰明的女孩第451章 鄭芝龍北上第722章 莊火林第179章 降落傘不夠第928章 你母親跟大明皇帝睡過覺第306章 短刀第107章 狂犬病第1007章 手腳發軟第66章 這是政治第634章 皇帝的氣量第294章 然後來個第891章 拿出魄力來第785章 義軍勢大第381章 雪災第438章 乾淨第906章 朕很吃這一套第304章 定親第597章 接見林丹汗第478章 坐姿第1000章 紅顏知己第399章 現場改卷第152章 兩邊都在鬥智鬥勇第300章 呆若木雞第731章 瘋狂第243章 兩百萬美金第446章 魏忠賢死了第722章 莊火林第838章 法庭第795章 梅花第511章 道高八尺!第463章 入套第379章 對症下藥第673章 白蓮教1113 訂婚宴席第757章 時間不會讓人忘了痛,只會讓人習慣了痛第437章 客巴巴1125 教授美意第1089章 皇太極策略第648章 出來第423章 步驟第125章 灤州第756章 做不到第915章 親民第367章 魏正龍第251章 死亡走廊第454章 李倧第97章 危機重重第765章 去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