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害怕了

崇禎皇帝朱由檢不由的自責起來,在跟這些人比起來,自己難道不應該害羞嗎?爲什麼所有人在面對巨大的壓力的時候,都可以開朗,都可以不縈於懷,爲什麼自己的心就這麼小?爲什麼自己的天地要始終放在生死的壓力中?

是自己的壓力太大?還是自己的心太小?崇禎皇帝朱由檢開始捫心自問,開始反思自己的這個人,反思自己的心,即便只能在大明待着了,即便是沒有了外界的幫助了,即便是不能再回現代弄那能夠大規模殺傷敵人的轟炸機高爆炸彈了,是不是也應該振作自己的精神,應該好好的過完這一世!?當初的信心呢?當初的豪情壯志呢?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看着寧武關這巍峨的關隘!崇禎皇帝朱由檢突然大吼了一句,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高德威看見少爺終於開心了一些,也高興了起來,“少爺,你早該這樣了,你知道我看見這些日子,你都不愛說話了,多憋屈的麼?”

崇禎皇帝朱由檢點點頭,淡淡的一笑,“是我自己的問題,我的得失心太重,自己給自己製造了障礙,都是我的錯。”

這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第一次認錯,當然,這是他不作爲皇帝的身份,如果他是皇帝的身份的話,他還是不會認錯的!他的心情好了不少,只感覺自己現在已經恢復到了一個四五十歲的人的心態,不像是剛纔那種彷彿是七八十歲的老頭,等死一般的心態了!

人的心態。其實跟人的實際年齡。關係並不大。要怎麼樣保持一顆童心,這是對於任何人來說,都非常重要的,要讓自己在人生的每一天都保持着一份渴望,一份對生命的追求。

崇禎皇帝朱由檢這一次感悟了不少人生,這段失去了回現代的機會的,心情壓抑的日子,實在對他也有所幫助。最終,是他的堅強的意志力,那股永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至關重要,否則的話,也許他會抑鬱而死的!

崇禎皇帝朱由檢開始重新收拾心情,看着巍峨的寧武關,反思着自己上一世經歷的種種!還有他的大明王朝!

明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難用一句話概括的朝代。從推翻元朝開始,明朝就不斷的與少數民族征戰。先是蒙古,最後亡於清。朱元璋建國之初。深知國力衰弱,而又沒能將“大元”殘餘勢力掃清。於是派遣朱棣駐北。從戰略上來說就是遏制蒙古入侵。而燕王徵南之後,可能源於奪了侄子帝位而愧對祖先,於是遷都北京。然而這個遷都的舉動,卻將大明王朝的中心近距離地展現在蒙古面前。於是朱棣在永樂十年以後開始北征。五次北征之後,除前兩次有所斬獲外,其餘多爲勞民傷財,使得剛剛恢復的經濟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爲後世子孫留下了長久不息的戰爭隱患。

明憲宗朱見深是朱棣之後明代不多幾個有些作爲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朝代建立寧武關其實是有特殊含義的。明憲宗的父親就是創造被生擒“奇蹟”的魯莽皇帝明英宗。在明英宗時,當時的蒙古在漠北的勢力已經一分爲二,瓦剌與韃靼,瓦剌強大了起來,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邊。太監王振鼓動英宗發動對瓦剌御架親征,但是準備不足,糧餉接濟不足,前線屢屢失敗。形勢不好,英宗撤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被包圍。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爲避免被瓦剌威脅,明王朝立朱祁鈺爲帝,年號景泰。隨後朱見深太子位置被廢。“奪門之變”後,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復得。然而在這樣的經歷,使得他的精神壓力非常大,朱見深繼位的第二年改年號爲“成化”,而在成化三年就建立寧武關就是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防患於未然。在此之後,寧武關的防禦功能被髮揮到淋漓盡致,有效的擋住了蒙古的入侵。明正德八年(1513)蒙古騎兵從大同入犯,進攻寧武關,企圖由此進入晉中。守關官兵奮起抵抗,戰敗蒙古兵,保衛了晉中的安全。寧武關的創設、加固以及沿關防戍的修築,將偏頭、雁門、寧武三關連爲一線,有效地加強了明朝北部邊防,在相當時期內,保障了三晉人民的安全。

當時關防的設置,不僅有警邊禦敵的意圖,同時也有防止和鎮壓國內反抗的意圖。由於前幾任皇帝的橫徵暴斂,以及對於蒙古的多次用兵,到了崇禎皇帝期間,國庫空虛。而此時蒙古勢力逐漸弱小,滿洲勢力大增。爲取得戰爭勝利,崇禎皇帝加徵兵餉。朝廷徵一分,官員徵十分。在朝野腐敗的情況下,激起了民變。李自成從陝西起義。在對大明朝的戰爭中,寧武一戰非常慘烈。寧武破則北京危險。因此在此戰上,雙方都拼盡全力。明末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極其重要的大戰。但攻關的卻不是來自北方的入侵,而是來自後方的攻擊。

當明末農民起義的風暴席捲陝、晉大地時,寧武關又成爲抵禦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北上的堡壘。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后,隨即率大軍北渡黃河,取道山西進行北伐。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攻佔了太原。當向北攻克雁門關準備攻擊大同時,發現明軍在寧武關聚集了大批軍隊,有側擊起義軍的企圖。當時李自成由於曾經在羅城吃過周遇吉的敗仗,認爲他是一塊硬骨頭,是有些害怕的。所以準備放棄攻打寧武關,繞城而走,直取大同,儘快攻擊北京皇城,然後再攻擊無援的寧武。後來在軍師的勸說下,以及寧武關在

三關中相互策應的重要位置,李自又返身南下,奮戰七晝夜以慘重的代價擊敗鎮守雁門關的三關總兵周遇吉,爲奪取北京掃清了障礙。如今在寧武恢河東岸,仍有周遇吉之墓,爲磚石所築。這一戰整整打了七個晝夜,起義軍經血戰最終破城全殲了守關的明軍,但打的卻十分艱苦。這一戰也充分見證了寧武關的險要和堅固。也正是因爲這一戰,卻堅定了崇禎誓不南遷的決心。他認爲憑藉層層險關足可窒礙起義軍的攻勢,可從容等待各路勤王之師的到來。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寧武大戰之後,大同、宣化、居庸關的三處守軍,以及調去的援軍,竟然全部不戰而降。層層險關要塞全成了擺設,致使起義軍一路長驅直入,迅速包圍了北京城。在那場勢如破竹的農民起義中,農民軍在寧武竟然苦戰七晝夜,付出了慘重代價,以至於到處開倉放糧的李自成一怒之下火燒寧武關,說明了寧武關的堅固與險要,如此慘烈的戰爭也說明了寧武關在軍事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寧武關也因此聞名天下。寧武關見證明王朝的衰敗,其實某種程度上不也說明:真正的關口不在外形,而更在人心。

崇禎皇帝朱由檢開始覺得焦躁不安起來,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全起來,在心態得到了調整之後,他此時的害怕,跟剛纔的害怕,其實已經有了很大的分別,剛纔他是怕將來怎麼死,現在,他是在害怕眼前會怎麼樣去死,楊鶴是他害怕的一個源頭!

有時候,人知道害怕,比不知道害怕,還要好的多!

第59章 張慧儀第10章 糾糾大明共赴國難第1021章 瘋了嗎?第981章 想靜一靜第43章 到底是要改革還是要革命!?第1003章 坦克第233章 王嘉胤第681章 送花瓶第172章 風聞言事和文字獄第670章 文黛琳過生日第223章 文人互掐1114 嚴婷星空第350章 文成泰第768章 雁門關第826章 陰暗第864章 上不來第525章 孤苦包圍第617章 一腳踢死第952章 陳奇瑜第366章 很大方第877章 誰纔是天命所歸?第632章 高音喇叭第567章 什麼都可以輸第404章 這份感情第1029章 周皇后第730章 入戲第814章 太多禮品第870章 忠勇老臣第523章 藐視皇權第847章 公平的版本第224章 田千秋第262章 善和毀1128 山河秀麗1117 復仇之心第917章 額不去第1078章 文化戰爭第216章 會見孫承宗第351章 檢哥第1057章 李巖第221章 大明軍歌第58章 找到了青龍楊衰第352章 存掉了第995章 皇太極的盟友第889章 朕需要錢第338章 絕境第485章 勢在必行第966章 雙女王制度第134章 朕不會追女人啊第918章 安排熊家慧第597章 接見林丹汗第491章 燒茶禁茶第844章 先進第497章 西廠出動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234章 高德威沒回來第647章 數字第484章 豔壓全芳第238章 好勝的鄭月琳第58章 找到了青龍楊衰第204章 閣臣既要服衆又要聽話第919章 王承恩不信第191章 藍琪薇和魏蔓婷不是親母女第68章 德勝門大戰第1086章 戰前安排第228章 寒風中第924章 活着就好第924章 活着就好第785章 義軍勢大第567章 什麼都可以輸第725章 嚴婷的邀請第593章 國色天香第706章 逆天第688章 摸不透第513章 田家第724章 開場舞2第1085章 相見相戀第662章 徐光啓驚呆了第979章 打分第71章 皇太極的議和第1047章 整編遼東軍第1041章 張敏第674章 十里連坐第390章 不怒自威第524章 都走第854章 分崩離析和一個整體第131章 過河拆橋重用宦官外戚第636章 一幫蠢狗1129 施政爲民第663章 命運太捉弄第553章 不領情第199章 大仙君第69章 滿桂落馬第1013章 京都之戰第191章 藍琪薇和魏蔓婷不是親母女第272章 分道走第144章 我覺得面子不夠第652章 機牀第66章 這是政治第92章 樂平伯王景亮1118 狠狠揍他
第59章 張慧儀第10章 糾糾大明共赴國難第1021章 瘋了嗎?第981章 想靜一靜第43章 到底是要改革還是要革命!?第1003章 坦克第233章 王嘉胤第681章 送花瓶第172章 風聞言事和文字獄第670章 文黛琳過生日第223章 文人互掐1114 嚴婷星空第350章 文成泰第768章 雁門關第826章 陰暗第864章 上不來第525章 孤苦包圍第617章 一腳踢死第952章 陳奇瑜第366章 很大方第877章 誰纔是天命所歸?第632章 高音喇叭第567章 什麼都可以輸第404章 這份感情第1029章 周皇后第730章 入戲第814章 太多禮品第870章 忠勇老臣第523章 藐視皇權第847章 公平的版本第224章 田千秋第262章 善和毀1128 山河秀麗1117 復仇之心第917章 額不去第1078章 文化戰爭第216章 會見孫承宗第351章 檢哥第1057章 李巖第221章 大明軍歌第58章 找到了青龍楊衰第352章 存掉了第995章 皇太極的盟友第889章 朕需要錢第338章 絕境第485章 勢在必行第966章 雙女王制度第134章 朕不會追女人啊第918章 安排熊家慧第597章 接見林丹汗第491章 燒茶禁茶第844章 先進第497章 西廠出動第961章 車廂峽大戰第234章 高德威沒回來第647章 數字第484章 豔壓全芳第238章 好勝的鄭月琳第58章 找到了青龍楊衰第204章 閣臣既要服衆又要聽話第919章 王承恩不信第191章 藍琪薇和魏蔓婷不是親母女第68章 德勝門大戰第1086章 戰前安排第228章 寒風中第924章 活着就好第924章 活着就好第785章 義軍勢大第567章 什麼都可以輸第725章 嚴婷的邀請第593章 國色天香第706章 逆天第688章 摸不透第513章 田家第724章 開場舞2第1085章 相見相戀第662章 徐光啓驚呆了第979章 打分第71章 皇太極的議和第1047章 整編遼東軍第1041章 張敏第674章 十里連坐第390章 不怒自威第524章 都走第854章 分崩離析和一個整體第131章 過河拆橋重用宦官外戚第636章 一幫蠢狗1129 施政爲民第663章 命運太捉弄第553章 不領情第199章 大仙君第69章 滿桂落馬第1013章 京都之戰第191章 藍琪薇和魏蔓婷不是親母女第272章 分道走第144章 我覺得面子不夠第652章 機牀第66章 這是政治第92章 樂平伯王景亮1118 狠狠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