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帝心如淵

福州會館,東林黨在北京的大本營。

今日來參會的人很多,進進出出無一例外滿面春風得意。

皇帝朱由檢剛剛批覆了錢謙益提請枚卜選官的奏本,並交由錢謙益全權負責此次枚卜選官。

另外還有一個極其重磅的好消息。

王體幹、李永貞上疏,自請裁撤東西兩廠,懇求歸老還鄉。

皇帝已經批准了。

“諸位。”紅光滿面的錢謙益坐在主桌,提杯言道:“大獲全勝!”

院落之中,數百人齊齊起身,舉杯言道:“我等敬受之公。”

要不是礙於先帝剛剛下葬不久,他們甚至想在門口燃放幾掛子鞭炮來助助興。

“如今魏忠賢、客氏伏法,東西兩廠盡數裁撤,我等廓清寰宇,重造朗朗乾坤,這一杯水酒,讓我等敬東林先生、敬倫魁、敬所有爲我大明殫精竭慮、披肝瀝膽的東林士子!”

體型消瘦的錢謙益此刻好似有無窮力量一般,調門極高中氣十足。

坐在錢謙益身邊的成基命似乎還有些遺憾的說道:“只可惜,這次沒能要了王體幹、李永貞兩人的命。”

“這不重要了。”錢謙益大手一揮,頗有些指點江山的氣場:“區區兩個喪家之犬,讓他們暫時苟活一陣吧,咱們現在的重中之重,是中興國家,振我大明。”

“受之公說的極是。”

面對着撲面而來的阿諛奉承,錢謙益更加得意,他提起酒杯站起來言道。

“此次,陛下開明準我等枚卜選臣,不過枚卜到底是不夠穩妥,左右思來,不過是如今倉促之下的無奈之舉。

閹黨伏誅,百廢待興,我等沒有太多時間遴選官員,錢某爲國朝計,不得不進本枚卜。

諸位明公且放心,待一年後,朝局穩定下來,我等再廷推選官,入閣輔政,錢某今日就一句,國家不是陛下一人之國家,更不是內閣之國家。

而是天下所有忠心報國同仁們的國家,所以,入閣之事,各位皆有機會!”

話不用說的太明白,但意思一定要表達出來。

錢謙益或者說東林黨已經將內閣當成了青樓,誰他媽都能進去逛逛。

只不過這個青樓有些小,容不下太多客人,所以。

需要排隊。

輪流入閣,輪流當這個國家的主人,大家可以盡情的爲所欲爲。

總不能一直是某些人往自己兜裡裝銀子對吧,要懂得雨露均沾。

怪不得崇禎一朝十七年,內閣走馬燈的閣臣換了六七十個,連首輔也換了十八個。

上百人都歡欣鼓舞起來,而錢謙益也順勢報出了這崇禎朝內閣第一次的人選名單。

“成基命、王永光、鄭以偉、李騰芳、孫慎行、何如寵六位明公素來德高望重,乃士林之領袖,非六位明公輔政不可匡扶社稷、興我明廷。”

被點了名字的六人無不展顏微笑,而有機靈的則開了口。

“此只六人,不和單數啊。”

“對,還差一人。”

聰明的此刻已經開了口:“非受之公不可。”

“我等共推受之公。”

錢謙益摟髯而笑。

不是說枚卜嗎,怎麼又變成內推了?

枚卜是他錢謙益主持,到時候箱子裡的木牌全是空白牌子不就行了?

誰會計較這個真啊。

-----------------

聖旨擺到了朱由檢的面前,上面赫然是這次枚卜的入閣名單。

七人,不多不少。

朱由檢只是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他現在的注意力都在自己手上這道奏本內。

這是一道密奏。

上本的人是南京禮部尚書溫體仁。

溫體仁也是東林黨人,但似乎混的並不好,只能在南京撈撈銀子,沒資格來北京當代言人。

“......天啓初,錢謙益主試浙江,收受考生錢千秋賄賂,如此神奸結黨之人,不宜枚卜。錢謙益黨羽甚衆,皇上不可不爲之慎。”

在明末,大臣給皇帝寫奏本,公文皆稱皇上,陛下一詞偶有使用,也只於面聖之時,別把什麼都和滿清扯上關係,先有明後有清的順序別搞亂。

朱由檢拿着這道奏本在王承恩面前晃了晃,笑道。

“朕還以爲,東林黨上下鐵板一塊呢。”

王承恩給朱由檢換了茶水,一邊忙活一邊笑道:“東林黨人素喜爭權奪利之事,有此番做派也不奇怪,只是陛下,周延儒早早就密報御前,想要阻止錢謙益主持枚卜之事,更反對錢謙益入閣。

陛下既然知道東林黨上下並不一心,昨日......”

“昨日朕又爲什麼要裁汰東西兩廠對吧。”

朱由檢接過了話,輕笑:“朕不借着東林黨的力,怎麼讓王體幹、李永貞兩人心甘情願的自請裁撤呢,朕要是把他倆殺了,東西兩廠下面那些番子、緹騎豈不是要恨死了朕。

現在剛好,仇恨都轉嫁給了東林黨,跟朕沒有任何關係。”

王承恩沉默下來,突然發現眼前的朱由檢好陌生。

這絕不是自己陪伴十七年的那個朱由檢!

心機深沉如淵。

他之前和魏忠賢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假的!

先騙殺了田爾耕、許顯純,隨後便是魏忠賢,如今又騙了王體幹、李永貞。

這個十七歲的少年皇帝,嘴裡到底有一句真話沒有。

“其實朕給過他們兩人機會了,只可惜王體幹、李永貞兩人,沒和朕說實話啊。”

朱由檢似乎覺察到了,主動開口說道:“去歲南直隸連帶浙江確實是賦稅四百七十七萬兩,但上繳的並不是二百二十萬兩,而是三百一十七萬兩。

有九十七萬兩被這兩個人裝進了自己口袋。

真當這些事朕不知道嗎,他們查百官、查錦衣衛,錦衣衛和百官又何嘗沒查他們。

更何況,東西兩廠這些年抄家受賄,也沒少往自己兜裡摟銀子。

過些日子,全天下將都知道東林黨逼着兩廠自裁,逼着朕枚卜選臣的事,這屎盆子,讓東林黨替朕先戴着。”

王承恩立時瞪大雙眼。

他突然明白朱由檢想幹什麼了。

朱由檢要動手殺掉王體幹、李永貞!

然後把鍋,甩到東林黨的腦袋上。

“袁崇煥上了本,他下個月要入京。”朱由檢站起身走向後宮:“朕得給他準備一筆銀子。”

王承恩打了個哆嗦,趕忙跟上。

管他三七二十一,自己的命早就和朱由檢綁在了一起。

若真是個雄主中興大明,自己說不準也能跟着流芳百世?

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第65章:氣令智昏第61章:英國客人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17章:黨內生隙第51章:皇太極很頭疼第55章:忠臣反賊第65章:氣令智昏第25章:蒙塵的皇權即將重光第88章:賭上國運的一戰!第17章:黨內生隙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74章:公信力危機(2/18)第47章:重建工作邁出堅實第一步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35章:保境安民第6章:步步驚心第26章:皇太極第60章:徐光啓和西方學術第8章:狗咬狗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38章:應對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24章:光復瀋陽、收回故土第21章:暴君面前無氣節第49章:革職第3章:蟲豸第92章:炮斃阿敏!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87章:左右爲難的袁崇煥第48章:外交手段第84章:抄家第49章:革職第93章:突破海上封鎖第90章:丁鳴鸞、皇太極(5/32)第53章:巨大的財政赤字危機第32章: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第78章:給袁崇煥提個醒第39章:東印度公司第87章:左右爲難的袁崇煥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8章:狗咬狗第62章:晉商的政治投資第66章:張獻忠稱帝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69章:己巳協約第41章:張獻忠的建議第89章:全軍覆沒第26章:皇太極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68章:寸土不讓!第3章:蟲豸第48章:外交手段第73章:光耀大明(1/18)第17章:黨內生隙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91章:開炮!第72章:中糧、中棉、中港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89章:全軍覆沒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84章:抄家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41章:張獻忠的建議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46章:這風雲激盪的時代多麼迷人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17章:黨內生隙第73章:光耀大明(1/18)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56章:撫卹第10章:一網打盡第35章:保境安民第49章:革職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53章:巨大的財政赤字危機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48章:外交手段第65章:氣令智昏第89章:全軍覆沒第61章:英國客人第12章:真正意義上的地獄難度第9章:真誠還是欺騙?第49章:革職第3章:蟲豸第40章:航海王鄭芝龍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56章:撫卹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15章:袁崇煥第47章:重建工作邁出堅實第一步第61章:英國客人第20章:吾皇萬歲
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第65章:氣令智昏第61章:英國客人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17章:黨內生隙第51章:皇太極很頭疼第55章:忠臣反賊第65章:氣令智昏第25章:蒙塵的皇權即將重光第88章:賭上國運的一戰!第17章:黨內生隙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74章:公信力危機(2/18)第47章:重建工作邁出堅實第一步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35章:保境安民第6章:步步驚心第26章:皇太極第60章:徐光啓和西方學術第8章:狗咬狗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38章:應對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24章:光復瀋陽、收回故土第21章:暴君面前無氣節第49章:革職第3章:蟲豸第92章:炮斃阿敏!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87章:左右爲難的袁崇煥第48章:外交手段第84章:抄家第49章:革職第93章:突破海上封鎖第90章:丁鳴鸞、皇太極(5/32)第53章:巨大的財政赤字危機第32章: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第78章:給袁崇煥提個醒第39章:東印度公司第87章:左右爲難的袁崇煥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8章:狗咬狗第62章:晉商的政治投資第66章:張獻忠稱帝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69章:己巳協約第41章:張獻忠的建議第89章:全軍覆沒第26章:皇太極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68章:寸土不讓!第3章:蟲豸第48章:外交手段第73章:光耀大明(1/18)第17章:黨內生隙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91章:開炮!第72章:中糧、中棉、中港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89章:全軍覆沒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84章:抄家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41章:張獻忠的建議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46章:這風雲激盪的時代多麼迷人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17章:黨內生隙第73章:光耀大明(1/18)第43章:鄭芝龍的條件第56章:撫卹第10章:一網打盡第35章:保境安民第49章:革職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53章:巨大的財政赤字危機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48章:外交手段第65章:氣令智昏第89章:全軍覆沒第61章:英國客人第12章:真正意義上的地獄難度第9章:真誠還是欺騙?第49章:革職第3章:蟲豸第40章:航海王鄭芝龍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56章:撫卹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15章:袁崇煥第47章:重建工作邁出堅實第一步第61章:英國客人第20章:吾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