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寸土不讓!

東印度公司這一次來中國的人數很多,遠比上一次亨克帶來的要多好幾倍,光大型的海船便足有十幾艘。

領隊而來的人也更加有身份。

一個名爲托馬斯-貝斯特的海軍將軍。

朱由檢要感謝鄭芝龍,金門海戰之後,鄭芝龍短暫的擊退了荷蘭人,保障了臺灣海峽的通暢,讓貝斯特一行人得以十分順利的走天津下渡,縮短了進入北京和朱由檢見面的時間。

若是次次拖上兩個多月,那大明朝現在最需要的寶貴時光可就全部浪費乾淨。

“非常榮幸見到您,尊敬的中國皇帝陛下。”

貝斯特五十多歲,操着一口滿是印度咖喱味的英語,甚至都不如朱由檢的發音地道。

大概是因爲在印度待得時間太久了吧。

朱由檢擡手:“我也很高興見到你,遠道而來的貝斯特將軍,請坐吧。”

貝斯特道了一聲謝,坐在了王承恩爲他搬來的一把鋪着軟墊的太師椅上,和朱由檢中間隔了一張大概一丈長的桌子。

兩人對面而坐。

“皇帝陛下,你的條件亨克先生已經派人轉述給了我,我覺得這對於我們東印度公司來說並不划算。”

朱由檢微微眯起眼睛,呵呵一笑:“貝斯特將軍,朕覺得,這個條件已經足夠優渥了,當然,如果貝斯特將軍還有其他要求的話也可以提出來,咱們可以商榷。”

“我們東印度公司想要澳門。”

“你說什麼?”朱由檢愣住了。

貝斯特加重了語氣,像是強調一般又重複了一遍:“我們想要澳門,貴國將澳門交給我們東印度公司來管理,如此一來,既加深了貴國和我們東印度公司之間的聯繫,而且有了澳門,您所需要的糧食也有了更方便下渡的口岸。”

朱由檢笑了,說不出來這是嘲笑還是冷笑。

他想到了歷史上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發展史。

從最開始的經商貿易許可,到索取港口通船、工廠土地再到武力侵佔城鎮,東印度公司就這麼一步一步將印度變成英屬印度,將諾大一個國家變成自己國家的殖民地!

而這一切,僅僅是從一個微不足道的港口開始。

朱由檢又想到了晚晴政府,想到了江寧條約。

當年的滿清政府會想到僅僅是割出一個香港島,就會讓整個國家淪爲西方人的殖民地嗎?

貝斯特直勾勾看着朱由檢,這可是一個極其不禮貌的行爲,當然,前者不會有這種覺悟。

朱由檢足足沉默了半盞茶的時間纔開口。

“這個條件,朕,不能答應。”

得到了拒絕的答覆,貝斯特同樣愣住了。

“皇帝陛下,我覺得你沒有理由拒絕。”

“朕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但是一條足以!”

朱由檢的聲調不自覺擡高:“我中國土地,一分、一寸都不會割讓出去,你們想都不要想!”

貝斯特皺起眉頭,臉上帶着困惑和不解:“皇帝陛下,據我所知,現在的澳門包括臺灣並不在貴國政府的統治之下,而是在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手中,既然你們可以給荷蘭人,爲什麼不可以給我們英國人呢?”

“那不是給!”朱由檢糾正道:“那是被荷蘭人侵略佔走的土地,可那只是暫時的,等到朕的國家渡過眼前的困難,是一定會將荷蘭人趕走,將我們自己的土地收復回來。”

“可是,您的國家眼下面臨的困難,很顯然並不足以您完成這項事業。

”貝斯特聳了聳肩膀:“旱災是非常恐怖的天災,沒有糧食是一件非常讓人絕望的事情。

而人在絕望的時候什麼事情都可以乾的出來,比如說,暴亂,大面積的暴亂,我想任何一個王朝的統治者都不會願意看到動搖自己統治的暴亂髮生。”

朱由檢擡起手,伸出一根手指指向貝斯特:“當年,你們也是用這種辦法,用這種話,來從莫臥兒王朝統治者手中索要土地的嗎?”

“如果你認爲朕也會如此,那你錯了,對莫臥兒的統治階級來說,印度只是被他們侵略的土地,他們是侵略者,印度不是他們的祖國更不是他們的故土,所以,他們不在乎通過割讓土地的方式來換取自身統治的穩定性。

可這裡,是我們中國人的根!

你想要我們的土地,不可能,哪怕朕的國家亡了,朕可以把這個國家交給另一個人,只要他是中國人,哪怕他砍下朕的腦袋!

朕也絕不會將土地給你們英國人,同樣,也不可能給荷蘭人、不會給日本人、不會給此刻在遼東虎視眈眈的後金人。”

說完這句話,朱由檢起身就走,絲毫不管貝斯特在身後的連連喊叫。

失去東印度公司的三千萬噸糧食,那麼,朱由檢唯一的希望便只剩下祈禱了。

祈禱什麼呢?

祈禱小冰河時期的時間能夠縮短。

可這似乎希望渺茫。

大明朝人口峰值是在萬曆三十年左右,人口應該在一億五千萬到一億六千萬區間,然後就逐漸受到小冰河的影響,天災次數開始逐年增加。

從萬曆三十年到崇禎末年,人口銳減到一億左右,死亡人數在五千萬人。

隨後滿清入關,從順治元年到康熙元年,中國人口銳減到一千七百萬至兩千三百萬,死亡人數在八千萬以上。

除去那駭人聽聞的多次大屠殺,滿清政府有意的削減人口,也和小冰河時期的天災有着關係。

人口越多越養不活,養不活就要造反,動搖統治基礎。

就像之前朱由檢跟貝斯特說的話,對於滿清政府來說,中國只是被他們侵略的國家,不是他們的根。

所以滿清政府不在乎割讓中國的土地,就更不會在乎中國人死多少。

如同東印度公司於印度。

如同1769年的印度大饑荒。

“平定張獻忠之後,用五年時間積蓄國力,傾舉國之力出關征討皇太極,一戰,將後金滅國!”

朱由檢回到幹清宮,時隔幾個月再一次拿起筆開始練字,筆鋒下的極重。

他已經決定破釜沉舟,不能將希望全部寄託在祈禱上。

大不了和皇太極魚死網破, 讓什麼李自成、張自成的來坐這江山便是。

其實直到現在,朱由檢還有一種辦法能救。

那就是。

減丁!

將人口控制到五千萬上下,依託南直隸、浙江穩定的糧食生產力,然後發展福建、廣東、山東、臺灣等沿海省份的漁業,這樣足夠養活五六千萬人口。

唯一的下場只不過是。

四川、河南、陝西、陝西、貴州等內陸省份十室九空!

會有幾千萬人死亡,便會有幾千萬人活下去。

人吃人的情況將會在中國大地上不斷上演。

造反、暴亂層出不窮。

朝廷的刀,會接連不斷砍下一個又一個同胞的腦袋。

這件事,朱由檢做不了,更不敢做。

哪怕他明知道改朝換代的過程中,同樣會有如此多,甚至會比自己減丁政策下更多的人因此死去,但朱由檢還是不能做。

有些事,老天可以做,造反的張獻忠之流可以做,但他這個國家皇帝不能做。

自己的良心過不去,後世人的口誅筆伐他也背不動!

“英國人不讓老子好過,老子也不會讓他們好過。”

朱由檢目露兇光:“讓禮部的人告訴貝斯特,朕,不是隻能和他們一家合作。”

難道,印度只有英國一家東印度公司?

外交談判,從來不是花團錦簇溫文爾雅,那種出現在公衆視野下的一團和氣是談判完成後的合影留念。

真正的談判,是機敏警覺的試探底線,貪婪無休止的索取和破釜沉舟的威逼脅迫。

第93章:突破海上封鎖第6章:步步驚心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50章:驚疑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第22章:南京朝廷的小算盤第33章:腐爛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83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4/26)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18章:崇禎版奪門之變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56章:撫卹第6章:步步驚心第12章:真正意義上的地獄難度第38章:應對第48章:外交手段第4章:生死一線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69章:己巳協約第89章:全軍覆沒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62章:晉商的政治投資第13章:帝心如淵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50章:驚疑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33章:腐爛第29章:溫體仁的決然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75章:大改革的第一步:貨幣體系第27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88章:賭上國運的一戰!第54章:諜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90章:丁鳴鸞、皇太極(5/32)第1章:拿了崇禎劇本第84章:抄家第4章:生死一線第38章:應對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23章:崇禎第9章:真誠還是欺騙?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52章:至死方休第7章:大禮議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33章:腐爛第52章:至死方休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85章:光復故土的榮耀第50章:驚疑第10章:一網打盡第22章:南京朝廷的小算盤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38章:應對第45章:態度曖昧的東江鎮第54章:諜第17章:黨內生隙第72章:中糧、中棉、中港第21章:暴君面前無氣節第83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4/26)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第18章:崇禎版奪門之變第3章:蟲豸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56章:撫卹第36章:蝴蝶的翅膀第29章:溫體仁的決然第85章:光復故土的榮耀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92章:炮斃阿敏!第48章:外交手段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17章:黨內生隙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8章:狗咬狗第52章:至死方休第54章:諜第7章:大禮議第80章:兄弟之邦第3章:蟲豸第72章:中糧、中棉、中港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70章:着眼看世界第47章:重建工作邁出堅實第一步
第93章:突破海上封鎖第6章:步步驚心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50章:驚疑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第22章:南京朝廷的小算盤第33章:腐爛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77章:大改革的第三步:軍隊、監察與宗教第83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4/26)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18章:崇禎版奪門之變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56章:撫卹第6章:步步驚心第12章:真正意義上的地獄難度第38章:應對第48章:外交手段第4章:生死一線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69章:己巳協約第89章:全軍覆沒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62章:晉商的政治投資第13章:帝心如淵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50章:驚疑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33章:腐爛第29章:溫體仁的決然第34章:消失的錢糧第75章:大改革的第一步:貨幣體系第27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88章:賭上國運的一戰!第54章:諜第63章:三千萬噸糧食!第82章:雙喜臨門(3/26)第90章:丁鳴鸞、皇太極(5/32)第1章:拿了崇禎劇本第84章:抄家第4章:生死一線第38章:應對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23章:崇禎第9章:真誠還是欺騙?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81章:新軍與洪承疇的渴盼。第16章:再給朕一點時間吧第52章:至死方休第7章:大禮議第5章:簡陋的勸進,兒戲的繼位第33章:腐爛第52章:至死方休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85章:光復故土的榮耀第50章:驚疑第10章:一網打盡第22章:南京朝廷的小算盤第11章:東林黨的貪婪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38章:應對第45章:態度曖昧的東江鎮第54章:諜第17章:黨內生隙第72章:中糧、中棉、中港第21章:暴君面前無氣節第83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4/26)第31章:危如累卵的陝西局勢第18章:崇禎版奪門之變第3章:蟲豸第19章:天啓七年--庚申事變!第56章:撫卹第36章:蝴蝶的翅膀第29章:溫體仁的決然第85章:光復故土的榮耀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14章:權力、銀子、國家。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92章:炮斃阿敏!第48章:外交手段第71章:廢除一條鞭法第17章:黨內生隙第79章:一切,準備就緒!第30章:溫體仁敲響了東林黨的喪鐘第8章:狗咬狗第52章:至死方休第54章:諜第7章:大禮議第80章:兄弟之邦第3章:蟲豸第72章:中糧、中棉、中港第58章:任他洪水滔天!第70章:着眼看世界第47章:重建工作邁出堅實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