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裁軍

自尹昌衡在明遠樓廣場上殺了趙爾豐後,整個四川的紳民可以用舉國歡慶這個詞來形容當時人們的心情。雖然趙爾豐在歷史上確實幹了很多的好事,但那個時代,人家又不管你是爲國家爲民族爲人民的什麼英雄,只要你把人家的利益堵了,人家沒刨你家祖墳,你還得偷着笑呢!

尹昌衡用了差不多五天的時間就將四川的清軍收編的收編,消滅的消滅,並下令全川進行剪辮以響應共和。

尹昌衡也自然被四川各部推選爲四川總督兼四川民軍政府都督,上任後他便發出了全國通電:“四川永遠支持共和,擁護共和政府”。孫文得知後,特地讚揚尹昌衡爲“支持共和之大功臣”。並且讓黎元洪支援四川一百萬大洋。

24日,尹昌衡在四川總督府召集衆川軍將領與四川的一些文官。在會客廳,尹昌衡坐在一幅明代猛虎圖下,左邊一排椅子上坐着一幫身穿新軍軍裝與身穿清朝武將馬褂的川軍將領,右邊坐着一幫身穿清朝傳統長袍與幾個身穿西服的人。

尹昌衡身穿青灰色新軍將官常服,右手握着一把西洋將刀,左邊佩着一把勃朗寧手槍。他看到人都到齊後便開口了:“各位,我尹某人雖然坐了總督,但主要還是得靠大家,一切原來的各地文官一律不變,繼續任原職。還有,本督決定:將四川所有武備學堂、陸小、速成班等合併爲四川講武堂。校址就選在陸小吧並由胡文瀾任總教習。”

胡景依聽後站起來道:“多謝大帥提拔”。

尹昌衡聽後點了點頭繼續說到:“咱們四川的兵大概只有17鎮兩萬人還可以,其餘爲民團大多都沒戰鬥力,以後如何入藏奪甘?所以我想將這十萬川軍進行改編裁軍:凡是15歲以上55歲以下沒有吸食鴉片、不是老弱病殘者全留,其餘者全部裁掉,留下者,立軍功者,賞。活捉敵將者,升官。戰死沙場者每月發五塊安家。當逃兵者,斬。”

周駿這時站起來道:“大帥,那裝備方面我川軍太差。”

尹昌衡聽後說:“武備學堂教官張毅,我任命你爲軍需處處長,副參領銜(中校),上報川軍所有裝備並準備購辦軍械。”

張毅站起來激動地說道:“多謝大帥提拔,職部不負厚望。”

尹昌衡點了點頭,繼續問:“甘肅那邊有什麼情況?”

彭光烈道:“回大帥,職部的部隊駐紮在廣元、青木川一帶。聽探子來報:長庚集結了重兵準備入川作站。”

尹昌衡聽後輕蔑地哼了一聲並冷笑道:“重兵,就憑他,笑話,如果他敢亂動,我們就直接先入甘。”

劉存厚站起來道:“大帥,不可冒然入甘,藏地有關於我川后方之安,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啊。並且以長庚的那些雜兵,想入川,不可能,憑我川地勢之險,他們進來定有來無回。”孫兆鸞道:“不可輕敵,馬安良與他的西軍可不是好惹的主。”

尹昌衡聽後又點了點頭道:“滿清快完了,他就算在厲害也跳不起來了。武昌那邊的百萬白銀一到,全充爲軍費。哦對了,張毅你全權負責裁軍之事,十天夠嗎?”

張毅有點爲難說:”這……”

尹昌衡問道:“怎麼?十天難嗎?”

張毅答到:“回大帥,川軍中一些舊軍將領與一些兵油子,職部怕他們不配合。”

尹昌衡聽後又對李偉說:“李偉,你率那三千巡防軍配合張毅行動,如果遇到不配合者,殺其首。那些舊軍將領,如果確實爲爲將者留,不能留的,全免,抗者,殺。”二人聽後齊答:“領命”。

尹昌衡繼續說:“還有趙爾豐所有留川家眷不許虧待,在城西一座宅中住下每月給50塊大洋。好了,先都這樣下去吧。”說完,那些人全站起來道:“領命”……

之後的幾天,南方各地戰事不斷,但跟四川沒什麼關係。在四川這幾天的報紙上大多爲尹昌衡下令整頓內務、改革軍隊、積極備戰。或者是南方戰事,大多爲清軍怎麼大敗,革命軍怎麼勝利。中國人在吹牛這方面一般來說都不錯,而張毅果然也沒讓尹昌衡失望,他用了九天的時間,便將十萬川軍裁至六萬。雖然其中有幾個將領和兵油子起來鬧事,但都被李偉給鎮壓下去了。同時也收了幾個舊軍將領,大概有五個左右。

在尹昌衡的辦公室內,張毅拿着一個文件念道:“我川軍步槍包括庫存:漢陽造步槍三萬支,德國毛瑟七五式步槍三千支,日造三十年六五式一萬支,單裝火銃一萬支,德國1888式委員步槍七九式一萬支,火繩槍八千支,江南製造局仿德七五式步槍一萬支,共步槍八萬一千支。機槍:德國馬克沁機槍二十挺,麥德森機槍五挺,江南製造局仿馬克沁機槍二十挺。炮:德國管退炮兩門,神威無敵大將軍四門,江南製造局仿德70毫米後膛炮十五門,德國克虜伯炮五門,德國70毫米後膛炮六門,法造過山炮五門,川造70毫米後膛炮二十門,共五十七門炮。子彈型號不同不計其數。戰馬一千兩百匹。並且各地武裝大概也有五萬多民團,武器以火繩槍爲主 ,大概四萬八千支火繩槍,兩千支漢陽造,一千支火銃。”

尹昌衡聽後差點笑出來,前面的步槍他已經忍了,主要是說炮的時候,神威無敵大將軍,他差點笑死,這炮是清初康熙時期的炮,如今還將這四門老古董當炮使,不笑纔怪呢。但他爲了形象還是強忍着沒笑,繼續問道:“這六萬川軍依你之意,因怎麼辦?”

張毅道:“依職部意:十七鎮定爲主力部隊,全部投入前線,再招一些兵擴爲一鎮,並將各地武裝改編爲巡防營,充當守軍、巡邏之任”。尹昌衡聽後點了點頭說:“哦,你先下去吧,具體擬一份計劃書再上交。”張毅點了點頭後,快步走了出去。

尹昌衡便在筆記本上開始寫一些計劃,並且心想:“如果川軍編成,是先入藏?還是先入甘?還是等着被改編?不,絕對不能坐着被打。”想到這兒,他便決定要先奪藏、甘、疆、青海、寧夏,並建36鎮,然後再逐鹿中原……

正想着,他的辦公室衝進來一個人,尹昌衡擡頭一看:原來是張培爵。他是個同盟會的。也算是自己人。所以他也站了起來笑着說:“列五,有什麼事?”

張培爵盯着尹昌衡嚴肅地說:“碩權,爲什麼不讓咱們同盟會的弟兄充當要職?”

尹昌衡聽後鬆了一口氣說:“哦,這事兒啊,我想着讓弟兄們多歷練歷練,然後以後能更好的發揮,這樣更有利於我們的發展。莫非不好?”

張培爵聽後也鬆了一口氣並點了點頭說:“1月1日,在南京將會成立臨時政府,各地都會派代表去,你準備派誰去?”

尹昌衡聽後朝他微笑道:“那你希望派誰去?”

張培爵聽後笑了一下說:“這……”

尹昌衡大笑道:“你張列五肯定想去,就你去吧,再叫幾個同盟會的弟兄一起去,多加小心在路上。”

張培爵聽後特別激動道:“多謝碩權,以後一定報答。”

尹昌衡說:“好了,去收拾一下吧。”

張培爵道:“多謝碩權”。

說完,快步走了出去。並將門關住。尹昌衡心裡暗罵道:“同盟會,哼,等我將來慢慢收拾你們”。

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八十章 入陝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四十七章 黑省歸奉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三章 出征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
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八十章 入陝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六十四章 誤會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三章 大婚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四十七章 黑省歸奉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八十一章 北伐危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十一章 清帝退位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三章 出征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