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

在重慶鎮守使府,來回進進出出不少人,穿軍裝的,穿西裝的,還有穿大褂的,門外的士兵每人一支漢陽造步槍,右臂上帶了一個綠色的袖套,上面寫着剿滅川賊,實現共和。

這是夏之時下令凡是重慶所有川軍將士全帶上這個袖章,以區別西北軍。

在會議室內,一羣將領圍在地圖周圍。王隆基用手指着地圖說道:“如今蔡都派唐繼堯率兵已進入貴州大軍,滇軍神勇定迅速平定貴州,一旦平定後,揮師入川。”

夏之時說:“如今咱們雖只有一個協,但周圍沒有多少西北軍,所以咱們要趁機將重慶全部拿下,然後等滇軍到來,只要死守重慶便可。並且蔡都授意我等要重新建立軍政府,名字都想好了叫川渝軍政府,由我出任都督,授左將軍銜,王基隆將軍任副都督兼軍務總長,右將軍加左將軍銜。”

“多謝都督。”王隆基道。

而在貴州六盤水,唐繼堯率了37協正在與劉顯世的黔軍對峙。

在滇軍指揮部,唐繼堯與幾個軍官在地圖上研究。

唐繼堯對步標標統龍雲(原本在雲南講武堂,由於蔡鍔急於擴軍便讓大多數學生提前畢業)說:“你馬上率你的步標擔任主攻,直接發起衝鋒,務必打掉劉顯世,只要擊敗劉顯世,貴州所有軍隊將不堪一擊。”

龍雲聽後反對道:“協統不可,對面的黔軍畢竟也差不多有一個鎮,人數上佔着優勢,如果職部的一標打光了,對於咱們傷亡太大了。”

唐繼堯聽後說:“可如果不這麼打,咱們打不開對方的口子。”

另一個標統盧漢這時衝了過來,大聲地說:“協統不好了,劉顯世這個狗孃養的,派了一部偷襲了咱們,如今指揮部北部被佔。”

唐繼堯聽後大驚但馬上鎮定下來,對二人說:“盧漢你馬上讓部隊收縮戰線,支援指揮部擊潰這支部隊,龍雲你率本部人馬向前衝鋒,迫使黔軍後退。”“是”。二人齊答。

盧漢從北部衝了上去,黔軍剛開始還反擊,最後全軍潰逃。

龍雲從正面發起衝鋒,劉顯世無奈率兵撤退,唐繼堯並沒有因爲勝了而追擊,而是率部休整。劉顯世決定向四川救援派幕僚劉宗前往成都。

在成都西北作戰處,尹昌衡、程潛、熊克武、陶澤坤、李偉與幾個小參謀坐在會議室內。

程潛拿着指揮棒在地圖上指着說:“如今我西北軍主力全部北上,如今只有一鎮,還有各地巡警營。聽探子來報:渝軍一協死守重慶,其餘各地沒有多少軍隊,滇軍已入貴州,貴州軍政府派劉顯世率黔軍一鎮與滇軍作戰,蔡鍔在雲南留了一個38協,騎隊19隊,69、70標,工程17隊,輜重17隊。71、72標已入藏地。

尹昌衡聽後喝了口茶後問道:“藏兵鎮練得怎麼樣了?”

熊克武回答道:“練了兩步協,一個炮營。”

尹昌衡聽後說:“傳令:西北講武堂一期步科、炮科(原爲四川講武堂,因爲尹昌衡當了西北總督故下令:改四川講武堂爲西北講武堂)所有藏人學員全部納入藏兵鎮當軍官,並改爲西北藏軍鎮,統制由藏將才讓尼任代理統制,領少將銜。讓才讓尼擊敗侵藏滇軍。”

“是”熊克武道。

尹昌衡繼續說:“劉存厚率一鎮攻打重慶,殲滅渝軍。”

“是”劉存厚道。

尹昌衡問李偉:“如今重慶各地巡警營有什麼情況?”

李偉道:“如今投降了幾個營,大概六百人左右,剩下不降的全被夏之時率部殲滅了。”

尹昌衡聽後說,“將被殺的弟兄全部發五塊以安撫其家人。”“是”李偉道。

尹昌衡又對程潛說:“程潛你馬上下令:讓袍軍兩個鎮打下新疆後,馬上南下向雲貴兩地進發。”“是”。程潛道。

說完,程潛又補充說:“大帥,寧夏那方面怎麼辦?近來傳來消息,劉鴻恩因指揮不當,反被馬廷賢給打死了,陝軍無奈撤軍,于右任與陳樹藩聯手發動政變,殺光了陝西軍政府所有劉鴻恩的親信,控制了所有官員,重建軍政府,陳樹藩竟又擴了一個鎮的兵,準備第二次伐寧夏。”

尹昌衡聽後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後放下茶杯,說:“讓二鎮先向銀川方向靠攏,三鎮集中於陝寧邊界,一旦陝軍來,先告之我方意,如果不聽,打。好了先下去吧。”

“是”。衆人齊答。

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章 裁軍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二章 裁軍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五章 初戰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八十章 入陝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三章 出征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二章 裁軍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十七章 李嫣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五章 初戰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十二章 衝突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三章 出征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二章 裁軍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
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二章 裁軍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二章 裁軍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五章 初戰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四十章 共和黨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八十章 入陝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五十五章 密謀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三章 出征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二章 裁軍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八章 德使魏司第十七章 李嫣第二十七章 龍雲的打算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五章 初戰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四十九章 先賞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十二章 衝突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三章 出征第六十一章 掃平黔滇第三十四章 廣西來人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二十六章 寧夏戰事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九章 重慶反了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四十二章 通化激戰第十章 宮廷激戰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二十一章 各方拉攏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二章 裁軍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四十五章 貴州戰事第五十四章 昆明激戰(四)第五十一章 昆明激戰(一)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六十六章 廣西歸北洋了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六十章 黎段之爭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十五章 南北第一次談判第三十六章 大炮便是真理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