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後殺

七月九日的晚上,在吉林督辦府內,吉林督辦湯玉麟與數名軍官正在商議些什麼。

“大帥,我的部隊已到奉天境內。”十一師二旅旅長道。

“職部的部隊也到吉黑邊境那兒防着了。”十一師三旅旅長道。

湯玉麟聽後點了點頭說道:“這幾天我臨時整了一個團,改編爲吉林守備團,準備於明日我親率其衝入省長府控制省長張景惠,一旦其不從,殺。”

“是。”

湯玉麟繼續道:“一旅跟在二旅後面,一旦二旅撐不住,一旅再出戰。”

“是。”

……

在奉天境內一片小森林裡,一支右臂綁着白帶子的湯軍駐紮在那兒。

不遠處出現了一大批身穿金黃色軍裝頭戴狗皮帽子的奉軍士兵已經慢慢將營地包圍。

在奉軍裡面一個身穿將官大衣的將官看着湯軍營地,他拿起望遠鏡用望遠鏡掃視了一遍湯軍軍營,看了一陣兒後,揮手命令道:“動手。”

說罷,所有奉軍全部衝了出去衝向湯軍軍營,由於是晚上,門口衛兵也快睡着了,裡面湯軍就更別說了。

僅十分鐘,奉軍控制大營,三個團長全被活捉。張作相沖入主營看着那三個人,他揮了揮手,走進來一個少校,少校打開一個文件念道:“民國元年七月八日念湯玉麟反心已定,我張雨亭決定發動擒湯行動此行動只針對湯本人,其餘部下只要回頭一律不殺——張雨亭。”

那三個團長聽後齊聲大喊:“我們只聽湯帥的,殺了我們吧。”

張作相點了點頭轉過身道:“動手吧。”

說罷身邊的衛兵拔出C96手槍,朝三人各一槍,三人齊倒地。

張作相之後下令讓幾個軍官去接替二旅各軍官位置,不降者皆殺。

而他以同樣的方法將第一旅控制住了,但不同於第二旅的是三個團長全部投降,僅一個小時張作相便將湯軍兩個旅幾乎零傷亡的拿下。

而與此同時,整個吉林城已經被十二師兩個旅給包圍住了。

只要湯玉麟正式發出通電,便快速出戰一舉殲滅湯軍。

一夜很快便過去了,第二天早上吉林城門口突然又增派了一個排的部隊,而在城內省長府門口突然出現了近一個營的士兵。

門口一個少尉軍官看到突然出現這麼多的軍隊馬上跑過去問一個少校:“長官請問……”

話未說完,那個少校一把拉住這個少尉並掏出配槍指着少尉道:“我們奉湯督辦之命前來保護張省長,還不帶我去。”

那個少尉連忙點頭,帶他們走了進去。

可剛進去,嗖嗖嗖數顆子彈飛向他,少尉與少校當場中彈倒地,其餘士兵全部散開找掩體。

其實張景惠在剛纔得知了張作霖發來的電報說:“湯玉麟反心已定,希望讓他自己好自爲之。”

張景惠在看完這份電報後,說實話他自己的心都涼了,他媽了個巴子,我只有一個警衛排,你讓我一個排對抗全吉林野戰軍,你當那一個排全是天兵天將嗎?而如果不打,他可能就是死。於是只能硬撐下去。

湯軍開始便朝他們猛衝鋒,幸虧張景惠有一挺MG99重機槍,不然那一衝還真會讓湯軍衝上來,結果湯軍這一衝換來了近一個排士兵的生命代價。

其餘士兵馬上又躲下,時不時有幾個士兵起來朝奉軍開槍,但命中率不高,有時還反被人家打死。

湯玉麟得知後,大聲罵這些人道:“久攻不下,你們不會炮擊啊,把所有炮全給我拉出來全朝裡面開炮,不要怕把這省長府炸了,炸了還可以重建。”

“是。”

說罷十分鐘,所有湯軍撤出省長府,剛撤出後,炮兵便朝裡面開炮,一陣炮擊後,省長府被炸平,湯玉麟命一個連衝進去只要見兵就殺,湯軍衝了進去將那些剩下的士兵全部殺死。

張景惠是在炮轟開始後,便馬上跑,結果一枚炮彈擊中一棟房子,房子頓時塌了,他被房樑給一下子壓倒了。之後一大堆瓦也倒了下來將他給埋了,過了一會兒由於缺氧便狼狽而亡。

之後湯軍攻佔省長府,湯玉麟剛要進省長府一個上尉一身狼狽地衝向湯玉麟並急衝衝地說:“大帥不好了,城門出現了大批軍隊,那一個連的弟兄根本擋不住,不到五分鐘城門便被攻佔,並且衝了進去,弟兄們擋不住了。”

湯玉麟聽後轉身朝着城門方向看着他正納悶呢,這計劃除了三個旅長外也就三四個團長知道還有就是段祺瑞也應該知道了,除了這些人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了,而奉軍可不給他思考時間不到一分鐘,奉軍先頭部隊離他不足三百米,一個奉軍中尉看到湯玉麟後大聲喊道:“湯玉麟在那兒。”

說罷朝那兒開了幾槍。引來了一大批奉軍士兵。

湯玉麟看到後,馬上揮手說:“留一個排殿後,其餘人跟我走。”

“是。”

而那個排長領命後,心裡暗罵道:“媽的,有好處的時候想不到我,出了事,就拉我當墊背,老子不幹了。”

之後他直接沒放一槍便投降了。

奉軍繼續衝鋒,而湯玉麟也更加撒丫子的向前跑。之後湯玉麟率四個連撤出吉林,奉軍控制吉林。

湯玉麟撤出後,又中埋伏在城外的十二師一個團的埋伏。湯軍大敗,一個連長率部一個排將湯玉麟抓住,投降了奉軍。

在吉黑邊境的湯軍三旅從早上6點,便遭到十二師一旅近一個小時的炮擊,之後又遭到猛攻,湯軍根本連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奉軍就衝入營地將他們控制住。

此次擒湯僅不到一天便解決。

張作霖得知後大喜馬上發出通電:“民國元年七月十日,念湯玉麟反心已定,故決定發動擒湯行動,但此次只是罷去其兵權,湯玉麟改任奉天督辦,仍保留其中將軍銜。吉林省長由張作相接任,孫烈臣任陸軍第十一師師長,升陸軍少將——張作霖。”

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五章 初戰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三章 出征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六章 定藏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二章 裁軍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四章 對策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十七章 李嫣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四章 對策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六章 定藏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八十章 入陝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六章 定藏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二章 裁軍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六章 定藏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二章 裁軍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
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五章 初戰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七十六章 要打仗了第四十四章 西南自治第三十章 殺段芝貴第三十八章 收復寧夏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三章 出征第六十二章 張勳入京第六章 定藏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二章 裁軍第三十一章 馬戰第二十八章 張作霖第四章 對策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十七章 李嫣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六十八章 視查西北製造局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七十五章 北伐受損(二)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十八章 訂軍械第五十六章 兄弟悲劇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二十九章 奪六盤水第四章 對策第五十九章 後殺第十三章 兵敗歸川第七十一章 黎元洪辭職了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二十二章 大敗第五十三章 昆明激戰(三)第六章 定藏第二十三章 南北統一第五十章 桂軍內亂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三十九章 滇桂聯軍第六十五章 奉蒙初戰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八十章 入陝第四十八章 不服?反目?第六章 定藏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二章 裁軍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六十三章 各方態度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二十章 滇軍入黔第五十二章 昆明激戰(二)第三十三章 復重慶第四十三章 吉林歸奉第七十八章 蔡鍔復出第七十四章 北伐受損(一)第四十六章 滇軍回昆第三十二章 何豐林的決定第三十五章 楊增新的兵變第六章 定藏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二章 裁軍第十四章 西北軍政府第五十七章 滇北戰事第七十二章 福建亂第十六章 西北製造局第一章 誅殺趙爾豐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六十七章 會議第二十五章 誓師南征第五十八章 平樂第三十七章 平羅兵亂第九章 逼宮 驚變第七十九章 閻錫山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西北財政第七十章 各方行動第二十四章 貴州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