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籌備 3

也就是因爲可能會遭遇戰鬥,這些車輛駕駛室的頂部是可以推開的,人員可以站在座位上對外面的目標進行射擊,在平時駕駛時也可以站在座位上對遠處進行觀察,車體後部是木製的大型敞篷車廂,可以直接裝載各種貨物。同時車廂也有封閉式的設計,裡面甚至還可以連接蒸汽管道接合暖氣片供暖,這種封閉式車廂主要是作爲救護車和遠距離人員運輸車輛來使用的,過冷的環境會對士兵造成嚴重的損害,因此保暖成了最大的需求。

有了保暖要求的車身,這就對工業委員會製造車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裝載人員的人員輸送車輛,裝載貨物的貨車以及特殊工程車輛,根據不同的車輛就不得不設計好幾套不同的車身,這讓張元覺得非常頭疼。但是在討論會上空軍的袁振力提出了一個讓張元覺得很尷尬的解決辦法,就是直接生產不帶車廂的底盤,底盤和發動機佈局採用相同的配置,可以進行批量生產,而車輛的上層結構則根據需求去進行設計與生產,例如乘坐人員車廂、貨車車廂等,這樣能夠快速地對車輛底盤先進行生產。並且車輛底盤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只需要單獨設計上層車廂,這樣不會影響車輛生產速度和整體進度。

車輛廠對於使用螺旋推進器車輛的生產經驗此刻雖然算不得很成熟,但是怎麼也生產過好幾輛了,經驗畢竟還是有點,因此單獨生產統一標準的車輛底盤並不會太耗費工時。就以陸戰隊使用的標準兩棲支援車來說,總生產工時大約是在七萬小時左右,不過由於元老院的工業生產採用的是流水線和標準化生產,因此通過組合後大約是一千小時左右,由於採用的是六缸柴油機,因爲柴油機生產失敗率很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佔用了生產工時。在車輛廠生產這些機械化車輛採用的是流水線作業,又是三班倒,因此能夠最大化保證車輛生產效率,在所有零件都到位的時候,車輛從總裝線上線,可以保證一天三輛到四輛車的產量。

現在的車輛底盤由於簡化了生產,因此減少了差不多七百工時,所以一天的產量能夠到達六到七輛左右。當然,一切都不能想當然,生產車輛這種嚴肅的事情上來說自然更不能這樣。兩棲車的底盤組件可不少,車輛大梁、大型貨車專用變速箱、蒸汽機、鍋爐、無縫耐壓鋼管,傳動軸傳動鏈條、螺旋滾筒與大型的五人駕駛室,這些部件都要由不同的工廠進行批量生產,例如車輛的大梁與螺旋滾筒,都是由五金廠進行加工生產的,蒸汽機和鍋爐則是由東方港鍋爐廠與鑄造廠進行生產,無縫鋼管則由創建不久的無縫鋼管廠進行生產,駕駛室則直接交由車輛廠自行生產,此外還要由重工業實驗室專門對變速箱進行生產和測試,當然也不能少了玻璃廠生產的鋼化玻璃。

這些部件有大有小,生產工藝大多都比較複雜,生產時間自然是不一而足,這個七萬工時雖然看起來誇張,但是卻也不足爲奇。其中不少複雜部件一天也生產不出一套來,所以工業部門此刻每天都在焦頭爛額地對各自負責的部件生產進行調配,準備進行第一次大規模車輛生產。

這些螺旋推進車輛和陸戰隊的兩棲車雖然原理完全相同,但是卻又根據需要進行了改動。原本的兩棲車車底是兩個螺旋滾筒進行推進,在近幾次演習中爆出了滾筒大小不一致,浮力不均勻或者螺紋磨損而導致推力不足的情況,車體在原本就起伏不已的海浪中或者高低不一的灘頭行駛時往往會莫名其妙地亂轉向,或者車體失去平衡,嚴重時甚至出現過翻車的現象,造成車輛人員損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爲每側只使用一個螺旋滾筒,所有重量只集中於一側滾筒時加上海浪的推力,自然會讓車體不平衡,因此新的螺旋推進車輛採用了每側兩個總共四個滾筒的設計,而且由於車體後部裝載貨物或者更多人員,主要重量會集中在車體後部,因此車體後部的滾筒不僅比前部的滾筒更長和更寬,上面還使用了彈簧鋼進行減震以減少車輛行駛時對乘員與貨物的顛簸程度。

原本根據最初設計,新式的車輛上原本打算使用差速器對車輛轉向時進行調控,但是差速器的生產技術還在復原中,短時間內還拿不出來,因此只能採用最原始的方法進行轉向,就是左右兩側的螺旋滾筒使用不同的轉速或者轉動方向,使車體進行轉向,就如同坦克的轉向方式一樣。在這樣的改進後,車輛底盤的重量大約是兩噸,在加了燃料和鍋爐水之後重量達到三噸左右,加滿一次燃料後能夠行駛一百公里左右。這種新式車輛的行駛速度在地面上最高可以達到五十二公里每小時,在水面上的行駛速度能夠達到十公里每小時,但是如果加上水上行駛的套件減少海浪阻力的情況下水上速度可以提高一倍左右。

這種車輛在設計之初並沒有命名,由於以前木製人力車被命名爲勞斯萊斯太過於滲人,以至於大多數元老對於給車輛取名的惡趣味減少了很多,不過這種車輛在沙洲靶場進行測試的時候不少歸化民對於這種既能下水又能在沙灘上奔馳的車輛感到非常驚奇,而且又能裝載差不多兩噸左右的貨物,以至於他們對這種車充滿了敬畏,稱之爲神牛,當然這個咖喱味十足的名字元老們不喜歡,私下裡稱之爲“犀牛”,於是乎在這次工業委員會的定型發佈會上直接就應用了這個名字,這種能夠載重兩噸的大型運輸車便被稱之爲“犀牛運輸車”。

犀牛運輸車定型之後,軍事委員會對車輛廠下了三十輛的訂單,這個訂單還沒開始訂購零件,車輛廠卻又接到了另外三十輛的訂單。張元之前還一頭霧水,詢問之後才得知這增加的三十輛犀牛運輸車的訂單竟然是商貿部下的。

對於這次北上山西平亂行動,以辜晴倩爲代表的商貿部興趣很高。當然,去山西的軍隊能在那裡打出什麼樣的結果對商貿部而言基本上沒有什麼吸引力,他們看中的是武朝北方市場。說起來商貿部覬覦武朝市場已久,對於如何打入武朝內部市場算是想盡了辦法,但是這幾年來不管他們怎麼努力,始終都打不進去。究其原因,第一,武朝的經濟基本上屬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系,男耕女織的生活讓大多數老百姓只要能吃飽穿暖,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已經非常滿足了,對於那些錦上添花提高生活素質的玩意完全沒興趣;第二,武朝的內銷市場基本上被當地的鄉紳或者販夫走卒所壟斷,他們大多數追求的是壟斷造成的高利潤,往往爲了佔據一片地盤而大打出手,不惜殺人見血,對於外來的又便宜質量又好的產品先天充滿了敵視,而武朝又是一個以鄉紳自治爲主的國家,在武朝政令不下鄉,鄉村基本上都是由鄉紳宗族進行管理,爲了保證利潤,鄉紳會向治下百姓反覆灌輸外來產品都是垃圾的想法,因此在沒有怎麼接觸過舶來貨的武朝內陸市場面前中國貨並不是特別走紅;第三,由於邁德諾人與鄭芝龍對於海岸貿易路線的封鎖,即便是想要來到東方港進貨的內陸商人他們也找不到前來東方港的辦法,只能高價購買那些被邁德諾人和鄭芝龍雙層剝削過的商人販來的高價中國貨,將原本的低價傾銷貨賣成了高價奢侈品,這樣也嚴重影響到了東方港貨物的銷量和推廣。

找到了癥結所在,自然就應該要解決它,對於元老院商貿部的元老們而言,武朝內陸市場就如同一個沒有開發過的金礦一般,爲了能夠大量傾銷東方港的產品,他們連發動一場強迫武朝接納中國貨戰爭的心都有了。

但是現在的山西之旅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中國軍隊將要從山東登陸,途徑京師河南到達山西,路上至少要經過八百公里,沿途數百個城鎮和村莊,全都是潛在的消費羣體,這次前進的路線,也就成爲了商貿部推廣產品的一條廣告巡迴宣傳路線。他們自然想要讓工業化產品跟着軍隊一起席捲這沿途的土地,不過可想而知的是外籍軍團也好,陸軍也好,都是講究百分百的“兵貴神速”,此刻的農民起義軍已經到達了山西境內,由於冬季到來而進展緩慢,如果不能抓緊這個時間在冬季發揚機械化運輸的優勢將亂軍集中殲滅在太平襄陵一線的話,很可能就會把殲滅戰打成擊潰戰,若要是拖到一六三零年春天,山西的冰雪化凍了,不僅這些犀牛運輸車會要因爲道路條件變好而行駛不便,那些農民軍更會如同水銀瀉地一樣到處亂跑,外籍軍團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以區區兩千人的兵力去圍追堵截號稱十萬農民軍,肯定在人力上會捉襟見肘,所以只能爭取在冬季完成戰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次山西平亂主要目的就是多抓俘虜,尤其是解救婦女兒童,拖的時間越久,她們死亡的機率就越高,要是等到春天,大概也不會剩下多少婦女兒童需要救援了,所以只能快。

想要快,辦法只有一個,增加中國軍隊的運輸能力,保證能夠將上千的外籍軍團主力一次性投入到戰場,同時還要保證糧食和彈藥補給,更要運輸充足的禦寒裝備——帳篷、鍋爐、大衣、羊絨背心、鞋襪等物品,有了這些,才能保證士兵和抓來的俘虜不至於早早因爲寒冬而發生傷亡。爲了增加外籍軍團的運力,商貿部特地訂購了和軍事委員會同樣數量的犀牛運輸車,這些車輛將被送到外籍軍團,授權給軍隊使用用以運輸人員和物資,保證戰鬥勝利。

當然,商貿部不是沒有要求的,使用這些車沒有問題,但是在將人員和物資運輸到地方後,之後的運輸必須每次都向沿線各個城市與鄉村運輸一批貨物,這些貨物基本上都是商貿部特別選定的商品,在香港和明州都是特別受到歡迎的產品,意在先從內陸打開對中國貨的需求,然後再輻射到全國去。爲了保證貨物運輸的要求,兩艘新下水的自由輪中的一艘將在海試之後派給海軍遠征軍,用以運輸人員和重型裝備,同時自然也要捎帶許多的貨物和補給品。

商貿部對於海軍突如其來的“大方”讓海軍部的指揮官們一個個喜笑顏開,要知道他們覬覦那兩艘自由輪已經很長時間了,這種排水量五千噸的大型貨輪在載重量和艙室貨運合理性上甩了排水量三千六百噸的勝利級幾條街。要知道這六十兩犀牛運輸車的重量就超過了一百八十噸,更要佔據大量的空間,海軍的元老們光是在安排噸位上就死了不知道多少腦細胞,現在商貿部忽然送來了一條五千噸級自由輪,這如同正打瞌睡就有人送來了枕頭一樣喜人。

當然,海軍部自然也知道商貿部是有企圖的,但是能夠協助多運輸差不多五千噸物資而言,這些小企圖算不得什麼,根據授權運輸的要求,海軍在第一批運輸部隊北上的時候擁有自由輪的全部使用權,當卸載完軍隊和物資後自由輪將即刻返航,然後回到香港補給和裝載物資,返回東方港。第二次北上的時候自由輪就只能裝載一半的軍用物資了,剩餘的一半噸位將用來裝在商貿部的商品。爲了保護軍用物資的安全,海軍必須全程保護自由輪的航行安全,那就意味着蒸汽動力的勝利級必須要全程護航。雖然條件有點苛刻,不過海軍部還是非常爽快的答應了。

第526章 順路交易第一章 蟲洞面世第三百一十二章 拔彈頭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邊倒的海戰 1第二百六十一章 抓捕和審訊第三章 初戰序幕第九十三章 飛艇建造第七十六章 南下修路第452章 竹林驚魂第一百六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04章 改變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鍋飯第一百一十九章 福利彩票2第586章 南棱堡奇襲第六十八章 搶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泄密討論會第五百零三章 攻城 1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北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後會議 3第一百二十四章 路遇山賊第四百三十一章 偵察飛行 3第二章 偵察第470章 追捕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平之戰 2第五百二十五章 書本出版計劃第十一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百舌鳥攻擊機 2第二百二十章 莫名其妙的投資者第四百二十九章 行軍 1第二百八十八章 寬窄軌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平協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對第十四章 南蠻主力第504章 改變計劃第九十二章 蒸汽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緊急出港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寨的覆滅3第三百一十四章 住招待所的公主第二百三十章 北軍軍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密道 2第四百三十六章 綜合討論 1第468章 野外的眼睛第四百四十八章 參聯會會議 2第一百五十八章 鍾斌無雙第568章 飛艇到來 3第四百三十三章 阮偉的劫難 1第四十章 入港第四百章 地獄使者 3第二十三章 事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沙灘第二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六十七章 陸軍請願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觸 3第477章 新的幫手第三十五章 搜救第597章 機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油頁岩的情報第549章 仙台藩經計劃第518章 你先開炮吧第九十章 斯頓的疑惑第九十八章 苦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送功勞第二百五十八章 反扒的元老第一百二十五章 沙巴克之亂 3第三百零八章 平息第十九章 詢問第一百零四章 移營第二百零三章 僧人勞工小隊第三百九十八章 占城港拆遷計劃 2第十三章 小插曲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體大會 6第六十三章 租借地 3第559章 全履帶底盤第五百零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十二章 接人第445章 趙家寨第一百六十五章 迂迴第八十一章 談判第三百九十章 施工第三百九十一章 檢閱第576章 承天門對話 2第二百零一章 談判準備第一次部級會議2第575章 承天門對話第四百二十章 暗流 2第三十九章 白磷燃燒彈第一百五十八章 鍾斌無雙第三百三十九章 蘭嶼第444章 訊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清掃俘虜營第五十八章 妹子風波第一百二十五章 沙巴克之亂 3第二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537章 一六三零年式飛艇第一百四十四章 尋槍第四百零六章 攪渾水第九十五章 危機逼近第七十九章 缺糧的南蠻第三十章 安允的反擊7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北上
第526章 順路交易第一章 蟲洞面世第三百一十二章 拔彈頭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邊倒的海戰 1第二百六十一章 抓捕和審訊第三章 初戰序幕第九十三章 飛艇建造第七十六章 南下修路第452章 竹林驚魂第一百六十八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04章 改變計劃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鍋飯第一百一十九章 福利彩票2第586章 南棱堡奇襲第六十八章 搶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泄密討論會第五百零三章 攻城 1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北上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後會議 3第一百二十四章 路遇山賊第四百三十一章 偵察飛行 3第二章 偵察第470章 追捕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平之戰 2第五百二十五章 書本出版計劃第十一章 肺腑之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百舌鳥攻擊機 2第二百二十章 莫名其妙的投資者第四百二十九章 行軍 1第二百八十八章 寬窄軌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平協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對第十四章 南蠻主力第504章 改變計劃第九十二章 蒸汽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緊急出港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寨的覆滅3第三百一十四章 住招待所的公主第二百三十章 北軍軍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密道 2第四百三十六章 綜合討論 1第468章 野外的眼睛第四百四十八章 參聯會會議 2第一百五十八章 鍾斌無雙第568章 飛艇到來 3第四百三十三章 阮偉的劫難 1第四十章 入港第四百章 地獄使者 3第二十三章 事故第三百三十六章 沙灘第二百一十九章 誤會第六十七章 陸軍請願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觸 3第477章 新的幫手第三十五章 搜救第597章 機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油頁岩的情報第549章 仙台藩經計劃第518章 你先開炮吧第九十章 斯頓的疑惑第九十八章 苦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送功勞第二百五十八章 反扒的元老第一百二十五章 沙巴克之亂 3第三百零八章 平息第十九章 詢問第一百零四章 移營第二百零三章 僧人勞工小隊第三百九十八章 占城港拆遷計劃 2第十三章 小插曲第一百七十五章 全體大會 6第六十三章 租借地 3第559章 全履帶底盤第五百零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十二章 接人第445章 趙家寨第一百六十五章 迂迴第八十一章 談判第三百九十章 施工第三百九十一章 檢閱第576章 承天門對話 2第二百零一章 談判準備第一次部級會議2第575章 承天門對話第四百二十章 暗流 2第三十九章 白磷燃燒彈第一百五十八章 鍾斌無雙第三百三十九章 蘭嶼第444章 訊問第二百七十二章 清掃俘虜營第五十八章 妹子風波第一百二十五章 沙巴克之亂 3第二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537章 一六三零年式飛艇第一百四十四章 尋槍第四百零六章 攪渾水第九十五章 危機逼近第七十九章 缺糧的南蠻第三十章 安允的反擊7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