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十大罪狀

此前,王立連上兩道奏書,以皇太極的議和有詐爲藉口,請命留守西平堡,藉此拖延去皮島的時間。

沒想到,朱由檢的態度十分堅決:連發兩道聖旨,催促王立儘快去往皮島。

王立推託不下,向朱由檢上了第三封奏書。

在奏書中,王立再次闡述了皇太極的狼子野心,以及西平堡的重要性;

還以“即將抽調關寧軍平亂,遼東空虛”爲藉口,繼續請命留守西平堡;

奏書中還稱,若皇太極撕毀協議率軍來犯,自己將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誓與西平堡共存亡!

這封奏書,又把朱由檢感動得淚鼻涕零!

其實,這一次的奏書,王立是“欲擒故縱”:

他料定了,朱由檢必會調自己去往皮島!

也料定了,朱由檢不肯放棄西平堡的決心!

朱由檢發來的聖旨,也如王立所料!

吳襄,被要求死守西平堡!

至此,大功告成!

哈哈哈!

一百多輛馬車開進西平堡,皇太極必會知曉!

銀子和糧食沒有送到瀋陽,皇太極必會來西平堡討要!

吳襄,自然拿不出錢糧!

皇太極,必會勃然大怒!

西平堡,遠離錦州!

自己撤走後,城中只有一千兵馬!

一擊即破!

對此,吳襄自然知曉!

他,很可能會突圍!

也可能,在皇太極的大軍殺到之前,早早地棄城而走!

不論如何,丟失三百里國土的大罪,只能由吳襄承擔!

輕則,被凌遲處死!

重則,被誅滅九族!

而自己和袁崇煥,朱由檢不會怪罪!

至於皮島,隨便上去走一圈就行!

毛文龍這個土皇帝,萬萬不敢得罪的!

至少,在皮島上不能得罪他!

否則,自己必被丟到海里餵魚!

離開皮島之後,隨便抓幾個朝鮮人或女真人,打他個半死,就成了向皇太極提供大炮的主謀!

一切搞定!

王立的計劃,可謂天衣無縫。

但,有的事情,不是他可以全盤預料的!

首先,楊鶴去了陝西!

爲了省錢,朱由檢選擇了“試試看”,他想看看楊鶴“培養元氣”的效果,沒有立刻抽調關寧軍開赴陝西;

其次,袁崇煥去了皮島!

不用猜,一定是吳襄上報了“皮島私通建奴”之事!

此事,朱由檢從沒想過讓袁崇煥去查!

但,袁崇煥是兵部尚書、薊遼督師!

整個遼東,都屬“薊遼督師”的管轄範圍!

如果皮島守軍真的“私通建奴”,一經查實,袁崇煥難辭其咎!

如果皇太極成功得到一批大炮,關錦防線將壓力重重!

所以,袁崇煥不得不去!

最讓王立沒有料到的,是毛文龍這個土皇帝,死了!

被袁崇煥,用尚方寶劍斬掉了腦袋!

報來消息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從皮島逃到岸上的小卒!

“廠公,咱們還去皮島麼?”

“還去?去找死麼?”

王立沒好氣地回答,望着無邊大海,後背陣陣發涼!

在王立略知的明末歷史中,他略有了解的將軍,只有袁崇煥一人!

能在寧遠與錦州的正面戰場,兩次擊敗後金軍的明朝將領,也只有袁崇煥一人!

唉!

大事不好!

袁崇煥這次死定了!

擅殺毛文龍,被有心人栽個“私通建奴”的大罪,非常容易!

難道,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就因他殺了毛文龍?

唉!

在朱由檢的聖旨中,就算毛文龍“私通建奴”,就算西廠已經查實,也不能隨意處置!

而是將他押回京師,由朱由檢“親自審問”!

這不明擺着,要保毛文龍的性命麼!

只可惜,袁崇煥不知道這封聖旨!

唉!

這傢伙,好歹是進士出身的讀書人!

做事怎麼如此莽撞?

他真以爲手持尚方寶劍,就能隨意殺人?

真以爲自己可以“先斬後奏”?

唉!

不論權傾朝野的魏忠賢,還是自己這個西廠提督,就算殺個七品小官,也要事先向皇帝上報!

就算隨意栽某個人一個死罪,在斬他之前,也要皇帝親自點頭!

就如,自己做掉錢謙益!

不論動刑還是閹割,都是朱由檢親自點頭!

這,是對皇帝最基本的尊重!

就算出了事情,自己也沒什麼責任!

只可惜,袁崇煥不明白這些!

或者說,他的情商太低!

歷朝歷代,不尊重皇帝的臣子,不知道揣測聖意的臣子,沒有好結果!

就算皇帝當場不說,也會秋後算賬!

唉!

幾月前路過錦州的時候,袁崇煥看不慣毛文龍的囂張跋扈,王立已經猜到一二。

當時,王立顧及到袁崇煥的督師身份,自己對毛文龍也不太瞭解,所以沒有多說。

沒想到,袁崇煥抓住這次的機會,馬上就對“海外天子”下手了!

唉!

袁崇煥身爲薊遼督師,就沒全盤考慮遼東的局勢?

就算他看毛文龍不順眼,就算他想殺人立威,就沒考慮後果?

皮島上的幾萬人,確實是一羣散兵遊勇!

但,皮島上的毛文龍,就是一把雙刃劍!

用好了,能捅皇太極的屁股!

一不小心,也會傷了自己!

遠在京師的朱由檢都知道這個道理,薊遼督師袁崇煥,難道不知道?

嘆息之時,咒罵多時,靜下心來,王立還是想保住袁崇煥!

畢竟,朋友多了路好走!

有他這個軍方“一品大員”的幫助,自己這個西廠提督,還能多幹幾年!

有他鎮守遼東,自己也能多撈幾年!

於是,問清袁崇煥殺人的藉口之後,王立趕緊擬了一封奏書,痛斥毛文龍的十大罪狀:

毛文龍在東江獨斷專行,軍馬錢糧不接受覈查,一該殺;

虛報戰功,肆意殺害降卒和難民,二該殺;

駐兵登州,放言取南京易如反掌,大逆不道,三該殺;

侵吞軍餉,剋扣錢糧三十萬兩,致使島上守軍怨聲載道,四該殺;

在皮島私開馬市,私通倭寇,向建奴出售大炮和火槍,經覈查屬實,五該殺;

在島上廣收義子義孫,被賜姓“毛”的大小將領共有三千多人,確有謀反之嫌,六該殺;

身爲大明將軍,不思收復國土,反而劫掠商船,勾結海盜,七該殺;

強娶民女,不知法紀,部下效仿,致使數萬百姓不安於家,八該殺;

驅使難民盜挖人蔘,不聽從者皆被餓死,致使皮島白骨累累,九該殺;

鐵山一戰慘敗,喪師不計其數,卻掩敗爲功,十該殺;

在奏書的末尾,王立本想替袁崇煥說些好話,

但轉念一想,轉而痛斥袁崇煥擅殺大將之罪,請求將其罷官免職,再交刑部徹查。

接着,王立又給袁崇煥寫了封信,給他講了許許多多的爲官之道;

希望他速速上書請罪!

希望他,在奏書中把姿態放低一點,把皇太極吹得狠一點!

只有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官帽!

至於朱由檢的秋後算賬,暫時顧不上那麼多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奏書由快馬送出後,王立幾經思索,還是不敢去皮島!

甚至,不敢從海路回京!

因爲,皮島上遺留的毛姓義子義孫,此刻正在氣頭上!

那羣傢伙,就是一羣亡命之徒!

袁崇煥手上有數萬大軍,他們自然不敢惹!

但,他們敢扒了自己的皮!

若是落到他們手上,必死無疑!

所以,王立選擇了從鐵山、旋城、蓋州一線往西北而行,再悄悄繞過西平堡的南端,沿着海岸線繞回錦州!

從這條路線回京,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還可能遇上後金的巡邏隊!

但比起走海路,還是安全了許多!

唉!

想不到,自己堂堂的西廠提督,竟成了偷雞摸狗之輩!

晝伏夜行,整日擔驚受怕!

若是傳了出去,面子該往哪擱啊!

唉!

爲了性命,也只能這樣了!

……

六月,王立引着五百錦衣衛,悄無聲息地繞至“沒溝營”;

此地,位於西平堡的西南角,距離西平堡大約一百五十里。

“什麼?西平堡已被八旗兵佔領?”

王立實在不敢相信!

自己離開才兩個月,西平堡就淪陷了?

皇太極這麼猴急?

“有沒打聽到吳襄父子的蹤跡?”

“暫時沒有!西平堡城門緊閉,城上全是八旗兵!恐怕,等到去錦州探路的兄弟返回,才能知曉!”

罷了,罷了!

宋哲摸黑偷襲遼陽之後,各城的後金軍加強了警戒,很難再次潛入!

就算他偷摸進去,也聽不懂女真人的話!

其實,用不着打探消息!

按吳襄那廝的揍性,八旗兵離城還有幾十裡,他就早早地棄城而走了!

所以,如果這貨逃回了錦州,隨便栽他個瀆職怯戰,或者私通建奴的大罪,也能弄死他!

……

京師。

得知東江總兵、平遼總兵官、左都督毛文龍被斬的消息,大殿上炸了鍋!

不論閹黨還是東林黨,全都衆口一詞。

要求把袁崇煥撤職查辦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吵得朱由檢心煩氣躁。

奏書一封接一封,拆都拆不過來!

甚至,還有人聲稱,袁崇煥斬殺毛文龍,有投敵之嫌!

但,朱由檢始終不爲所動。

等候數日,王立的奏書終於送到!

捧着奏書,朱由檢雙手直抖!

不敢拆閱!

自己最信任的人,並且委以重任的人,只有袁崇煥與王二狗!

但,有傳言說,袁崇煥與王二狗私交甚厚!

如果,王二狗爲袁崇煥辯護,就說明二人確有“結黨”之嫌!

朱由檢的手心裡,全是汗水!

只要王二狗替袁崇煥辯護,或者幫他說半句好話,那麼……

是除掉袁崇煥,還是除掉王二狗?

不要這樣!

千萬不要!

朕的王二狗,你千萬不要結黨營私啊!

否則,朕取你狗命!

第103章:逼上“梁山”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86章:三喜臨門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62章:皇宮刺客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118章:不喜歡裹小腳的女人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200章:由“圍”變“堵”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208章:心亂如麻!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59章:各懷鬼胎第79章:三幅名畫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74章:京師保衛戰(4):危機暗藏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210章:去意已決!第229章:無奈退兵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82章:峰迴路轉(1)第167章:廠公斷案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66章:蠢蠢欲動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
第103章:逼上“梁山”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47章:這把玩大了!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86章:三喜臨門第32章:咱倆五五分賬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62章:皇宮刺客第83章:峰迴路轉(2)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118章:不喜歡裹小腳的女人第124章:仗未開打,先斷退路第200章:由“圍”變“堵”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3章:大明皇宮,暗流涌動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3章:所有人都懵了圈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32章:民婦與官鬥第208章:心亂如麻!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215章:摁死那幫不聽話的傢伙第59章:各懷鬼胎第79章:三幅名畫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74章:京師保衛戰(4):危機暗藏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210章:去意已決!第229章:無奈退兵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82章:峰迴路轉(1)第167章:廠公斷案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7章:來,乾了這碗毒雞湯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66章:蠢蠢欲動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28章:吃相太難看了第1章:穿越的姿勢不對?第196章:是否出兵援朝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