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京師保衛戰(4):危機暗藏

魏忠賢憂慮的,並非皇太極大軍進犯,而是東林黨的重新擡頭。

他這次過來,正是與王立商議此事

天啓初年,東林黨一度權傾朝野,在魏忠賢的打壓下,很快就土崩瓦解,銷聲匿跡了好幾年。

朱由檢繼位之後,魏忠賢變得唯唯諾諾,如履薄冰,東林黨趁機蠢蠢欲動。

東林黨首領錢謙,被王立做掉之後,溫體仁和周延儒又在蠢蠢欲動,讓魏忠賢不敢有半點鬆懈。

沒想到,就在皇太極兵臨城下之際,兵部尚書王洽,遭到周延儒、項煜的連番彈劾,終被打入大牢;

朱由檢啓用的錢龍錫、韓爌、侯恂、孫承宗等人,都是東林黨!

薊遼督師袁,又是侯恂和孫承宗的門生!

東林黨勢力的擡頭,第一個感到威脅的人,正是魏忠賢!

然而,同爲閹黨的王立,卻跟袁崇煥關係密切!

而王立,又知道魏忠賢的諸多內幕!

如果王立有心染指東廠,隨便向東林黨納個“投名狀”,自己就萬劫不復了!

這種情況下,魏忠賢如何能不着急?

王立揮手示意,等到身旁的女人離開後,呵呵笑道:

“魏公公,咱倆是在同一條船上!

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所以,只要我能保住性命,就能保你平安無事!”

王立這話,明顯是安慰魏忠賢。

但,王立也知道,如果魏忠賢倒了臺,自己也會遭受牽連!

根據最新賬目,已經貪了五百多萬兩!

主要來自浙江和福建的港口!

這個數字,比大明朝廷一年的總收入,還要多!

尼瑪,想想就可怕!

一不小心,竟然貪了這麼多!

若被魏忠賢告發貪腐內幕,就算自己被凌遲十次,也不夠!

所以,穩住魏忠賢,保住魏忠賢,就是保住自己!

“魏公公,萬歲爺啓用東林黨,這只是權宜之計。

或者說,他是病急亂投醫!

不過,有件事你可以放心:孫承宗老爺子雖是東林黨,但他非常滑頭,從不得罪人!

錢龍錫雖是內閣首輔,但不足爲慮!

我最想搞掉的,只有侯恂!”

王立面露殺氣,魏忠賢總算放了心!

他最怕的,就是王立與東林黨聯手!

“王公公,咱們……要不要想想辦法,拉攏溫體仁和周延儒?

如果我沒看錯,這兩人都在覬覦首輔之位!”

“暫時……不需要!”

王立搖了搖頭,正色說道:“魏公公,你該小心的人,應該是曹化淳!

這傢伙,一直在盯着咱們!

你也知道,萬歲爺最不喜歡結黨營私!

如果你跟溫體仁、周延儒有了聯繫,如果被萬歲爺知道了,咱倆早晚要被“咔擦”掉!”

王立做出抹脖子的手勢,嚇得魏忠賢冷汗直冒!

“可是……王公公,你也知道,爲了“以退爲進”,我身邊的很多人都去了南京!

在京師這邊,咱們實在是孤立無援啊!”

“不,不,不!”王立擺擺手,神秘一笑:“魏公公,你是否聽過一句話:槍打出頭鳥?”

“哦?槍打出頭鳥?”

這話,魏忠賢從沒聽過!

他雖然不識字,但稍加琢磨,馬上就明白了其中道理!

此時的“出頭鳥”,不正是東林黨麼?

他們還沒有把槍口對準自己,自己又何必着急?

若說着急,溫體仁和周延儒,應該更着急!

所以,此時此刻,還是保持低調纔好!

等到“出頭鳥”被人打掉,自己再渾水摸魚!

……

這幾日,王立和魏忠賢既“低調”又“高調”!

二人從不參加朝會,但在京師的城頭,卻總能看到二人的身影!

城上的東廠與西廠的錦衣衛,竟然比城中的守軍還多!

這一幕,朱由檢全都看在眼裡,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王二狗,果然忠心!

有能力!

不結黨!

值得重用!

至於魏忠賢嘛,這廝罪該萬死,卻也是把尖刀!

若是用好了,對自己自然有利!

稍不留神,又會傷了自己!

城上,寒風凜冽。

朱由檢不禁打了個哆嗦。

“萬歲爺,城頭風大,還請回宮歇息,保重龍體爲要!”

“萬歲爺,西廠錦衣衛,就算戰至最後的一兵一卒,也不許一個建奴爬上城頭!”

“有二位廠公協助守城,朕自然放心!”

朱由檢嘴裡說着“放心”,卻面色凝重,始終不肯回宮。

就在這時,王承恩引着一個老頭前來。

此人,大約六七十歲,身穿布衣,身形單薄卻目光堅毅。

不必說,這人正是孫承宗!

“老臣已近古稀之年,卻被皇上委以重任,就算肝腦塗地,也難報皇上大恩啊!”

“孫閣老不必多禮!朕想聽聽,你對禦敵有何意見!”

被朱由檢稱爲“閣老”,孫承宗受寵若驚,卻看了看左右的王立與魏忠賢。

二人正要退下,朱由檢卻開了口:“兩位廠公都是股肱之臣,忠心耿耿!

孫閣老不必忌諱,大可直言!”

朱由檢這樣說,孫承宗便沒了顧忌:

“皇上,聽聞袁崇煥駐守薊州,滿桂駐守順義,侯世祿駐守三河,這確實是防守的最佳策略;

但,微臣認爲,尤世威回昌平,侯世祿駐守通州,有些不合時宜。”

“哦?爲何?”朱由檢眉頭微皺,正色問道:“孫閣老入京之時,是否知道……建奴正在繞過薊州?”

“皇上,因爲袁崇煥的牽制,建奴並未完全繞過薊州;

若建奴全軍西進,我防禦的重點,更應該是三河!

守住此處,既能阻止建奴西奔,又能遏制建奴南下!”

三河?

孫承宗的意思,是讓袁崇煥去守三河?

可是,守三河有個鳥用?

三河在通州與薊州之間,仍舊地勢寬廣!

建奴能繞過薊州,難道不能繞過三河?

王立搖了搖頭,雖有不滿意見,卻沒有隨意插嘴。

或許是出於信任,朱由檢點了點頭,繼續問道:“有了禦敵之策,還是要做最壞打算!

朕想聽聽,如果建奴兵臨城下,你如何守住京師?”

“皇上,老臣已經查清楚了:建奴的攻城器材並不多;

京師的城牆堅固高大,糧草充足,三千廠衛和一萬京營,輕易堅守數月;

微臣認爲,建奴不敢輕易逼近京師!

即便建奴前來,我內外夾擊可輕易獲勝!

只不過,在這危急時刻,不能讓守城將士忍飢受寒,應該整頓軍備,犒勞守城將士,鞏固人心,穩定士氣!

只要全軍上下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定能輕易擊退建奴!”

“甚好!

朕,本打算讓你鎮守通州!

現在看來,你應該駐於京師,總督內外軍務,運籌帷幄!

哈哈哈!”

大笑聲中,朱由檢滿意地離開。

孫承宗向王立和魏忠賢拱手致意,正欲離開,卻被王立攔住。

“孫閣老,城中的些許流言,你可知道?”

“哦?什麼流言?還請廠公賜教!”

孫承宗的官階品級在王立之上,卻表現得相當謙卑,平易近人。

至少在明面上,他沒有跟東西二廠結仇。

王立懶得理會他是真謙卑還是假謙卑,雲淡風輕地說道:

“袁督師鎮守薊州,對城外繞過的建奴大軍不聞不問,城中已經流言四起;

如果我沒猜錯,如果你讓袁督師鎮守三河,或者香河、昌平與順義,袁督師仍會將其放過!

屆時,城中的流言……不僅對袁督師不利,對孫閣老也不利啊!”

“多謝廠公提醒!關於袁崇煥大軍的部署,我必會詳加斟酌!”

孫承宗再次拱手行禮,客客氣氣地離開。

王立,卻搖了搖頭!

唉!

這位孫老爺子,口頭上說要斟酌,卻不可能真正地斟酌!

或者說,他不相信自己的話!

或者說,他一手提拔的袁崇煥,他並不瞭解!

從薊州回京之後,王立苦思兩日,終於明白了袁崇煥搶佔薊州的原因!

他真正禦敵的位置,不是薊州!

也不是香河、三河或通州!

而是京師城下!

就算孫承宗令他鎮守這些地方,他也會放任皇太極通過!

因爲,袁崇煥麾下只有一萬多騎兵!

無法與優勢的八旗騎兵抗衡!

如果出城與八旗兵決戰,追擊或阻攔八旗兵去往京師,袁崇煥毫無勝算!

就算拼光了關寧軍,也沒有勝算!

最終的結局,只能被革職!

然後,被處死!

當然,也不是沒有取勝之法!

唯一的取勝之法,只能是袁崇煥口中的“揚長避短”!

只有像錦州和寧遠那樣,背靠堅固的城池,依託城上的大炮,依靠城上守軍的協助,關寧軍纔有勝算!

放眼京畿地區的城池,昌平、順義、通州、香河、三河、固安和薊州,只有薊州的城池最爲堅固!

薊州的城上沒有大炮,袁崇煥沒有退敵的把握,卻能依託城池固守待援!

如果皇太極攻打薊州,正中袁崇煥的下懷!

在薊州,就算耗,他也能耗死八旗兵!

然後,趁勝追擊!

然而,皇太極沒有上當,繞過了薊州!

剩下的,城上架有大炮,並且城池堅固的,只有京師!

只要皇太極攻打京師,袁崇煥就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擊退!

突然想起,歷史上的袁崇煥,好像因爲“通敵賣國”被凌遲處死!

處刑時,圍觀的百姓都在大罵!

還在買他的肉,然後一口吞下!

尼瑪!

足足用了兩年時間,繞了這麼多圈子,終於搞懂了袁崇煥的死因!

因爲他的失職,讓皇太極從蒙古南下;

他引兵回援,卻放任皇太極通過防區;

皇太極若兵臨京師城下,皆是袁崇煥一手促成!

他,還殺了東江總兵毛文龍!

這些,每一條都是死罪!

對不明真相的京師百姓來說,對朱由檢和一衆大臣來說,這不是“通敵賣國”,又是什麼呢?

而且,因爲他的放任,京師周圍的王公大臣、貴族勳親的家園,全都遭到八旗兵洗劫!

衆臣的憤怒和報復,袁崇煥不會明白!

唉!

袁崇煥懂軍事,懂戰術,懂得揚長避短!

卻不懂朱由檢,不懂朝中的大臣,不懂不怕死的言官!

或者說,他不懂政治!

他不會知道,放任皇太極兵臨京師城下,後果有多麼嚴重!

他不會知道,就算“揚長避短”,就算在京師城下戰勝了皇太極,他仍是個死!

所以,戰或不戰,勝與不勝,橫豎都是個死!

不行!

兩次戰勝八旗兵的袁崇煥,不能就這麼被凌遲了!

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00章:由“圍”變“堵”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66章:蠢蠢欲動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222章:面子,裡子!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86章:三喜臨門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103章:逼上“梁山”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66章:蠢蠢欲動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03章:有內鬼?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222章:面子,裡子!第185章:這又是何必呢?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30章:南轅北轍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141章:囂張的西廠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200章:由“圍”變“堵”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200章:由“圍”變“堵”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
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21章:羣起圍攻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200章:由“圍”變“堵”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77章:“賣保險”也能賺錢!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19章:一句話,引發江南震動!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12章:稀裡糊塗收了錢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160章:堅決不做“背鍋俠”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6章:時間不多了!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66章:蠢蠢欲動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222章:面子,裡子!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86章:三喜臨門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171章:差點氣炸了!第103章:逼上“梁山”第9章:不如去寶鈔司“頂雷”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66章:蠢蠢欲動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03章:有內鬼?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75章:京師保衛戰(5):渾水摸魚第222章:面子,裡子!第185章:這又是何必呢?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30章:南轅北轍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141章:囂張的西廠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58章:變法之後的新氣象第222章:面子,裡子!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200章:由“圍”變“堵”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97章:陷阱,一個接一個第200章:由“圍”變“堵”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檢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