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

南都的這場衝突,究其本質,不過是三個太監之間的爭鬥!

消息傳到京師,魏忠賢沒有向朱由檢請罪,而是第一時間來到靈濟宮,向王立要錢!

“魏公公,咱倆誰跟誰啊?

這點小事兒就要二百萬兩?你也太坑了吧?”

“小事兒?

我給你加到了三千錦衣衛,你還認爲是小事兒?”魏忠賢咧嘴一笑,端起茶碗聞了聞:

“王公公啊,你撈了那麼多銀子,怎麼還喝這種粗茶?

實在太沒品味了!

我在雲南特製的普耳茶,茶性溫和,口感醇厚,綿軟回甘,無苦澀之感,乃品茗、送禮和收藏之佳品!

王公公,我只收你十萬兩銀子一斤哦!

若不買點嘗一嘗,必會終身後悔啊!”

“靠!

魏公公,你好意思說我?

我在瀘州釀製的“國窖1631”,清澈透明、窖香優雅、綿甜爽淨、柔和協調、尾淨香長!

上次你也品嚐過了,不上頭是吧?

我給你一萬兩一罈的友情價,也沒見你買幾瓶啊!”

提到“國窖1631”,魏忠賢忍不住舔舔嘴脣,很是不解:“王公公,你的酒……用個“1631”的名字,到底是幾個意思?”

“呃……這個嘛……”

王立吞吞吐吐,一時之間,很難向魏忠賢解釋!

幾百年後鼎鼎大名的“國窖1573”,據說是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的“國寶窖池”釀造,並因此而得名。

然而,這幾年裡,王立嚐遍了全國各地的白酒,卻沒聽過“國寶窖池”的名字!

於是,本着爲歷史負責的態度,他以去年(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正式收購瀘州酒坊的時間,爲自己釀造的白酒起了個“有意義”的名字。

只可惜,這個時代沒有公元紀年!

要等到二百多年以後,人們纔會明白“1631”的意思!

不過,無所謂了!

“國窖1631”,已經成了真正的宮廷御酒!

就連朱由檢也讚不絕口!

他親自題寫的“國窖珍品”四個大字,已經與《富春山居圖》和《唐宮仕女圖》一起,被精心裝裱,妥善保存!

幾百年後,這四個字的價值,絕對難以估量!

所以,這個酒的名字,沒法跟魏忠賢解釋!

“魏公公,我的白酒生產工藝複雜,絕不是你的普耳茶可比!

需要十六種不同的主糧和輔材,經過三十一道複雜的工序,精心釀製而成!

因此,我就隨便以“1631”命名了!”

“原來如此!”

魏忠賢點點頭,半信半疑。

尋思着,是不是也給自己的茶,起個更加響亮的名字!

“不必了!普耳這兩個字,已經足夠響亮了!

不過,如果改成“普洱”兩字,那就更好了!”

這個時代,還沒有三點水的“洱”字!

魏忠賢卻沒有多想,馬上就決定改名!

“魏公公,你的茶葉遠銷海外,可賺了不少銀子啊!

唉,我可就虧大了!

海外的那些洋人,都不喜歡我的白酒!

當初,咱倆“分贓”的時候,好東西都被你佔齊了!

如今,你出了三千錦衣衛,就向我要二百萬兩銀子,實在說不過去吧?”

“王公公,你做釀酒,我做製茶,你親口同意的!

你的酒在海外銷量不佳,但在大江南北也賣得不錯嘛!

而且,你的絲綢,你的綾羅綢緞,那可賺了不少!

今,我幫你一個大忙,只收你二百萬兩,還好意思討價還價?”

“得,得,得!”

王立猛拍桌子,爽朗一笑:“二百萬就二百萬!

不過,我這裡沒有足夠的現銀,也沒有足夠的銀票啊!

要不,你牽兩隻公的牧羊犬回去?

魏公公,我這牧羊犬啊,公的已經炒到一百五十多萬,絕對虧不了你!”

看到王立的嬉皮笑臉,魏忠賢一臉黑線。

正要發作,曹化淳引着幾名太監,匆匆趕來。

其實,曹化淳想除掉楊愛,是源自他對朱由檢的忠心!

因爲,朱由檢看向畫中楊愛的眼神,他早就察覺到了!

他想把楊愛除掉,就是避免朱由檢臨時起意,犯下大錯!

他相信,只要楊愛一死,朱由檢那悸動的心,很快就能平靜!

所以,得知南都的明軍與廠衛對峙,曹化淳不敢上報朱由檢!

而是第一時間找到兩位廠公,試圖大事化小!

然而,魏忠賢則不同!

得知崔呈秀把事情鬧大了,他不僅沒有生氣,還在暗自欣喜!

因爲,調動南都兵馬的傢伙,正是兵部尚書申用懋!

此人,江蘇蘇州人,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申時行之子,妥妥的東林黨!

魏忠賢的眼裡,自然容不下他!

早在天啓年間,魏忠賢已將他罷官歸鄉!

豈料朱由檢繼位之後,趁着魏忠賢“低調”的那段時間,申用懋東山再起了!

當時,正值皇太極兵臨京師城下!

朱由檢震怒,將原兵部尚書王洽免職入獄,臨時起用了申用懋與孫承宗。

然而,就在孫承宗四處奔走,爲抵禦皇太極勞心勞力時,正巧有一路勤王兵馬糧草耗盡,卻沒得到及時的補充。

那時候,強敵就在城外,京師萬分危急!

這路兵馬的小小躁動,讓朱由檢怒不可遏!

他及時補發了餉銀和糧草,並將申用懋貶到南都,這才穩住了軍心!

此時的魏忠賢,在京師表現得非常低調!

他的那幫孝子賢孫,卻在江南瘋狂地撈錢!

南都的東林黨分子、兵部尚書申用懋,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釘!

他沒有向朱由檢請罪,是因爲,不用請罪!

朱由檢要處置的人,必是申用懋!

而魏忠賢,因爲源源不斷地運回銀子,給朱由檢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所以,在魏忠賢看來,朱由檢不會跟銀子過不去!

這不,曹化淳不就來了麼!

“二位廠公,不就一個小小的妓女嘛!

廠衛與南都的守軍因此勞師動衆,實在讓人笑話啊!

那個妓女,天音閣拿去便是!

廠衛和守軍各自撤走!

這事兒啊,就這麼算了吧!”

曹化淳的話,在情在理!

爲了一個妓女鬧成這樣,真的是聞所未聞!

曹化淳想大事化小,是怕自己的自作主張,引來朱由檢的責罰!

然而,除掉申用懋的機會就在眼前,魏忠賢自然不樂意!

如果是朱由檢的意思,他自會遵從。

但,這麼大的事,朱由檢問都不問,只是讓雙方各自退兵,實在不合常理!

老奸巨猾的魏忠賢,猛然意識到了什麼!

“曹公公,這是萬歲爺的意思,還是你的意思?”

這話一出,曹化淳的臉色,馬上就沉下來!

但是,沒有發飆!

這,進一步印證了魏忠賢的猜測!

他不知道曹化淳的“自作主張”,卻堅信其中有問題!

於是,更加不依不饒了!

“曹公公,老奴奉萬歲爺之命,調查江南各級官員貪腐的同時,還要試點徵收南方各省之商稅!

前陣子,逸香樓老鴇蹊蹺溺水,逸香樓妓女一身多賣,涉案金額高達三百餘萬!

然,東廠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有人爲了除掉此妓女,不惜與西廠錦衣衛火拼!

這說明,其中牽涉的貪腐與偷稅金額,應該特別巨大,必須深挖!

然而,南都兵部尚書申用懋,不惜調動三千守軍,強硬阻撓東廠調查!

這說明,其中必有重大隱情!

難道,此事不應該稟明萬歲爺,徹底查辦麼?”

魏忠賢這樣說,是料定了朱由檢不知道此事!

同時,也藉着“稟明萬歲爺”,向曹化淳施壓!

就算捅到朱由檢那裡,魏忠賢也不怕!

甚至,巴不得捅到朱由檢那裡!

當然,如果曹化淳能做得滿意,魏忠賢還是會給他一個面子!

此時的曹化淳面色鐵青,王立也不傻,很自然地附和道:

“曹公公,經西廠的初步調查,逸香樓的蘇迎夏跟首輔大人之間,似乎暗存關聯!

我懷疑,首輔大人的四十艘商船被劫,購買戰馬的商隊被劫,很可能是行程的泄漏所致!

只因此事沒有坐實,纔沒向萬歲爺稟報!

今,蘇迎夏的溺水案,確實蹊蹺!

既然兵部尚書也捲入其中,那就更該徹查了!

要不,咱們還是稟明萬歲爺,由他定奪?

曹公公,你意下如何?”

魏忠賢和王立寸步不讓,曹化淳氣得咬牙切齒,卻又不敢發作!

沒辦法!

本以爲,做掉一個小小的歌妓,輕而易舉!

哪知道,碰巧逸香樓出了事!

哪知道,下面的人在京師橫行慣了,到了南都更加猖獗!

竟敢假借司禮監的名義,向申用懋施壓!

偏偏,那個好死不死的申用懋,也想着巴結司禮監太監,指望着調回京師!

這一切,絕不是二位廠公想的那樣!

事情沒那麼嚴重!

唉!

鬧成這樣,曹化淳哪敢捅到朱由檢那裡啊!

他瞞着朱由檢處理此事,已經是第二次陽奉陰違了!

沒辦法!

曹化淳長嘆口氣,示意左右退下,然後坐在桌前,將前因後果全盤托出。

事情說明白了,三人全都哭笑不得!

然而,事情終歸要解決!

“魏公公,申用懋爲了一己私利,在沒有敕令的情況下,私自調動南都兵馬,確實是死罪!

不過,此事無需稟報萬歲爺!

不出半月,申用懋必被革職還鄉!”

“既然曹公公發了話,我就不再追究此事!”

“多謝魏公公成全!”

擺平了魏忠賢,曹化淳又將目光移向王立:“王公公,只要雙方各自撤兵,周延儒必會放鬆警惕!

待他取回銀子押往京師,西廠可以立刻攔截!

他還不上二百萬兩銀子,萬歲爺不會輕易饒他!

而且,他爲了一己之私,不惜誹謗朝中良臣,萬歲爺也容不下他!

所以,周延儒的仕途,已到盡頭了!

南都的事,就到此爲止吧!”

“好說,好說!”

“就依曹公公之意,喝酒,喝酒!”

三人目光相對,各舉茶碗,全都會心一笑。

南都,三千守軍與三千廠衛的對峙,就在三個太監的談笑之間,煙消雲散了!

“哎呦,三位公公好興致啊!竟然躲在這裡喝酒!”王承恩匆匆趕來,上氣不接下氣:

“河南巡撫樊尚燝發回急報:十餘萬流賊南下河南!

一路燒殺搶掠,聲勢浩大,響應者衆,銳不可擋啊!

朝臣全都束手無策,萬歲爺都快急死啦!

還請二位廠公,速速入宮議事!”

聞言,魏忠賢與王立相視一笑,爭先恐後趕往皇宮。

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70章:大敵將至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65章:十大罪狀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86章:三喜臨門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31章:兩道聖旨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58章:遣使議和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91章:捧殺!棒殺!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98章:喜添二將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03章:有內鬼?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118章:不喜歡裹小腳的女人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
第151章:又一堆“空頭支票”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70章:大敵將至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65章:十大罪狀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86章:三喜臨門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72章:京師保衛戰(2):騎虎難下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31章:兩道聖旨第202章:狡猾的流賊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79章: “賑災彩票”與“剿賊彩票”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58章:遣使議和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191章:捧殺!棒殺!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95章:早不來遲不來第187章:蓋世神作,俘獲芳心第41章:沿大運河南下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78章:京師保衛戰(8):殺心已起第174:碰上個軟硬不吃的傢伙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59章:不敢說實話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98章:喜添二將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156章:蜀王府的鴻門宴第88章:借調曹文詔第203章:有內鬼?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118章:不喜歡裹小腳的女人第169章:車廂峽之圍第165章:爲了賣房,操碎了心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0章:神助攻,擠走袁崇煥第14章:魏忠賢的“借刀殺人”第94章:一不小心,撈了條大魚!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92章:救命的稻草第60章:背黑鍋的吳三桂第170章:人口大遷徙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38章:崇禎元年,袁崇煥抵京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08章:這個坑,真不是故意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