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網羅

民國政局動盪,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經濟的發展,這也是軍閥時代民不聊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還好張漢卿與樑士詒、熊希齡、周學熙都是推崇“官商勾結”的典型,倒不懼政權變化。經過前期宣傳與鼓動,周學熙也派人實地去奉天考察了以後,斷言無論撫順煤礦抑或是本溪鐵礦,都儲量豐富;就開採難度或投入成本而言,都是投資的上佳之選,於是決定入夥。

按張漢卿的想法,現階段是集中力量擴大生產以與日本在東北的相關企業競爭的時候,所以攤子不能鋪得太大,力量要集中。怎樣保證在京大佬的投資能夠獲得回報以吸引更多看客,以及如何把奉天及至未來東北的資源有效地整合並有效地資源共享,張漢卿需要一個專職的人選帶領一個團隊去做這個事。

是的,團隊。張漢卿曾經是企業中層管理階層的幹部,深知一人團隊的重要性。好的管理制度對企業是出效益,對政|府是出穩定,對軍隊是出保障。他一直以九一八當晚東北軍的表現爲恥:司令官在北京泡妞(其實是戒大煙)、副司令去奔喪,參謀長面對日軍的挑釁(初期)無所適從,從而一場試探變成全面性的潰敗,悲劇就在身邊。

張漢卿可以出出主意,但沒有精力去做這樣一件緩慢而需要耗費大量心血的工作,但是放手別人又不放心----這可是關係奉系的未來和自己的從政基點。民國時代,有誰既有能力又可信任呢?

莫德惠可算一個。這位自己的莫逆之交,一直到張學良前生在臺灣,他都是自己爲數不多的座上常客。而且老莫一生從事多個職業均有所成,警察局長、縣長、省官產處處長(國資委)、官銀號監理(銀行監事)、農商部次長兼代理部長、東北外交、保安、政務聯合委員、東三省鐵路公司理事長兼督辦、中國國民參政會主席,最高任臺灣的“中國考試院院長”凡12年,可謂政治、外交、經濟均有造樹、德藝雙馨的全能型人才啊。

這樣的人才見識不凡,應該是自己組建的奉天“招商局”局長的最佳人選。此時,莫德惠剛剛從雙山縣知事併兼理司法任上調爲吉林官產處處長,兼官銀號監理官滿一年。這一年吉林省庫收入俱增,商業也日趨興隆。這樣的人才是否會爲己用?張漢卿不敢打包票。吉林督軍孟恩遠和老爸張作霖一向不和,他會放任自己挖他的牆角?

能夠整頓好工業支柱的煤鐵資源以及最出效益的招商工作,是奉系是否能夠超前飛躍起的重要基礎,張漢卿和張作霖一商量,張作霖就“啪”地一拍大腿,“就是他們了!”

此時奉天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好:東三省金融紊亂,紙幣複雜,特別受歐戰影響,奉天小洋票就釀成擠兌形勢。張作霖一面指示印發紙幣,一面沒收私帖,但收效不大,奉天小洋票擠兌日益嚴重。經濟與軍事息息相關,沒有錢,軍費從哪裡來?所以在這事上,聽說有了這些人和事就有了解決辦法,張作霖無條件支持張漢卿。

他相信事在人爲。

月黑風高夜,張漢卿兩手空空地拜訪莫德惠了。

對這麼一個年輕人來鼓動自己跳槽,莫德惠的第一反應是驚訝,第二反應還是驚訝,他都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表示纔好。

自己可是相當於人民銀行一個分行的行長,甚至級別還遠大於此,張漢卿只是一個年輕人,甚至嘴角絨毛都沒褪淨。他要挖自己過去,能夠給自己什麼樣的官職?不可否認張漢卿的背後有張作霖的影子,否則這一個娃娃,有氣魄和自己談如此重要的人事嗎?

可是張漢卿直言是自己的意思,並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網羅人才的決心:

“莫先生,實不相瞞,請先生去奉天是我的意思,父親還不敢相信我能請動先生,但是他絕對抱着樂見其成的態度。現在奉天在搞軍政分離,軍人將被摒棄在行政之外,民生之治理,經濟之發展,正是用人之際。家父和我都深知先生的能力,也期望您能出山幫家父一把。”

莫德惠也素知張作霖的氣魄,也認爲他是個人傑,只是他有些猶豫,畢竟一個現成的官產處長兼官銀號監理,總要比一個未知的職務來得妥心----不知道張作霖會給他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奉天官銀號總辦比吉林的大多了,若是這個位置算是升職,倒不妨考慮一二。

可是張漢卿卻給出一個新職務:奉天招商局局長,不免令人有想法了。

張漢卿察言觀色,知道這個新名詞嚇倒他了,免不了解釋一番:“這個職務,先生肯定有顧慮。實話實說,它是我想出來的。

我們奉天乃至東北,有豐富的煤和鐵,可耕種土地放眼全國乃至世界也是數得着的,我們的人口也不少,可爲什麼一直貧窮?這裡當然有歷史遺留下來的因素:日俄勢力橫行、前清愚民政策影響、國家積弱導致對東北支持力度有限…可是現實情況就是如此,我們再有怨言,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我和家父都認爲,唯一能夠改變現狀的,就是我們自己。放下身段請各界出手,有錢的出錢,有技術的出技術。我們初步計劃在奉天成立幾家規模龐大的煤鐵礦以及各種企業,充分挖掘民間資本,使奉天上下凝成一股繩,等到各種工業規模上來了,健全了,東北想不贏人都難。這其中的關鍵是找到一個既懂行政又懂金融的好手,又要有很強的人脈,莫先生是不二人選。

這個招商局,直接隸屬於奉天巡按使,舉凡在奉天建廠建礦,都要由先生過問並統一安排。家父進行奉天改革的直接目的,便是把原本被軍隊和警察插手的行政和經濟事務統籌在一起,以方便先生上任之後減少掣肘。我知道先生素有鴻志,眼前這個招商局長就是實現先生抱負的大好機會。就是爲了黎民百姓過上好日子,先生也應該出馬。”

效仿劉備的三顧茅廬,張漢卿對莫德惠屢次三番地勸說,並把他對於奉天以至東北未來的財政政策、工業發展前景和自己正在實施的經濟辦法一一向他說明並作探討。可行的方案與燦爛的前景讓莫德惠感覺到,奉天經濟的騰飛指日可待、奉天百姓的好日子即將來臨。作爲少帥最“看中”(當然是張漢卿的話)的未來政界精英,他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知遇之慨。

莫德惠是性情中人,哪稱得起張漢卿這種求賢若渴的鼓動?奉天的人口和經濟規模是吉林的兩倍以上,能夠被張作霖青眼,當然要好過在吉林的職務。關鍵是他也認爲,張作霖非池中物,與其將來再向他靠攏,現在順坡而下不失爲英雄。

不過如果孟恩遠知道他是跳槽,難免會生事非,於是莫德惠不動聲色,稱病辭職,拒絕孟恩遠的一再挽留和保留職位的許諾,歸家養“病”了。當然,他也是有良好的職業操守的人,在此之前,任上的一切事務都交待得有條有理。

歸家不到兩週,“恰好”此時奉天新成立的“招商局”面向東北招攬人才,莫德惠“抱着試一下”的心態參加了海選,竟然中了!他的病也不治而愈。直到這個時候,孟恩遠才明白,他的經濟膀臂,是被張作霖挖走了。

張作霖是用人不疑。莫德惠當上招商局長,權柄一時無兩:這個新生的官職,全權掌握着省內外的商業資本使用權、產業規劃、交通電力等配套設施的跟進、以及部分財政大權。一句話,莫德惠完全可以稱之爲負責商業經濟財政的副省長。

他確實有能力,不但嚴謹地監督着張漢卿引進的資本、使之如數地用到了建設煤鐵礦,還大開方便之門,爲它們的順利迅速投產保駕護航。張作霖和張漢卿原本的意思也是把這些人的投資作爲奉天招商的一面招牌,所以在撫順煤礦、本溪鐵礦轟轟烈烈出產及賺得盆滿鉢滿後,來自京、津、唐的商人們都看到了賺錢的機會和對奉天省政|府的信任。

東北建設的雛形就此拉開。

奉天以及東北資源豐富,卻空守着豐厚的家當弄不出錢來,還要向外招商引資,這就像捧着金飯碗討飯,確實讓人不爽。但這些礦藏卻引得各方覬覦:日本人可以開礦,各省的督軍省長可以開礦,中|央的大佬可以派人來開礦,連國內一些有錢的主都可以買塊地來開礦,太隨意了!

無序開採的另一個後果是礦產數量太多,很快地省內運力不足。爲了更快地回籠資金,礦主們開始低價傾銷礦產----反正開採容易、加之成本低廉。這種形勢不改變,將會形成惡性競爭,影響新入礦的利益,特別是新建造的撫順煤礦和本溪鐵礦。

礦主們富得流油,張作霖手裡卻沒錢,這種情況需要改變。

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22章 仍是神棍第185章 少帥的點子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第971章 啓動第263章 許願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201章 護短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第660章 說客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東路第852章 迎戰第313章 勝利第301章 分果果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313章 勝利第694章 911工程計劃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2章 角逐第114章 覆手爲雨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723章 軟化第77章 第一桶金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678章 收伏第169章 成婚第847章 敢爲天下先第41章 收斂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324章 刺蝟第880章 輕敵第318章 發力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506章 攻堅第769章 閨中密謀第359章 初晴後雨第978章 泡妞也是爲了國家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846章 中國已經崛起第219章 犧牲第34章 惺惺相惜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934章 撞破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943章 突襲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893章 退意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35章 打架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40章 全武行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763章 挑撥第897章 純屬自衛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272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下)第462章 前瞻第1007章 計中計第364章 人盡其用第312章 圍殲戰第429章 迷失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447章 開府建衙第570章 送上門的交易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387章 黃姨行動第761章 暗流第222章 洗牌第296章 贏家第409章 三國殺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885章 突圍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20章 高低第579章 外交家第162章 一戰成名第643章 軍制第128章 算盤第155章 匪亂第947章 口水仗第393章 中衛改編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35章 打架第850章 忘恩的代價第506章 攻堅第432章 別情第963章 堅如磐石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527章 奇襲第922章 休戰第44章 燈市口的追逐
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22章 仍是神棍第185章 少帥的點子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第971章 啓動第263章 許願第754章 交通大建設(下)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201章 護短第651章 徐樹錚的宿命第660章 說客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東路第852章 迎戰第313章 勝利第301章 分果果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313章 勝利第694章 911工程計劃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2章 角逐第114章 覆手爲雨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723章 軟化第77章 第一桶金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678章 收伏第169章 成婚第847章 敢爲天下先第41章 收斂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324章 刺蝟第880章 輕敵第318章 發力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506章 攻堅第769章 閨中密謀第359章 初晴後雨第978章 泡妞也是爲了國家第1011章 朝鮮戰爭的尾聲第846章 中國已經崛起第219章 犧牲第34章 惺惺相惜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934章 撞破第834章 新婚姻法背後的較量第943章 突襲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893章 退意第679章 人盡其才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35章 打架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40章 全武行第951章 海疆烽煙急第763章 挑撥第897章 純屬自衛第369章 呼倫貝爾頭籌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272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下)第462章 前瞻第1007章 計中計第364章 人盡其用第312章 圍殲戰第429章 迷失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904章 爭先赴死第447章 開府建衙第570章 送上門的交易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387章 黃姨行動第761章 暗流第222章 洗牌第296章 贏家第409章 三國殺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885章 突圍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20章 高低第579章 外交家第162章 一戰成名第643章 軍制第128章 算盤第155章 匪亂第947章 口水仗第393章 中衛改編第624章 各領風騷第35章 打架第850章 忘恩的代價第506章 攻堅第432章 別情第963章 堅如磐石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535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527章 奇襲第922章 休戰第44章 燈市口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