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高低

張作霖賺得盆滿鉢滿。

雖然土匪出身,但他經商也有一套,不然百萬身家(這是張漢卿粗算的數字)不是憑空得來的。張漢卿前腳向他透露這個商機,他後腳就動作起來。菸草嘛,東北多得是;捲菸和菸絲處理也是這塊土地上人們的拿手好戲,有人就行,並不需要多麼雄厚的工業實力,產煙大省奉天、熱河缺的是銷量。短短一個月,規模頗大的捲菸廠就建起來了。在三個月後首輪價格談判結束時,首批10萬支香菸已經出廠待發。這份做生意的天賦和對機會的大膽把握,很顯水平。

張漢卿把這批香菸命名爲“勝利”牌,寓意爲歐戰的勝利,也隱喻着他爲乃父在提升經濟能力上的一次勝利。通過把奉天並不值錢的菸草從白菜價賣到人蔘價,讓張作霖對他交結人脈的水平刮目相看。

中國的“勝利”牌香菸以其勁大、便宜迅速獲得戰區官兵的喜愛,被譽爲“珍貴的禮物”。一位比利時士兵柯林-衛多普在明信片上留言:“在如今惡劣的天氣下,菸草倍受歡迎。在戰壕裡,你絕不會發現任何的香菸殘餘散落在地,因爲在它們燃燒到脣邊之前是不會被扔掉的。”

同爲協約國的俄國獲得這種香菸的途徑就更方便了,同樣地,他們對於“勝利”的渴望超出和平地區人們所能想到的極限。隨軍記者達基揚娜-阿爾卡迪耶夫娜-斯梅良斯卡婭(女)在回憶中說:“我看到過一個菸草箱子怎樣飛落到沼澤地中,引起一片破口大罵…戰士們很珍惜彈藥,也很珍惜菸草…”菸草、香菸、打火石或火柴,在無情的戰爭中真的可謂士兵們唯一的慰藉之源。

此後菸草成爲振興東北經濟的重要一環被繼續發揚光大,一直到戰後,價廉物美的中國香菸一直是歐洲人民的最愛,也爲東北財政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這是後話。

從蔡鍔答應爲張漢卿的菸草大計提供人脈起,叔侄兩人的關係就進入了一個新境界。光志同道合不行,還要互利合作,這一點蔡鍔做得很好,他要用他的實際行動讓張作霖堅定信心。如何透過各種關係與歐洲各國的公使們聯繫,運輸有什麼要求,價格爲幾何,都是讓人頭痛的。

但是張漢卿是解決大事的人,他纔不會做那些傷腦筋的事咧,這些就由乃爸做好了,他有的是經商的人麼----路都鋪好了,若連這個都做不好,他要鄙視那位奉天王呢。

此時張漢卿已經想到另外一件事上,他略有侷促地對蔡大將軍說:“世叔,小侄有一件事情藏在心裡好久了,不知是否可以問一問?”

張漢卿正對了老蔡脾氣,本着提攜後進的想法,蔡鍔大方地揮手說:“當然可以。”

“蔣方震將軍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很厲害?”

蔡鍔愕然:“呃…”

張漢卿道:“我想去拜見百里先生。” 他接着又促狹一笑:“也不知道‘軍刀三傑’中,世叔與蔣方震將軍不知誰更厲害些?”

這個是難題,因爲在蔣百里與蔡鍔誰更厲害的問題上,後世孰多爭議。

從軍銜上講,護國討袁戰爭之前,蔡鍔已經官拜民國政|府一級上將;而蔣百里直到十年後,還只掛着箇中將,只是在死後追贈的上將。

從武功上講,蔡鍔身經百戰,功勳累累,其組織指揮的四川戰役,無論是在制定計劃、組織協同、還是實施指揮諸方面,都有條不紊、果斷堅決,在整個護國戰爭中,堪稱精彩的一幕。蔡鍔之名氣,也在此役後家喻戶曉,爲其一生軍事生涯之巔峰。後世上的朱德總司令與劉伯承元帥,此時都在他麾下爲一小將:而蔣百里一生從未有機會親自帶兵作戰,在戰術上殊有建樹。

在戰略上,則是蔣百里之強項,但要恐怕歸功於其比之蔡鍔之長壽(雖然正史上蔣百里也只活了56歲,但比37歲的蔡鍔則又有了歲月沉積與歷史演進的優勢,參考蔣在1936年才大致完成其“以空間換取時間”的著名“持久戰”奠基人的理論《國防論》)。他的貢獻,恐怕還是其桃李滿天下的軍中子弟吧。

而蔡鍔則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並加以總結,關於作戰指導,蔡鍔認爲:“戰略戰術須因時以制宜,審勢以求當,未可稍有拘滯,若不揣其本,徒思仿效於人,勢將如跛者之競走,鮮不蹶也。”從這一思想原則出發,他既不完全肯定曾、胡“主守不主攻”的思想,又不被當時西方兵學家“極端的主張攻擊”的思想所左右,而是根據中國軍隊、軍費、交通等情況,提出了誘敵深入的戰略設想。他說:“中國數年之內若與他邦以兵戎相見,與其孤注一擲之舉,不如採取波亞戰術(指游擊戰術),據險以守,節節爲防,以全軍而老敵師爲主,俟其深入無繼,乃一舉殲除之。”從這一點講,蔡鍔對中國的國情的瞭解是相當精到和獨特的,絲毫不亞於蔣百里,或者說是蔣百里後來理論的補充----畢竟蔣百里提供了中國在大方向上必勝的論證,而蔡鍔則指導了中國如何勝的難題。兩者的結合,大概便是後來毛爺爺的《論持久戰》、《論游擊戰》的主要思想。

對於自己和蔣百里孰高孰低的問題,還真不好回答,也從來沒做此比較。自己年紀輕輕就執掌一省軍事,于軍事理論上也頗有研究,而蔣百里則多在軍事理論和軍事人才的培養上有建樹,兩者嚴格意義上講是軍事學的兩大分支。蔡鍔當得上軍事家,而蔣百里則只能說是軍事學家。

蔡鍔是正人君子,說自己強於蔣百里的話是萬萬不會講出來的,畢竟做人要厚道;但要說自己弱,又心有不甘,又怕張漢卿閱歷淺會真的認爲自己略輸一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這面子還是要爭一爭的。

想了一想,蔡鍔道:“我與你蔣世叔都畢業於日本陸大系,算是系出同門,但後來各自發展專業領域不同,機緣也不盡一樣,怎好比較?”他微微一笑,平靜下來,指着張漢卿的鼻子,笑着說:“漢卿,你怎麼會想到問到這麼奇怪的問題?”

張漢卿肅容回答說:“奉天部隊一直存在戰鬥力低下與指揮能力落後等問題,學良臨來之時,便和父親討論過關於重開奉天講武堂的事----現在想來恐怕已經大張旗鼓地開始了罷。只是學良始終存在一個疑點:鑑於練兵時間與財政限制,是作戰與指揮能力優先還是政工優先,學良仍在推敲。練一支百戰精兵,費用肯定不小;而政工優先,則奉天可用投入教育的資金來滿足政工部分的投入,費用較小。只是在提升軍隊戰鬥力方面是否有不足的地方還未可知。蔣世叔在戰略方向上的造詣自不必說,在保定陸軍學校教導中也有不俗成就。學良想親自討教這個問題。”

蔡鍔點頭,微笑着說:“政工,是什麼意思?”

張漢卿不好意思地說:“這是小侄想出來的新詞。政工就是用政治教育的手段來使官兵知道,他們是爲何而戰。學良私下也認爲,軍隊的戰鬥力不單單在於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士氣。另外部隊的政工人員也要改變策略,要官兵一體,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學良曾經對世叔的波亞戰術略有心得,用另外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打人民戰爭。只要獲得人民擁護,進可以從人民中源源不斷地獲得後勤、物力、人力的支持,退可以融入百姓中間尋得保護。學良認爲,現代部隊需要大批這樣的專職人員,這樣的人員應該是有文化、有思想的知識分子,這樣的人教出來的兵,纔是有精、氣、神的。”

蔡鍔不再微笑。他凝視張漢卿許久,徐徐道:“這個問題是你父親的想法還是你自己的認識?”

張漢卿郝然道:“只是學良自己的揣測。”

蔡鍔靜靜說:“漢卿今年15歲?”

張漢卿說:“虛歲滿15了。”

蔡鍔忽然拉起張漢卿的手說:“吾道不孤。我現在就帶你見見蔣方震。”

這番話能引起我們蔡大將軍的共鳴,不是沒有原因的。除了一些新式名詞外,張漢卿的見解結合了蔡鍔、蔣百里多年的研究成果,又解開了他多年以來的疑惑,怎不令他失態?(張漢卿:廢話,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符合中國特色的建軍與強軍之路,又怎麼會錯?)

當時,國內正掀起編練新軍、改革軍制的熱潮,把練兵作爲救國的“第一要義”。而蔡鍔等愛國青年則認爲尚武不僅需要刀劍,而且更需要精神,禦侮不僅需要槍炮,更需要國魂。提出對全民進行軍事教育、軍事訓練,以提高國民素質。張漢卿提出的政工人員教出精神的想法,正合他意。

而且張漢卿“官兵一體”的提法甚得他心。蔡鍔也一直提倡官兵之間“和輯”相處,使士兵把軍營視爲“第二家庭”。他特別欣賞曾國藩“帶兵如父兄之帶子弟”這句話,認爲帶兵者若“能以此存心,則古今帶兵格言,千言萬語皆可付之一炬”。張漢卿小小年紀能有這種認識,不能不讓他刮目相看。

第668章 會晤第806章 去留之辯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東路第19章 商機第305章 平叛大計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第9章 質子第491章 黑喇嘛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498章 空城魅影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395章 鞏固西北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547章 定贛第981章 扎手第906章 黃海硝煙第22章 仍是神棍第118章 禮遇第177章 對峙第362章 求賢若渴第283章 分裂第499章 夜襲第45章 戰鼓擂第178章 功成第324章 刺蝟第155章 匪亂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326章 請願第241章 內訌第807章 晴天霹靂第743章 借雞生蛋第50章 生日第928章 怎一個亂字了得第303章 接班人(下)第493章 決戰前夕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748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上)第290章 搶械 (上)第915章 軍事考察團第842章 日本式裁軍第33章 手足亦無情第1章 穿越爲少帥第801章 逆轉第795章 得寸進尺第207章 交易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480章 下馬第832章 政工制度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211章 牀前第469章 統戰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307章 示弱第718章 決心第625章 空襲之後第260章 助力第844章 對比鮮明第745章 德國的憤怒是中國的福音第28章 入戲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457章 毒瘤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53章 民國第一外交家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268章 反彈與變通第265章 落幕第935章 作戲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172章 喜第505章 出塞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03章 交心第8章 鼓手與打手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933章 煽情第1004章 更大的天地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829章 引蛇出洞第565章 突破第908章 近身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838章 國殤第397章 北上艦隊第885章 突圍第972章 輕舞飛揚第133章 嫡系第374章 弱國無外交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843章 田中奏摺第568章 底氣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570章 送上門的交易
第668章 會晤第806章 去留之辯第734章 那神來的一槍第635章 開打的前奏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東路第19章 商機第305章 平叛大計第314章 自力更生之始第636章 意志的較量第9章 質子第491章 黑喇嘛第611章 孫文北上(下)第498章 空城魅影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485章 牆頭鼓角聲悲壯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395章 鞏固西北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547章 定贛第981章 扎手第906章 黃海硝煙第22章 仍是神棍第118章 禮遇第177章 對峙第362章 求賢若渴第283章 分裂第499章 夜襲第45章 戰鼓擂第178章 功成第324章 刺蝟第155章 匪亂第840章 磨刀霍霍第326章 請願第241章 內訌第807章 晴天霹靂第743章 借雞生蛋第50章 生日第928章 怎一個亂字了得第303章 接班人(下)第493章 決戰前夕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748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上)第290章 搶械 (上)第915章 軍事考察團第842章 日本式裁軍第33章 手足亦無情第1章 穿越爲少帥第801章 逆轉第795章 得寸進尺第207章 交易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480章 下馬第832章 政工制度第100章 殺手之王的槍下第211章 牀前第469章 統戰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307章 示弱第718章 決心第625章 空襲之後第260章 助力第844章 對比鮮明第745章 德國的憤怒是中國的福音第28章 入戲第809章 東北大學的大學問第457章 毒瘤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53章 民國第一外交家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268章 反彈與變通第265章 落幕第935章 作戲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172章 喜第505章 出塞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03章 交心第8章 鼓手與打手第759章 美國在亞太的政策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479章 彈丸之地第933章 煽情第1004章 更大的天地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829章 引蛇出洞第565章 突破第908章 近身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838章 國殤第397章 北上艦隊第885章 突圍第972章 輕舞飛揚第133章 嫡系第374章 弱國無外交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843章 田中奏摺第568章 底氣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570章 送上門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