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

張漢卿是個在政治上大事情“拿主意”的人,但對於細瑣的工作則不是其強項,一切都有賴於以王永江爲首的東北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發改委的前身,張漢卿掛名主任)實際執行,他的主要工作在於“用驚人的預見性給東北新政以奇思妙想”(參見《中華民國史----張學良傳》)。

東北新政之初,財政緊迫的狀況非常明顯。東北雖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卻缺乏必要的人口來開墾。此時農業耕作還處在近乎原始的肩挑手扛(這種狀況在正史上的60年後改革開放好久時仍然在中國遍地出現),短期內個人也沒有能力開墾如此之多的土地。生產力的低下束縛着農業的發展,而農業正是張漢卿賴以爲工業輸送營養的基本要素。

搞工業,需要錢,錢開始只能從作爲第一產業的農業中來;農業要想大發展,生產效率要提升,需要機器等工業的成果,彷彿陷入一個死循環。張漢卿不是搞經濟的專家,但是經濟學的理論他明白,這一點甚至要比東北許多財經界的高手們還懂得多。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錢最終還是得從農業中來。

其實東北在全國來講並不算窮,這裡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黑土地,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地表江河縱橫,地下水量可觀,大氣降水充盈,極爲適宜農業發展。工業上,因爲日、俄先後侵入,並將這裡作爲其原料的採集地,帶動了採礦業、鍊鐵業及相關產業的出現,相比較而言,在工業方面,除得賴於沿海的地理優勢的天津、上海、廣州、青島等城市外,當時全國還沒有比東北工業更“出色”的----雖然東北也只有算是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工業。

根據爲解決地多人少的狀況而制定的《東北移民法案》,政|府爲從關內和朝鮮邊民的進入大開綠燈。由於關內連年內戰,以及聽聞東北有地可種的吸引,赤貧的中國人口從華北大量涌向關外。京奉線上,闖關東的優惠政策繼續執行,在京津水災開始後的一年時間裡,就有一百多萬赤貧人口移民東北,其後以月入十萬人的速度增加,到1919年1月,全東北人口(僅關外三省)爲2622萬,到年底猛增到2783萬人,1920年底更達到3097萬人,此一趨勢明顯加快。

感謝上帝!張漢卿雖然不是忠誠的基督教徒,卻忍不住對風調雨順的氣候大加感激,因爲1918年又是個豐收年。隨着又一個豐收年,東北聯省自治政|府所據的東北三省年產大豆200萬噸,小麥160萬噸,稻子56萬噸,小米80萬噸,高粱640萬噸,玉米400萬噸,雜糧豆類(大豆除外)48萬噸,棉花24萬噸,菸草13萬噸。存欄牲畜包括馬320萬匹,牛240萬頭,羊2400萬頭,豬3200萬頭。全地區年產糧食約1600萬噸左右。政|府統計局的信息顯示,截止12月底,全地區可耕地面積爲4000萬頃(40億畝),其中已耕地1250萬傾。森林面積爲1億7000萬頃。東北已是不亞於江南的“北方糧倉”(歷史以來本就如此)。

農民豐收了,有一定經濟地位的老地主們也富了,可是國家除了收取可憐的一小部分農業稅外,好像完全與此不相干。之前政|府的種種努力,有種與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覺。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行!張漢卿要想方設法從農業中取得不斐的利潤,不然國弱民富,他自己的多方努力,只是把東北養肥了而已,難道對於肥豬屠戶就不殺了?錯!肥豬是屠夫的最愛!

可是稅收不能提高了:一方面這是新民土改精神的延續,朝令夕改是拿改革當兒戲,徒引起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和不信任;另一方面,爲了吸引更多人進入東北,加入東北農業改革的浪潮中來,減稅政策還要持續進行。

錢還是要從農民手中來。因爲東北自治政|府,千百年來從未有過好日子的東北農民們,破天荒地第一次把豐收的成果據爲己有,國家說的不干涉餘糧還真的做到了。這一點,讓農民們對政|府的信任空前,對政|府的各項法令法規和要求積極貫徹並相當相信。在這種情況下,爲最大化募集經濟建設的資金,東北國債,也稱國庫券,閃亮登場。與它一齊登上歷史舞臺的,還有糧票。

到底是先有國庫券還是先有糧票?誰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國庫券的存在刺激了糧票的發行、還是糧票的存在刺激了老百姓對於國庫券的認可,誰也說不清楚。唯一可以說清楚的,是這兩個票、券的發行,都是少帥鼓搗出來的。

錢流通了才能變成資本,而老百姓的資本,就是手中的糧食。東北窮是窮,可是如果把老百姓手中的糧食變換成資本流通起來,那也是一筆不菲的金額,足夠支撐起東北經濟的原始積累。東北的地主、商人們可不窮,即使東北的人民窮,也架不住人多不是?不從他們手裡刨點食出來,對不住穿越以來的各種優勢。

歷來資本的原始積累都帶着血和淚,英國的圈地運動、16世紀的奴隸貿易都如此。東北國債糧票的發行,參考着這一原則,但又有很人性化的補充。

這被東北財經界譽爲天才般的傑作的兩樣東西,讓張漢卿起初揹負了吸血鬼的壞名聲。但等到政|府如期兌現承諾,又被讚揚爲切切實實地爲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所以說,很多事情,要走着瞧,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錯的。

農民的產出包括兩部分:公糧和餘糧,張漢卿着眼點是佔比較大的餘糧,他的思路是把這部分餘糧拿出來、政|府用少付或不付錢的方式使用一段時間。

做這個事,開始是有點血腥,這個是陣痛階段的必須。爲了讓老百姓把餘糧“主動”交出來,政|府做了充分宣傳:除留夠口糧和來年的種子,所有農戶、商販,只要家裡藏有糧食超過一定額定,均視爲屯積糧食,一經發現即予沒收,數量巨大者按擾亂經濟罪予以重處。

當然,爲了減輕老百姓對政|府的埋怨,工作組和宣傳組也宣佈,強制期限爲三年。非常時期,國民要非常配合纔對。

第391章 寧夏之戰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703章 統一第614章 坦白從寬第484章 兵臨城下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34章 惺惺相惜第447章 開府建衙第822章 調查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639章 尿遁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第104章 說客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802章 反思第566章 張作霖手黑第258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191章 解放農民就是解放中國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685章 有人有意見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901章 僵持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601章 自導自演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第92章 後院起火第212章 了結第295章 陸建章之死第98章 問訊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291章 搶械 (下)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725章 不算成功的成功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985章 回馬槍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359章 初晴後雨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705章 三權分立第638章 你要聽我話第263章 許願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654章 浩浩大勢不可擋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746章 人民戰爭論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97章 被盯上了第616章 曹錕賄選(上)第157章 動員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753章 交通大建設(上)第527章 奇襲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第72章 打秋風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473章 以史爲鑑第75章 走狗與臉面第768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下)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76章 秀才與兵第1008章 以血還血第175章 直面第111章 翻臉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517章 民族政策之初體驗第12章 君前奏對第989章 五相會議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683章 裁兵(上)第885章 突圍第804章 敲定第107章 詭異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351章 不動產登記制度第520章 一場影響深遠的宴會第913章 中華魂第865章 岸炮與軍艦的對決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602章 張宗昌治魯第958章 硬茬第40章 全武行第4章 息亂(上)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758章 呼聲與應對
第391章 寧夏之戰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703章 統一第614章 坦白從寬第484章 兵臨城下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866章 民國第一場海戰第34章 惺惺相惜第447章 開府建衙第822章 調查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639章 尿遁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第104章 說客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802章 反思第566章 張作霖手黑第258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191章 解放農民就是解放中國第755章 學習敵人的長處是勝利的保障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685章 有人有意見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901章 僵持第518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601章 自導自演第731章 臺前幕後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第92章 後院起火第212章 了結第295章 陸建章之死第98章 問訊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291章 搶械 (下)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725章 不算成功的成功第463章 國防科工委的成就第985章 回馬槍第620章 四照堂點將第623章 戰地詩人第359章 初晴後雨第712章 影響深遠的舉措第916章 和平的一線曙光第705章 三權分立第638章 你要聽我話第263章 許願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740章 領事裁判權之爭第654章 浩浩大勢不可擋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746章 人民戰爭論第421章 崑崙壓頂第182章 多管齊下第148章 毛腳女婿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97章 被盯上了第616章 曹錕賄選(上)第157章 動員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753章 交通大建設(上)第527章 奇襲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548章 孫大炮遇上了真大炮第72章 打秋風第675章 向左還是向右第473章 以史爲鑑第75章 走狗與臉面第768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下)第483章 臨門一腳陷進去了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76章 秀才與兵第1008章 以血還血第175章 直面第111章 翻臉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517章 民族政策之初體驗第12章 君前奏對第989章 五相會議第367章 人事與人勢第683章 裁兵(上)第885章 突圍第804章 敲定第107章 詭異第500章 且戰且退第351章 不動產登記制度第520章 一場影響深遠的宴會第913章 中華魂第865章 岸炮與軍艦的對決第649章 接收上海(下)第602章 張宗昌治魯第958章 硬茬第40章 全武行第4章 息亂(上)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758章 呼聲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