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海警處

以孫逸仙爲首的廣東軍政|府的失敗,原本離開北京的部分國會議員們又可以名正言順地回北京參加徐世昌之後的總統選舉了,這讓新國會裡充滿了火|藥味。

當初南下“護法”的議員們看不起沒骨氣反對袁世凱、甘爲羽翼的舊同僚們;而舊同僚們也指責護法議員們借護法之名行分裂之實的舉動;在段祺瑞“安福系”掌權時上任的議員們也沒能倖免,充分體會到被“孫大炮”薰陶過的護法議員們的犀利炮火。

人民軍需要歇養,直系也要練兵,雙方難得的在這件事情上又達成一致了,以至於關內、外出現了難得的和平局面。在這種氛圍下,張漢卿命令韓麟春爲關內人民軍副司令兼代理總司令,節制西北、華中、華南人民軍,自己返回老巢瀋陽,開始新的起點。

之所以急着回來,是因爲妻子于鳳至的病情有些重,然而醫生都查不出來。本來於鳳至還要瞞着張漢卿,但是見她日漸憔悴,張作霖還是向遠在華中的張漢卿拍了急電。

延醫問藥之餘,也許是情緒的好轉帶來的作用,于鳳至在張漢卿身邊,努力地做出好轉的跡象,讓安慰張漢卿得以有時間處理公務。也在這期間,他讓黃婉清懷上了第二個孩子。

這時候楊宇霆已經重新回到張作霖的視線,重新擔任重要的瀋陽兵工廠的督辦,只不過他的奉軍總參議的頭銜卻被蔣百里取代了。

這人也是良才,經過一番努力,在很短時間內使瀋陽兵工廠的規模遠超了張作霖等人的期待,也超出了張漢卿的理想,令張作霖再次刮目相看。

也在此情況下,張漢卿決定,由楊宇霆連帶負責管理漢口兵工廠、蘭州軍械廠的生產,其實做着總裝備部的工作…

北方工業及國防佈局在蔣百里的統籌下,孫烈臣、郭鬆齡的督促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着,漸漸地,一個多年來顧不及的任務進入了腦中,這就是建設真正的海軍。

自張漢卿遠征蒙古以後,他就沒能顧得上成立海軍這件事。

本來在與蔣百里等人的戰略計劃中,中國以偏弱的經濟、工業實力是不能陸權、海權共抓的。在國家還未統一、軍力孱弱時,主攻陸軍的發展是可行也是必須的,但是隨着人民軍的壯大,保護內河、沿江、沿海的任務日益突出。

以長江爲例,如此廣闊的流域單靠陸軍既勞師動衆,也使得兵力分散、使集中成爲不可能。而且將來對日本關東州的動作以及守衛京畿,沒有海軍、哪怕即使是淺水海軍是無法想象的。

海軍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國近代史上受屈辱的過程,也是體現海軍重要性的佐證。想一下英國、法國這些老牌強國,正是靠軍艦,一次又一次打開中國封鎖的大門;正是日本,靠兩次海上大捷,奠定了東亞強國的地位。中國要想守住遼闊的海疆,海軍的發展應未雨綢繆。

當然張漢卿還沒自大到準備發展強大的海軍對抗強大的日本甚至是美國。在他看來,沒有二、三十年的努力追趕,中國是不可能在海上稱雄於日本的,更別說老牌的海軍強國英國、美國了,哪怕僅僅是在東海。

但是建立一支近海海軍,在強大的空中力量的保護下遂行保衛海岸線的任務是非常可行的。

此外,一支存在的艦隊,也是讓敵方不得不正視的棋子。正如著名的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總結道,一支未知的艦隊,“只要存在,即使是弱小的,對於敵方各種或多或少的公開利益來說,也是一個永恆的威脅。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到打擊,而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行動,直到這支艦隊被摧毀或者制服爲止。”

人民軍陸軍已經初具規模,該到了海軍以其強大的機動性及移動炮臺的作用不能不得加以重視的時候了。

民國時中國在飛機的建造能力上與世界同步,而且飛機的造價極低。以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爲例,造價爲一千萬元,抵得上100架中國新制的“甲型一號”水機的總和,或是裝備一支滿員的陸軍師(奉系標準)。

遠洋上當然戰列艦逞威,但在近海,100架水機以其更有利的戰鬥能力(水陸兩棲)在綜合戰鬥能力上是要遠遠強於這艘戰列艦的,而多一個陸軍師對目前的奉軍來講,要比多一艘戰列艦要更有用。

海軍是一個體現國家綜合實力的兵種,其複雜程度要遠比體現工業能力的汽車還要大。想一想到20世紀末期,作爲全球製造大國的中國還不能製造出超出一萬噸排量的大艦及渦輪機就可知一般。

爲了更有效地控制長江內河及渤海灣、膠東灣、遼東灣,建造一支規模適當的近海海軍勢在必得。此外,爲了將來的發展,給海軍添加雄厚的軍工底子是未雨綢繆的打算。

中國海軍的建設也不乏人才。從在中國海軍史上“生前享有隆聲,死後享有美譽”的原北洋政|府海軍總長、海軍上將薩鎮冰,到在後來各次對日的交戰中,中國各艦隊的艦長或司令如馬紀壯、宋長治、陳季良等,以及作爲駐英武官親赴一戰前線觀戰的陳紹寬,還有現任東北江防艦隊司令的東北老將沈鴻烈等,人才輩出。

薩鎮冰在直皖戰後就辭去海軍部長職務,在京呆了一段時間後面對已經支離破碎的海軍心灰意冷,準備回福建老家。張漢卿及時地勸阻他,並以嶄新的視角和他談了中國未來海軍發展的強國夢。

張漢卿的思路、對海軍的認識和對海戰的全新見解讓薩鎮冰感覺到了中國海軍的希望。感於少帥的盛情及強烈的海軍報國夢,他擔任奉軍在秦皇島新成立的海軍艦艇指揮學校校長,爲中國海軍培養人才。

在他的帶動下,一大批福建籍的海上精英加入到這個隊列,期待着在海上重鑄輝煌。用張漢卿的話說,“寧要人等裝備,不能讓裝備等人”。

之所以對陳紹寬印象深刻,是因爲歷史上他首先提出中國要建航空母艦。在當前“大炮鉅艦”主義盛行的時期,能有這種眼光的寥寥無幾。

作爲第一個目睹第一艘航空母艦的下水的陳紹寬,當時還是在中華民國駐英大使館武官任上。

1918年,英國將“恩加丹”、“暴怒”號等大型艦艇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其中“暴怒”號加裝了飛行甲板,使其成爲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是年7月,從“暴怒”號起飛的7架艦載機,轟炸了德國的空軍基地,顯示了航母的巨大作戰能力。

目睹此情景的陳紹寬,意識到了航空母艦對於現代海戰的重要性。在考察報告裡,他這樣寫道:“現代海軍在海戰時,欲取攻擊手段,必有賴於艦上所載的飛機。”

不過有賴於那個時空中國的現狀,陳紹寬註定完成不了他的航母夢。可是,現在呢?

陳紹寬在與張漢卿交流之後立即成了少帥的粉絲:這位少帥不但完全贊同他的航母中心論,而且還高瞻遠矚地提出聯合編隊反潛、區域防空的概念,認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潛艇的大規模使用會讓世界軍事產生巨大的變革,並預測多用途、大型航空母艦是未來海軍建設的主流,且指出大炮鉅艦主義很快會遭到淘汰。

不但如此,他還勾勒出未來中國海軍的方向並透露中國在不久的將來至少會建造8艘以上的航空母艦羣。這一席話聽得陳紹寬熱血沸騰,這時候的他還沒到正史上天真到要讓當時的民國政|府建造20艘航母的異想天開。

張漢卿也十分欣賞陳紹寬對於擴大中國海軍力量的癡迷:很多事情真的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中國對於海軍的認識還很膚淺,國民對海洋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作爲陸地的補充上,很少人想到“藍色國土”,很多高級將領還停留在海軍是陸軍的補充的層次上。

改變這種狀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專門的海軍人才,對中國海軍的發展是好事。他相信自己還把握得住,不至於窮兵黷武。眼下國力還不能夠圓夢,但是陳紹寬還是被任命爲奉軍海軍規劃署署長,以保持海軍的穩步發展。

而陳季良當初因爲“廟街事件”被張漢卿所救,隱姓埋名爲“東北水上保安大隊”的高級顧問,現在終於可以一展抱負,擔任水面艦艇規劃署署長。

作爲一支正式的力量躋身軍界,少帥辦公室的航警處正式改名爲海警處,因之東北江防艦隊也正式更名爲東北海防艦隊。從江到海雖然只一字之差,卻表明了張漢卿的抱負。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北京中|央政|府海軍部對張作霖這種不亞於巧取豪奪的行爲,竟然予以承認。在奉軍海警處成立的儀式上還派人前去檢閱,以示祝賀。

以至於吳佩孚對奉系終於有一支艦隊可以與其控制下的“渤海艦隊”分庭抗禮後,酸溜溜地諷刺說,“江防艦隊從此由國臣變成了家將…”

可是沒辦法,誰讓老張控制了中|央呢?

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467章 試探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50章 生日第84章 論英雄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177章 對峙第365章 奉系初長成(上)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919章 言歡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53章 民國第一外交家第262章 大劫第625章 空襲之後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344章 難言之忍第168章 撫卹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954章 打大了第112章 戲精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784章 曇花一現的強硬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272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下)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507章 異樣心思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165章 咬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703章 統一第1005章 勝利者的福利第300章 親情第247章 利益交換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307章 示弱第952章 問計第157章 動員第889章 殺俘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886章 危局第225章 財閥的形成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912章 慘烈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460章 野心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第487章 如此追擊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313章 勝利第550章 入粵第438章 飯局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703章 統一第955章 張漢卿的心思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146章 試探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42章 君子之黨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880章 輕敵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第799章 政治家的行徑第852章 迎戰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855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下)第68章 中介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346章 進門之辯第442章 擊斃了日本浪人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上)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310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858章 上兵伐謀第871章 咬殺二十一條解析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145章 雅聚第266章 施恩第58章 舞者魅也第908章 近身第976章 統戰第323章 妥協第120章 左右手第9章 質子
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467章 試探第990章 家事國事事事關心第50章 生日第84章 論英雄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177章 對峙第365章 奉系初長成(上)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919章 言歡第490章 蛙跳戰術第53章 民國第一外交家第262章 大劫第625章 空襲之後第826章 真相開始出現第344章 難言之忍第168章 撫卹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954章 打大了第112章 戲精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784章 曇花一現的強硬第767章 混蛋透了的女人(上)第272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下)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507章 異樣心思第680章 相煎何太急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165章 咬第445章 火車一餐第703章 統一第1005章 勝利者的福利第300章 親情第247章 利益交換第249章 後發制人第231章 對工業體系的一次籌劃第307章 示弱第952章 問計第157章 動員第889章 殺俘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886章 危局第225章 財閥的形成第1002章 漢城談判第912章 慘烈第994章 如此示範第460章 野心第939章 形勢突變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第487章 如此追擊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313章 勝利第550章 入粵第438章 飯局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703章 統一第955章 張漢卿的心思第816章 豔福就是豔遇後得福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271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上)第146章 試探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687章 1924年的軍改第125章 衆叛親離第42章 君子之黨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880章 輕敵第502章 大吃一驚的好消息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第799章 政治家的行徑第852章 迎戰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855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下)第68章 中介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70章 少將軍的生意經第346章 進門之辯第442章 擊斃了日本浪人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上)第903章 僥天之倖第924章 叢林時代第229章 恩怨仍未結束第158章 屈辱與自強第310章 團結就是力量第1006章 揚眉吐氣第858章 上兵伐謀第871章 咬殺二十一條解析第563章 誰比誰更尊貴第519章 舌尖能抵百萬兵第145章 雅聚第266章 施恩第58章 舞者魅也第908章 近身第976章 統戰第323章 妥協第120章 左右手第9章 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