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海上烽煙起

如果說日軍第2師團的失敗可以歸咎於中國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有出奇不意效果的原因,敗亡而不失悲壯的話,其擁有一戰經驗的海軍驅逐艦隊在對陣中國新成立不久的渤海艦隊的敗亡則完全是由於輕視和戰術不當引起的。

根據戰前的情報,中國新式驅逐艦還是仿製美國淺水型驅逐艦來設計的,由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首艦“長江”號。

這款軍艦堪稱那個年代驅逐艦的巔峰之作,曾經爲美國參加一戰護航立下汗馬功勞,數量也很大。

這種軍艦非常適合於在內河行駛,但在近海的海岸線邊擔任護衛也能夠堪用。雖然噸位不足掛齒,但它畢竟是中華民國成立以來自行建立的最大的軍艦,意義非凡,對維護中國遼闊的海疆海權來說有極大的幫助。

將來技術成熟之後,完全可以憑此設計出一款適合於海上航行的驅逐艦。

它的優點是極便宜的價格,對圍剿潛艇和防空有極高的性價比。不過由於當時各國對於海軍的着力點都放在能夠進行決勝的戰列艦身上,還沒有體會到未來的海戰着眼點應當在於防範水下和空中力量,它的這種優點還未能得到重視。

起初美國軍界還有些人擔心中國海軍會因此而崛起,像其陸軍一樣,但遭到了嘲笑:“這樣的軍艦造得再多,還能越過太平洋威脅美利堅嗎?”

所以繼美國放寬其炮艦的對華出口後,因爲中國海軍明顯地仍然處在更大型的軍艦的摸索期,所以對於“無關緊要”的該型驅逐艦的需求,美國政|府也就在默許間同意中國海軍進行仿製:

確實,在遠洋決戰,看得還是戰列艦的噸位和大炮口徑,這種只能自保的小噸位的軍艦不會撼動美國海軍的任何優勢。不過如果他們知道張漢卿只是在爲中國的軍艦製造儲備能力和人才,他們肯定不會答應得如此輕鬆。

雖然舊中國有值得大書特書的造船歷史,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這種能力和現有的工業水平是不相稱的,偶爾的燦爛不能掩蓋在海軍人才上的落後。

因此雖然不少奉軍高層,特別是以郭鬆齡爲首的海軍派人士非常希望能夠尋找機會和支持建造中國自己的戰列艦,以此讓中國海軍真正站起來,但牛X如張漢卿,亦不能逆歷史事實而不顧。

戰列艦是當時海上爭鋒的決定性力量,十分顯眼。

製造它的技術複雜,還包括中國一直沒有能力建造的巨型大炮、超大動力系統和超級船塢,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各海洋大國均封鎖此技術,靠引進非常不現實,而自行摸索又費時持久,緩不濟急。

反不如從小噸位艦艇做起,既能積累造船經驗,也能由量變轉向質變,讓中國從淺水海軍向深水海軍逐步邁進,漸次形成戰鬥力。

因此張漢卿對中國海軍用最少時間取得最大力量不遺餘力,他也致力於對海軍將領們灌輸這樣一種觀念:大炮鉅艦的觀念已經落伍於這個時代,而且對其的武裝不是中國現有工業實力可以承受,但是改變戰略及有效的戰術運用可以在海軍發展中別樹一幟。

在他的影響下,海軍對於潛艇、魚|雷艇的戰術研究,對於海空一體戰術的演練是中國海軍有別於世界各大海軍強國的亮點。

時至今日,在渤海灣,中國已經擁有6艘潛艇、18艘魚|雷艇和主要由水轟-1和魚轟-1組成的水機第1聯隊和魚轟第一聯隊滿建制的兩個大隊,總計198架。

此外,值得作爲渤海艦隊司令宋長治中將欣慰的是,他在戰前即擁有了一支由10艘軍艦組成的第1驅逐艦支隊和由6艘趕製的驅逐艦組成的不滿編的第4驅逐艦隊。和華南、長江兩艦隊的驅逐艦一樣,這些新驅逐艦都是那種平甲板,有四座煙囪,排水量一千二百噸,吃水深度九英尺十英寸…

當初引進其的目的即是萬一戰爭進程不盡如人意,中國海軍即可以以此種軍艦沿江退入內陸,使日本龐大的海軍“望江興嘆”。

這些被張漢卿稱之爲中國第一代驅逐艦的“大型”軍艦----也許在美英日等海軍強國來說,1200噸的軍艦不值一提,但對於屢屢從海上被外國列強突破的中國來說,這也是中國現階段能夠獨立並批量建造的最大的軍艦了----雖然之前也有爲美國建造更大型軍艦的光芒,但從成軍的角度,這纔是中國造船業真正的實力。

不過由於張漢卿有過來人的眼光,這些軍艦後來改裝了世界艦船發展趨勢的柴油機作動力,而不是老式但穩定的燃煤機。

除新動力裝置仍然爲購買自美國並仿製外,其它一切均是國產。比較同期日本海軍所用的“穀風”級驅逐艦,綜合力量上並不落於下風。

此時,日本駐紮在關東州的第17驅逐艦分隊共有4艘“穀風”級驅逐艦,分別是:浦風號、穀風號、磯風號和濱風號。

穀風級驅逐艦是日本1915年新的“八四艦隊”案的一部分。爲了爲新的長門級戰列艦提供護衛而建造續航力更大的大型驅逐艦,並和兩條天龍級輕巡洋艦一起被看成“八四艦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當時只有建造一艘“穀風”級驅逐艦的資金,但是意大利政|府出乎意料的付清了一戰中轉讓給他的浦風級驅逐艦江風號的餘款,日本便用這筆資金建造“穀風”級驅逐艦的第二艘,並繼續用江風的名字命名。

穀風級最初是是按磯風級的放大改進型設計的,但是火炮換成了新的3年式120毫米45倍口徑炮(這種火炮以後被很多日本驅逐艦所使用);此外由於一戰後日本獲得了很多海外殖民地,要求穀風級擁有更好的遠洋性能,並且安裝3座將最新研發成功的雙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其主要性能參數----排水量:1300噸(常備)/1580噸(滿載);航速:37.5節;續航力:4000海里/15節;防護及火力:3座單座三年式120毫米L/45炮、4座單裝7.7毫米機槍、雙聯裝六年式533毫米魚|雷3具;標準載員128人。

從數量上看,中國參戰的驅逐艦有10艘之多,而日本只有4艘,大佔優勢。但是日本還有中國目前不具備的大噸位輕巡洋艦“由良”號1艘,另外,經歷對華對俄的兩次海上戰役的勝利和一戰戰勝國的地位,使得日本海軍的作戰經驗、信心都遠超中國(士氣是雙方都有的),遂使勝利的天平在兩可之間。

日本海軍艦隊還有一個倚仗是一定會而且據知是正在趕來的援助。在吳港的聯合艦隊已經起錨,不出意外,兩天之內一定可以到達這裡。有強大的日本陸軍關東軍,有一流的日本海軍,支那人應該也沒有力量進行這場明顯自不量力的抵抗吧?

要知道,他們連一艘噸位超過日本驅逐艦的軍艦都沒有啊。在關東州的戰鬥,恐怕不過是中國人做做樣子罷了。只要大日本帝國的獠牙一張,中國人的勇氣就拋到爪窪國去了吧?

做爲第17驅逐艦分隊的旗艦,“由良”號爲“長良”級的第2艘,噸位有5170噸,並有140毫米50倍徑主炮七門。

此外它還破天荒地安裝了二戰中日軍最負盛名的61cm魚|雷發射管八門。如此一來,就能發射威力驚人的九三式酸素魚|雷,也就是正史上二戰中震驚英美的“長矛”魚|雷,這使得長良級更具備了艦隊決戰巡洋艦主力的地位。

爲了有效把握戰場,它還隨機帶着一架水上偵察機。對毫無作戰經驗的中國海軍來說,這也在戰爭爆發後得到的第一次巨大的考驗。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日本人的軍艦還處在使用燃煤作爲動力的階段,無他,因爲缺油,而日本(包含日據朝鮮與臺灣等)的煤炭資源還算豐富。這樣,日本艦隊一出動,茂密的濃煙就把海面籠罩了。

分艦隊的直上俊樹大佐司令官的想法是設法找到渤海艦隊的主力進行一場海上決戰,如果能夠把它們一鼓而殲滅之,日本的動輸艦將可以在中國的內海邊隨時登陸,威脅京津、冀、魯、遼數地。此舉不但能夠極大地支援關東軍的作戰,還有機會在中國北方撕開一個大口子,使戰火向陸地漫延,或可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當年甲午之戰後,隨着北洋水師的覆滅,清政|府不就是失去了繼續抵抗的決心了嗎?

平心而論,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單靠他這一支分艦隊想殲滅整個渤海艦隊,野心未免太大了。雖然中國的這支艦隊就海面實力而言也就只掛着個艦隊的名,但它的全部家當不僅僅在於看得見的幾艘軍艦,還在於雄厚的發展潛力,以及先進的建設思路。

不是所有人對直上司令官的樂觀都有同樣的盲從,作爲驅逐艦艦長的小澤少佐、小淵少佐都對能否一戰而平的想法抱有懷疑。

好在日本陸軍慣有的“下克上”的作風,在海軍內部幾乎不存在,他們認爲即使直上司令官的戰術不能實現,但全身而退是不有問題的。

就是到這時,日本人還不知道,他們的海上對手是誰。

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428章 佈局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44章 燈市口的追逐第926章 慰問團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955章 張漢卿的心思第595章 沖喜第414章 談判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778章 貴圈很亂(下)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618章 埋釘子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42章 君子之黨第850章 忘恩的代價第944章 摧枯拉朽第575章 利好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138章 玩命的小張第49章 尷尬的出席第693章 精神戰第358章 少帥的面子第372章 說客(上)第430章 驚豔第430章 驚豔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684章 裁兵(下)第66章 誓言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007章 計中計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684章 裁兵(下)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34章 惺惺相惜第721章 針鋒相對第113章 黑白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614章 坦白從寬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233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66章 火辣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934章 撞破第879章 誘餌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191章 解放農民就是解放中國第92章 後院起火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37章 不打不相識第762章 代號574第896章 “無恥”的對手第663章 蘇聯之行第887章 三路進逼第505章 出塞第264章 收編第119章 治警第174章 風骨第709章 於一凡的大計第425章 攪皺一池春水第849章 調兵遣將第469章 統戰第738章 收租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873章 圍城打援(上)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982章 打黑第35章 打架第121章 學良進學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980章 忍辱第927章 調笑第506章 攻堅第791章 熱絡第72章 打秋風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859章 鋼鐵怪物(上)第267章 包容第973章 平安夜時不平安第925章 臺前幕後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242章 城南槍聲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49章 尷尬的出席第92章 後院起火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796章 美人揪心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147章 明心
第839章 昭和不和第428章 佈局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44章 燈市口的追逐第926章 慰問團第347章 被窩裡的商務第955章 張漢卿的心思第595章 沖喜第414章 談判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778章 貴圈很亂(下)第960章 日軍的輝煌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618章 埋釘子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42章 君子之黨第850章 忘恩的代價第944章 摧枯拉朽第575章 利好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516章 長治久安的政策第138章 玩命的小張第49章 尷尬的出席第693章 精神戰第358章 少帥的面子第372章 說客(上)第430章 驚豔第430章 驚豔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684章 裁兵(下)第66章 誓言第199章 連長韻事第1007章 計中計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684章 裁兵(下)第411章 請立即退兵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34章 惺惺相惜第721章 針鋒相對第113章 黑白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614章 坦白從寬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233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766章 火辣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934章 撞破第879章 誘餌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191章 解放農民就是解放中國第92章 後院起火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37章 不打不相識第762章 代號574第896章 “無恥”的對手第663章 蘇聯之行第887章 三路進逼第505章 出塞第264章 收編第119章 治警第174章 風骨第709章 於一凡的大計第425章 攪皺一池春水第849章 調兵遣將第469章 統戰第738章 收租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873章 圍城打援(上)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982章 打黑第35章 打架第121章 學良進學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980章 忍辱第927章 調笑第506章 攻堅第791章 熱絡第72章 打秋風第578章 去他媽的風度第859章 鋼鐵怪物(上)第267章 包容第973章 平安夜時不平安第925章 臺前幕後第139章 軍營女人第242章 城南槍聲第920章 諜影重重第49章 尷尬的出席第92章 後院起火第841章 虛假的皿煮與國民第357章 一個朋友第796章 美人揪心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147章 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