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皇子

臨近午時,十數騎從西往東馳來,蹄音如驟雨籠罩長街。

韓謙、馮翊、孔熙榮、李衝,與侍衛營副指揮兼參軍錢文訓、侯府典事管保等人迎出侯府,看到一隊車馬從宮門往這邊馳來,當前十數騎大聲呼喝着,在半空中啪啪直響的抽打皮鞭,將無關人等從長街上驅趕出去。

很快一乘裝飾華麗的馬車就在郭榮、陳德等人的護衛下,馳到侯府前停下來。

馬車紗簾遮掩,韓謙隨錢文訓、管保等人上前參拜行禮,就見一個體態豐盈、身材高挑、姿色頗豔的女官,從車裡揭開簾子,伸手要牽身後的少年走下馬車來。

三皇子楊元溥臉色有些蒼白,手縮在身後,咬着嘴脣,沒有讓女宮牽他下車,而是僵站在車前,打量着守在侯府庭門前的衆人,似乎還不知道怎麼應付眼前這一大羣他名義上的部屬,頗有些生怯。

韓謙站在一旁,看馮翊掩飾不住都快要打哈欠,知道三皇子楊元溥此時表現出來的生怯讓他有些失望了。

“戶部侍郎馮文瀾之馮翊、秘書少監韓道勳之子韓謙、左神武軍副統軍、忠武將軍孔周之子孔熙榮、信昌伯李普之子李衝,日後都是侯爺您的陪讀及差遣——侯爺您以後也要對他們四個好好親近……”郭榮翻身下馬,清了清些尖銳的嗓子,給三皇子楊元溥介紹韓謙等人。

孔熙榮歷來唯馮翊馬首是瞻,馮翊站在那裡不動,他也不動。

韓謙也是不動聲色,這時候看到那女官,暗中伸手推了三皇子楊元溥一下,似乎催促他說些話,但三皇子楊元溥的神色在這一刻變得更加僵硬,似被毒蛇舔了一下似的。

韓謙看到這一幕,想到馮翊剛纔說過,楊元溥身邊除了侍衛營指揮陳德外,其他人都是安寧宮指派的人手,看來真是不假。

侯府大門前的參拜,氣氛有些冷了起來。

侍衛營指揮陳德長得倒高俊挺拔、孔武有力,頗有英武之姿,但是他跟世妃王夫人沾親帶故,此時纔是小小的營指揮,要麼被安寧宮打壓得厲害,要麼就像馮翊剛纔所說的,此人不足爲恃。

陳德看到韓謙等人對三皇子楊元溥不夠熱情,眉頭一挑,朝三皇子楊元溥說道:

“殿下還沒有看過自己的侯府吧,外面天氣炎熱,殿下還是先進侯府歇下來,有什麼事情,等進侯府再吩咐我們不遲……”

衆人簇擁着三皇子楊元溥進侯府。

這時候韓謙他們才被允許跟着一起進內宅。

內宅候着的內侍、宮女更多,地方上也更大,重重疊疊的院落有十數重之多,但還嫌粗陋,遠不如晚紅樓曲徑通幽、景緻迷人。

在臨江侯府的北面,是一座空曠顯得有些荒蕪的園子,約有十一二畝地左右,比臨江侯府小不了多少。

園子四周用木柵牆圍了起來,韓謙看園子內的遺蹟,這裡之前應該是一座小規模的軍營。

園子是作爲侯府侍衛營日常操練之地,侍衛營的駐院以及馬廄等建築,就建在園子的東北角上,有夾道能通往侯府各處,以便遇到警情時,武卒持刀弓能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到各個角落。

三皇子楊元溥興致不高,衆人陪着草草用過餐,說了一會兒話,百無聊賴,就要到後園子觀看侍衛營的將卒操練。

雖說天佑帝鼓勵皇族子弟及皇子勤習騎射,但三皇子自幼養於宮禁之中,沒有接觸刀弓的機會。

到後園子裡看到侍衛煞有模樣在那裡練習射箭,楊元溥眼瞳裡第一次流露出感興趣的神采來,卻頗有膽怯的問郭榮:“郭大人,本侯也能射箭?”

“陳將軍乃陛下親點給殿下的騎射師傅,殿下能不能射箭,這得問陳將軍。”郭榮對三皇子楊元溥在自己面前所表現的小心翼翼,視如無睹,將這方面的事情推給侍衛營指揮陳德。

“陛下、世妃都吩咐過,殿下就府,原本就是要學習騎射的,陛下以後也會不時考校殿下的騎射練習得如何——殿下不但今日可以射箭,往後還要能吃得下辛苦,不要讓陛下失望才行。”陳德早有準備,當下就叫人準備好一張製作精美的獵弓,重新擺好箭靶,叫三皇子楊元溥試射。

也許是一個多時辰的接觸,韓謙等人都相當剋制的表現應有的謙卑跟小心翼翼,叫三皇子楊元溥找回些自信,他接過陳德爲他準備好的獵弓,試拉了兩把,問韓謙他們道:“你們可都會射箭?”

“我們當然都有學過。”馮翊頗有些驕傲的說道。

“那你們先射給我看。”楊元溥說道,先將手裡的獵弓替給人高馬大的孔熙榮。

韓謙等四人裡,孔熙榮長得最爲結實,又是大將孔周之子,楊元溥就想先看他箭術如何。

孔熙榮接過獵弓,拉了兩把,嫌棄的說道:“這弓太軟,換黃楊長弓,我射給殿下看。”

陳德眉頭微皺,但還是示意手下將身上所背的黃楊大弓解下來,替給孔熙榮。

軍中這種特殊的黃楊大弓,拉滿需要一石五斗力。

侯府侍衛營一百二十名健卒,人人皆配此弓,可見爲了衛護皇子的人身安危,在侍衛人選上,沒有誰敢做手腳。

孔熙榮氣力極大,侍衛所用的黃楊大弓對他來說,剛好夠用,拿出三支箭,走到箭靶一百二十步外,三箭先後射中靶,以示他不凡的箭術,又將黃楊大弓替給韓謙:“你要用此弓射箭?”

韓謙苦笑一下,朝楊元溥說道:“我可不敢跟孔熙榮比箭術,殿下您這張弓借我用吧。”

韓謙現在是能勉強拉開黃楊大弓,但勉強拉滿弓弦,又哪裡會有準頭可言?

長弓的射程,跟拉滿弦的弓力直接相關,一石弓才能射一百二三十步之外的物體。

韓謙從三皇子楊溥手裡接過的獵弓,那是一張不過四五斗力的軟弓,便走到五十步外連射三箭。

雖然三箭皆中靶心左右,但他的箭術,還是遠不能跟拿強弓在一百二十步外射中箭靶的孔熙榮相提並論。

馮翊荒嬉無度,主要還是不喜讀書,性情反覆無常,但對騎馬射箭這事卻也不生疏。在武風極盛的當世,郊遊野獵也是世家公子最貫常的遊樂活動之一。

馮翊拿起獵弓,在五十步外,三箭皆中靶心,箭術要比韓謙稍好看許多。

李衝要想保持準頭,不敢將黃楊大弓拉得太滿,就在一百步左右射箭,但箭箭皆中紅心,令侍衛看了也紛紛喝彩。

這一百二十名侍衛精銳雖然說是都擅箭術,但能做到這一步的,也僅三五人而已,李衝不愧是將門虎子。

李衝眉頭一揚,將黃楊大弓交給陳德身旁的侍衛時,揚頭朝韓謙這邊看來,不無得意炫耀之色。

韓謙卻不理會李衝,他注意到臨江侯楊元溥的眼裡,這時候流露出羨慕、興奮的神采,但拳頭貼着大腿外側捏緊,似乎要將此時心裡的羨慕、興奮的神采壓抑下去。

韓謙驀然想到:臨江侯楊元溥之前就知道李衝會到他的身邊,而且還頗爲期待李衝到他身邊?

韓謙給自己的發現嚇了一跳……

“我箭術就差你們太多,以後要跟你們好好學習。”

三皇子楊元溥或許還不知道他剛纔的小動作,泄漏了多少秘密,他從韓謙那裡拿回獵弓,先給自己找臺階似的說道。

他的身體都遠沒有長成,說話都帶有些稚氣,氣力比韓謙還要少得多,只能站三十步外將獵弓拉開一半,也學韓謙他們快速射出三箭,但三箭都擦着箭靶的邊緣而過。

看他持弓握姿,也知道他之前沒有機會怎麼接觸過弓箭。

楊元溥將獵弓替給陳德,說道:“陳將軍,你來教我射箭。”

陳德是天佑帝指定給臨江侯的騎射師傅,而韓謙他們既然是皇子陪讀,自然也要跟陳德學習騎射。

馮翊、孔熙榮這時候抱胸站在一旁,似乎想看陳德有無這個資格;韓謙則是有意無意的觀察着李衝跟臨江侯楊元溥之間的小動作……

臨江侯楊元溥之前就知道李衝會到身邊,這是韓謙沒有想得到的。

臨江侯楊元溥知道晚紅樓的圖謀,又或者說是臨江侯楊元溥身邊的人,直接參與晚紅樓的圖謀,告訴楊元溥可以信任李衝?

韓謙更傾向認爲是後者。

臨江侯楊元溥年紀還是太小,又自幼囿於宮禁之中,心裡藏不住什麼事,很難想象他直接參與晚紅樓的陰謀中去,但倘若有其他人告訴臨江侯楊元溥可以信任李衝,那這個人會是誰?

臨江侯之母、剛剛得世妃冊封的王夫人?

畢竟在宮禁那麼複雜的環境之下長大,臨江侯楊元溥膽怯多疑,除了王夫人,韓謙也想不到有誰的話,能讓臨江侯楊元溥深信不疑。

這時候陳德持黃楊大弓,站在百步之外射出三箭,也是箭箭皆中靶心,贏得侍衛一片喝彩,看來並非馮翊所嗤之以鼻的那般無能。

然而韓謙此時的心神卻有些恍惚,實在不清楚晚紅樓背後的勢力有多神秘、有多複雜、有多龐大,竟然都早已將信昌侯李普以及世妃王夫人都捲了進去,但仔細想想,要沒有將信昌侯李普、世妃王夫人都牽涉進來攪風攪雨,晚紅樓有什麼信心在臨江侯身上能圖謀到什麼?

這時候,韓謙也才認識得他徑直闖到晚紅樓攤牌,是何等的冒險,能活着走出晚紅樓,真可以說是命硬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六百零六章 意圖(二)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九十二章 寄望援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義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六百五十章 新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釋(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四十二章 饑民第三百零三章 決斷之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間隙(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該渡江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陽(二)第一章 千年一夢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六百五十章 新軍第八十九章 襲寨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見(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二十三章 勝算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九章 籌碼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勝算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四百章 計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三十四章 風未平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驚瀾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別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第四百九十章 實地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十二章 晚紅樓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六章 山居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見(一)第四十九章 慷慨
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六百零六章 意圖(二)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一百五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九十二章 寄望援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義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六百五十章 新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六百三十六章 解釋(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四十二章 饑民第三百零三章 決斷之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三十九章 間隙(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七百一十七章 驅逐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該渡江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一百九十八章 偶遇第六百零七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陽(二)第一章 千年一夢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六百五十章 新軍第八十九章 襲寨第二百三十三章 召見(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二十三章 勝算第二百八十九章 陷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不待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九章 籌碼第二百九十五章 進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勝算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四百章 計劃第五百九十二章 虎狼之心第三十四章 風未平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二百四十二章 驚瀾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別第五百七十八章 屈就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一百一十一章 行刺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禦山河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第四百九十章 實地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十二章 晚紅樓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六章 山居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見(一)第四十九章 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