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

趙闊手握佩刀,大步往廊下走去,要衝進大堂,卻被廊前的數名侍衛橫刀攔住。

這時候大堂的門扉未閉,趙闊的眼瞳陰沉的盯住大燭高燒的大堂裡。

韓道銘、韓道昌二人站在信昌侯李普的下首,看到趙闊要闖進來,沉聲喝道:“趙闊,你要幹什麼?”

趙闊將佩刀推到身後,說道:“要不是大人奉詔去見溫暮橋,我們沒那麼容易闖過東華門水關,請大老爺、二老爺三思而行。”

“你想說什麼?”韓道銘臉色陰沉下來。

趙闊繼續說道:“王文謙與信王可以頒佈檄文,邀天下人共向安寧宮那妖婆討罪伐逆,信昌侯李侯爺與世妃可以頒佈檄文,邀天下人向安寧宮那妖婆討罪伐逆,但大老爺、二老爺,你們要是參與這事,少主決定不會饒不了你們!”

“混蛋,這等大事,輪得到你這個奴才胡說八道?”韓道銘見趙闊敢拿韓謙來威脅他們,氣得額頭青筋直跳,吩咐守在外面庭院裡的韓族家兵,喝道,“快將這放肆的奴才轟出去,真是丟我們韓家的人!”

“不用勞煩你們!”趙闊眼睛盯住韓鈞身邊的幾個家兵,不怒自威,叫這麼人不敢真上前揪住他將他拖出去。

“我們也是無奈,請趙爺理解。”幾個家兵抱歉的說道,伸手請他自己走出去。

“請恕趙闊不能伺候老太爺跟前,”趙闊朝韓文煥拱拱手,又朝趙無忌說道,“趙無忌,你率奚氏少年隨我走!”

“檄文?”韓老山的思緒還在停留在趙闊對堂內之人的斥責上,彷彿被雷擊一般,震立當場。

他這時候也明白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了。

信昌侯他們要做的,實際上就是不管陛下是不是被迫接受現實,是不是決定傳位太子,他們都會代表三皇子潭王傳檄天下,向天下宣告安寧宮及太子叛逆謀反、囚禁、加害陛下之事,切斷掉最後一線與安寧宮及太子進行斡旋、妥協的可能!

這也相當於斬斷韓道勳最後一線生機。

只是這時候趙闊拉着趙無忌要去哪裡?

馮繚眼神陰沉的看了趙闊好一會兒,最後還是跟姜獲說道:“姜老大人,沒有你手裡的那枚縉雲戒,無忌他們潛入城裡無法聯絡影雀。”

姜獲輕嘆一口氣,將手裡一枚鐵戒指摘下來遞給趙無忌,又附耳將幾個關鍵人名說給他聽。

韓鈞、韓端這時候明白過來,趙闊與趙無忌要帶着人潛入金陵城,伺機營救三叔,他們可以將趙闊他們轟出去,不讓這兩人在這裡放肆,卻也不能阻攔這兩人帶着人潛進城去。

再說趙闊放肆的話雖然令他們憤怒,但也勾起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心裡自我安慰道,要是趙闊、趙無忌真能將三叔救出城來,對韓謙也是有交待。

趙闊、趙無忌帶着人離去,馮繚也只能扶韓文煥先退下去。

到這一步,接下來他能再做的事情已經很有限了,趙闊、趙無忌他們離開後,也不會有多少人會聽他指手劃腳,他只能看着最慘烈一幕徐徐拉開序幕。

有時候局勢看上去總有一線生機,值得去搏一把,但轉眼看生機又被一羣人活生生的葬送掉。

韓謙是否早就看透這些事、這些人,才一開始就照最壞的情形打算?

只是韓道勳總是不甘心吧?

馮家致禍,馮繚心裡一直都有怨恨,巴不得楊家父子兄弟自相殘殺,而此刻眼看着亂局將成,他心裡卻又沒有半點的爽快。

馮繚看了一眼暗沉的星空,也不知道這暗沉如墨的夜還要過多久才能揭去。

韓鈞、韓端兩人猶豫着,不知道是不是也要先退下去,將走未走時,就見有一名侍衛從公廳大堂裡走過來,說道:“娘娘、侯爺請二位公子進大堂議事。”

馮繚回頭看了韓鈞、韓端兩人一眼,心裡只是一笑,看向韓文煥低聲說道:“信昌侯以爲將大老爺、二老爺都拉上他們的戰船,跟他們站到一起,能有什麼用?”

“我老了,誰會聽我這個行將朽木之人的話?”韓文煥囔囔自語似的低聲說道,顫巍巍的往外走去。

馮繚回頭看到大堂之內韓道銘那張枯瘦之臉,被燭燈照得格外-陰翳,眼角微微一跳,也終不再多說什麼。

…………

…………

韓鈞、韓端被世妃、信昌侯李普留下來議事,這叫他們被折磨了大半天、痛苦得直想呻吟的心臟,如同注入一劑強心針,整個人都振奮起來。

Www .Tтkan .C〇

待庭院裡閒雜人等都清空中,信昌侯李普朝隔壁側廂房裡喊道:“殷知事,請出來吧?”

韓鈞這纔看到楚州館知事殷鵬身穿一襲布袍,揭開簾子走進公廳,馮繚、趙闊明明說此人已經隨王文謙渡江到北岸去,沒想到他此刻竟然在秋湖山。

“娘娘、李侯爺,殷鵬所傳來的消息沒有詐你們吧?”殷鵬揖了一禮,問道,“娘娘、李侯爺此時該有決斷了吧?”

王文謙與殷鵬午後也只是將明面上的楚州人馬撤出城去,以便金陵大亂時會受到迫害,但這些年潛伏下來的暗間秘探都還留在城裡盯着最關鍵的幾條線。

安寧宮午後控制崇禮門,卻沒有對溫暮橋、溫博父子能控制的左武衛軍作針對性的部署,以及信昌侯府衆人護送世妃、小王妃出城,以及馮繚隨同韓文煥到京兆府衙門見韓道勳,但韓道勳最後隨內府局典事周斌去見溫暮橋,而馮繚、趙闊護送韓文煥退到蘭亭巷等事,都通過秘密渠道,第一時間傳到王文謙的那裡。

這諸多消息會聚到一起,只能說明一種可能,那就是天佑帝已經被安寧宮控制住,溫暮橋以及韓道勳等人可能在迫不得已之下,選擇跟安寧宮進行妥協。

然而這絕不是楚州能夠接受的結果!

雖然王文謙當時還不知道信昌侯李普已經悄然潛回金陵,但世妃、潭王妃都撤到秋湖山,桃塢集屯營軍府也以令人難象的速度在快速動員。

殷鵬等人覺得這事有兩種可能,一是韓道勳要求秋湖山這邊做好準備,以便能跟安寧宮那邊爭取更好的妥協條件,另一個則是韓道勳與三皇子一系的其他人物產生分歧。

不過,王文謙對韓道勳以及三皇子一系的其他重要人物有很深的研究,除非沈漾已經潛回金陵,與韓道勳暗中配合,要不然只有第二種可能。

殷鵬緊急趕到秋湖山來,代表王文謙遊說三皇子一系在金陵的人馬,與楚州一起傳檄天下向安寧宮討逆伐罪;而且一定要搶在第一時間頒佈檄文,效果才最好。

韓道銘、韓道昌乃至鄭暢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看到代表王文謙、代表楚州的殷鵬出現在秋湖山,也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何況趙闊之前都已經將一切都挑明瞭。

信昌侯李普看向韓道銘、韓道昌,問道:“安寧宮囚禁陛下,控制宮禁,欲篡大楚國祚,二位當如何決之?”

“娘娘在此,一切唯娘娘馬首是瞻。”韓道銘沉聲說道。

韓道昌沒有官身,便索性坐在一旁不吭聲。

“鄭大人呢?”信昌侯李普看向鄭暢,問他意見。

目前鄭氏在三皇子身邊,以左龍雀軍都指揮使鄭暉權柄最重,但鄭暉此時在潭州,此時唯有鄭暢能代表鄭氏。

韓道勳代表韓家、鄭暢代表鄭氏,再加上他信昌侯府與世妃共同做出決定,也就輪不到韓謙再跳出來指手劃腳斥責他獨斷專行的。

“王文謙王大人他人在哪裡?”鄭暢盯住殷鵬問道。

“我家大人他已經去了堂邑。”殷鵬說道。

“王文謙王大人他不在這裡,難謀大事啊!”鄭暢打了個哈哈,看向信昌侯李普說道,“李侯爺,你覺得呢?”

信昌侯李普轉念便想明白鄭暢是什麼意思。

他們倘若這麼急着傳檄討逆,信王那邊要是反悔,反過來去跟安寧宮那邊媾和呢?

那樣的話,他們豈非被架到火爐上去了?

殷鵬留下來充當人質,顯然是不夠格的。

只是王文謙此時已經去了江北岸的堂邑縣,此時派人渡江去請王文謙過來,黑燈瞎火的,即便能第一時間找到王文謙,一來一去,也至少要等到明日午時纔有可能將王文謙接過來。

要是安寧宮今夜就逼迫天佑帝下傳位詔書,又第一時間頒傳往附近的州縣,豈非他們就失去先機?

溫暮橋、溫博父子極可能已經站到安寧宮那邊去了,他們就能決定很多朝臣的選擇,此刻到明日午時這五六個時辰實在是太關鍵的。

信昌侯李普猶豫起來,不知道給殷鵬施壓合不合適,但他又不能無視鄭暢的意見。

“安寧宮那個賤貨,積怨多年,一朝發泄出來,就不會再隱忍,檄文必然趕在天明之前廣發出去。”世妃王夫人這時候再也坐不住,催促李普、鄭暢、韓道銘早做決斷。

“世妃稍安勿躁,王文謙如此聰明的人物,情勢如此危急,要是隻敢躲到江北的堂邑縣去,那我們就真沒有必要跟楚州謀事了。”鄭暢朝世妃王夫人行禮說道。

“王大人是否就在左右?”信昌侯李普盯着殷鵬問道。

殷鵬見瞞不過老辣的鄭暢,也知道時機拖延不得,直接說道:“我這便派人去通知我家大人過來……”

第二百零九章 縉雲樓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三百九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洛(二)第五百零六章 道側第五百章 回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談(一)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六十六章 問詢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七十六章 龍華埠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十七章 皇子第七章 贈弓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歸武陵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四百七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見馬循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五百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談(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八章 殺人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七百五十章 戰役(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六百七十一章 壽春第七百四十四章 奪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辭表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
第二百零九章 縉雲樓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三百九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二章 奚氏族人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洛(二)第五百零六章 道側第五百章 回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渡江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三百四十章 圖窮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陵(二)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談(一)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六百三十章 黃雀在後(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征(二)第六十六章 問詢第七十九章 深夜闖營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七百三十四章 西征(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二百零六章 重逢第七十六章 龍華埠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七百六十五章 蜀使(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疑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十七章 皇子第七章 贈弓第六百七十三章 決堤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歸武陵第六百六十四章 密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三百一十五章 京兆尹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四百七十一章 家奴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三百六十七章 蜀使第四百七十四章 風起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見馬循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五百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七百一十三章 幽宮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談(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四百五十四章 秘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送茶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二十八章 家兵子弟(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八章 殺人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七百五十章 戰役(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醒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見第六百七十一章 壽春第七百四十四章 奪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辭表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三百八十二章 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