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離別

“大人三思而後行啊,”馮繚、田城他們怎麼都想不到韓謙不動則已,一動竟然是要孤身去闖金陵這個龍潭虎穴,他們不清楚韓謙憑什麼判斷金陵會殺得血流成河,此時都跪下來的勸道,“物力時有盡,人力時有窮,大人也知道金陵時局太過錯綜複雜,非孤身數人所能逆改,何苦犯險?大人能庇護一方山水,也是承繼老大人的遺志啊!”

韓謙不可能帶多少人馬過去,而安寧宮及信王一旦知道韓謙的行蹤後,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那他到金陵後想要有所作爲,即便真有神鬼奇謀,也沒有一絲可能啊。

“庭夫人身懷六甲,再有三個多月小公子或者小小姐就要出生,大人哪怕是爲庭夫人及小公子、小小姐着想,此時也不能去金陵犯險啊!”楊欽勸道。

趙庭兒已經顯懷,此時更多時間留在龍牙城安心養胎,要不是重要事情也不會再時時上山來守在韓謙;這兩天趙庭兒就沒有到山上來。

楊欽還是想着以趙庭兒以及趙庭兒懷着的胎兒,勸韓謙放棄冒險的念頭。

“我心意已決,你們莫要勸我,庭兒大前天到山上來,我便跟她細細的說過這事了。”韓謙站在山間,任山風拂來,說道。

田城、楊欽等人心想庭夫人難怪這兩天沒有上山,原來是不會承受生離死別之際的痛苦。

韓謙繼續說道:

“我離開之後,除了敘州值得信任的營指揮使、縣尉、縣丞以上的將吏,你們對外便說我要在山上苦讀詩書,不再接見外客。倘若我不幸死於金陵,你們便放棄雞鳴寨,將其還給辰州洗氏,你們以後守住敘州便可,斷不要參與外界的任何是是非非。這樣或能保這方山水的安寧,靜待血腥亂世的結束。你們也要記得將織染、連爐鍊鐵等法,以我及我父親的名義刊行匠書頒傳於世,這大概恢復他老人家清謄的唯一辦法了!”

聽韓謙這麼說,田城、高紹、楊欽、馮繚也知道韓謙對此行也是完全沒有把握,纔有意提前安排後事。

馮繚投效敘州,是摻雜極其複雜的心思,甚至可以說懷有想重振馮氏的堅韌野心,這一刻也是內心震憾。

“請大人許我等追隨左右。”田城、高紹他們是經受於離亂之苦,單膝跪下,要求追隨韓謙去金陵。

“此去金陵,兇險極大,九死一生,能有三五十人自願隨我前往便行,但敘州需要你們四人留下來,而且留下來也不見得擔子會輕。”韓謙說道,雖然這話他是對田城、高紹、楊欽、馮繚四人所說,但他主要是要求田城、高紹留下來坐鎮敘州。

田城、高紹除了個人能力以及敘州軍民之中的威信外,更主要的是這兩人前半生都經歷過離亂之苦,且在離亂之中能做到不放棄家人親小,萬一他在金陵遭遇不幸,也唯有田城、高紹才能較長時間貫徹他保敘州安寧、不爭於世的遺志。

換作楊欽、馮繚主政敘州,他倘若遭遇不幸,楊欽、馮繚短時間內會遵照到他的遺願行事,但時間一長,很難說他們的心思不發生變化。

“我隨你去金陵。”奚荏說道。

“庭兒還在生我的氣,你留下來替我照顧好她。”韓謙說道。

聽韓謙這麼說,奚荏美目噙着淚也不再堅持,但趙庭兒生韓謙的氣,她能理解。

是啊,韓謙明明可以笑看時局變化,他當初不是也跟王積雄說過“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這樣的話嗎?此時亂世紛離,人命如草芥,不管不顧丟下這麼一攤子事,卻跑去九死一生有如龍潭虎穴的金陵乃是九死一生,換了誰能不生氣?

她的肚子都快氣炸了,但她要是不留下陪趙庭兒、照顧趙庭兒,趙庭兒心情鬱積,於她、於她肚子裡的胎兒都有害。

真是氣人啊!

留下來真是一件更艱難的事情。

韓謙看向施績、魏常等決意返鄉之人,問道:“你們返回金陵,是隻想找到自己的父母家人,然後找個地方躲藏起來,等這亂世結束,還是願意與我一起去做這個螳臂擋車的事情,爲龍雀軍將卒的數萬家小,爭一線生機?”

“誓死追隨大人,拼卻性命,爲龍雀軍將卒數萬家小爭一線生機!”

“誓死追隨大人,拼卻性命,爲龍雀軍將卒數萬家小爭一線生機!”

“誓死追隨大人,拼卻性命,爲龍雀軍將卒數萬家小爭一線生機!”

施績、魏常等人振聲說道,他們心頭熱血在涌動,恨不得拔出刀劍,將眼前一切亂世紛離都斬碎,還天地一個朗朗乾坤,從此之後黎庶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不受離亂之苦。

“好。我原本等着找三五十人自願隨我去金陵,此事宜速不宜遲,此時有施績、魏常他們,我今夜就動身。刺史印,我暫時放高紹那裡,諸事你們五人與洗尋樵商議。”韓謙將手掌心大小的刺史銅印從腰間摘下來,交給高紹代掌。

“今夜就出發?”奚荏心旌震顫的問道,即便知道韓謙主意已定,但也沒想到他這麼快就動身。

“金陵局勢瞬息萬變,我也是在等岳陽那邊的反應再做最後的決定,這已經快耽擱十天了。”韓謙說道。

“岳陽決意調李知誥出守鄂州,他派人到敘州問策,如何應之?”馮繚問道。

“不見不答。”韓謙說道。

他此去金陵,更多時候都要隨機應變,很多事情都無法提前做預案,而此時楊元溥或許已經跟信昌侯府、鄭家做出調李知誥分兵出守鄂州的決定,至少岳陽這邊,有些事情他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同時也恰恰是岳陽的這個決定,有可能會導致金陵的攻防仗變得格外的血腥跟殘酷,是他最終潛往金陵的一個關鍵原因。

李知誥跟他的關係是要密切一些,但也不意味着李知誥會什麼事情都會聽從他的意見,韓謙也不想現在就跟李知誥互通聲氣。

韓謙決定當夜就走,然後再讓田城、高紹他們將整件事通傳給州營營指揮使、州縣主要輔職以上、明確是韓家嫡系的將吏,爲他離開可能會發生的一切變故做好應急預案。

爲了不驚動更多人,韓謙下山時就換了便裝,回到龍牙城,緊急將當時人在龍牙城的馮翊、陳濟堂、趙啓、周處、孔熙榮等人召集過來吩咐一些事情。

其他人都各司其辭,追隨趕往金陵的要求,都被韓謙拒絕,要求他們留在敘州。

親衛營大多數人還要留在龍牙城,趙無忌、孔熙榮等人帶着少數精銳,與魏常、施績等湊足五十人,第一批隨韓謙東進。

第一批人馬扮成兩艘普通商船的船工、水手、護衛,目標不能太大,才能瞞過沿線的駐軍及各方勢力耳目,及時趕到金陵。

馮翊猶豫了好一會兒,咬牙說道:“我雖然不抵什麼用,但也陪你走一遭!”

“此行可真是九死一生。”韓謙說道。

“你不要嚇唬我,我話都說出口,要是收回來,還有臉在敘州混下去?”馮翊猶猶豫豫的神色掙扎好一會兒,到最後卻變得豪氣萬丈的說道,“收編饑民組建龍雀軍,我也出過一分力,現在也要將我那份責任給盡了,大不了人死鳥朝天,以命相謝。”

“你們悄然準備,過會兒就直接出發去辰陽,”韓謙說道,每天都有商船從臨江或黔陽發出,經辰陽北上,他們到辰陽截一兩艘敘州發出的商船,差不多能節約近兩天的時間,“我去跟庭兒說會兒話。”

然而韓謙到後宅,趙庭兒卻沒有開門見他,只是隔着門扉說道:“你執意要去,我攔不住你,你心裡要記得回來,倘若形勢真無可挽回,千萬要留一線,不讓我跟懷中胎兒在敘州做孤兒寡母。”

韓謙只能跟守在院子裡的韓周氏以及趙庭兒的父親趙老倌聳肩笑笑,便回到前院做出發前的最後準備……

第三章 夢非荒唐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戰在即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贖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十六章 侯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四百章 計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訪第一百二十三章 窺心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瀾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壩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四百零二章 側翼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同病相憐第一百一十五章 製圖六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歸武陵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十九章 侍講沈漾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謀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贖人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三百零二章 診病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十四章 下注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六百零二章 迎親(二)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二百四十九章 雙爐鍊鐵第二十四章 真龍種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陽第五百九十五章 韓家第九章 處置
第三章 夢非荒唐第二百三十七章 疑案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六百九十九章 會戰在即第三百九十七章 責難第六百四十章 任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贖人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咬一口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十六章 侯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監視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水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四百章 計劃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一百四十一章 潛忍第二百一十一章 夜訪第一百二十三章 窺心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瀾第一百四十二章 石壩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四百零二章 側翼第四百四十八章 婚約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師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同病相憐第一百一十五章 製圖六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四百九十三章 越境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歸武陵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一百二十七章 重金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八十五章 公然拉攏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四百三十九章 條件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十九章 侍講沈漾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合流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謀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歸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六百二十七章 初春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秋湖山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贖人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三百零二章 診病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十四章 下注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陵來使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六百零二章 迎親(二)第五百五十章 韓府(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壽誕第二百四十九章 雙爐鍊鐵第二十四章 真龍種第二百六十四章 四姓降服第四十章 故作鎮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陽第五百九十五章 韓家第九章 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