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

蘇紅玉與姚惜水一樣,也是晚紅樓力捧的六大花魁之一。

蘇紅玉成名要比姚惜水早幾年,年紀約二十三四,身量豐腴,臉蛋長得極美,身穿一件雪白的裘衣坐在亭前,青紫相間的羅裙鋪陳來,彷彿花開正豔,正對着院子裡荷葉枯立的池塘調琴,池岸邊鵝卵石鋪成的步道上積着還不成規模的雪。

韓謙擡頭看了看天,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雪已經停了,但蒼穹還是鉛灰色的陰沉。

蘇紅玉看到韓謙徑直闖進來,擡頭看了一眼跟在韓謙身後的姚惜水,倒也沒有其他表示,繼續埋頭斷斷續續的撥弄琴絃。

從這一望之間,韓謙便能確認蘇紅玉與姚惜水一樣,都是晚紅樓知悉機密的核心人物。

在晚紅樓,六大花魁賣藝不賣身,卻各有所擅,姚惜水以劍舞聞名,而蘇紅玉以琴藝冠絕金陵,惹得金陵成百上千的公子哥爲聽一曲而不惜一擲千金。

韓謙也只能勉強說得上是大臣之子,他父親官居從四品,卻是清閒之位,因此他在金陵的世家子裡也談不上一等一的顯赫。

他之前癡迷於晚紅樓的姑娘,但還沒有機會聽蘇紅玉彈琴,更沒有機會觀姚惜水舞劍。

這麼說也不正確,大半個月前,韓謙就看到姚惜水拿劍朝他逼來。

能培養出蘇紅玉、姚惜水這樣的人物,還不知道培養了多少刺客、殺手藏在暗中,晚紅樓到底是怎樣的組織?

晚紅樓掌握這麼雄厚的資源不說,憑什麼還能令信昌侯、世妃王夫人放心跟他們合作,全力扶持三皇子楊元溥?

信昌侯、世妃王夫人又怎麼就輕易相信將楊元溥推上帝位之後,晚紅樓不會另藏禍心?

三皇子楊元溥所說世妃王夫人與黑紗婦人在廣陵節度使府曾相互扶持、共歷劫難,又是怎麼回事?

難不成說世妃王夫人曾經能到徐後的身邊伺候,進而有機會得天佑帝的寵幸生下三皇子楊元溥,也都是晚紅樓的謀劃?

三皇子楊元溥出生之時,天佑帝還是淮南節度使,還沒有正式開創楚國,而徐後之弟徐明珍剛剛世襲廣陵節度使之位還沒有幾年。

要是晚紅樓在那之前就已經在謀劃、佈局着什麼,晚紅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韓謙心裡對晚紅樓有太多的疑問,走進亭子裡,看亭子裡鋪有錦毯,脫了靴子走進入亭中,挨着欄杆而坐,也不說話。

姚惜水見韓謙此時就像個受了天大委屈的任性孩子,也拿她沒轍,朝蘇紅玉苦澀的攤手一笑,示意今天的狀況有些失控,便也跟着韓謙走到亭子裡坐下。

“惜水妹妹給韓公子氣受了?”蘇紅玉笑靨如花的問道,“惜水妹妹年紀輕,心氣高,要是有什麼不待見的地方,妾身彈琴一曲,給韓公子消消氣?”

韓謙此時也沒有心氣勁兒,再跟蘇紅玉、姚惜水斗智鬥勇,坐在那裡也不答話,只是聽蘇紅玉彈琴,看到亭子裡的長案上還有糕點,便徑直拿來就吃,直到天色暗沉下來,就爬起來穿好靴,往晚紅樓外走去,範大黑、林海崢、趙無忌三人果然牽着馬在院子外等着他。

“少主怎麼不說一聲,就跑到晚紅樓來聽曲子?”範大黑性子直,看到韓謙從晚紅樓走出來,就忍不住抱怨道,“今天宅子裡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少主怎麼都應該先回去跑一趟,再出來玩樂的。”

韓謙擡頭看到林海崢、趙無忌一眼,看他們守在晚紅樓外都很有些不耐煩,也猜到他們跟臨江侯府的侍衛在一起,早就知道今天朝會之上所發生的事情了。

韓家發生這麼大的變故,甚至都有可能一蹶不振,他卻跑到晚紅樓來尋歡作樂,範大黑、林海崢他們作爲家兵,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跟感受,心情焦躁實屬正常。

涉及的事情太複雜,一時半會也解釋不清楚,韓謙壓低聲音,跟範大黑說道:“你以爲你眼睛所見、耳朵所聽,就是事情真相?事情有時候比你親眼所見覆雜得多、詭異得多。”

範大黑沒有再吭聲,但對韓謙的話不以爲然,踢了紫鬃馬一腳,將其趕到韓謙身邊來。

韓謙瞪了範大黑一眼,但想到他也是憂心韓家的事,忍住沒有訓斥他,悶頭騎上馬,在範大黑、林海崢、趙無忌的簇擁下,穿街過巷,趕回家去。

走到宅子裡,夜色已暗沉下來,夜空又簌簌飄落雪花,韓謙將馬匹交給守候在外宅的家兵牽走,走進垂花門,看到他父親正袖手站在枝葉凋零的石榴樹前看雪,範錫程、趙闊默然無語的守在父親的身後。

韓謙將大氅解下來,抖落積雪後交給從西廊迎過來的趙庭兒,見他父親還陷入沉思中沒有注意到他回來,招呼道:“爹爹,我回來了。”

“怎麼這麼晚?”韓道勳轉過身來,問道。

“午後陪殿下見過信昌侯後,心裡堵得慌,便去晚紅樓聽曲子了。”韓謙說道,說罷這話,眼神還瞥了站在身後還有些在鬧情緒的範大黑一眼,心想要是歷史軌跡不改變,這憨貨多半第一個站出來捅自己一刀。

“見過信昌侯就好。”韓道勳就關心這事,其他皆是細枝末節。

而從《疫水疏》的出爐以及後續如何實施使之最有利於饑民,大半都是韓謙的主意,他相信韓謙此時能掌握好事情的尺度。

“信昌侯李普出面代臨江侯府應承此事,安寧宮那邊多半會有警覺,然而父親這次聲名受累不說,還有可能會受到安寧宮的報復、打壓,父親,你真甘心嗎?”

韓謙沒想去問姚惜水,到底用什麼手段去封住馮翊、孔熙榮的嘴,但即便他爲三皇子所用的事,不經馮翊他們的嘴傳出去,只要臨江侯府應承接濟饑民之事,安寧宮及太子一系也不可能毫無察覺。

說實話,姚惜水說得不錯,這次要不是信昌侯李普他們強迫,他還是想着拖延一段時間,甚至考慮是不是等一部分饑民渡江北遷之後,再將《疫水疏》拿出來,這樣纔不至於驚動安寧宮,不至於令他們韓家陷入險境。

只是很多事情,未必如他所料發展,現在只能指望信昌侯府及晚紅樓能夠充分認識到他父子二人還有大用,能出力死保他父子倆,令安寧宮難以設計陷害。

“你怕了?”韓道勳笑了,問道。

韓謙心裡痛苦的呻吟,我當然怕啊,要不是怕你犯犟脾氣往死裡頂撞天佑帝,要不是怕你有朝一日被杖殺殿前,我也將被車裂於市,我至於這麼折騰嗎?

韓道勳自然不知道韓謙心裡在想什麼,擡頭看了看飄然灑下的雪花,笑道:

“安寧宮雖然跋扈,但即便有所察覺,也不過是從中作梗,削去我的官職而已。而倘若能讓這個冬天少凍死、餓死幾個饑民,我聲名受累,或削去官職,又算得了多大的事情?不過,三殿下那裡,你還是要盯緊些啊,這天是一日寒過一日,每拖過一日,道側積屍無數啊……”

“三殿下及信昌侯是有疑慮,但孩兒跟三殿下及信昌侯說過,第一批染疫饑民可以安置到秋湖山別院到赤山湖之間的桃塢集湖灘之上,看他們頗爲意動,或許這兩天便應有決定,”韓謙說道,“信昌侯府準備或許倉促,父親可着範爺他們先回秋湖山別院先儲備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也能讓饑民從遷入桃塢集的那一刻,就應不餓一人。”

“不錯,錫程你們即刻回山莊,莫要管城裡的事情,”韓道勳點點頭,立即吩咐範錫程依計行事,又問韓老山,“宅子裡還有多少錢物?”

“還有兩萬多錢。”韓老山苦笑道。

今年水災嚴重,兼之年關將至,金陵城內的糧價飛漲,兩萬多錢頂天能買兩千斤糧食。

兩千斤糧食,夠宅子裡七八十口人,應付一個月,但真要有成千上萬的染疫饑民往桃塢集涌集,兩千斤糧食連一頓稀粥都供應不足啊!

“趙闊那邊有百餘餅金子存着,都先拿去用了。”韓謙故作大方的說道。

這段時間馮翊憑藉不敗賭術大殺四方,韓謙分潤極多,不知不覺間積下上百餅金子,但這種賣買也只能持續一時,馮翊只贏不輸,往後也沒有誰會跟他賭黑白投子。

施些小恩小惠,換取家兵及佃戶的忠心跟感激,再撈一個好名聲,韓謙是願意的,但想到要將這段日子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金子都拿出來,只爲換他老子一個欣賞且欣慰的眼神,感覺心臟就像是被刀扎一般在滴血。

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摺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以山爲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東去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四百九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十章 與人鬥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陽(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舊事(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七十八章 築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瀾不驚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見(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第五百二十二章 會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七百四十五章 俘將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五十章 互爲一體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役(一)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十四章 下注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衆
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摺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三百八十八章 以山爲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敵國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六百一十四章 回京(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招安(二)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三百二十八章 大江東去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二百五十四章 定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束手就擒第二百零一章 納妾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思路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貸第七百二十四章 奪島第四百九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導第十章 與人鬥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五百七十三章 巢湖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七百六十三章 洛陽(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舊事(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賀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對峙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七十八章 築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二百六十八章 番民士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石樑縣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一百零四章 船幫之用第六百二十三章 山間第五百五十五章 深夜出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五百九十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三百三十三章 波瀾不驚第三百零五章 賞田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六十一章 婚約第六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見(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宮門第七百零一章 尾聲第五百二十二章 會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爐火純青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七百四十五章 俘將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八十三章 快速帆船的造法第五十章 互爲一體第一百七十四章 雍王朱裕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役(一)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十四章 下注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汛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妖言惑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