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

信昌侯李普與黑紗婦人對視一眼,陷入沉思之中。

在韓道勳之前,這個問題不是沒有人想到過。

也正因爲疫情洶洶,雖然水蠱疫多年來沒有往城中蔓延,但朝中依舊有相當多的朝臣心裡擔憂,想着將染疫饑民驅趕出去京畿地界。

只是僅京畿之地,所滯留的饑民就高達十數萬,染疫者又高達十之二三,能趕到哪裡去?

不缺人丁的州縣,不可能冒着地方震動的風險,去接受染疫饑民,真正唯一能大規模接受染疫饑民的地區,就是大半屬縣被戰事摧毀,連片田地皆荒蕪的壽州。

韓道勳今日進諫,雖然被天佑帝驅趕出啓華殿,但風議一起,特別是事情涉及太子一系的極大利益,就很難輕易按壓下去。

而很顯然,不論是不是染疫饑民,他們都不能坐看這麼多的人丁都被送到壽州去,相信陛下今日在啓華殿震怒異常,也是不願意看到這點。

而這時李普主動上書,以臨江侯府的名義在京畿附近擇一地承攬其事,不僅能得其人、得其地,在安置數萬甚至十數萬染疫饑民的過程中,也能順理成章的從國庫撈取大量的錢糧,培植勢力。

想想這其中的好處,李普此時都深感震驚。

當然,一切前提就是水蠱疫要真正能控制,要不然的話,惹得安置之地民衆暴動不說,他們耗費那麼大的精力跟資源,所得僅僅是無用之民、所得僅僅是染疫之地,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疫水疏》未出,沒有人知道水蠱疫能有效控制,他們承攬其事,阻力才小。

要不然的話,安寧宮及太子一系,怎麼可能不從中作梗?

不要說十數萬饑民了,哪怕是幾千能轉爲兵戶的饑民,安寧宮那邊也絕對不會讓這邊沾手。

韓謙見李普沉默不言,知道他心裡還在擔憂什麼,說道:“侯爺遲疑,無非是擔心我父親在《疫水疏》所書之法不可行。我韓家在寶華山買下一座山莊,山莊臨近赤山湖,湖山之間,有荒灘數萬畝,侯爺可以奏請陛下,將一部分染疫饑民安頓到那裡。倘若此法不可行,我韓家的山莊也會跟着一起作廢掉。”

“照《疫水疏》所議,控制疫情,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遠離疫水,將饑民遷往赤山湖北岸的臨水荒灘,如何實現這點?”李普問道。

“單純將饑民趕往荒灘,自然談不上遠離疫水。寒冬蠱毒深藏不顯,涉水築堤則難成大害;而堤成則能將湖水隔絕在外。之後再組織民衆耕種旱田,不事水田,掘井飲水,掘新溝覆蓋舊溝,人畜便溺集中收斂火焚藥滅,這種種措施執行下來,再輔以湯藥,便能初步控制疫情。之後,將十數萬饑民編入屯戶進行編訓,韓謙相信以侯爺之能,三年之後,定能爲殿下練出萬餘心懷感激、忠心不貳的將勇可用!”韓謙說道。

楊元溥雖然年少,但看過《疫水疏》後,又聽韓謙與李普他們爭辯許久,很多事情即便還不能看得很透,也覺得很值得一試,躍躍欲試的朝李普看過來,眼神裡滿懷期待。

金陵作爲國都,有精銳駐兵十數萬,主要分爲禁營軍及侍衛親軍兩大體系。

禁營及侍衛親軍兩大體系,成軍以來就派系盤根錯結、相互牽制,此時也很難有人能說清楚,到底有多少將兵傾向擁護太子一系,有多少兵將暗中擁護信王,又有多少兵將只唯陛下馬首是瞻,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便是臨江侯府上僅一百餘人的侍衛營,三皇子楊元溥都未必能掌控住。

這也使得楊元溥處在一個非常脆弱的位置之上,一旦失去天佑帝的保護,隨時就會處於性命都難保全的危險之中。

要是能利用十數萬染疫饑民,新編一支可以信任的兵馬,哪怕是在金陵能直接掌握三五千兵馬,這對改變三皇子楊元溥此時所處的劣勢,作用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要知道信昌侯府上的家兵,也就二三百人而已,倘若安寧宮那邊真要下狠手,這二三百人是遠遠不足用的。

《疫水疏》分量之重,由此可見一斑,不要說韓謙這時罵李衝幾句蠢貨,就算是真站到李衝頭上撒一泡尿,衆人也得先忍着。

“……”信昌侯李普與黑紗婦人相視良久,都難決斷。

安置十數萬饑民,要是照《疫水疏》行事真有成效,第一年投入的資源雖然巨大,但第二、第三年屯種就能有成效,以屯田養兵,能極大減少資源的投入,自然值得去做,但此法不成,此事就極可能會成爲拖垮他們的無底洞。

他們所暗中掌控的資源再多,此舉也有孤注一擲的風險。

“……”看信昌侯李普與黑紗婦人遲疑不定,韓謙心中冷笑,伸了伸手腳,跟楊元溥說道,“韓謙受驚甚劇,心力交瘁,今日怕是不能再陪侍殿下身前,請殿下許韓謙先行告退。韓謙也知道今日太囉嗦,氣憤之餘說了太多冒犯殿下及侯爺的話,韓謙保證以後不會再多嘴多舌,不會再令殿下及侯爺生厭了……”

說罷,韓謙也沒有等楊元溥吭聲,便站起來朝那蒙面劍士所守的甬道走去。

那劍客臉帶青銅面具,沒想到韓謙如此無禮,竟然直接要闖進他們通往晚紅樓的秘道。

韓謙只是淡淡看了蒙面劍士一眼,心想老子現在就是要擺一擺譜,你他娘敢咬老子不成?

被韓謙盯了好幾秒鐘,而屋裡諸人皆面面相覷,都不吭聲,劍士最終往後退了一步,將通道讓出來。

…………

…………

走過長長的甬道,推開一道厚重的石板,卻是一座空曠的地下宮殿。

有數名披甲劍士守在裡面,突然看到韓謙走進來,都是一愣,拔出佩劍便要將韓謙扣押下來。

“不要動手。”姚惜水從後面跟出來,揮手讓守衛退到一邊去。

韓謙沒有理會姚惜水,看到大殿的一角有木樓梯,便拾梯而上,才發現身處木樓之中,而之前的那座地下大殿則是位於晚紅樓的土山之中。

木樓之中空空蕩蕩,韓謙也沒有興趣去窺探黑紗婦人的隱私,推門走下土山,從夾道間往姚惜水所住的院子走去。

姚惜水示意院子裡神色錯愕的丫鬟退出去,見韓謙穿堂過戶,直接推開她閨房的門扉,和衣躺到她平時休息的牀榻之上,才冷冷說道:“你莫要得尺進寸。”

“我又沒有使喚你唱支小曲,就想找地方歇息一下,怎樣叫得尺進寸了?”韓謙問道,他此時也確實有心力交瘁之感,嗅着姚惜水房裡的被褥都用上等的醺香醺過,心想在這裡睡一覺,應該是極致舒服的。

姚惜水拉來一把椅子,坐到牀前,盯着韓謙,問道:“你就不怕馮翊、孔熙榮回去,將你的事泄漏出去?”

“你們捅出來的漏子,我擔心有用嗎?再說了,你們真要覺得我有那麼一點用處,哪怕是殺人滅口,也會將破綻補上的。”韓謙說道。

“你與馮翊、孔熙榮臭味相投,真就願意看我們殺人滅口?”姚惜水問道。

“我性命都難保,還能管別人的死活?”韓謙嗤然一笑,說道。

“今日要不逼迫你,你大概不會將《疫水疏》主動拿出來吧?”姚惜水盯着韓謙的眼睛,又問道。

韓謙心想這小潑婦真不蠢,他挨着枕頭斜躺,拉開錦被蓋住腿腳,靴子也不脫,蹺在牀沿上,說道:“我實在懶得跟李衝那蠢貨說話,要是姚姑娘能聽進去,我則不妨跟你說說。你們以爲用這種手段就能逼迫我父親就範,纔是大錯特錯,但倘若你們能做緩解民間疾苦之事,我倒不妨能勸我父親配合你們行事。除此之外,你們最好不要再有什麼輕舉妄動了。”

這時候隔壁院子傳來一縷琴音,十分的悅耳,似青山流水,音如天簌。

韓謙揭開被褥,胡亂的堆到一旁,說道:“這是蘇紅玉姑娘在練琴?我過去聽聽,對,我幾個家兵還守在信昌侯府別院裡,你讓人告訴他們到晚紅樓來等着我——至於我爲什麼突然跑到晚紅樓了,你們想借口吧,我去聽蘇紅玉練琴了。”

看到韓謙起牀就往隔壁蘇紅玉所住的院子裡走去,將她的牀榻搞得一踏糊塗,姚惜水握了握藏在袖裡的短刃,想着是不是在這孫子的大腿上扎兩刀,讓他知道誰才能在晚紅樓裡橫行霸道?

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舊事(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九十二章 滅寨第一百三十一章 質詢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三百四十七章 朔風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一百八十章 問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誥的難處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二百七十四章 誘敵出寨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四百三十四章 長信宮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臨(二)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二十三章 翻手爲雲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計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五百八十五章 相遇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襲梁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二百六十一章 奪城第六章 山居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戲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襲梁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七百一十九章 喘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談(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二章 夢境窺史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
第五百二十九章 應急計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根基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舊事(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第九十二章 滅寨第一百三十一章 質詢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三百四十七章 朔風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賞之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宮月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一百八十章 問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過河拆橋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五百七十二章 李知誥的難處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六百三十二章 天下大局第七百零七章 分歧第二百七十四章 誘敵出寨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七百零八章 臘月第四百零一章 星火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三百三十章 暗夜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四百三十四章 長信宮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迂腐第六百九十二章 削藩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臨(二)第三百零四章 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婚(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門子弟第七百三十七章 奪寨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一百零四章 鎮壓第二十三章 翻手爲雲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緩追(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定計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五百八十五章 相遇第四百七十八章 逃獄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襲梁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居喪第二百六十一章 奪城第六章 山居第五百一十章 議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洞第二百二十五章 皇陵第四百七十二章 滅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負荊入城第五十八章 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七百三十章 襄山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戲第六百六十一章 破襲梁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奴兵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七百一十九章 喘息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歸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談(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二章 夢境窺史第五百四十七章 形勢第六百零九章 發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