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造紙

江北,楚軍已經攻佔了歷陽縣。

楚軍還要在江北駐紮一段時間,長期駐紮野外顯然不是個事。

原本盤踞在歷陽縣的李左車軍並沒有與楚軍在歷陽做過多的糾纏,而是果斷地將所有的兵力收縮到了東城、陰陵、曲陽數縣,顯然,李左車也很清楚,項莊之所以佔據歷陽,多半隻是爲了歇腳休整,而不是想要長駐於江北。

如今的九江郡,最多也就三十來萬人口,項莊是斷然瞧不上的。

江東的彰郡、會稽兩郡相加,人口足有兩百多萬,而且基本沒有遭到戰火破壞,那纔是項莊真正想要的根基,項莊只有完整地佔據整個江東,纔有可能跟佔據中原的樑王、佔據齊地的齊王以及佔據關中巴蜀的漢王一較長短。

至於楚軍爲何要在江北逗留,李左車就不知道了。

不過,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李左車才果斷放棄了歷陽。

李左車若真下定決心死守歷陽,不說一定就能守住,但是憑藉歷陽堅固的城牆,重創楚軍還是不在話下的,這點自信,李左車還是有的。

##########項莊也的確沒有攻佔整個九江的心思。

當今天下的大勢,尉繚生前就已經跟項莊分析得很透徹了,單以人口底蘊而言,眼下只有齊地、關中、趙地、江東可爲王霸之根基,中原勉強也可以,其餘荊楚、淮泗、燕地、巴蜀的人口太少,不足以成就大事。

齊地、關中不用想,現在的劉邦、韓信絕不是項莊能夠招惹的。

趙地雖然人口足夠,但是夾在劉邦、韓信、冒頓之間,絕非善地。

中原雖然勉強可以稱霸,卻同樣夾在劉邦跟韓信之間,而且還要面對彭越的十萬虎狼之師,以楚軍如今的實力,斷然不是樑軍之對手。

那麼,就只剩下江東了,這也是楚軍不遠千里回師江東的一大原因。

至於另一個原因,自然是因爲江東是項氏的發祥之地,雖然眼下的江東派系林立、暗潮洶涌,可一旦項莊能夠控制大局,能夠得到項氏、各大故楚世族以及江東本地宗族的鼎力支持,則立刻就能挾裹江東之民力、物力,北向中原以爭雄!

當然,項莊要想控制江東大局,得到世族、士族以及宗族的支持,絕不容易。

但是,不管這個過程有多艱難,項莊都必須嘗試,不管怎麼說,接收一個相對完整的江東總要比接收一個破敗不堪的江東要好,戰爭對於一地民生的破壞是超乎想象的,一旦出現人口的大量流失,短時間內就別想恢復元氣了。

而且,眼下江東的複雜局面對於項莊來說,何嘗不是個機會?

這的確是一個機會,一個讓項莊的政治手腕變得老辣、變得成熟的契機!

尉繚之所以千囑咐萬叮嚀,讓項莊過江之後不做、少說、多看,還叮囑項莊對一件事情看不準的時候,寧可再等等看,也不要貿然做出決定,就是希望項莊在處理政治鬥爭時也能變得成熟起來,爲上者,軍事鬥爭和政冶鬥爭就像是左右拳,缺一不可

說到底,江東的權力鬥爭只是楚國內部的紛爭,項莊如果想要上位,就必須學會通過政治手段來處理內部紛爭,一個只知道通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內部紛爭的王,是不合格的,也是註定會敗亡的,譬如項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項莊嚴格執行了尉繚的遺計,暫緩過江。

##########不過,這段時間項莊也沒有閒着,利用多出兩千多年的學識,引導公輸車很是改進甚至發明了一部份裝備,其中最主要的是兩樣,一是石磨,二就是風箱!可不要小看這兩樣毫不起眼的裝備,小玩意有時間也能派上大用場!

譬如說石磨的改良,就極大地改善了楚軍的伙食。

說起石磨,最早還是公輸車的祖先公輸班發明的,不過公輸班發明的石磨並不成熟,其扇面是由一個個大小不一、圓形或者方形的凹坑構成,因此磨出來的穀物、麥黍很粗糙,烙出來的餅或者煮出來的飯口感就很差,也很難消化。

當初楚軍在大別山時,之所以只能把糧食炒熟,就是因爲石磨不行。

如果楚軍擁有後世的石磨,楚軍完全可以把小麥磨成麪粉,把稻穀磨成米粉,再把豆菽磨成豆腐,然後再烙、蒸、炒、烘焙成饃、餅、糕、豆腐乾等熟食,則不僅口感更佳,也更加容易消化,也更能保障楚軍將士的體能。

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扇小小的石磨!

項莊根據前世的記憶,將石磨的扇面加以改進,由石匠在上下扇面各鑿出八個扇區,每個扇區都鑿出均勻的條紋,這樣磨出來的麪粉、米粉就很精細,烙出來的餅或者煮出來的飯口感就很好,也容易消化,改良後的石磨甚至還磨出了豆腐!

在華夏的飲食文化上,豆腐的出現可是個里程碑式的大事!

在沒有出現豆腐之前,人們只是把豆菽煮熟,然後跟別的糧食放在一起攪爛了吃,口感差不說,營養價值也很低,可一旦磨成了豆腐,不僅口感上佳,營養價值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出現了煮豆腐、油豆腐、豆腐乾、豆腐乳等多種吃法。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楚軍將士的乾糧袋將變得更受歡迎。

至於風箱,作用就更加不用說了,那是能讓冶鐵技術出現飛躍的國之利器!

在風箱沒有出現之前,冶煉爐只能煉出白口鐵,也就是後世俗稱的生鐵,生鐵無法直接加工,只有反覆回爐退火,反覆滲炭,才能使白口鐵變成精鐵,變成了精鐵,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百鍊鍛打。

可在風箱出現之後,由於爐溫的提高,冶煉爐將可以直接煉出精鐵(灰口鑄鐵)!

而且,由冶煉爐直接煉出的精鐵,其品質比由白口鐵反覆回爐退火,反覆滲炭得來的精鐵品質更高!這就極大地提高了冶煉效率,使環首刀的大規模生產變爲了可能!

當然,項莊並不知道風箱會有這麼大的作用,他只是記得,小時候村裡的鐵匠打鐵,用的似乎並不是風囊,而是一個方方正正的木箱子,項莊也研究過這個箱子,知道其結構,不得不說,風箱的原理還真是簡單,小孩子都能懂。

根據項莊提供的思路,公輸車所打造的第一個風箱很快成形。

整個風箱呈長方體形,高和寬各爲三尺,長五尺,前後兩端開了進氣單向閥門,箱體中間還有一扇屏風,上面綴滿了羽毛,公輸車一拉再一推,風箱裡的空氣便被壓縮推出了排風口,連在風口外的鐵匠爐子裡便冒出了呼呼的藍色火焰,可在另一邊,十幾個壯漢拼命鼓動十幾個羊皮囊,鐵匠爐子裡冒出的卻依然是黃色火焰

顯然,這個小小的風箱,其效率要明顯超過十幾只羊皮囊!

當公輸車父女歡呼雀躍,十幾個壯漢則目瞪口呆之時,項莊的心思卻已經轉移到了另外一項發明上,那就是——紙!

華夏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現在還用不上,因爲還不到建設海軍的時候,火藥是個好東西,奈何項莊前世沒有好好讀書,後來雖然玩了十幾年的槍械,卻也不知道火藥是個什麼成分,所以,就是想造出造不出來。

不過,造紙術項莊卻還是知道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小人書,項莊的印象很深,裡面講的就是蔡倫造紙的故事,好像是把樹皮、漁網、麥草、蘆葦啥的雜物垛碎了,煮一煮再攪一攪,然後用竹簾撈出薄薄一層稠漿,晾乾,似乎就是紙了。

項莊清楚,真正的造紙術不會這麼簡單,但思路應該就是這樣!

以公輸車的實幹精神,加上公輸丫的古靈精怪,再結合項莊的思路,多嘗試幾次總是能夠把紙給造出來的。

不過,項莊現在急着造紙,卻是別有用心。

因爲項莊打算給江東的世族、士族、宗族都送上一份重禮,什麼重禮呢?書!而且不是一本書或者兩本書,而是成百上千本書!

這些書的來頭可不小,都是大秦帝國國家圖書館的典藏!

中國的史書對始皇帝始終有一個誤解,那就是焚書坑儒。

事實上,始皇帝並沒有真正焚燬關東六國的經史子集,而是全部留下副本收進大秦帝國的國家圖書館珍藏了起來,至於坑儒,則更是以訛傳訛,當時始皇帝只是下令坑殺了幾百個四處造謠滋事的方士而已,根本就不是什麼儒生!

劉邦進關之後,蕭何就把這些經史子集保護了起來。

後來項羽進關,雖然一把火燒掉了秦王宮,可收藏在秦王宮裡的上萬本經史子集卻因爲蕭何的保護而逃過了一劫,不過,當項莊帶着楚軍第二次打進咸陽時,蕭何卻已經來不及再次轉移了,這些書藉便全部落到了項莊手裡。

後來楚軍遠走九原,項莊燒了大量多餘的糧食,扔掉了大量的輜重軍械,更拋棄了數不清的綾羅綢緞以及金銀珠寶,唯獨這幾十萬卷書藉卻一卷不落地全部帶走了,作爲一個穿越者,項莊深知,沒文化是很可怕的。

現在,這些書藉就要發揮應有的作用了。

士族之所以是士族,是因爲他們讀過書,比庶族有文化!

世族之所以是世族,是因爲他們詩書傳家,比士族有底蘊!

在這個交通不便,書藉傳播更是嚴重依賴手抄的時代,項莊非常確信,這些書藉對於江東的世族、士族以及宗族來說,絕對是一份不可抗拒的重禮!

第48章 楚軍退了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99章 狩獵北邙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96章 離間計(上)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90章 二渡河水第405章 免戰牌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470章 黑冰臺第291章 什一稅第458章 瘟疫(下)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54章 打造兵器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237章 大勝第259章 秋糧第18章 馬鐙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86章 匈奴人第36章 烽火聚兵第260章 田賦法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50章 勇戰、謀戰第556章 激將第381章 驚退第266章 滅國棋第538章 瓜分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42章 投石車的兇威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509章 賜死第72章 轉進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55章 范陽辯士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233章 鬥智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274章 鬼谷門人第290章 棉花第393章 縱橫家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70章 黑冰臺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247章 無解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257章 血腥鎮壓
第48章 楚軍退了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99章 狩獵北邙第198章 韓信的野望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469章 刎頸之交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354章 水淹樑軍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195章 韓信出兵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96章 離間計(上)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90章 二渡河水第405章 免戰牌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543章 只打趙軍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470章 黑冰臺第291章 什一稅第458章 瘟疫(下)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54章 打造兵器第347章 主動出擊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451章 主動出戰第237章 大勝第259章 秋糧第18章 馬鐙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86章 匈奴人第36章 烽火聚兵第260章 田賦法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376章 寡人想見見項莊第288章 士族瓦解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276章 均瑤役、平算賦第294章 十年生聚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516章 洗劫關中(三)第495章 血浸居延澤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50章 勇戰、謀戰第556章 激將第381章 驚退第266章 滅國棋第538章 瓜分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42章 投石車的兇威第358章 封王風波(下)第128章 急襲咸陽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509章 賜死第72章 轉進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141章 張良用計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55章 范陽辯士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233章 鬥智第429章 決戰之韓攻第274章 鬼谷門人第290章 棉花第393章 縱橫家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70章 黑冰臺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247章 無解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257章 血腥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