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商業氛圍

公元前187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

這年春天,漢國首先發難,徵發五十萬步兵外加八萬騎兵北征河套,經數月激戰終於驅逐了匈奴人,重新奪回了水草豐茂的九原郡。

就在漢軍大舉北征匈奴、短時間內無力南顧之時,楚軍假道臨江國,突然發兵奇襲巴蜀二郡,由於漢軍守備空虛,再加上又有巴蜀豪強內應,楚軍勢如破竹,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便席捲了巴蜀二郡二十餘縣。

不過,當楚軍趁勢北上、準備襲取漢中郡時,卻遭到了漢軍的迎頭痛擊,漢國亞相白墨憑藉險峻的金牛道,成功遲滯了楚軍前進的步伐,同時也爲漢國援軍的到來贏得了時間,最後,楚軍只能忍痛放棄了漢中郡。

此外,韓信在淮南無功而返,楚軍卻在回師江東途中,順手滅掉了臨江國。

在滅亡臨江國數日之後,項莊即下詔貶臨江王共尉爲烏傷亭侯,食邑三百石,並將其舉族遷往秭陵圈養了起來,從項莊推行新的爵位制度以來,楚國貴族就失去了封國,至於爵位的食邑,譬如烏傷亭侯的三百石,則由令尹府統一發放。

可不要小看項莊的這個舉措,至少有兩個隱形的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將可能的分裂扼殺於無形,可以預見,隨着統一戰爭的深入,憑藉軍功而獲得爵位的貴族將會越來越多,等到天下一統,楚國的貴族數量將達一個巔峰,如果給他們真正的封國,大楚帝國的領地上就會出現成千上萬個國中之國!

屆時,項莊將不得不像歷史上的劉邦那樣,爲了消彌各大封國的危脅而疲於奔命,最後還得像劉邦那樣,昧着良心將自己的股肱大臣一個個地幹掉,一旦某個股肱大臣反抗,那還得再打一場小規模的統一戰爭,天下百姓還得受苦。

而且,既便幹掉了這些股肱大臣,事情也沒完。

當中央政府強大時,剩下的那些國中之國多半成不了什麼氣候,可一旦中央政府表現軟弱,這些國中之國立刻就會成爲心腹大患,這點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了,無論是西漢的七王之亂,還是西晉時的八王之亂,根本原因就是分封制。

項莊取消封國,再將貴族的食邑折算成錢糧由國庫統一發放,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國家因爲分封制而導致分裂的可能性,按照現在的爵位制度,楚國的勳戚貴族可能會比歷史上的貴族更加富有,但他們手裡沒人,沒人他們拿什麼造反?

第二個好處是推行楚國工商業的發展,緩解土地兼併現象。

縱觀華夏曆史,從大漢王朝直到大明王朝,除了大宋王朝是亡於外族入侵外,其餘每個漢人王朝全都亡於土地兼併所引發的暴民反抗,大宋王朝是個例外,無論北宋還是南宋,幾乎都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暴民反抗。

大宋王朝之所以沒有發生暴民反抗,是因爲土地兼併不嚴重,而土地兼併不嚴重的根本原因就是發達的工商業吞噬了大量的士紳遊資,跟購買土地當個土地主相比,大宋王朝的士紳階層更願意揮金如土,過那種高雅奢侈的生活。

套用現代的術語,聚集在汴京的成千上萬的士紳就像是個巨大的內需拉動引擎,牽引着大宋王朝的工商業篷勃向前、強勁發展,這在極大豐富物質、貢獻積賦的同時,也給大宋的士紳階層帶去了奢糜的享受,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御環。

所以有人說,大宋王朝是華夏史上最富裕、最盛世的一個王朝。

不過遺憾的是,大宋王朝自宋太祖開始,便奉行以文制武的國策,這雖然一定程度上杜絕了武人干政、武裝割據的危害,卻也從根本上削弱了宋軍的戰鬥力,想想看,讓個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的讀書人去領兵打仗,那能行嗎?

最後,史上最富裕的漢人王朝,卻亡在了蒙古人的鐵蹄之下!

項莊現在就想效仿大宋王朝,也給大楚弄這樣一個強勁的內需拉動引擎,藉以拉動整個楚國的工商業的篷勃發展,這個內需拉動引擎就是聚集在秭陵城內的貴族們,準確點說,就是這些貴族手中所掌握的龐大財力。

從目前看,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尤其是楚軍得勝回國之後,國家是窮了,十年積攢的家當一下就去了半數,原本太倉裡堆積如山的金帛、絲綢、棉布,幾乎搬空了,不過,勳戚貴族們卻是一夜暴富,尤其是遠征巴蜀的楚軍將士以及他們的家屬,腰包一下就鼓了!

秭陵的商人們迎來了一段空前的黃金時期!

秭陵大街上,秦夫人、唐通等幾十個巴蜀豪強正在漫步。

楚軍遠征巴蜀,得到了數以百計的巴蜀豪強的鼎力支持,不過其中出力最大的卻是以秦家、唐家爲首的幾十家豪強,楚軍回師江東,這幾十家巴蜀豪強也被邀請同行,項莊希望他們能去感受一下秭陵的商業氛圍。

項莊很清楚,楚國要想消化巴蜀,離不開這些巴蜀豪強的鼎力支持。

而要想得到巴蜀豪強的鼎力支持,就必須加強江東與巴蜀之間的商業聯繫,那麼,以秦夫人、唐家爲首的這幾十家巴蜀豪強,就將是江東與巴蜀之間的橋樑。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感受着販夫走卒的喧囂叫賣,仰望着街邊鱗次櫛比的酒廬、棋舍、飯館甚至是妓寨,唐通等十幾個巴蜀豪強直覺得自己是進了天堂,兩隻眼睛都不太夠瞧了,沒得說,這秭陵城真的是太繁華、太熱鬧了。

不過,身材高挑、風姿綽約的秦夫人也很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經過一家酒廬時,正在裡面喝酒的十幾個大頭兵忽然間眉飛色舞,對着窗外經過的秦夫人一行吹起了口哨,幾個大膽的嘴裡甚至還說些風言風語,秦夫人卻不着惱,甚至還向着十幾個大頭兵拋了記俏媚眼,頓時惹來一片起鬨聲。

有個大頭兵藉着酒意竟然真的追出了酒廬,想上前來摸秦夫人的俏臉,卻被秦夫人一腳踹了個大馬趴,酒廬裡的大頭兵和大街上的行人頓時便鬨堂大笑起來,秦夫人拍拍小手,媚聲說道:“想打老孃的主意,小子你還不夠硬喲。”

大頭兵臊得滿臉通紅,低着頭一溜煙似地跑了。

一場風波過去,秦夫人一行繼續往前閒誑,走了不到兩條街,便接連有好幾撥喝醉了酒的楚兵,秦夫人、唐通的商業嗅覺最爲敏銳,兩人已經從中嗅到了濃烈的商機,當下唐通扭頭對秦夫人說道:“夫人,你發現了嗎?”

“發現了。”秦夫人點了點頭,說道,“楚軍將士在打了勝仗後,幹得最多的一件事便是喝酒,瘋狂地喝酒!他們領的賞金,倒有一大半都進了酒廬,聽人說,秭陵城內的白酒早已賣光,就是新釀的水酒都快供不應求了。”

說到這裡,秦夫人的美目忽然間亮了起來,她想到了一條絕佳的生財之道,那就是在巴蜀辦釀酒作坊,大量釀造白酒,然後運到秭陵來賣!白酒售價不菲,一罈十斤裝的白酒在秭陵就能賣到兩個金幣,而巴蜀是大糧倉,糧食便宜!

釀造白酒的工藝是個問題,不過這難不到秦夫人,她打算今晚就進宮向楚王討旨,特許她在巴蜀醞造白酒,這點自信秦夫人還是有的,當初楚軍兵不血刃通過夷陵道時,楚王就答應過她的,現在是時候讓楚王兌現承喏了。

不過,唐通發現的卻是另一個商機,那就是棉布的暢銷!

剛剛在大街上閒誑,唐通至少發現幾十個大頭兵腋下都挾着一匹或者幾匹棉布,甚至還有小校專門僱車來購買棉布的,顯然,這些大頭兵買了棉布都是送給妻妾的,或者乾脆就是打算拿棉布做聘禮去娶親納妾的。

棉花自十幾年前引入江東後,便迅速流行了開來,因爲棉布有着比麻布、絲綢更好的保曖性能,而且價格也要比絲綢便宜得多,到了現在,棉布早已經取代葛、麻,成了江東小市民家庭以及小農家庭的置衣首選了。

唐通第一次在鋪子裡看到棉布時,簡直傻了,棉布的柔滑細膩僅次於絲綢,卻遠要比絲綢更保曖,而棉布的價格卻只有絲綢的一半不到,葛布、麻布跟棉布比簡直就是渣,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布?上半輩子的衣服真是白穿了。

唐通已經瞭解過了,種棉花的最大條件就是光照充足!

在唐通的巴西老家,各大壩子別的好處沒有,就是一年四季光照充足,非常適合種植棉花,他已經想好了,回頭先買幾車棉籽回去試種,一旦試種成功就大量種植,只需幾年,他們唐家就該成爲整個巴郡甚至整個川中的鉅富了。

其餘的幾十個巴蜀豪強也是各有發現,甚至有人打起了妓寨的主意。

這一刻,幾乎所有的巴蜀豪強都在慶幸,慶幸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如果巴蜀仍舊處在漢國的統治下,他們又哪有大顯身手的機會?

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184章 騎射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189章 招攬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88章 破軍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544章 滅火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526章 稱帝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54章 打造兵器第405章 免戰牌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84章 騎射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72章 疾馳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72章 轉進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508章 玄衣衛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266章 滅國棋第40章 死戰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258章 暗鬥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93章 三渡河水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507章 詔獄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52章 奪兵權第35章 劉邦進山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189章 招攬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194章 上位者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458章 瘟疫(下)第8章 烏江悲歌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72章 疾馳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539章 遷徙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359章 冊立儲君
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137章 三大急務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377章 神箭由淵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130章 治齊三策第184章 騎射第351章 巋然不動第189章 招攬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88章 破軍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382章 真是韓信第544章 滅火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526章 稱帝第346章 虎嘴奪食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54章 打造兵器第405章 免戰牌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114章 三件大事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281章 事態擴大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184章 騎射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527章 聯兵伐齊第369章 圍齊救趙第372章 疾馳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72章 轉進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508章 玄衣衛第517章 洗劫關中(四)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266章 滅國棋第40章 死戰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510章 蒙家四虎第229章 瞞天過海第534章 舌燦蓮花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258章 暗鬥第42章 唯一的機會第93章 三渡河水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507章 詔獄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52章 奪兵權第35章 劉邦進山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223章 七路聯軍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189章 招攬第167章 狩獵、胭脂馬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194章 上位者第500章 漠南風雲(上)第11章 狼奔三百里第458章 瘟疫(下)第8章 烏江悲歌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352章 紅頂商人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367章 刺殺劉邦(三)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372章 疾馳第502章 漠南風雲(下)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316章 太子人選第539章 遷徙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359章 冊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