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節 由愛故生憂

南昌王不解看着顧瑾之。

顧瑾之道:“人有七情六慾,情志傷則人傷。”

南昌王更是不明白。

他看着顧瑾之。

“王爺知道嫉妒嗎?”顧瑾之問。

南昌王恍然明白了什麼,他眉宇微沉。

“……嫉妒,包含了很多的感情。有人因此而暴怒;有人因此而恐懼;有人因而是驚慌焦慮;也有人因此而自怨自艾,悲傷愁苦。王妃此病,皆因嫉妒而憂傷所致。”顧瑾之道。

南昌王臉色更加不好看。

大概妻子善妒,是件讓他很沒有面子的事。

他沉默不語。

好半天,他才道:“一派胡言!人之平常,也常憂傷思慮,怎麼不聲啞?”

“沒有胡言!”顧瑾之道,“我跟王爺說過,王妃的病奇怪。聲啞定是有寒,而王妃體內中焦卻有熱。《黃帝內經》有言,‘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這並不是我杜撰的。”

南昌王臉色微緩。

顧瑾之說出了來歷,他纔信了兩分。

只是仍難以相信,王妃那樣的人,平素都是溫婉賢良,居然因嫉妒而憂傷到了這種地步。

南昌王從來不知道她還有這麼一面。

他總覺得王妃像個木頭人,渾身上下一點熱乎氣也沒有。從成親的時候就是那樣。

跟她說點什麼情趣的話,她都是木然聽着。沒有半點反應。

南昌王聽說她從小就拜菩薩,是個信女。南昌王便覺得,王妃的心都麻木了,早就給了那泥捏的觀音菩薩!視夫妻情分爲糞土,眼裡只有王爺和尊卑,沒有丈夫。

如今聽到顧瑾之說王妃因爲嫉妒而悲傷,南昌王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隱約的,他居然有了幾分難以理解的欣喜。

而後又感覺這種情緒很不可思議,連忙斂去。

“悲傷肺…….”南昌王唸叨着,“還是肺受了損的。那熱邪從何而來。你怎麼又說治不了的話?”

顧瑾之道:“內經上說。悲則氣逆,抑鬱不舒,故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就凝困中焦。熱邪與氣久困中焦不散。就傷肺!想治好王妃這病。先得解了這悲,使氣順暢。氣順了,中焦通達。我再用藥疏導,散了中焦的熱邪,而後在用小青龍湯治療聲啞,才能痊癒。”

南昌王點點頭。

他道:“就這麼治吧!”

顧瑾之無奈看了眼他。

“憂是種情志,內經上也說,‘喜勝憂’。”顧瑾之道,“王妃所憂的,無非是東廂房裡,時不時傳來王爺和偏妃娘娘的嬉笑聲。這根由不除,她悲憂不止。要先止了悲傷,再讓她轉悲爲喜,纔是根本。這已經不是大夫能做的,是王爺的家事了,我如何敢插手?故先前說,治不了!”

南昌王臉色又微沉了下去。

好半天,他都沒有說話。

顧瑾之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見沉默得有點長,就道:“我先開個清熱化溼的方子,再開服小青龍湯。等情志傷開解之後,讓王妃服下去,她的病自然就好了。”

南昌王仍是沒有說話。

顧瑾之說完,他也沒有喊人端了筆墨紙硯來。

又過了片刻,南昌王倏然站起身,往裡屋走去。

顧瑾之不知何意,想了想,仍是跟了進去。

她一走進裡屋,就聽到南昌王對王妃道:“……你屬虎,她屬龍,都是兇猛之物。偏偏她還壓了你一頭,這才衝撞了你!你這病,都是中了此邪。她不走,你這身子是好不了的。這府裡樣樣都是你操持,就打發她回南昌去。等將來咱們回了南昌府,再另外安排她,你看可妥?”

顧瑾之聽到這裡,見王妃沒有留意到她,就悄悄退了出去。

她擔心過多了。

對於南昌王而言,正妻的地位遠遠高於美妾。哪怕再寵愛偏妃,也不會爲了她要了王妃的命。

這是此年代男人的正常心理。

顧瑾之尋了王妃身邊那個大丫鬟,讓她去拿了筆墨紙硯來。

她開了方子。

外頭的天漆黑,剛剛起更,到了戌時呢。

時間尚早,顧瑾之就對那丫鬟道:“這個你拿着,等會兒給王爺瞧。如何煎藥、服藥、忌口,我都寫清楚了。”

然後找了朱仲鈞,來回去了。

那丫鬟急了,忙道:“顧小姐不等給王爺和王妃作辭嗎?”

“不了。”顧瑾之笑道,“天色晚了。等王妃好了點,若需要複診,再叫人告訴我去。”

那丫鬟還要留,顧瑾之就笑了笑說:“王妃和王爺在內室說話,你也莫要擾了他們……”

丫鬟知道勸不了,只得送了顧瑾之和朱仲鈞出門。

到了垂花門口,顧家的馬車已經停靠在那裡了。

顧瑾之上了馬車,和朱仲鈞回了家。

宋盼兒和顧延臻剛剛吃了飯,正要打發煊哥兒和琇哥兒去歇息,顧瑾之卻回來了。

宋盼兒忙問:“怎麼現在回來?不是說,要在那邊住一夜,給王妃探病嗎?”

“探明白了。”顧瑾之笑着道,“娘,我還沒吃晚膳呢。還有什麼剩下的?”

宋盼兒錯愕,繼而不悅道:“怎麼看病,飯也不給吃的?”

她連忙喊了慕青,讓她去廚房看看,還有什麼顧瑾之喜歡吃的菜沒有,端一碗來。

她又問朱仲鈞:“王爺吃了嗎?”

朱仲鈞道:“吃了。”

宋盼兒臉色又變了變。

王爺吃了,單單瑾姐兒沒吃……

顧瑾之忙把當時的情況,給母親解釋了一遍:“是我想單獨和王妃身邊的人說話。又到了飯點,就讓王爺先出去歇會兒。而後,我突然探出了病由,又和王爺說話。說完了,王爺哪裡還顧得上留我吃飯?我見時間還早,就先回來了。”

宋盼兒臉色這才微微好轉了幾分。

飯端起來,顧瑾之慢慢吃着。

等她吃完了,顧延臻和宋盼兒都問她:“王妃那到底是什麼病呢?”

“是心病。”顧瑾之道,“黃帝內經上說,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當時我看病,也沒想到她會是心病。總覺得她的脈象和症狀對不上。還以爲是什麼隱疾。而後看到她的正院東廂房。住着王爺的偏妃。偏偏那邊說笑,正院裡屋又能聽到。王妃雖然信菩薩,可年紀到底輕。還不是看破紅塵的修行,心裡嫉妒憂悲,又不敢表露半點,久積於心,自然就生了病……”

宋盼兒和顧延臻都聽得愣住了。

朱仲鈞則想起了《范進中舉》那篇文。

范進不就是因爲喜而迷了心竅嗎?足見“喜傷心”也是靠譜的。

“這要怎麼治?”宋盼兒好奇。

她也聽說過人心裡有事,就會不舒服,卻沒想到南昌王妃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她很好奇治療方法。

“恐勝喜,喜勝憂,悲勝怒,怒勝思,思勝恐……”顧瑾之笑道,“喜能治好悲。只要南昌王肯將偏妃挪出去,不要在王妃面前礙眼,她這病就好了六成。我方纔聽到王爺說,要將偏妃送回南昌府。王妃此病,只怕就要好了八成。再服下藥,自然就痊癒了。”

顧延臻聽了,想說點什麼,看了眼宋盼兒,又不敢說。

他大概是覺得女子裝賢良,把自己逼成那樣,也夠奇聞的。

還不如宋盼兒這樣,落個悍妒名聲,活得自在。

吃了飯,說了會兒話,顧瑾之就起身告辭了。

朱仲鈞非要她送。

她就送朱仲鈞往二門去。

“我想起佛語裡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這句能不能解釋南昌王妃的病?”朱仲鈞問她,“她若是不愛南昌王,也不至於病成那樣吧?”

顧瑾之心裡倏然就升起些許的悲傷。

她沒想得這麼深。

或者說,對於感情,她比較理性。

聽朱仲鈞這麼一說,她心裡倏然很難過。

她很可憐南昌王妃。

“是的。”顧瑾之道,“可憐的女人……”

過了兩天,南昌王府那邊請顧瑾之去複診。

南昌王妃已經能說話了。

東廂房的門,又落了鎖。

“顧小姐,多謝你。”王妃聲音仍有點發啞,卻能出聲了,跟顧瑾之道謝。

“不必謝。”顧瑾之笑道,“以後您自己也要勤加保養,凡事少過心……”

朱仲鈞見南昌王站在一旁,臉上沒什麼表情。

而王妃雖然病好了,眉宇間卻有點忐忑。

只怕外人知道了她的病,笑話她假賢良?還是怕南昌王無奈送走了龔偏妃,心裡怪她多事?

朱仲鈞又想起了那偈語。

他大聲對南昌王妃道:“小七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二嫂是個好人,才得病的!”

傻子也有傻子的好處。

傻子可以說旁人難以啓齒的話。

顧瑾之不由看了眼朱仲鈞,在心裡笑了笑。

而這話,讓沉默靜聽的南昌王表情一頓,整個人愣在那裡。

王妃好似心裡什麼天大秘密被人知曉,一時間驚慌失措,臉通紅,眼淚都要下來了。

他們不會覺得朱仲鈞是故意的。

在他們看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呢。

看着王妃那尷尬又難堪的模樣,南昌王就知道朱仲鈞的話,說中了她的心思。

“由愛故生憂呢……”他心裡倏然泛起了陣陣巨浪。

原來……(未完待續。。

第46節 揚聲第356節 出城第503節 撒潑第47節 道謝第540節 孩子的心思第344節 口不擇言第323節 打聽第361節 暴雪第519節 起意第328節 綁架第343節 保護第425節 失竊(1)第358節 兄妹第544節 大事第490節 風雨第165節 寒熱混淆第127節 滿月第227節 紫玉第35節 較勁第274節 私密第357節 拜謁第327節 異象第335節 破繭第283節 餓病第506節 任性第396節 至親第373節 告狀第111節 回來第230節 姨娘第171節 探病因第367節 重逢第256節 方法第277節 取意第242節 同意第238節 選擇第241節 獻計第518節 相依第81節 追憶第170節 藥材第277節 取意第180節 依靠第66節 治癒第65節 客人第302節 角門第513節 發威第415節 報應第255節 硬氣第224節 討情第96節 接招第155節 除夕第117節 讚譽第35節 較勁第40節 作賤第504節 紙上談兵第104節 交談第128節 以勢壓人第298節 改變第309節 身教第400節 咬鉤第367節 重逢第251節 客人第19節 數落第86節 較量第431節 捱罵第372節 消閒第265節 不捨第525節 驚風第441節 宴請第189節 做戲的目的第108節 動怒第391節 夜語第430節 舊書房第204節 戰書第427節 公判第349節 得勝第305節 立儲第210節 算賬第527節 妙手回春第434節 主動第342節 表白第8節 出診第261節 昏睡第441節 宴請第535節 庇護第84節 商議搬家第372節 消閒第102節 原因第342節 表白第122節 喜降第453節 意外第182節 點鴛鴦第201節 利用第538棋子第528節 頓悟第289節 接近第166節 假寒第63節 急信第422節 勸慰第126節 重劑第103節 醒來
第46節 揚聲第356節 出城第503節 撒潑第47節 道謝第540節 孩子的心思第344節 口不擇言第323節 打聽第361節 暴雪第519節 起意第328節 綁架第343節 保護第425節 失竊(1)第358節 兄妹第544節 大事第490節 風雨第165節 寒熱混淆第127節 滿月第227節 紫玉第35節 較勁第274節 私密第357節 拜謁第327節 異象第335節 破繭第283節 餓病第506節 任性第396節 至親第373節 告狀第111節 回來第230節 姨娘第171節 探病因第367節 重逢第256節 方法第277節 取意第242節 同意第238節 選擇第241節 獻計第518節 相依第81節 追憶第170節 藥材第277節 取意第180節 依靠第66節 治癒第65節 客人第302節 角門第513節 發威第415節 報應第255節 硬氣第224節 討情第96節 接招第155節 除夕第117節 讚譽第35節 較勁第40節 作賤第504節 紙上談兵第104節 交談第128節 以勢壓人第298節 改變第309節 身教第400節 咬鉤第367節 重逢第251節 客人第19節 數落第86節 較量第431節 捱罵第372節 消閒第265節 不捨第525節 驚風第441節 宴請第189節 做戲的目的第108節 動怒第391節 夜語第430節 舊書房第204節 戰書第427節 公判第349節 得勝第305節 立儲第210節 算賬第527節 妙手回春第434節 主動第342節 表白第8節 出診第261節 昏睡第441節 宴請第535節 庇護第84節 商議搬家第372節 消閒第102節 原因第342節 表白第122節 喜降第453節 意外第182節 點鴛鴦第201節 利用第538棋子第528節 頓悟第289節 接近第166節 假寒第63節 急信第422節 勸慰第126節 重劑第103節 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