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陰差

衛老太太於是嘆了口氣:“這樣看來,那之前楚景行的設計就白費功夫了。”

不僅如此,恐怕他還會遷怒到沈琛他們身上,若不是沈琛多管閒事,這件事就不會被臨江王知道,也不會被臨江王截下來,只把楚景盟報了上去。

死兩個兒子跟死一個兒子的效果當然是截然不同的。

衛安笑了笑,沒有答話。

其實她跟沈琛的想法大抵相同,那就是沒有必要去利用一個原本就派不上太大用場的人,晉王實在是一個沒有大志向的藩王。

在秦王身上動手腳都比在他身上動手腳要效果好的多。

既然楚景行這麼決定了,自然就該承擔這麼做的後果。

不過反正他如今什麼都不做反而比什麼都想做要好的多,至少他會明白,不是每件事都在他的算計之內的。

沒有人能把每件事都算計到位,比如說方皇后就沒料到經營了這麼久,自己自認爲已經算計準了隆慶帝對明家人的心軟和愧疚之後設下的這個局,竟然會功虧一簣。

隆慶帝在離開鳳儀宮之後便去了內閣議事,等定了福建抗倭的事之後,便讓兵部加緊設計劉必平新呈上來的兵器譜,而後便收到了林三少的回報。

林三少呈上來的情報裡頭,清清楚楚的說明了太廟起火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天象有異,上天示警。

而是有人刻意而爲之。

那個叫嚷的最厲害的欽天監的官員,也正是方皇后的遠房族親。

這樣的情況下,再加上之前衛老太太的異狀,事情真相到底是如何,已經不言而喻了。

隆慶帝沒有耽誤太久,第二天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清除了一批又叫嚷着四皇子是大皇子轉世的人。

並且當場打了鬧騰的最厲害的欽天監官員的臉,面無表情的把一份彈劾這個官員尸位素餐,毫無真才實學的彈劾奏疏扔在了他面前冷笑:“朕聽聞卿家曾經爲梅翰林家算娶親的黃道吉日,可是黃道吉日這天梅家卻橫生災禍,朕又聽聞卿家曾爲國子監祭酒陳祭酒看新宅風水,說是後院該挖池塘以聚斂財氣,可是祭酒家裡卻從此一蹶不振……卿家如此本事,你所謂的算出的四皇子乃是大皇子的轉世一事,要朕如何相信?!”

當着滿朝文武的面,這就是明晃晃的在打那個官員的臉!

滿朝文武一時噤若寒蟬。

而那個欽天監的官員更是已經瑟瑟發抖兩股顫顫,險些連站也站不穩了。

隆慶帝這麼不給他臉面,只差指着他的鼻子在天下人面前指責他是個浪得虛名的神棍,他從今以後的前程只怕就毀了!

可更嚴重的還遠遠不止這一點,隆慶帝冷笑完了,又道:“還有件事,這奏章裡頭清楚的寫了,卿家爲了你兒子費盡苦心,甚至還買官……”

他聲音仍舊平版無波:“你欺世盜名,滿口仁義道德,實際滿肚子壞水,慣會借死人生事,把朕至於何地?!把大皇子至於何地?!”

那個欽天監官員終於徹底站不穩了,身子一軟便倒在了地上。

安公公急忙令大殿裡的錦衣衛把人拖下去。

隆慶帝便又慢條斯理的宣佈了一個決定-----他要追封已故的大皇子爲太子,下令讓禮部擬定諡號。還下令死後要跟明皇后合葬。

跟明皇后合葬,那現如今的方皇后呢?

衆人雖都不敢說,可是心裡都明白,這回的事恐怕是方皇后做的過火,所以惹隆慶帝厭惡了。

隆慶帝纔會在民間和朝堂都把四皇子是大皇子轉世一事傳的沸沸揚揚的時候,先是處置了那些叫嚷的最厲害的官員,又打了提出這個說法的欽天監官員的臉,而後又故意追封大皇子。

心裡有成算的,便不約而同的在心裡把自己跟方皇后劃了一條界限。

隆慶帝尤嫌不足,下了朝還不等方皇后鬧騰,以四皇子病弱爲由,把四皇子接到太極殿親自照顧。

這是開朝以來第二個把皇子帶在身邊教導的皇帝。

從前本朝太祖也是因爲愛屋及烏,因此在皇后去世後把皇后所出幼子接在身邊親自教養,事必躬親。

可是太祖這樣做,是因爲皇后已經去世。

可現在四皇子的生母方皇后還活的好好的,隆慶帝這麼做,無疑是故意做給朝臣看,也是給方皇后的懲罰。

方皇后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連四皇子的蹤影都看不見了。

安公公軟硬不吃,堅定的在羽林衛的護送下把四皇子給接去了太極殿,連面也不肯讓方皇后再見一面。

方皇后求見隆慶帝,隆慶帝也毫不客氣的拒絕了,只是說讓她好好休息,她最近精神不濟,需要好好靜養。

靜養?!

傻子也知道這根本不是什麼靜養,而是讓她禁足的意思!

一天之內從天堂掉進地獄。方皇后簡直懵了,可是最雪上加霜的是,她還不知道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

怎麼好端端的,隆慶帝竟會氣怒到如此地步?一點兒臉面都不肯給她,把事情做的這樣絕?!

直到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她才終於恍然大悟,知道隆慶帝究竟是爲什麼生氣-----他是知道了,知道了太廟起火的原因……也知道了她這樣做的目的。

所以他故意追封大皇子爲太子,還讓禮部大張旗鼓的擬定諡號來打她的臉。

她有一瞬間覺得心灰無比,緊緊攥着衣裳,連骨節都開始泛白也毫無知覺。夫妻一場,他竟然可以絕情到這個地步。

就這樣一點餘地也沒有留給她。

甚至還把她的兒子給帶走了。

她只有兒子了。

這個從前很是寵愛她,幾乎對她無所不從的丈夫,如今根本已經跟她貌合神離,而德妃又虎視眈眈,讓人壓力倍增。

她原本就什麼都沒有了,孃家也毀了,要是再失去兒子,她還怎麼能活?!怎麼活下去?!

還是肖姑走進前輕聲勸她看開些:“娘娘也不必如此悲傷,其實…四皇子能被聖上親自放在身邊教養,換個方向想想,也是難得的殊榮啊!”

------------

第523章 抽絲第1049章 忐忑第182章 圈套第1075章 狠心第790章 試探第209章 母女第993章 猜測第898章 唱戲第949章 入甕第534章 最狠第1311章 重病第371章 斥責第1055章 逃命第217章 打探第550章 可教第1398章 去處第412章 不見第826章 栽贓第505章 隱憂第408章 外合第392章 挑撥第90章 不平第1393章 賞賜第1252章 退步第398章 失蹤第9章 了局第484章 賭約第426章 示好第411章 救星第304章 目的第669章 問明第896章 針對第786章 戲耍第352章 禍首第236章 驚雷第244章 折磨第670章 擔憂第841章 目的第69章 掩護(月票一百五十加更)第769章 和離第974章 反口第363章 洶涌第302章 秋風第521章 舞姬第48章 交代第1328章 回信第513章 爭取第1223章 逼進第1161章 嫁禍第623章 請求第158章 邀約第912章 死手第1153章 運籌第1109章 交代第78章 瘟神第1413章 立場第3章 新生第523章 抽絲第1211章 結仇第506章 準備第685章 救兵第1357章 加急第669章 問明第719章 咳血第1066章 尷尬第1165章 掙扎第882章 爲難第581章 提示第322章 上門第323章 兄弟第1345章 主謀第557章 求救第1192章 伺候第657章 發難第1099章 黑手第178章 探望第608章 還禮第56章 交代第609章 人禍第1082章 殺手第577章 佈置第334章 不同第1057章 懼怕第1064章 失地第470章 家醜第332章 說合第190章 人選第606章 王牌第890章 爲主第499章 紕漏第823章 看信第999章 談妥第1197章 偶遇第692章 陷害第288章 心腸第534章 最狠第572章 合作第987章 鍾愛第167章 衝突第303章 折騰
第523章 抽絲第1049章 忐忑第182章 圈套第1075章 狠心第790章 試探第209章 母女第993章 猜測第898章 唱戲第949章 入甕第534章 最狠第1311章 重病第371章 斥責第1055章 逃命第217章 打探第550章 可教第1398章 去處第412章 不見第826章 栽贓第505章 隱憂第408章 外合第392章 挑撥第90章 不平第1393章 賞賜第1252章 退步第398章 失蹤第9章 了局第484章 賭約第426章 示好第411章 救星第304章 目的第669章 問明第896章 針對第786章 戲耍第352章 禍首第236章 驚雷第244章 折磨第670章 擔憂第841章 目的第69章 掩護(月票一百五十加更)第769章 和離第974章 反口第363章 洶涌第302章 秋風第521章 舞姬第48章 交代第1328章 回信第513章 爭取第1223章 逼進第1161章 嫁禍第623章 請求第158章 邀約第912章 死手第1153章 運籌第1109章 交代第78章 瘟神第1413章 立場第3章 新生第523章 抽絲第1211章 結仇第506章 準備第685章 救兵第1357章 加急第669章 問明第719章 咳血第1066章 尷尬第1165章 掙扎第882章 爲難第581章 提示第322章 上門第323章 兄弟第1345章 主謀第557章 求救第1192章 伺候第657章 發難第1099章 黑手第178章 探望第608章 還禮第56章 交代第609章 人禍第1082章 殺手第577章 佈置第334章 不同第1057章 懼怕第1064章 失地第470章 家醜第332章 說合第190章 人選第606章 王牌第890章 爲主第499章 紕漏第823章 看信第999章 談妥第1197章 偶遇第692章 陷害第288章 心腸第534章 最狠第572章 合作第987章 鍾愛第167章 衝突第303章 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