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潰敗

直到大唐的騎兵出現,淵成惠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對手早就已經算到了自己會連夜退兵,並且早早的便在這裡設好了埋伏等着自己的到來。但是他還是有點想不通,自己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天還沒有黑。也就是說自己回到軍營沒有多久,便下定決心撤兵,並且在下定決心以後,便立即派出斥候偵察對方的一舉一動。一直到離開大營,或者說一直到現在爲止,都沒有發現唐軍有任何的動靜。那麼他的伏兵又是什麼時候佈置的呢?

難道說……難道說對方在答應與自己正面交鋒的時候起,就已經算到了這些嗎?淵成惠突然間感到一陣發冷。仔細的回想了一下,自從得知李恪前來支援長嶺開始,只有雙方交戰剛剛結束的兩個時辰裡自己沒有派出斥候,其餘的時間內,長嶺周圍都有大量的斥候在活動。這就是說這個李恪也只有通過這段時間才能派出部隊設伏,而且還肯定是從南門離開的長嶺縣城,兜了個大圈子以後纔到達的設伏地點。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還是選擇在平原地帶設下埋伏,對方顯然吃透了我的心思!這個李恪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想到這裡,淵成惠趕緊下令原地組成防禦陣型,就地抵抗唐軍的衝鋒。命令下達以後,士卒們在得知不用再去面對唐軍可怕的巨響後,立即行動起來組成一個圓形的防禦陣型。

很快的,從左後方趕來的大唐騎兵便到達了高句麗的後方,向高句麗方面負責守衛後方的騎兵發起進攻。三百步外,大唐的騎兵平端着手中的陌刀向着高句麗騎兵衝了過來。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

高句麗的騎兵放下左手的盾牌,雙手緊握手中長槍的槍柄,準備與大唐的騎兵硬憾。騎兵的身後,是數量衆多的弓箭手,此刻已經箭搭在了弓弦之上,只要唐軍進入到六十步的範圍之內,他們便會拋射出手中的弓箭。

就在這時,大唐的騎兵突然間把手中的陌刀掛在了馬鞍之上,又從另一面拿出了弩箭,平端在眼前。面對這一突然變故,高句麗的騎兵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想要再舉起掛在馬鞍之上的盾牌已經來不及。大唐的騎兵在距離高句麗防守陣型約一百步的地方,射出手中的弩箭以後,沿着高句麗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劃了一個完美的弧線,策馬轉身離去。

高句麗的騎兵在箭雨的襲擊之下,倒下了一大片,而站在騎兵身後的弓箭手們,則因爲大唐騎兵完全是在他們的射程之外,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離去,卻沒有一點辦法。

還不等高句麗方面的士卒喘上一口氣,大唐的騎兵繞了一個圈兒又回來了。這一次,守在外圍的高句麗騎兵吸取了教訓,一直是一手持槍,一手放在盾牌的把手上,隨時做好舉起盾牌的準備。可是一直到了大唐的騎兵接近一百步的距離時,仍舊沒有放下手中的陌刀。就當他們正要迎接大唐騎兵的衝鋒的時候,弩箭出匣的聲音傳入了他們的耳中,再想舉起盾牌已經來不及了。

原來,這一次唐軍改變了策略,只有最前面的兩排,以及最左側的騎兵手中拿着的是陌刀,其餘的騎兵則暗中換成了弩箭。由於天色昏暗,高句麗方面沒辦法看清楚,所以在一次吃了個悶虧。這一次不但是外圍的騎兵倒下了一大片,就連站在內圈的弓箭兵也受到了波及,畢竟這一次大唐的射手選擇的是拋射,弩箭的射程更是達到了一百六十步。

面對大唐騎兵的這種完全不近身的作戰方式,高句麗的士卒快要崩潰了。高句麗軍隊中沒有弩箭兵,弓箭手的射程只是對方的一個零頭,在沒有刀盾兵或者營寨掩護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成爲對方練箭的活靶子,不管有多少人也架不住他們這麼一點點的磨啊。

當大唐的騎兵再次靠近的時候,高句麗的騎兵發起了反衝鋒。與其在這裡坐以待斃,還不如衝上去拼個你死我亡。大唐的騎兵像是早就料到他們會做出如此的舉動一般,在距離高句麗方面的防禦陣型還有將近三百步的時候,便紛紛的拋射出弩箭。等到高句麗的騎兵接近時,正好漫天的箭雨落下,被逮了個正着,呼啦一下子倒了一大片,剩下的則被手持陌刀的騎兵挨個點了一遍名。

三輪襲擊過後,大唐的騎兵除了幾十人在與對方騎兵的交鋒中受傷外,就再也沒有任何損失。而高句麗的騎兵則基本上損失殆盡,就連後面的弓箭兵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

至此,高句麗方面的士卒已經徹底的喪失了鬥志。在見到大唐的騎兵第四次發動衝擊的時候,有士卒丟下手中的兵器,轉身便往右側的山裡跑去。有人一帶頭,立刻便有大量的士卒緊隨其後。還不等大唐的騎兵靠近,已經有近五分之一的高句麗士卒,加入到了逃竄的行列當中。

大唐的騎兵見狀,也不再採取遊擊的戰術,直接衝向了高句麗剩下尚未開始混亂的部隊。僅僅是一輪箭雨過後,高句麗軍隊的潰散之勢便快速擴大。還不等大唐騎兵近身,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高句麗士卒加入到了潰散的行列當中,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此刻,正在中部指揮的淵成惠見到潰勢已定,已經無力迴天,只好帶領身邊的親衛催馬逃命。

見到主將已經逃跑,高句麗的士卒在左有弓箭手襲擾,後有騎兵追趕的情況之下,只好轉身逃向右側的山林。然而,山林之內也絕非安全之地,高句麗的士卒們剛剛鑽進山林,便接二連三的引發了林中的地雷。一聲聲的巨響在警告着那些個試圖逃進山林的高句麗士卒,此路不通!要想保住性命的話,就給我乖乖的舉手投降。

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大批的高句麗士卒最終選擇了舉手投降,只有一少部分人通過了前方的地雷陣,僥倖得以逃脫。大唐的部隊則由於遍地都是尚未清除的地雷,爲了避免誤傷到自己,再加上之前李恪就曾經吩咐過不要冒險追擊,所以直接放棄了追趕的想法,直接押着這些個俘虜們往回趕。

僅僅一天的時間,高句麗進犯長嶺的五萬大軍,除去僥倖逃脫的主將淵成惠以及三千多人馬以外,其餘的四萬七千餘人,或是戰死或是做了大唐的俘虜,大唐再一次獲得完勝。

第4章 雲兒上茶第26章 問責第13章 滅百濟(八)第55章 夜襲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38章 奴隸交易第83章 平倭(十八)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12章 如爾所願第75章 平倭(十)第41章 真相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12章 建立軍校第69章 援軍到來第41章 硝煙再起第36章 撲朔迷離第88章 平倭(二十三)第17章 伏擊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33章 入主東宮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18章 京城長安第78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77章 平倭(十二)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1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88章 出兵朝鮮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39章 收服第53章 早有準備第24章 睦州危機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1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4章 釋惑第41章 真相第47章 男兒行第31章 傾盡全國之力第14章 洞庭湖畔第17章 李恪斷案第49章 威壓契丹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13章 神威大炮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16章 再見岫雲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13章 神威大炮第15章 勸降第82章 平倭(十七)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9章 破城第6章 拉人入股(2)第十五章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17章 鏖戰七松嶺(二)第51章 滅新羅(上)第13章 滅百濟(八)第5章 拉人入股(1)第13章 神威大炮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26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下)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11章 出征前夕第39章 談判(四)第9章 厚顏無恥第42章 空地一體戰爭(四)第21章 哀兵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20章 攻心第37章 攜美同行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37章 談判(二)第9章 美麗新世界第24章 李恪昇天第46章 千里奔襲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1章 李恪發飆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26章 初戰告捷第2章 無需再忍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31章 雷霆手段第15章 勸降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章 意外之財第1章 對馬島海戰(上)第52章 滅新羅(中)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84章 攜美夜遊(下)
第4章 雲兒上茶第26章 問責第13章 滅百濟(八)第55章 夜襲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38章 奴隸交易第83章 平倭(十八)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12章 如爾所願第75章 平倭(十)第41章 真相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12章 建立軍校第69章 援軍到來第41章 硝煙再起第36章 撲朔迷離第88章 平倭(二十三)第17章 伏擊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33章 入主東宮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18章 京城長安第78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77章 平倭(十二)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1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88章 出兵朝鮮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39章 收服第53章 早有準備第24章 睦州危機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18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4章 釋惑第41章 真相第47章 男兒行第31章 傾盡全國之力第14章 洞庭湖畔第17章 李恪斷案第49章 威壓契丹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13章 神威大炮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16章 再見岫雲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13章 神威大炮第15章 勸降第82章 平倭(十七)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30章 王妃兇悍(二)第9章 破城第6章 拉人入股(2)第十五章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17章 鏖戰七松嶺(二)第51章 滅新羅(上)第13章 滅百濟(八)第5章 拉人入股(1)第13章 神威大炮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26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下)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11章 出征前夕第39章 談判(四)第9章 厚顏無恥第42章 空地一體戰爭(四)第21章 哀兵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20章 攻心第37章 攜美同行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37章 談判(二)第9章 美麗新世界第24章 李恪昇天第46章 千里奔襲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1章 李恪發飆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26章 初戰告捷第2章 無需再忍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31章 雷霆手段第15章 勸降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2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章 意外之財第1章 對馬島海戰(上)第52章 滅新羅(中)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84章 攜美夜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