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出兵朝鮮

第八十八章出兵朝鮮朝鮮半島上三國的戰事日趨的緊張,但是又如同漢末三國時期一樣,形成一個暫時的平衡態勢。(.)短時間內如果沒有新的勢力介入其中,這種微妙的平衡是很難被打破的。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倭國的突然加入,一下子便使得局勢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五萬人突然間從新羅的東南沿海突然間登6,一路上燒殺搶掠的殺奔新羅都城。同時與高句麗和百濟開戰的新羅,兵力全部集中於北部、西北部以及西部,此刻的東南沿海以及內部大部分地區都兵力空虛,根本就無力抵抗倭國士卒的襲擊,乃至於短短的幾天時間裡,便被倭國連下十餘座大小城池。

等到新羅終於反應過來,將舉國兵力都集中於大邁,終於憑藉着大邁的城牆堅固,才抵禦住倭國的進攻之時,倭國的部隊距離新羅的都城只有一百二十里的距離。然而此刻新羅唯一能夠做到的,就只是阻止住倭國士卒的前進,想要將他們擊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三面夾擊使得新羅倍感狼狽,無奈之下只好對百濟許以重金,希望他們能夠就此退兵。同時派出遣唐使攜帶重金火前往長安,希望大唐能夠出兵,幫助他們擊退高句麗和倭國的進犯。

新羅原本就是大唐的屬國,每年都會向大唐朝貢。大唐朝廷在接到新羅的求救請求後,作爲宗主國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實際上大唐早在三國混戰的一開始,便已經做好了參戰的準備,只等着新羅一旦開口向大唐求救,便率領大軍出征。

早在三年以前,李恪從南方賑災返回長安,李世民便已經聽從了他的建議,在萊州興建水師營。經過三年的建設,此時的萊州水師已經擁有可以最大容納八百名士卒的級戰艦兩百艘,這種名爲禺京(禺京,上古神話傳說中的北海之神)的戰艦長達四十丈,寬十丈,甲板之上建有三層箭樓,船舷的兩側各安裝有十五門,射程過十里的神威大炮。這種神威大炮的威力,要遠遠的高於6戰的神威大炮。除此之外還安裝有大量的牀弩以及投石車等輔助武器。禺京戰艦的動力爲風帆加人力漿混合動力。在戰艦後方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水輪漿,在風帆動力不足時可以通過人力,驅動兩側的巨大水輪作爲前進的動力。正常載兵爲二百八十人,同時可以擔任運送士卒的任務,最大運兵量爲五百二十人。這種體型巨大的戰艦,在當時來講放眼全世界也是絕對的巨無霸。

除此之外,還有鎮海艦。這種鎮海艦長約二十丈,寬約四丈,船舷兩側各有神威大炮六門,另外還裝備有牀弩、投石車等輔助武器。鎮海艦標準配置爲一百八十人,不能額外的運載兵員,它的是作爲禺京艦的護衛艦而存在的,遠戰火力強勁,船也遠遠的高於禺京艦。

另外還有更加小一些的靖海艦,長度只有五丈左右,寬也不過一丈,特點是快靈活,一般用於偵察以及阻止對方戰艦靠近主艦。

在接到新羅方面的求援以後,大唐方面便立即派出信使前往高句麗以及倭隊在新羅的大營,要求他們必須立即停止對新羅的侵略,否則大唐將派出天兵予以剿滅。

朝鮮半島方面,高句麗和倭國方面在接到大唐信使送來的信以後,不但不予理會,反倒是加緊了攻勢,試圖在大唐正式出兵以前攻下新羅全境,造成既定事實。百濟方面在接受了新羅方面的重金以後,先是退出了戰場,可是十餘日後不知爲何,再度向新羅動了進攻。

新羅在百濟退兵之後,趕緊把佈置在新羅與百濟邊境之上的重兵撤走,用於抵禦來自高句麗和倭國方面的兩面夾擊,只留下少量的部隊在兩國邊境除用於警戒。

經過十餘日的艱苦奮戰,剛剛穩定住局勢,百濟便悍然撕毀之前的協議,對新羅邊境動了猛烈的進攻。新羅方面的守卒雖竭盡全力地抵抗,怎奈主力部隊全部撤離,根本就無力抵抗百濟數萬大軍的猛烈進攻。在堅守了四天之後,設立於邊境之上的四處要塞,先後失守。一時之間新羅陷入到三面受敵的境地,形勢岌岌可危。

大唐方面,萊州的水師在長安向高句麗和倭國出要求退兵的信件的同時,便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而地處東北的遼王李恪,更是早早的便調集了五萬大軍,陳兵於鴨綠江畔,大有隨時要渡江作戰的架勢。這也使得高句麗方面,不得不將大量的軍隊安排在鴨綠江南岸佈防。也正是因爲李恪的這五萬大軍的存在,給高句麗方面製造了巨大的壓力,才使得新羅有了喘息之機,否則的話只要高句麗從北方調集五萬大軍,協助攻擊新羅,新羅也將無法繼續抵抗下去。

由於高句麗和倭隊的多方阻撓,信使在返程的路途極爲的困難,幾經周折才得以抵達大唐的境內,至此去時的近百人團隊,回到大唐境內之時已經只剩下二十餘人。當高句麗和倭隊拒不撤兵的消息,傳到京城長安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事情。

大唐方面都不是傻人,他們的這個小小伎倆自然瞞不過衆人的眼睛。於是李世民在接到消息的當天,便派出八百里的加急,吩咐早已經在萊州整裝待的大唐艦隊出兵新羅。與此同時下令李恪伺機出兵從北路進攻高句麗。

自李世民登基以來,心中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要攻下高句麗,一雪前朝之恥。只不過這些年來西北地區一直不得安寧,再加上國內百姓剛剛經過戰亂,需要休養生息。這才遲遲沒有動對高句麗的征討,如今北方的回紇已經徹底的被平定,西面的吐蕃也正處於安穩期,由於正要迎娶大唐的公主,短時間內不會再鬧事。

而高句麗這個時候跳出來作亂,正好給了李世民藉口。於是,李世民決定御駕親征,要一舉將高句麗踏爲平地

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7章 重振雄風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11章 滅百濟(六)第22章 87V500完勝第40章 拜訪趙老太爺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6章 研製步槍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31章 傾盡全國之力第75章 戰前第31章 太子之位(下)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26章 問責第2章 無需再忍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61章 連番血戰第81章 平倭(十六)第37章 訓斥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5章 勸降第12章 如爾所願第44章 釋惑第26章 問責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9章 厚顏無恥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30章 六條章程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12章 滅百濟(七)第81章 平倭(十六)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67章 平倭(二)第60章 鏖戰第72章 平倭(七)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37章 攜美同行第25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第42章 空地一體戰爭(四)第51章 滅新羅(上)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84章 平倭(二十)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17章 李恪斷案第23章 破敵(一)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74章 平倭(九)第46章 研製步槍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29章 忙碌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77章 平倭(十二)第50章 積極備戰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6章 分析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28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第十五章第44章 策略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3章 全殲第5章 拉人入股(1)第二十章第6章 軍校建立第30章 六條章程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6章 分析第53章 早有準備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40章 劃分勢力第45章 戰事再起第29章 忙碌第37章 訓斥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2章 即將開始的紈絝生活第15章 勸降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5章 戰事再起第59章 出征倭國(三)第41章 真相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十五章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32章 忙碌第44章 膽怯第15章 勸降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20章 審訊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22章 87V500完勝
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7章 重振雄風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11章 滅百濟(六)第22章 87V500完勝第40章 拜訪趙老太爺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46章 研製步槍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31章 傾盡全國之力第75章 戰前第31章 太子之位(下)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26章 問責第2章 無需再忍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61章 連番血戰第81章 平倭(十六)第37章 訓斥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5章 勸降第12章 如爾所願第44章 釋惑第26章 問責第11章 老子還是個冤死鬼第9章 厚顏無恥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30章 六條章程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12章 滅百濟(七)第81章 平倭(十六)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67章 平倭(二)第60章 鏖戰第72章 平倭(七)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37章 攜美同行第25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第42章 空地一體戰爭(四)第51章 滅新羅(上)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84章 平倭(二十)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17章 李恪斷案第23章 破敵(一)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74章 平倭(九)第46章 研製步槍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29章 忙碌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77章 平倭(十二)第50章 積極備戰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6章 分析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28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第十五章第44章 策略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3章 全殲第5章 拉人入股(1)第二十章第6章 軍校建立第30章 六條章程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6章 分析第53章 早有準備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40章 劃分勢力第45章 戰事再起第29章 忙碌第37章 訓斥第50章 契丹的算盤第2章 即將開始的紈絝生活第15章 勸降第10章 重返遼東第45章 戰事再起第59章 出征倭國(三)第41章 真相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十五章第2章 止血繃帶誕生第32章 忙碌第44章 膽怯第15章 勸降第7章 渾水好摸魚第20章 審訊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22章 87V500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