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滅新羅(上)

作爲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人,對於半島上的人那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的。

北邊的那個國家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生活在鴨綠江邊的國人,只要能夠給他們一頓飽飯吃,那邊的女人就會趨之若鶩的偷渡到這邊來,即便到了這個地步這個國家,卻仍舊自以爲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國家。幾十年前爲了拯救這個國家,我們的數十萬英雄兒女永遠的長眠在了那片不屬於自己的國土上,但是根據前一世去過那邊旅遊的朋友說,他們那裡的導遊居然不知道我們的人,曾經幫助過他們抵禦過聯合國軍的入侵,在他們的認知當中,是他們的領袖率領着他們英勇的抵抗住了外國勢力的入侵,從此以後前一世的李恪便再也不對這個忘恩負義的國家抱任何的好感。

至於南面的那個國家,就更加的變態。在他們的眼中,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名人,就都與他們的祖先有着這樣那樣的聯繫,都是他們先人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留下的後裔。而作爲他們近鄰的中國,幾乎所有的發明創造,甚至於傳統節日都是剽竊自他們的傳統。甚至於一些他們國家的所謂學者,經過一番研究還將諾大的中國領土,全部的劃歸到他們所謂的歷史當中的國家的控制範圍之中。

對於如此恬不知恥的行徑,李恪實在是不知道該用什麼話語來形容他們。罵他們都是在擡舉他們,唯一能夠令他們閉嘴的方式,就是將他們徹底的從這個世界上抹殺掉。前一世的他只不過是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即便是有這個想法,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到。但是老天有眼,讓他來到了這個時代,並且賦予了他顯赫的地位以及掌握着這個時代最爲強大的武裝力量。於是他便一直再等一個機會,等着對方主動地跳出來挑釁自己的權威,這樣的話他就有名正言順的藉口對他們施加殘酷的鎮壓與屠殺。

說來也是湊巧,正當李恪準備大開殺戒的時候,一個同樣在他的鎮壓與屠殺的名單當中,只不過一時間還來不及尋找到藉口的海外島國,卻在這時不知道出於何種目的跳了出來,參與進了對原百濟國的領土爭奪上邊來。

李恪率領着三萬大軍剛剛離開南川停,便接到了來自泗沘城的求援信。新羅國的軍隊還沒有靠近泗沘城,一羣騎着矮種馬,身材並不比大號的冬瓜高出多少的倭國軍隊,目前已經在叛軍的引領下迅速的向着泗沘城靠近,如今距離泗沘城只有不過百餘里的距離,最晚將於兩天後抵達泗沘城。如今的泗沘城中只有兩千餘大唐的士卒,對方的總兵力卻至少是大唐軍隊的十倍,而泗沘城內看似還算平靜,但是已經是暗涌流動,城內的百姓隨時都有可能隨着叛軍的到來,配合叛軍爆發暴『亂』,情況已經萬分的危急。目前雖然已經將熊津城內的兩千駐軍盡數調來協助守城,但是形勢仍舊不容樂觀,所以還望大軍儘快趕來支援。

然而李恪的大軍距離泗沘城至少還有四百多裡的路程,沿途多有山路不說,不管走哪一條路前往泗沘城,都至少要面臨兩座以上的郡城阻攔。就算是每座郡城攻打下來都只需要一天的時間,最終抵達泗沘城的時間都不會低於八天。可以這麼說,倭國人的突然參戰,徹底的打『亂』了李恪事先的作戰計劃,使得原本可以輕鬆應對的局面,陡然之間變的嚴峻起來。當然,這裡所說的嚴峻並非是形勢變得對李恪的作戰不利,進而導致此番出戰的最終失利。這裡所謂的嚴峻是指泗沘城的形勢變得嚴峻,非常有可能會因此丟掉此城。不過這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並不大,大不了守衛泗沘城的大唐軍隊撤出那裡便是。

相反的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倒是給了李恪在平定完半島的叛『亂』以及新羅國後,繼續對倭國出兵的藉口。只要將新羅和倭國徹底的消滅之後,對於呂宋島的開發也就隨之可以進入到日程之中。不過這些都是後話,要等到將新羅和倭國評定以後纔會按部就班的實施,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可能快的趕到泗沘城解圍。不管怎麼說,泗沘城作爲前百濟國的都城存在,它的所屬權具有很高的象徵意義,一旦被叛軍和倭國的軍隊打下來,勢必會極大的提升他們的士氣,進而會對今後的平叛戰爭增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離開南川停,李恪立即將麾下軍隊分爲兩路,一路領兵一萬五千人沿着東線一路殺奔泗沘城,而他則率領另外一路沿中路直接向南開進。分兵前李恪再三叮囑東路將領,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泗沘城外,沿途所經過的城鎮,只要敢於抵抗的,一律用炮火將之徹底的摧毀,不用顧及對方的傷亡情況。

李恪所率領的中路大軍,只用了三天的時間,便突進到了湯井郡,這期間共經過了一座郡城、五座縣城。說起百濟,甚至於連新羅也算在內,他們國內的郡城、縣城之多,簡直已經到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地步。就拿百濟來講,所佔據的面積不過相當於朝鮮半島的四分之一,如此之小的面積上,居然設立了三十八個郡城、一百零一個縣城,另外還有三個州、一個小京。而當時整個百濟也不過二百餘萬的人口數量,其中的五座都督府的人口數量都超過了二十萬人,而泗沘城更是擁有三十餘萬人口,這就已經佔據了原百濟總人口的一半。剩下的再分散到如此衆多的郡縣平均下來,每個郡也不過不到三萬人的規模。按照當時大唐的設置,每戶人口按照八人計算,也就是三千餘戶的樣子,而當時大唐縣制的劃分爲六千戶以上爲上縣,三千至六千戶爲中縣,三千戶一下爲下縣。也就是說百濟的郡城充其量也不過相當於大唐中等縣的規模,至於他們所謂的縣城充其量也不過就相當於大唐的一個鎮子。只要對方敢於負隅頑抗,李恪便會毫不客氣下令炮兵進行炮轟,等到郡縣完全陷入到火海之中以後,便繼續率領大軍向前推進,至於城中百姓的死活,用李恪的話就是:既然不肯爲我大唐所用,那麼留着他們也是禍害,索『性』斷了他們繼續生事的念想。

也正是因爲如此,才使得李恪所率領的大軍能夠如此快的來到湯井郡城外。湯井郡已經算得上是原百濟北部數得上的大郡,加之新羅以及叛軍組織了大量的人員在這裡,試圖阻擊從北方前往泗沘城支援的唐軍,所以當李恪的人馬抵達城下之時,城中的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十萬,其中用於參戰的叛軍就已經達到了五萬。這些人密密麻麻的立於城牆之上,至少在場面上要勝過李恪的大軍。

李恪最爲擅長的作戰方式就是以少打多,那些個衆所周知的經典戰役,哪一次不是他以少勝多獲得的。如今對方不過是五萬左右的暴民,無論他們如何的喧囂都不會對李恪造成任何的影響。當麾下的大軍排兵佈陣完畢以後,便派出一名嗓門洪亮的士卒前往城下喊話,限令他們在一炷香的時間內開城投降,否則的話城破之後必將屠城。早已經被複國思想矇蔽了雙眼的這些個暴民,自認爲自己人多勢衆,再加上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遇到大唐軍隊的有力鎮壓,他們便認爲大唐軍隊不過如此,上一次之所以能夠滅掉百濟,不過是一時僥倖罷了,所以在聽到城下士卒的喊話後,也不管手中的弓箭能夠『射』得到對方,直接一陣『亂』『射』。

說實話,李恪還真的怕對方在聽完喊話之後便開城投降,那樣的話他就沒有藉口大開殺戒了。如今對方既然敢於主動進攻,那就也不用等到一炷香以後了,直接下令炮兵對準四座城門進行試『射』。一旦調教好『射』程以後,在最短的時間內摧毀四座城門,徹底的斷掉對方逃出城的念想後,直接對城牆以內進行全覆蓋飽和式的攻擊,其中炮彈和燃燒彈的比例爲二比一。半個時辰以後,當全程都被濃煙和烈火徹底籠罩以後,離開這才下令大軍兵分兩路分別沿着湯井郡東西兩側向南推進,一旦發現有人活動便以弓箭『射』殺,大軍需要趕路所以不需要任何的俘虜。

當大軍行至湯井郡、任存郡以及熊津郡三郡交界處的寶山時,遭遇到進入原百濟地區以來的第一次伏擊。伏擊地點就在寶山山下的官道上。寶山並不高,只有四五十丈左右的高度,而且也稱不上險峻,大唐軍隊從山下經過時,遭遇到了早早便埋伏于山上的暴民的襲擊,他們將山上的石頭、樹幹等物沿着山坡推了下來。由於山坡並不算陡峭,甚至於坡度連五十度都不到,再加上這一段的官道也還算寬敞,所以李恪麾下的部隊在遭受到突襲後,雖然當時顯得有些慌『亂』,但是很快的便恢復了秩序。坡度不夠陡峭,從山上滾落的山石以及樹幹在滾動時的速度也就不夠快,李恪麾下的部隊躲避的又比較及時,也就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

www☢TTkan☢¢ ○

等到李恪麾下的部隊反應過來以後,也沒有派出部隊前往山上搜捕,直接豎起神威大炮就是一陣『亂』轟。而山上發動偷襲的暴民數量並不算很多,也就是數千人的規模,在遭受到神威大炮的猛烈轟擊過後,立刻便化作鳥獸散。由於要在最快的時間內趕往泗沘城,所以李恪也懶得派人上山檢查戰果,直接下令繼續前進。

初唐第一猛將相關作品

第75章 戰前第26章 問責第13章 滅百濟(八)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11章 騙個神醫當跟班第22章 蘇州第66章 冰封王座(5)第27章 奉旨回京第34章 抵達長春第71章 二比零第1章 李恪發飆第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7章 殺!殺!!殺!!!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17章 伏擊第22章 87V500完勝第7章 意外之財第11章 滅百濟(六)第23章 破敵(一)第9章 滅百濟(四)第37章 談判(二)第25章 立威3第31章 王妃兇悍(三)第79章 回家過年第48章 軟磨硬泡第77章 平倭(十二)第15章 勸降第33章 入主東宮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14章 洞庭湖畔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0章 審訊第17章 伏擊第23章 立威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6章 落難公主第3章 鷸蚌相爭第8章 殲滅百濟(三)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36章 土奸第13章 神威大炮第5章 拉人入股(1)第二十章第68章 神兵天降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51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98誕生第42章 城外激戰(一)第51章 滅新羅(上)第3章 左右逢源第69章 平倭(四)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26章 破敵(四)第26章 問責第13章 滅百濟(八)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開戰理由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39章 收服第84章 平倭(二十)第14章 洞庭湖畔第3章 鷸蚌相爭第36章 土奸第49章 契丹遷徙第19章 密探第5章 阻擊臥牛嶺第71章 平倭(六)第51章 大戰在即第19章 密探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9章 美麗新世界第32章 閉門謝客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56章 設伏第35章 整合第46章 研製步槍第2章 對馬島海戰(下)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25章 城門口第51章 滅新羅(上)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22章 87V500完勝第79章 平倭(十四)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45章 戰事再起第17章 伏擊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5章 拉人入股(1)第88章 出兵朝鮮第25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第9章 破城第35章 六試婚使(中)第49章 契丹遷徙
第75章 戰前第26章 問責第13章 滅百濟(八)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11章 騙個神醫當跟班第22章 蘇州第66章 冰封王座(5)第27章 奉旨回京第34章 抵達長春第71章 二比零第1章 李恪發飆第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7章 殺!殺!!殺!!!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17章 伏擊第22章 87V500完勝第7章 意外之財第11章 滅百濟(六)第23章 破敵(一)第9章 滅百濟(四)第37章 談判(二)第25章 立威3第31章 王妃兇悍(三)第79章 回家過年第48章 軟磨硬泡第77章 平倭(十二)第15章 勸降第33章 入主東宮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14章 洞庭湖畔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0章 審訊第17章 伏擊第23章 立威第43章 城外激戰(二)第6章 落難公主第3章 鷸蚌相爭第8章 殲滅百濟(三)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36章 土奸第13章 神威大炮第5章 拉人入股(1)第二十章第68章 神兵天降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51章 大戰在即第47章 98誕生第42章 城外激戰(一)第51章 滅新羅(上)第3章 左右逢源第69章 平倭(四)第16章 第一件冤情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26章 破敵(四)第26章 問責第13章 滅百濟(八)第13章 令人哭笑不得的開戰理由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39章 收服第84章 平倭(二十)第14章 洞庭湖畔第3章 鷸蚌相爭第36章 土奸第49章 契丹遷徙第19章 密探第5章 阻擊臥牛嶺第71章 平倭(六)第51章 大戰在即第19章 密探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12章 老子要建立黃金帝國第9章 美麗新世界第32章 閉門謝客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56章 設伏第35章 整合第46章 研製步槍第2章 對馬島海戰(下)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25章 城門口第51章 滅新羅(上)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22章 87V500完勝第79章 平倭(十四)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45章 戰事再起第17章 伏擊第35章 六試婚使(下)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5章 拉人入股(1)第88章 出兵朝鮮第25章 誰敢與我大唐爭鋒第9章 破城第35章 六試婚使(中)第49章 契丹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