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戰前

回到住處的侯君集心情非常的不爽,把房間內的東西砸了個遍,這才喘着粗氣的坐了下來。他就搞不明白,這個遼王爲什麼總是喜歡和自己過不去。上一次的對吐蕃作戰,原本應該是自己大出風頭的,結果被他這麼一刺激,自己居然鬼使神差的選擇了去平定六詔的叛亂。用了大半年的時間,不但沒有將叛亂平定,反倒讓自己手下的士卒損失大半。這件事現在想起來,自己的脊樑骨還一陣陣的冒冷汗。

倒不是六詔的叛軍有多麼的厲害,而是那裡的生存條件實在是太過惡劣。自己剛剛前往那裡的時候,也曾經自信滿滿的,對方不過是兩萬多人,居然就要鬧事,簡直就是在找死。自己的五萬大軍一旦到了那裡,絕對是以摧枯拉朽之勢將他們一句殲滅。但是情況卻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大軍到了那裡以後,一開始還和對方進行了幾次不大不小的交鋒,接連的獲得了幾場勝利。但是等到對方發現情形不對,逃遁到山林中以後,一切都發生了轉變。

該死的山林中,到處都是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進入其中很難辨別方向不說,到處都有着數不清的蚊蟲,再加上神秘莫測的瘴氣的存在,麾下的士卒經常的會莫名其妙的成百上千的病倒。如果不是自己見機得快,見到情形不妙立即率領部隊撤出山林的話,只怕是自己的五萬大軍全部都會葬送其中。

後來雖然僱了當地的山民作爲嚮導,但是六詔的叛軍在山林之中,動作比猴子還要靈敏,即便是偶爾的能夠發現他們的蹤跡,他們也會在大軍形成包圍態勢之前,迅速的溜掉。經過近四個月的征討,叛軍倒是沒有殺掉多少,自己的士卒卻日漸減少,最終只能無奈的選擇了退兵。這在自己幾十年的帶兵打仗的生涯中,絕對是最爲恥辱的記錄。雖說陛下沒有責罰自己,但是可以看出來對待自己的態度,已經沒有原來那麼好了,至少有的時候不再是那麼無條件的信任自己。

作爲和李靖、李績都一代人的自己,雖然沒有他們那麼卓著的戰功,但是憑藉着自己聰明的頭腦,在這些人逐漸因爲年老,漸漸退出權利的頂端,自己憑藉着年齡上的優勢,還是漸漸的獲得了朝廷的重用,尤其是在武將方面,已經沒有誰能撼動自己的地位。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這個遼王突然之間冒了出來,而且是戰功彪炳。

這麼多年來自己和這個遼王,連見面的機會都是寥寥無幾,按說應該沒有任何的矛盾纔是,他爲什麼總是會針對自己呢?上一次如此,這一次又是如此,難道說自己曾經在什麼地方得罪過他不成?是不是應該找個機會,從側面的打聽一番呢?雖說他常年的不在京中,但是絕對是陛下眼中炙手可熱人物,而且擁有着連太子和魏王都不曾擁有的軍權,如果不能緩和與他的關係,徹底的消除兩人之間的芥蒂,只怕是自己的仕途也就走到頭了。

且不說侯君集在那裡獨自揣摩,單說李恪回到了趙侑給他準備院中。由於天亮之後便要出軍與回紇作戰,薛仁貴等人都跟着他來到了客廳之內。

看看房中已經沒有外人,房遺愛說道:“爲德,你爲何總是要和侯尚書過不去呢?據我所知這已經是你第二次當衆駁了他的面子了吧?怎麼說他也是老一輩的將領,平日裡有沒有得罪於你,按說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在你的身上啊!”

李恪嘆了口氣,說道:“此人心術不正,而且對於權力的渴望太過於熱衷,如今朝中正處於新老權力交替之際,如果讓這種人上位,對於今後的大唐弊大於利啊!”

雖說大家都已經成年,但是畢竟是大小一起長大的夥伴,說起話來就沒有了那些的顧忌,純粹的是出於關心的說道:“雖說你是王爺,但是畢竟常年統兵在外,人家好歹也是兵部尚書,到時候需要調兵的時候,給你派來一些個老弱病殘來,你豈不是有苦難言。”

“唉!這些我也都知道,但是就是看不得他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臉。想想父皇和你們的父輩辛辛苦苦的打下的江山,今後卻要被這種小人所把持,我的心中就不舒服!……算了,不提這些令人氣惱的話了,還是先合計合計明日該如何出兵交戰的事情吧。”

李恪的脾氣,房遺愛還是非常瞭解的,作爲朋友該提醒的自己已經提醒了,能不能聽得進去就是他的事了。至於排兵佈陣那是薛仁貴和李恪的事情,自己和程懷亮都是衝鋒陷陣型的將領,就沒必要從中摻乎了,老老實實的聽着就是了。

“大都督,末將認爲明日不宜出兵。”李恪和侯君集之間的事情,薛仁貴作爲一名下屬,不能參與其中。但是到了討論行軍佈陣的時候,他就不能在保持沉默。“首先,我軍初到,對於回紇方面的情報,僅限於侯尚書所言。如果貿然出兵的話,對我軍沒有任何好處。末將認爲,明日應當先派出斥候前往觀察地形,並且探查對方的動向,等到掌握了這些情報以後,再行商談出戰事宜才比較妥當。”

李恪神情一整,說道:“學將軍所說的有道理,是我今日不夠冷靜,情急之下才說出這等話來的。我覺得斥候就先不要派了,不如明日我們一同前往探察一番如何?”

“末將遵命。”

第二天一早,李恪和薛仁貴便在一百名親衛的陪同下,由當地士卒的帶領下前往回紇大軍駐守的東平山一帶探查敵情。

據那名當地的士卒所講,東平山附近山勢並不算十分的險峻,只不過回紇大軍所在的位置正處於一座山口之內,入口處相對狹窄,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形。不過谷內的地形也並不寬敞,要想讓十萬大軍駐紮其中,營地至少要蔓延二十餘里才行。而且這個山谷並非只有入口處一個出口,約四十里外有一個三岔口,分別是北出口和東北出口。其中北出口出去之後分別可以前往一百二十里外的柘州,以及一百七十里外的顧州。而東北出口出去後同樣可以前往顧州,另外還可以前往二百二十里外的勝州。

當聽完這名士卒的講解,李恪和薛仁貴都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個侯君集居然讓對方的十萬大軍,待在這麼個四通八達的地方,而且沒有做出相應的防範措施,簡直是太過於疏忽了。

就當李恪等人來到山口外十餘里處,準備近距離的進行觀察之時,不遠處的雪地中突然間跳出幾個人來,並且在挑起的同時張弓射箭,目標直指李恪。由於雙方的距離非常的近,而且事出突然,一旁的親衛們想要掩護已經來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箭羽飛向李恪。

第79章 回家過年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2章 吐蕃退兵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58章 對峙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28章 說服第46章 千里奔襲第9章 滅百濟(四)第24章 破敵(二)第10章 重返遼東第81章 平倭(十六)第32章 空城計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60章 鏖戰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51章 滅新羅(上)第5章 四處開花第80章 民心第70章 平倭(五)第7章 不聽話的給我滾第72章 殲敵第36章 談判(一)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29章 忙碌第23章 陳碩貞第13章 滅百濟(八)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5章 設伏地點之爭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33章 入主東宮第66章 平倭(一)第30章 李世民上天第88章 平倭(二十三)第13章 父子談心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7章 一下江南第79章 回家過年第56章 設伏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34章 六試婚使(上)第33章 入主東宮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53章 早有準備第22章 蘇州第44章 釋惑第23章 在本王面前耍無賴,你差得遠了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29章 七彩腦舍利第10章 重返遼東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27章 天下一品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84章 平倭(二十)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39章 談判(四)第26章 初戰告捷第43章 歸心似箭第7章 一下江南第52章 主動出擊第16章 金蟬脫殼第21章 敲詐第28章 說服第48章 軟磨硬泡第14章 就是你了第42章 開着汽車進瀋陽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35章 楊怞雲到來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9章 厚顏無恥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67章 平倭(二)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34章 抵達長春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37章 攜美同行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87章 李恪的算計第68章 平倭(三)第35章 楊怞雲到來第60章 鏖戰第2章 吐蕃退兵第51章 滅新羅(上)第28章 說服第5章 拉人入股(1)第9章 破城第13章 父子談心第16章 金蟬脫殼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16章 金蟬脫殼
第79章 回家過年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2章 吐蕃退兵第57章 出征倭國(一)第58章 對峙第26章 火藥的誕生第28章 說服第46章 千里奔襲第9章 滅百濟(四)第24章 破敵(二)第10章 重返遼東第81章 平倭(十六)第32章 空城計第92章 平倭(二十七)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60章 鏖戰第64章 出征倭國(七)第51章 滅新羅(上)第5章 四處開花第80章 民心第70章 平倭(五)第7章 不聽話的給我滾第72章 殲敵第36章 談判(一)第41章 遼東製造局第29章 忙碌第23章 陳碩貞第13章 滅百濟(八)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15章 設伏地點之爭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22章 反攻與糾結第33章 入主東宮第66章 平倭(一)第30章 李世民上天第88章 平倭(二十三)第13章 父子談心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7章 一下江南第79章 回家過年第56章 設伏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6章 真的活夠了嗎第39章 空地一體戰爭(一)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34章 六試婚使(上)第33章 入主東宮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53章 早有準備第22章 蘇州第44章 釋惑第23章 在本王面前耍無賴,你差得遠了第90章 平倭(二十五)第29章 七彩腦舍利第10章 重返遼東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27章 天下一品第45章 收復瀋陽城第84章 平倭(二十)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39章 談判(四)第26章 初戰告捷第43章 歸心似箭第7章 一下江南第52章 主動出擊第16章 金蟬脫殼第21章 敲詐第28章 說服第48章 軟磨硬泡第14章 就是你了第42章 開着汽車進瀋陽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35章 楊怞雲到來第18章 鏖戰七松嶺(三)第7章 殲滅百濟(二)第55章 李治大婚(中)第9章 厚顏無恥第19章 巧遇李鐵柱第67章 平倭(二)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34章 抵達長春第3章 初見李世民第37章 攜美同行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87章 李恪的算計第68章 平倭(三)第35章 楊怞雲到來第60章 鏖戰第2章 吐蕃退兵第51章 滅新羅(上)第28章 說服第5章 拉人入股(1)第9章 破城第13章 父子談心第16章 金蟬脫殼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16章 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