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四處開花

第五章四處開花大唐貞觀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遼王李恪率領八萬大軍兵分兩路登6朝鮮半島。西路大軍由宣威將軍薛仁貴帶領,統兵三萬從鴨綠江入海口以南八十里處的平川城登6。在登6前的炮擊中,建在平川城外靠近海岸的防禦城牆,已經被炸開一道寬度過七十里的缺口。登錄時,在禺京艦的炮火掩護下,登6將士乘坐靖海艦以及舢板,僅僅用了大半天的時間,便全部登上6地,並且牢牢地佔據了一段長約二十里的城牆。

到了晚間,已經有過六十門的艦用神威大炮被拆卸下來,並架設到到城牆之上。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一早,太陽剛剛升起,整整八十門神威大炮便向着平川城動了炮擊。整整十輪炮擊過後,三萬大軍開始向平川城進。當大軍到達平川城西門外的時候,整座城池的西城牆已經殘破不堪,城中的大量居民以及士卒,正在匆忙的通過其他三座城門逃離平川城。

大唐軍隊毫無阻攔的從西門進入到平川城內,此時城內仍舊有大量居民來不及逃出城。由於害怕大唐的軍隊會採取激烈的手段,控制城內的局勢,所以當見到大唐的軍隊已經開進城中,居於出城的百姓也就越的着急,不但由於踩踏造成大量的傷亡,更加導致了三座城門都被堵死的情況生。

薛仁貴所率領的這三萬人馬,全部都是6戰士卒,而且沒有經過海戰訓練。在海上停留的這幾天,令他們倍感疲憊,雖然經過一晚的休息,但是仍舊沒有完全恢復。再加上守城的高句麗軍隊,早已經在百姓出城之前,便已經全部撤出這裡,即便是現在便出城追擊,也未必能夠追上他們。所以薛仁貴下令,隊部進城之後不得組織當地百姓出城,並且在所有百姓出城之後,立即升起吊橋,關上城門。除了留下一部分士卒負責擔任警戒之外,其餘的士卒全部休息恢復體力。

第二日,士卒除了將西城牆清理一番,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將前一日在炮擊中喪命,以及在逃離過程中喪命的屍全部處理掉。清理工作整整的持續了三天,這才令西城牆初步的具備了防禦的功能。

第四天一早,薛仁貴親自率領一萬人馬轉頭向北推進,用了五天時間攻克了北至鴨綠江邊的五座城池,與李恪留守在這裡的部隊匯合。然後又掉轉頭向東南推進,一直打到清川江畔,這才順江而下。而薛仁貴麾下的另外一支一萬五千人的部隊,在房遺愛的率領下,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沿着西海岸一路向東南推進,直至在辱夷城下與薛仁貴的大軍匯合。這期間房遺愛連克高句麗城池十餘座,殲敵數過二十萬(炮火攻城,城中傷亡百姓全部算到戰果當中)。

而北路的李恪則率領五萬大軍,沿鴨綠江畔的防禦城牆一路東進。直至打到朝鮮半島的東海岸,然後才兵分五路齊頭並進,一路向南推進。一路之上勢如破竹,根本就沒有高句麗的城池,能夠堅守兩日以上。而且在分兵之前,李恪曾經下達了死命令,攻城前一旦勸降失敗,城破之時就堅決不留下任何的高句麗士卒。

李恪的這五路大軍,在攻城的時候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隻從其中的一個方向攻城,攻城之時所有的炮火都集中於一點。二百八十門大炮平均分給五路大軍,每一路人馬都配備有五十門以上的大炮,往往是幾輪炮擊過後,整面的城牆便已經千瘡百孔,面目全非。遇到這種情況,即便是城內擁有再多的士卒,也會在頃刻之間士氣全無。所以說,李恪的這五路大軍一路之上,根本就沒有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

不過朝鮮半島東側山勢縱橫,嚴重的影響了大軍的行進度,使得他們向前推進的度要遠遠的慢於薛仁貴。

辱夷城距離高句麗的都城平壤只有不到百里的距離,可以算得上是高句麗都城北方最後的屏障。因此在這裡高句麗派駐了重兵把守,而且這裡的城牆厚度達到了四丈,幾乎與城牆的高度持平。而且爲了抵禦大唐軍隊的炮擊,又在城牆之外六裡範圍內,修建了大量的低矮躲牆,從外觀上看就像是後世的地堡,裡面安置了大量的弓箭兵以防止大唐軍隊靠近後進行炮擊。

這種防禦工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薛仁貴和房遺愛的攻城計劃。使得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逐步地清理掉這些外圍的防禦陣地。

這種半圓形的半地下工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炮彈的威力,再加上已經是十二月中旬,工事上面又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這就更進一步的削弱了炮彈的威力。再加上這些個防禦工事遍佈的範圍十分的廣泛,而且沒有什麼規律性,這也使得大唐軍隊在進行炮擊時,只能逐一的將它們擊毀,而不能採用大範圍的覆蓋式炮擊。那樣的話只能是毫無意義的浪費炮彈,而起不到積極的作用。

艦載式的神威大炮,雖然能夠在距離城牆十里外的地方進行炮擊,但是不能將這些地堡式的建築工事拔除,即便是將辱夷城夷爲平地,也沒有任何意義。這些個防禦工事使得大唐的軍隊,根本就沒有辦法繞過這些工事去攻擊辱夷城。

經過近半二十天的努力,總算是將辱夷城外的防禦工事全部解決掉。大唐的五萬大軍終於將辱夷城團團的圍住。

而這個時候,李恪的大軍也終於趕了上來,抵達了平壤東面的德陽。德陽到平壤也不過只有八十里的路程,而且其間也不再有重重山巒阻隔,之日之間便可兵臨平壤城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恪的大軍卻停了下來。不但沒有進一步逼近平壤,反倒是分出四萬人馬一路繼續向南推進,攻佔南部的各個城池。

他這麼做的目的,是爲了減輕新羅所遭受的壓力,同時也是在爲御駕親征的李世民掃除障礙。但是最重要的一點,他是在等李世民的到來。他要讓李世民親自率領大軍攻佔平壤。

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10章 巧遇神醫第33章 入主東宮第5章 四處開花第1章 李恪發飆第29章 合夥打劫第14章 滅百濟(九)第76章 遇襲第4章 地雷初顯威第22章 蘇州第49章 西域戰事第11章 滅百濟(六)第5章 四處開花第41章 硝煙再起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2章 吐蕃退兵第72章 平倭(七)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4章 洞庭湖畔第74章 平倭(九)第33章 出海第7章 重振雄風第38章 談判(三)第19章 殺人滅口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38章 談判(三)第78章 平倭(十三)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60章 鏖戰第12章 滅百濟(七)第58章 對峙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34章 六試婚使(上)第25章 賣假藥的道士第8章 仙丹第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2章 忙碌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二十章第24章 睦州危機第35章 整合第17章 又見該死的穿越第40章 劃分勢力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4章 開戰第40章 擴張計劃(下)第23章 破敵(一)第9章 美麗新世界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66章 平倭(一)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52章 主動出擊第89章 平倭(二十四)第32章 忙碌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88章 平倭(二十三)第14章 洞庭湖畔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40章 空地一體戰爭(二)第22章 87V500完勝第84章 平倭(十九)第50章 出征第14章 開戰第28章 班師還朝 第一卷終第9章 破城第45章 戰事再起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48章 軟磨硬泡第69章 平倭(四)第43章 空地一體戰爭(五)第70章 平倭(五)第48章 軟磨硬泡第72章 平倭(七)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36章 土奸第41章 硝煙再起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66章 平倭(一)第三十三上章 太子之位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2章 對馬島海戰(下)第52章 主動出擊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二十章第85章 平倭(二十一)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6章 落難公主第35章 整合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34章 抵達長春
第60章 出征倭國(四)第10章 巧遇神醫第33章 入主東宮第5章 四處開花第1章 李恪發飆第29章 合夥打劫第14章 滅百濟(九)第76章 遇襲第4章 地雷初顯威第22章 蘇州第49章 西域戰事第11章 滅百濟(六)第5章 四處開花第41章 硝煙再起第12章 晉陽的病情第2章 吐蕃退兵第72章 平倭(七)第8章 閃電部隊出征第16章 金蟬脫殼第14章 洞庭湖畔第74章 平倭(九)第33章 出海第7章 重振雄風第38章 談判(三)第19章 殺人滅口第47章 異常興奮的房遺愛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38章 談判(三)第78章 平倭(十三)第45章 李恪的計劃第60章 鏖戰第12章 滅百濟(七)第58章 對峙第86章 平倭(二十二)第34章 六試婚使(上)第25章 賣假藥的道士第8章 仙丹第45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2章 忙碌第65章 出征倭國(八)第二十章第24章 睦州危機第35章 整合第17章 又見該死的穿越第40章 劃分勢力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4章 開戰第40章 擴張計劃(下)第23章 破敵(一)第9章 美麗新世界第38章 百萬兩紋銀的玩具第66章 平倭(一)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52章 主動出擊第89章 平倭(二十四)第32章 忙碌第5章 那一眼的溫柔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17章 滅亡高句麗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88章 平倭(二十三)第14章 洞庭湖畔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40章 空地一體戰爭(二)第22章 87V500完勝第84章 平倭(十九)第50章 出征第14章 開戰第28章 班師還朝 第一卷終第9章 破城第45章 戰事再起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48章 軟磨硬泡第69章 平倭(四)第43章 空地一體戰爭(五)第70章 平倭(五)第48章 軟磨硬泡第72章 平倭(七)第29章 王妃兇悍一第36章 土奸第41章 硝煙再起第58章 出征倭國(二)第66章 平倭(一)第三十三上章 太子之位第20章 李恪歸天 噩耗還是喜訊?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2章 對馬島海戰(下)第52章 主動出擊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63章 冰封王座2第二十章第85章 平倭(二十一)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5章 蒸汽機問世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6章 落難公主第35章 整合第67章 冰封王座(6)第34章 抵達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