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忠魂歸去”

邢亞創,東北講武堂五百學生隊成員之一。

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在此民族危亡之際,五百學生隊成員集體參與奉天保衛戰的行列之中。

時邢亞創十七歲。

北大營慘烈八天,是東北講武堂五百學生隊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次戰鬥。

學生隊五百孩子,以絕對劣勢之兵力,死死地抗住了日本兩個旅團八天攻擊,創造出了讓所有人都不可思議的“北大營之中國奇蹟”。

大戰結束,五百學生隊僅剩一百二十六人。

其後,奉天保衛戰學生隊再次陣亡十七人,大突圍陣亡六十一人,上海之戰陣亡三十三人,在殲滅十六師團和國崎支隊的一系列戰鬥中,陣亡軍官八名。

至此,當年輝煌無比,做爲軍官力量培養的五百學生隊精英戰至今日僅剩七人……

一寸河山一寸血。

學生隊,無數像邢亞創這樣的人爲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流盡了自己的最後一滴鮮血……

一段又一段的奇蹟,從北大營到四行倉庫,從上海到常熟,幾乎所有邢亞創參與過的值得紀念的戰鬥,都是一場場的血戰,都是以慘烈的代價在日本人面前構築起了一道血肉長城……

每一次無論戰鬥的過程多麼慘烈,士兵們總能看到邢亞創帶着幾分靦腆、帶着幾分青澀,帶着幾分驕傲的笑容。

正是因爲這份自信和驕傲的笑容,一直都在激勵着士兵們努力奮戰。

而這一次,他驕傲的笑容卻永遠凝固在了虞山。

二十四歲,邢亞創殉國時年僅二十四歲。

他是一個年輕的軍官,如果上蒼能夠再給他十年的時間,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會超過傳奇將軍鄭永。

但這一切,都僅僅是如果而已……

一直有人認爲,在歷次戰鬥中出盡了風頭的師老底子地這些軍官中,論攻擊決心之堅決,攻擊之銳利非司徒天瑞莫屬。

而論防禦之強悍,防禦之堅固,鐵定國毫無疑問的是師的第一人。

邢亞創就是鐵定國一手帶出來的老部下。交給他防禦的陣地,從來沒有丟失過。

本來鄭永還想讓他在稍做休整後,接替其它部隊的防禦;本來鄭永還想在他得到應得的榮譽後,繼續參加到反攻之中。

但現在。一切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其後,追認邢亞創爲國民革命軍少將。

根據陸海空軍勳賞條例施行細則。國民革命軍師旅旅長邢亞創,捍禦外侮。保衛國家,戰功卓著,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在爲邢亞創送葬的那一天,幾乎所有與邢亞創相熟的,有過一面之緣的。甚至是不認識地軍官都來了。

鄭永來了,司徒天瑞來了。鐵定國來了,歐陽平和陶平也來了……

勃羅姆和他的德國顧問團全體成員來了,他地老戰友風振華來了,旅只要能動彈的所有地倖存者都來了。

那口巨大的棺木在緩緩移動着,捧着他的照片的,是邢亞創最爲尊敬的老上司鐵定國。

護送着靈柩地,是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第三戰區總指揮,南京衛戍司令鄭永,是師師長司徒天瑞。是師師長陶平。是師師長程宏,是師師長歐陽平。

百姓也都自發的來了。

他們或許已經聽說過了這位英雄地故事。他們默默地注視這靈柩在自己的面前經過,然後悄悄地擦抹一下眼睛……

那麼好的一個將軍,那麼年輕的一個孩子,怎麼就這麼走了。

棺木被輕輕的放了下來,棺蓋被打開了,再看一眼,再看他最後一眼……

那張年輕的臉上依舊帶着微笑,好像他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一樣。

軍裝筆挺,皮靴錚亮,手槍就佩帶在他的腰間。

接過了一瓶好酒,鐵定國呆呆看了好久,然後放在了邢亞創的身上。

這是他最喜歡喝的葡萄酒,鐵定國淒涼的笑了一下,輕聲說道:

“兄弟,喝吧,到了下面喝個夠,那麼多弟兄在底下等着你呢,寂寞不了。小子,都是少將了,升得比老子還要快。到了下面好好帶兵,別讓閻王爺瞧不起咱們……”

鄭永走了過來,他解下了一級國光勳章,也和那瓶葡萄酒一樣放到了棺木之中。

自己是第一個獲得國光勳章地將領,這對於軍人來說是巨大地榮耀,但鄭永覺得棺木中的這個人比自己更加有資格擁有……

“走啦,兄弟!”

鄭永身子站得筆直,大聲說道:

“好走,兄弟!”

槍聲一齊鳴響了,整齊地槍聲是在送邢亞創最後一程。

棺木被放了下去,一鏟一鏟的土落到了上面。

在他的墳墓邊上,還有一座小小的墳,那是他的勤務兵,忠心耿耿的二子的……

失去了那麼一位好的兄弟,巨大的悲傷一直籠罩在軍官們的新頭,久久沒有散去。

德國顧問團走了,帶着一絲遺憾,帶着一些悲傷離開了這裡。

大捷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這是一次比以往累次戰鬥更加輝煌的勝利,中國民衆的抗戰熱情和決心被提到了一個從所未有的高度。

神奇,實在是太神奇了。

才從上海撤退沒有多少時間,正當日軍進展兇猛,首都南京即將受到直接攻擊的時候,這個喜訊就毫無徵兆的落到了國民的頭上。

日軍整整一個師團外加一個支隊被全殲,師團長被打死,支隊長成爲了俘虜,還有什麼事情是傳奇將軍鄭永做不到的?

國民們開始認爲國防線在鄭永將軍的指揮下。固若金湯,日軍在這裡只會撞得頭破血流,一個兵也衝不過來。

而一些整天坐在辦公室裡想着房子、票子、金條的官員們,居然頭腦發熱地建議政府應當趁着大捷的機會,立即下令,命令鄭永所轄部隊反擊,三個月內把日本人趕出來,並趁機將東北全部收回來。

三個月?

這簡直比日本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更加來得可笑。

他們根本不知道爲了這場大捷,第三戰區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中國軍隊付出了怎樣的代價。那些精英軍官們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第三戰區消耗嚴重,大量部隊損失的兵源短時期內根本得不到補充。即便勉強補充進去的,也毫無戰鬥力可言。

在裝備上。日軍佔據着絕對壓倒性的優勢,無論在空中力量還是地面力量上。好在委座的頭腦還算清醒,並沒有因爲這樣地一場慘勝而被那些白癡官員的建議所矇蔽,只是下達了在固守國防線地同時,伺機進行小規模反擊的命令。

好消息也不是沒有。在遭遇了慘敗之後,日軍兇猛地進攻步伐一下被極大遲緩了。

那些數月來對中國陣地不斷攻擊的日軍。暫時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重新調整部署。

而這也爲鄭永,爲第三戰區,爲中國軍隊贏得了喘息的時間。

同時爲了自身利益的需要,爲了讓中國牽制住日軍,在年初地時候,蘇聯採用以貨換貨的形式,援助中國-戰車和自意大利購入地“菲亞特”戰車、德國產裝甲汽車、奔馳柴油卡車、美式福特卡車、意大利產摩托車數百輛。

在這些車輛的基礎上,陸軍裝甲兵團被擴編爲陸軍第師,仍由杜聿明任師長。

隨即。爲了繼續鞏固國防線之防禦力量。陸軍師兩個團被調往第三戰區。

戰場出現了難得的平靜,雙方都在不斷的調兵遣將。積蓄力量,以迎接再一次大戰的到來……

受到大捷的影響,徵兵的情況大爲好轉,民衆的報名熱情也遠比以前高漲的許多。

鄭永開始重點吸收那些有一定文化知識的青年加入到自己地隊伍之中。

這些知識青年有文化,有熱血,稍稍加以訓練地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派到最大地用處。

而在與日軍作戰中起到奇兵作用的特種營,也開始進一步擴建。

一些有經驗的老兵被調進了特種營中,預計將該營擴充爲一個團,由陳龍擔任團長,加以嚴格的訓練,冀望在未來即將到來的戰爭中,發揮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陳龍一直以來都是鄭永非常欣賞的一名軍官,膽大,心細,關鍵時刻敢於下手,但有的時候會稍稍顯得莽撞一些,不過這些並不重要,關鍵的是他是目前第三戰區軍官中爲數不多的擁有特種作戰經驗的軍官……

不過顯然其它軍官們對於自己如此重視特種部隊有些不以爲然。

在他們看來陳龍和他的部隊所取得的那些戰功,很大程度上有偶然的成分在內。與其這樣花費時間還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力部隊的建設之上。

面對這樣的質疑鄭永並不想多解釋什麼,很快,他們就會明白自己爲什麼那麼重視這些部隊的。

同時,他開始大量選拔槍法好的士兵,培養狙擊手。

在過於的累次戰鬥中,都存在着一個問題,中國士兵往往拿着槍就是一通亂放,而日軍士兵在射擊上的精準度卻是中國士兵不能相比的。

而這,也正是中日兩國士兵間的差距,尤其在老兵大量陣亡,部隊中超過一半爲新兵的情況下,雙方在這方面的差距,也就更加明顯了……

第244章 血腥戰場第504章 路途第571章 成功成仁第396章 撲朔迷離第270章 名將第303章 輝煌第713章 梗日通電第258章 戴笠第442章 敵後安排第493章 內江第651章 情報??第549章 前進生,後退死!!!第199章 一小時的戰鬥第691章 “未來的路”第226章 凇滬抗戰第一槍第596章 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第26章 抉擇第304章 離別第8章 皇姑屯第390章 九十八師第626章 對峙第521章 鄧家村(上)第159章 只有兩個人的排第49章 九月十八日(三)第408章 “最後的希望”第509章 矛盾第283章 咆哮第545章 最後一次反擊第405章 秘道第234章 俘虜第600章 投降!!!第381章 轉機第116章 機關長第576章 林家三兄妹的選擇第148章 補充團中校團長第517章 處分第32章 鄭上尉第200章 一日七戰(上)第557章 野花第578章 “種子”第472章 我是他的朋友第313章 中日關係第15章 “英雄”?第487章 重回重慶第395章 “貴人”第172章 政府命令第513章 “是,校長!”第632章 交鋒第439章 第六師團的悲哀第638章 像我一樣的人第62章 真正的中國人第434章 “一轉念間”第123章 叔,我去了!第650章 針鋒相對(下)第98章 坦克手第198章 “雷電計劃”第426章 “警衛系和東北系”第35章 部下……第547章 你想告訴我什麼?第380章 強明和骨氣第58章 電報第601章 男兒欲報國恩重,沙場捐軀是正道!!第45章 事變前夕第313章 中日關係第698章 歷史永遠不會忘記!!第500章 權利第596章 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第373章 爆炸第256章 是戰是守第243章 吳淞絞肉機之奮勇突擊第393章 “中統的人”第553章 危局時刻(下)第533章 方雨晰的選擇第449章 “槍口是用來對外的”第253章 歷史悄悄改變第443章 秘抵重慶第497章 團座大人第530章 “他的名字,叫羅魚勐”......第569章 抉擇!第104章 奉天大捷第652章 “御前會議”第54章 團座第159章 只有兩個人的排第318章 老對手第614章 戰爭和政治之間的關係第301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七)第520章 總教官第45章 事變前夕第592章 軍官和軍官之間第133章 林家第355章 第一支隊第330章 欠你的還給你第668章 起事!!第678章 慘烈第588章 兩小時(上)第264章 白鳥浦,桂軍團……第365章 導火索第241章 吳淞絞肉機之刺刀歡迎第370章 游擊隊第306章 “忠魂歸去”
第244章 血腥戰場第504章 路途第571章 成功成仁第396章 撲朔迷離第270章 名將第303章 輝煌第713章 梗日通電第258章 戴笠第442章 敵後安排第493章 內江第651章 情報??第549章 前進生,後退死!!!第199章 一小時的戰鬥第691章 “未來的路”第226章 凇滬抗戰第一槍第596章 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第26章 抉擇第304章 離別第8章 皇姑屯第390章 九十八師第626章 對峙第521章 鄧家村(上)第159章 只有兩個人的排第49章 九月十八日(三)第408章 “最後的希望”第509章 矛盾第283章 咆哮第545章 最後一次反擊第405章 秘道第234章 俘虜第600章 投降!!!第381章 轉機第116章 機關長第576章 林家三兄妹的選擇第148章 補充團中校團長第517章 處分第32章 鄭上尉第200章 一日七戰(上)第557章 野花第578章 “種子”第472章 我是他的朋友第313章 中日關係第15章 “英雄”?第487章 重回重慶第395章 “貴人”第172章 政府命令第513章 “是,校長!”第632章 交鋒第439章 第六師團的悲哀第638章 像我一樣的人第62章 真正的中國人第434章 “一轉念間”第123章 叔,我去了!第650章 針鋒相對(下)第98章 坦克手第198章 “雷電計劃”第426章 “警衛系和東北系”第35章 部下……第547章 你想告訴我什麼?第380章 強明和骨氣第58章 電報第601章 男兒欲報國恩重,沙場捐軀是正道!!第45章 事變前夕第313章 中日關係第698章 歷史永遠不會忘記!!第500章 權利第596章 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第373章 爆炸第256章 是戰是守第243章 吳淞絞肉機之奮勇突擊第393章 “中統的人”第553章 危局時刻(下)第533章 方雨晰的選擇第449章 “槍口是用來對外的”第253章 歷史悄悄改變第443章 秘抵重慶第497章 團座大人第530章 “他的名字,叫羅魚勐”......第569章 抉擇!第104章 奉天大捷第652章 “御前會議”第54章 團座第159章 只有兩個人的排第318章 老對手第614章 戰爭和政治之間的關係第301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七)第520章 總教官第45章 事變前夕第592章 軍官和軍官之間第133章 林家第355章 第一支隊第330章 欠你的還給你第668章 起事!!第678章 慘烈第588章 兩小時(上)第264章 白鳥浦,桂軍團……第365章 導火索第241章 吳淞絞肉機之刺刀歡迎第370章 游擊隊第306章 “忠魂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