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歲月如梭。
轉眼過去兩個月。
一九九八年已成過去式,迎來了嶄新的一九九九年。
陳軍在這新一年的一月份,總算是完成了全軍經驗分享講課,重新回到鋼七營主持訓練工作。
此時距離過年只剩一個多月,常規部隊都進入到了休整期。
而正處於強化訓練中的鋼七營,卻依舊處於緊鑼密鼓的高強度訓練中,不敢耽擱哪怕一分一秒。
一年之期已經過去將近一半,留給鋼七營的時間已經不多。
不爭分奪秒訓練。
怎能通得過一年後的考驗。
在過去的這將近半年時間裡,高城嚴格執行陳軍的訓練大綱,將各項基礎訓練操練的很紮實。
陳軍如今回到鋼七營主持工作,基礎工作已經不需要他來負責。
陳軍需要做的工作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對整個營進行精修,揪出每個連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可以提升的方向,針對性的進行強化。
這是一項複雜且深入的工作,執行者需要極其豐富的經驗。
否則沒辦法找出各連隊問題,把各連隊存在的暗疾給修復,精修整個營也就會變成一場空談。
所以陳軍制定了詳細方案,深入每個連隊進行實地調查。
且在下連隊進行鍼對調查前,陳軍爲了能夠更好的發現各連潛在的問題,讓這場精修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專門針對合成部隊的特性,加入了全新的合同戰術理念——
“偵控打評鏈路理論!”
這是後世很成熟的戰術思想,能有效整合合成部隊各兵種的打法,提前拿出來對提升戰鬥力很有幫助。
偵控打評鏈路理論的基本概念,理解起來其實並不難。
“偵”就是偵查,獲取敵人情報;
“控”就是控場,掌控戰場局勢,控制戰鬥的節奏;
“打”就是字面上的戰鬥。
“評”是戰後評估。
俗話說的吸取教訓才能進步,戰後總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可怎麼總結最有效也是需要技巧的。
在這套理論中的評估方式,就是對戰鬥的過程進行沙盤覆盤。
把這四個環節融會貫通,讓其成爲肌肉記憶般的流程,就能通過不斷演練和優化來提升戰鬥力。
最後的鏈路理論四個字,指的是四個環節形成閉環,強調協同和持續改進。
簡單版本的解答就幾十個字,好像誰看一遍都能夠學會似的,可實際執行轉化的難度很大。
爲了鋼七營能更好的理解、消化這一套新理論。
陳軍不僅特意做了細分方案,還針對這套理論中每個關鍵的核心,都挑出來進行了詳細講解。
偵控打評鏈路理論是一種以協同爲核心的流程管理方法,特色是通過四個關鍵環節形成閉環,提升組織效率與作戰能力。
其核心內涵有三類十條:
第一類爲“理論框架”,以四條核心作爲基礎支撐。
第一條是“偵查”。
通過結合電子對抗大隊和特偵連,發揮出虛擬和實體的各自優勢,最終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作用。
強調信息收集與情報分析環節,通過多維度數據獲取構建決策基礎。
合同部隊是信息化背景下的產物,註定了信息和數字化將成爲主導,有效整合戰場偵察與電磁情報獲取能力,才能最大化發揮出戰鬥力。
第二條是“控場”。
體現爲對資源與流程的動態掌控,對戰場態勢感知與指揮體系調控。
舉個最形象,最恰當的例子
就是要把合成部隊的多個兵種,像控制一個巴掌的五根手指一樣,靈活且快速的擺出“剪刀手”、“OK”、“石頭”等動作,將部隊指揮玩出花來。
能夠有更多的組合和搭配,有更強的可操控性,就是合成部隊和傳統部隊之間最大的區別。
傳統部隊的戰術打法單一,合成部隊則具備多樣化作戰能力。
第三條是“打”。
也就是戰鬥。
圍繞的核心其實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怎麼在付出最小的代價情況下,儘可能多的消滅敵軍。
要想高效地完成這一點,就需要精通大量的戰術打法。
且以信息化合成戰術爲最優!
比如結合前面的情報與控場,精準掌控了敵人的信息與戰場局勢,發射導彈打掉的指揮中樞,通過電子戰干擾敵方通訊,將敵方指揮系統徹底癱瘓,然後再出動突擊部隊發起突襲。
整個流程執行下來的過程,就是一次完整的戰鬥。
第四條是“評估”。
通過覆盤優化形成持續改進機制,以沙盤推演與實戰數據回溯,優化“偵察-打擊-評估“響應鏈路。
還要建立戰略績效系統,對過程、舉措、人員組合等進行深度分析。
現在國內一派太平沒有戰鬥,那就把平日的對抗訓練,各種大小實戰演習,全部納入評估內。
通過總結訓練演習中的問題,不斷優化戰鬥體系,修補存在問題。
第二類是“協同機制”,共歸爲三條。
首先是流程標準化:
將複雜的任務進行拆解,成爲可協同的標準化動作。
將所有的訓練流程變成流水線,使各連隊像流水線一樣高效協同,以最小的時間獲得最大收益。
其次是數據驅動戰鬥:
構建情報平臺實現信息實時共享,讓每一場戰鬥開始前,都有足夠數據鋪墊,把敵人瞭解透澈。
簡單形容就是一句話,情報一定要走在戰鬥前面。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而要想將這種做到最優化,就需要一個覆蓋整個部隊的指揮系統,也是鋼七營目前所欠缺的。
在這個數據化信息化的時代,整個部隊綜合到一個系統平臺上,讓指揮變得更加的高效和便捷,這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也是必須做到的事情。
陳軍這段時間一直都在想辦法,想要解決指揮系統這個大問題,只可惜現在依舊沒有頭緒。
開發一個全新的系統,而且還要符合軍隊需求的系統。
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不僅需要有大量的可用軍費,在上級的支持下打造一個開發實驗室,還需要關鍵的核心人物來領導。而這年頭懂程序開發的頂級人才,不管放在哪裡都是萬人搶的香餑餑。
以軍隊的條件,還真挺難搶到。
在沒有找到具備領導整個項目,按要求完成開發的領導級程序開發高手之前,這個項目就只能暫時擱置。
哪怕有足夠軍費,也沒辦法啓動。
更別說以現在鋼七營的級別,根本就沒實力打造開發所需的實驗室,項目啓動起碼得到合成團以後。
因此現在再急也沒有用,不用在這上面花費太多的心思。
主打隨緣即可!
第三條是責任下沉:
通過中心劃分與增量分享機制,把訓練成果與考覈績效掛鉤,沒有達到要求的帶兵幹部,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甚至會被調離鋼七營。
沒能達到訓練要求的戰士,同樣也會被調離鋼七營。
當然。
如果表現好,也會有獎勵。
通過清楚的獎懲責任機制,激發帶兵幹部和戰士們的動力,進一步提升訓練的質量和成績。
第三大類是“設定目標”,同樣也是分爲三條。
首先是在訓練效能上的提升,通過執行鏈路理論的持續優化,將整體訓練效率起碼提升百分之四十。
其次是完成作戰模式的革新,各連的綜合成績必須提升一倍以上。
最後是組織韌性大幅度增強,通過最小作戰單元的專業化分工與協同,實現“一加一大於三“的倍增。
以上三大類共十條的鏈路理論,就是陳軍向全營進行推廣的新思路。
以陳軍在鋼七營的主導級影響力,新的鏈路理論必然會很順暢的執行下去,鋼七營很快便會跨入新階段。
理論的具體執行交給高城負責,陳軍這才正式展開了“精修”工作。
首先被陳軍盯上的是裝甲連!
鋼七營經過上一次的擴編之後,現在已經有了兩個標準的坦克連,配置的都是重型主戰坦克。
陳軍首先來到了裝甲一連,從訓練到小考覈全部走了一遍。
不得不說。
紅三連的基本盤非常的紮實,敢和高城叫板的三連長黃洋能力也不錯,對新事物的吸收能力非常強。
陳軍在裝甲一連整整考察了兩天,基本上沒發現什麼大問題。
不管是單車組突擊作戰,還是多車主組合作戰;不管是炮彈的命中率,還是集團衝擊的效率;不管是常規的戰術,還是陳軍研發的合同戰術。
等等各個方面。
考覈下來成績都是非常出色,全部達到了優秀成績的標準。
也達到了陳軍要求的標準。
陳軍對鋼七營是非常嚴格的,在這裡永遠都不會有合格和良好,只存在不合格和優秀兩個級別。
達不到優秀標準就是不合格,一切都是向頂級戰力對標。
只有一些不足爲慮的小問題,陳軍相信只要他指出來之後,用不了多久時間就能全部改正。
檢閱的第一個連隊就這麼優秀,證明大家確實都在努力拼搏。
陳軍的心情非常不錯。
帶着這一份開門紅的好心情,陳軍隨後就來到了裝甲二連檢查。
裝甲二連是後續軍區擴編的,上到連長下到每一個坦克兵,都是新加入的,到現在也纔來了不到半年。
相比裝甲一連少了好幾個月訓練,等於接觸合同戰術時間少了一半多。
不管是連長還是下面的兵,他們對合同戰術以及合成部隊的理解,比起裝甲一連都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當陳軍來到連隊,進行了一番全面小考覈後。
發現綜合成績略低於裝甲一連,在單車組和多車組協同戰術表現上,也和裝甲一連有一定差距。
陳軍並未表現出什麼不滿,這已經在他的期望值以內。
僅半年時間就能總體良好以上,絕大部分成績都環境達到優秀標準,就足以證明裝甲二連下了苦功夫。
陳軍相信只要保持這種狀態下去,不出兩個月就可以達到優秀標準。
“不愧是軍區親自組的裝甲連,學習速度就是快,單兵基礎素質和能力,恐怕比裝甲一連還好。”
陳軍暗自誇獎裝甲二連,兩個裝甲連的表現都沒問題,讓他的心情更加愉悅。
到此裝甲部隊只剩最後一個環節,也就是兩個連隊進行協同作戰,沒問題就可以去下一個兵種。
在兩個連隊展開協同作戰前,陳軍覺得應該就是走個過場。
以兩個連隊這麼優秀的綜合成績,各種戰術以及技能都已爐火純青,沒道理會出現什麼幺蛾子。
然而就是陳軍最有信心的事情,偏偏就出了問題。
陳軍本來想着就是走個流程,沒有搞什麼複雜的科目,於是就讓兩個連一起,進行了一場協同戰術衝擊。
根據戰術的打法及其要求,兩個連只要一主一輔,搭配進攻即可完成戰術。
結果兩個連投入到正式演練場,卻並沒有體現出戰術要求的章法,反而顯得非常的混亂無序。
本應該是一個連爲主攻手,另外一個連在兩側進行策應輔助。
結果卻變成了兩個連爭奪主攻權,你來我往在演練場上較起了勁,連齊頭並進都沒有辦法做到。
這要是放到了戰場上面,兩個坦克連如此沒有章法,後果將是極其惡劣的。
“搞什麼?這特麼不是亂來?”
本來因爲前面兩個連表現不錯,臉上一直都掛着笑容的陳軍,被這兩個連的亂搞氣得罵了起來。
而兩個裝甲連爲什麼分開是龍,組合到一起變成了兩條泥鰍。
原因其實很簡單!
以陳軍部隊多年的經歷和經驗,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所在,顯然就是兩個連誰都不服誰,都想要爭主力裝甲連的地位。
俗話說:
一山不容二虎。
能夠來到鋼七營的連隊,在外面個個都是實力強勁的猛虎。
如今來到了全軍首個試點合成營,猛虎們自然是誰都不肯屈居人下,都想成爲那最強的存在。
尤其是同爲裝甲連的猛虎,彼此之間的競爭定然會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