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戰爭開始了!
紅軍的戰前會議開了2個多小時,基本都是俄軍的軍官們在討論,陳軍和滿廣志只帶耳朵不帶嘴。
開完會都已經過了中飯時間,看起來紅軍的幹部們都兢兢業業。
一個個忙的飯都顧不上吃!
可是在聽了全程的陳軍看來,俄軍的團級幹部們就是在“磨洋工”,花了大把時間才討論出方案,只能說明他們工作效率低,和履職能力一點不相關。
原因就是最終制定的作戰方案,在陳軍看來實在是太普通了。
普通到不說讓陳軍來動腦,哪怕是丟給國內的團級幹部來討論,恐怕都不需要半個小時就能搞定。
陳軍是真的搞不懂這羣俄軍,這麼簡單的戰術怎麼要討論那麼久。
本來還想着可以過來學點東西,出國了好歹也要見點世面的滿廣志,也是越聽越懵逼一度懷疑來錯了地方。
俄軍好歹是當初的超級發達國家,解體後繼承了大部分“遺產”的龐然大物。
在滿廣志想來……
不說俄軍的現代化軍隊建設速度,能趕得上同爲超級發達國家的美軍,起碼也在歐洲陸軍水平之上。
可實際站在現場聽了半天,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
俄軍不僅思想依舊很老舊,基本就是二戰傳統作戰理念的延續,就是現在愈發重要的戰術打法上,也還是被老一套嚴重束縛,幾乎和二戰蘇聯陸軍沒什麼區別。
就和如今俄軍的部隊差不多,現代化改革的進程極其緩慢。
中國野戰部隊都早在多年前,完成了摩托化到半機械化的改革後,又幾乎完成了全面的機械化改革進程。
現在已經再一次推進改革,從機械化向信息化進化。
而參加這次演習的中央師,可是俄軍標準的精銳部隊,卻還只是個摩步師而已,距離機械化都還有很長距離。
最搞笑的是俄軍主力都沒有機械化,並不是軍工科技程度沒有達到。
在冷戰階段蘇美軍備競爭下,俄軍搞出了很多的高科技軍事裝備,陸軍的武器裝備同樣也是更新迭代。
其中BTR-80輪式裝甲車、BTR-90裝甲運兵車、BMP步兵戰車、龍捲風火箭炮車和 T80坦克等等。
這些全機械化的作戰車輛,在這個時代都是排得上號的好東西。
俄軍要是想搞機械化部隊,起碼在軍備科技上是支撐得住的,甚至搞合成營都能夠撐得起來。
奈何蘇聯解體後遺症比較大,大到讓俄羅斯根本承受不住。
首先是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導致國內經濟出現劇烈動盪,經濟陷入了困境,政府財政必然緊張。
本來佔生產總值大比重的國防預算,一刀下去把大動脈都砍斷了。
軍隊別說是再採購更多裝備,就連現有的裝備維護保養,最基本的系統更新等,都沒有足夠的人員和資金支持。
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選擇性放棄,勉強支撐軍隊運行。
軍工體系沒有了軍隊需求支撐,沒有大量的資金注入到軍工體系中,俄國的軍工企業可就遭大罪了。
協作鏈條斷裂,資金匱乏,大量軍工企業倒閉,軍事研發能力直接開倒車。
俄軍的經濟一直都起不來,軍工體系基本上已經崩盤,沒有足夠的資金注入,哪裡有能力能進行改革。
能夠維持大多數部隊的摩托化運轉,就已經是如今俄軍的極限。
沒錢什麼都幹不了。
哪怕有科技,有技術,也只能乾瞪眼。
就是這麼殘酷。
好在俄國的救世主現在已經降臨,普大帝在去年就已經代理總統,在今年三月份已經正式當選總統。
俄軍在普大帝的一路帶領之下,才讓俄軍沒有徹底跌入泥潭之中。
依舊保持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話語權。
俄國換了個強硬的一把手上臺,軍隊的發展迎來了一次大契機,讓這次負責演習的俄軍上層高級軍官,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明顯是有改變傳統打法的想法。
所以纔會在演習開始前最後時刻,制定出了兵種相同的紅藍兩軍,並且還是俄軍現在很少見的“僞合成團”。
三個團合併成爲一個加強團,已經有合成旅的那個意思。
而這是東方2000戰略演習的出現,看着好像是爲普大帝的上位露出肌肉,實際大概率是對俄陸軍改革的探路。
這次演習中各部隊的表現,都將影響俄軍接下來的軍隊改革。
只可惜改革不是一蹴而就。
也不是想說就有的。
俄軍上層雖然有改革的心,但是還得要有人來具體實施,有人能夠站出來領導,以及足夠的軍費支撐。
可惜俄軍沒有陳軍這等絕世天才,參加演習的團級軍官都是“老古董”。
從他們制定的戰術,就足以一窺全貌。
紅軍最終定下的戰術打法,在一衆俄軍軍官看來可能非常的實用,可在已經走在時代前沿的陳軍來說,簡直就是不忍直視。
俄軍的打法核心竟然是“步坦協同”!!
整個過程詳細來說就是,讓摩步團留下一個營作爲後備支援力量,剩下的兩個營坐卡車機動到陣地前沿。
(PS:摩托化部隊不是坐摩托,而是士兵可以坐卡車機動,到了目的地後下車,徒步進行作戰。
機械化部隊是開裝甲車作戰,能夠在裝甲車掩護下作戰。)
然後讓坦克團派出主力坦克,負責給步兵在前面做盾牌,順便提供一定火力,掩護步兵衝擊藍軍陣地。
如果藍軍的抵抗非常兇猛,那坦克和步兵先退下來。
讓炮兵團的重炮上場發揮,把重炮架起來瞄準藍軍陣地,給他們來一番洗地,然後步兵繼續進攻。
炮彈炸完步兵協同往上衝,步兵協同衝完炮彈炸。
這特麼不就是標準的二戰打法!
就這麼簡單到離譜的戰術,陳軍和滿廣志是真想不通,用得着討論兩個小時?難道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哪怕其中有那麼一點小細節。
比如摩步團的偵察連出動,到前線去收集藍軍的情報;
比如炮兵團把重炮架在哪裡,畢竟不是機械化部隊的重炮,裝在車上隨時都能跑,牽引炮架設移動都是個複雜活。
要是不能夠找個安全的地方,卡敵方炮兵的射程射界等。
一旦暴露後果會很嚴重。
又比如摩步團和坦克團的團長,和他們兩個的打法和思路,和總指揮想法不同,必須得統一纔可以。
雜七雜八的各種小事在裡面,需要浪費一定的時間去解決。 可就這二戰老打法,是真的很扯淡。
“就他們這種老掉牙的打法,只知道傻乎乎的從正面往上衝,雙方兵力一樣,要不是演習劇本就是紅軍贏,別說是一個星期,給紅軍一年恐怕都打不下藍軍。”
滿廣志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小聲的向陳軍吐槽。
“所以才需要我們鋼七營出手,是時候讓這羣活在上個世紀的老掉牙俄軍,感受一下新世紀的恐怖。”
陳軍說着說着笑了起來,露出了兩排白燦燦的牙齒。
“嘿嘿,你這麼一說,我都興奮起來了。”
想着能夠暴打這羣自以爲是,還給他們耍小把戲的俄國佬,滿廣志那顆戰鬥的心,抑制不住的燃燒了起來。
“這兩個中國軍官什麼情況?爲什麼笑得那麼奇怪?”
總指揮德米特里自認爲,他們制定的作戰方案非常完美,本身也沒太大壓力,畢竟知道紅軍會贏。
配合着演習的需求演個戲,部隊上去活動一下就差不多了。
可是看到陳軍和滿廣志在笑,好歹是活了幾十歲的人,有一定的社會經歷,他總感覺到哪裡不對勁。
可具體哪裡不對勁,他又猜不出來。
“難道他們要耍什麼小動作?”
德米特里腦子裡靈光一閃,越想越覺得這可能性大,本着先下手爲強的原則,他決定先拿鋼七營開刀。
“來自中國的兩位朋友,鋼七營是機械化部隊,機動能力比我們摩步團要強,我希望由你們來打前陣,先一步去探敵虛實,你們能做到嗎?”
德米特里故意來了一波捧殺,生怕陳軍拒絕又激將道:“如果你們中國軍隊不行,那也沒事,我可以再想辦法。”
德米特里好像是給了陳軍選擇,實際上已經把所有退路全部堵死。
鋼七營要麼接下任務成爲先遣軍,爲俄軍接下來的進攻打頭陣,要麼拒絕接下任務,默認自己不行。
而打頭陣素來是最危險的,等於是在故意坑鋼七營。
要是一個常規的作戰營,指揮官也不是陳軍這種“老炮”,被德米特里這麼一搞,肯定是要出事的。
可惜鋼七營不是普通營。
德米特里踢到鐵板上了。
陳軍來之前就和滿廣志說過,他想要利用紅軍作爲誘餌,吸引藍軍的注意力,這樣才方便他偷偷將藍軍吃掉。
而要想做到偷偷吃掉藍軍,那就得先脫離紅軍的視野。
陳軍都還在想着用什麼藉口,能夠徹底擺脫紅軍成爲自由身,可以在這片山林中天高任鳥飛。
沒曾想德米特里主動送上門來,主動送給了陳軍一個藉口。
“好,我們會在左側,發起襲擊,時間就在今晚天亮前。”陳軍心裡笑開花,臉上卻一副不情願的表情。
就像是被強迫的,讓他非常憤怒。
德米特里真以爲自己的計謀得逞,中國鋼七營會去給他們打前陣,進一步消耗藍軍的有生力量,臉上的笑容頓時濃烈起來。
雖然這次演習腳本是固定的,但是能以更小代價贏下演習,那等於從側面表明德米特里的指揮能力強。
自己這邊的俄軍能夠少死,德米特里自然是再高興不過。
至於鋼七營的損失會有多大,德米特里一點都不在乎,反正是外軍支援部隊,而且有絕對的自由行動權,不受紅軍總指揮官管轄,犧牲多少跟他的指揮沒關係。
這一手算盤是真的打得啪啪響,遠在大西洋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
軍隊絕對是最排外的地方,其他的俄軍軍官見中國軍隊吃癟,他們此時此刻心裡頭也是非常的舒暢。
團一級的領導並沒有太多戰略眼光,他們可不知道上面邀請鋼七營來的目的。
也幸好不知道。
要是知道了也會不屑一顧,自傲的毛子不屑於學習落後的中國軍人。
俄國和美國是一個對立的存在,雙方冷戰搞了幾十年,可讓人覺得可笑的是,俄軍的社會卻被美國滲透得很嚴重,國內流行的都是美國文化。
對於美國對中國的各種抹黑,俄國民間自然也是一併接收。
這就導致九十年代末的俄軍,受到各種言論的抹黑影響,一直覺得中國很落後,還留着長辮子那種。
而俄軍這次演習整體鋼七營排斥,其實也是受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一個當初還需要他們幫扶,連空軍都沒有的落後國家,短短几十年的時間,竟然派出了機械化部隊參加演習。
最難受的還是他們都還沒有,只能可望不可即的合成部隊。
這對俄軍來說,確實很難接受。
心裡頭接受不了就會排斥,一旦有了排斥想法就會各種找毛病挑麻煩,也就有了現在的這種不和諧。
眼下陳軍接下了燙手的山芋,俄軍一衆軍官都準備看好戲。
接下來也就沒什麼事了。
陳軍和滿廣志帶着命令返回,俄軍各團的團長也回到了各自部隊,將作戰方案傳達到下面各連隊。
得到命令的俄軍各個部隊,立刻根據作戰方案動了起來。
摩步團的戰士們帶着物資,排着隊爬到卡車上面,準備機動到前線去,做好進攻藍軍陣地的準備。
坦克團的坦克加滿了燃油冒着黑煙,轟隆隆的奔着前線陣地而去。
唯一後退的是炮兵團。
爲了避免被藍軍的重炮反打,紅軍炮兵選擇了卡極限射程。
雙方配發的都是一樣的火炮,紅軍卡射程正好打到藍軍的前線陣地,藍軍火炮就不可能反打紅軍火炮。
哪怕知道精確座標也沒用。
畢竟藍軍重炮不可能往前移動,擺到前沿陣地的高地上面去,強行把雙方火炮拉道一個射程範圍內。
最後剩下的鋼七營這邊,也在陳軍返回後動了起來。
戰爭開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