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曹楷

“陛下出關!”

看着這四個大字。

秦王原本因遭遇刺殺而感到憤怒的神情在臉上僵住,瞳孔先是放大,而後連帶着身軀一起止不住地顫抖起來。

“殿下?!”

見他這副模樣,百官擔憂地問道。

“莫非是京城出什麼事情了?”

“陳三石又殺去京城了?”

“……”

“不!”

秦王高高舉起手中的密信,展示給所有人看:“父皇!父皇築基成功,已然出關!”

“築基成功?”

廳堂內的一名修士神色當中流露出無比的嚮往。

對於他們來說。

其實只有築基,纔算是正式踏入仙途。

而在凡人眼中同樣是仙師的煉氣,其實不過是會幾道法術的普通人而已。

剩下文武官員。

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則是爲之一振。

他們大多數人不通修行之道,不清楚築基意味着什麼,但是卻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

陛下出關之日,賊寇覆滅之時!

天下,即將平定!

“天佑我大盛!”

“老天開眼,老天開眼啊!”

“……”

短暫的沉默之後,文武百官無一不是信心大振。

“陛下乃是天品靈根,築基不算什麼。”

呂籍提着方天畫戟,沉聲道:“等到平定江山之後,只需要靜靜等候邙山祖脈復甦,陛下將來休說是金丹,就連能夠在修仙界稱霸一方的元嬰,也不是沒有可能。”

“萬壽帝君!”

“萬壽帝君啊!”

羣臣彷彿抓到救命稻草般。

“金丹、元嬰?”

秦王聽着陌生的詞彙,忍不住問道:“呂將軍,金丹、元嬰的大仙師們,壽元有多久?”

“金丹壽五百、元嬰壽千載。”

呂籍告知道:“我等稱呼陛下萬歲,可不只是說說而已,哪怕是如今築基成功,陛下的壽元也應該增加到二百。”

“二百?!”

秦王在心中盤算。

也就是說他的父皇,起碼還能再活百年!

“……”

旁邊的齊王,神色明顯有些黯然下來。

“呵呵,好事,好事啊!”

不久之後,秦王回過神,鼓舞道:“我大盛朝必將千秋萬代!

“所有人立即出發!

“趕往前線和將士們共同進退!

“說不定,我們能夠在陛下趕來之前,剿滅敵軍!”

漆黑深夜。

袞袞諸公在少量的將士護送下,奔赴前線,正式參與到百萬大戰當中。

……

昆陽城。

“陛下!”

“陳三石不在,凌奎去追他而去,敵軍暫退,現在正是撤退的好機會!”

上官海昌提醒道:“今夜若是不走,不久之後他們就會用‘六丁六甲’大陣把我們徹底困死,到時候想走都走不掉!

“而且以陳三石的修爲。

“就算是城破全軍覆沒,他也未必會死,只需要逃到慶國,在雲頂宮的庇佑下,隨時都能夠東山再起,根本就不會在乎我們!”

“上官大人說得沒錯。”

“……”

“陳三石要是真有破敵之策,爲什麼不說出來?藏着掖着有什麼好處!”

“……”

不光是文武官員,就連歸元門的修士們也都失去繼續堅持的想法。

尤其是在他們明知道白袍和雲頂宮有勾結時,就更加對其不信任。

祖脈之事,何等誘人?

說不定就是雲頂宮連同陳三石佈下的一局大棋。

他們豈能留在這裡白白送死?

“那就先撤一部分吧。”

正統皇帝最終下定決心:“明愛卿,你替朕安排。”

“說是撤退,自然也不可能全撤。”

明青鋒早就做好打算,當即和盤托出道:“城內如今總共還有十七萬將士,其中北涼軍六萬有餘,想必是不肯撤走的。

“所以,我們先撤走八萬,留下三萬朝廷兵馬繼續協助守城,對於昆陽城來說,也足夠了。

“退到鬆州之後,倘若戰局真有變化,我們再率大軍回來馳援也不晚。”

部署完畢。

昆陽城內的守軍,當即便開始撤退。

“這是?”

渾身是血的汪直才從城牆上下來,就注意到城內兵馬的調動。

“你們要跑?”

“給我站住!”

不光是他。

很快就有許多北涼軍的將領發現異常,紛紛來到北城門阻止去路。

“明青鋒!”

汪直舉在人羣中鎖定一名緋袍官員,提着刀三兩個虎躍就來到對方面前,厲聲呵斥道:“臨陣脫逃可是死罪!”

“汪將軍,你可不要信口胡言。”

明青鋒解釋道:“哪裡是什麼臨陣脫逃,這是兵部不久前才制定下來的分兵策略。”

“分兵?說的比唱的都好聽。”

汪直毫不客氣地說道:“少他娘跟老子廢話,兵部算個屁,現在節制兵馬的是三軍統帥,你們趁着統帥不在私自撤兵,不是臨陣脫逃是什麼?!”

“汪直!”

明青鋒絲毫不怵:“北涼王的假黃鉞,難道還能大過真陛下不成?”

話音落下。

後方傳來馬蹄聲。

汪直回過頭,就看見一輛雕龍畫鳳的馬車在密密麻麻的禁軍、錦衣衛以及太監的簇擁下朝着城門而來。

裡面坐着什麼人,自然不必多說。

“你們瘋了?!”

汪直勃然大怒:“破敵之機隨時可能出現,戰機稍縱即逝,你們怎麼能夠在這個時候走?!”

“破敵之機?陳三石若是真有辦法,早就用出來了,何必等到現在?”

明青鋒駁斥道:“爲今之計,只有分兵兩部遙相呼應,纔是上上之策!”

“誰敢走?!”

汪直橫刀阻攔。

趙康、朱仝等人立即在他身後排列開來。

“汪直,你要造反?!”

明青鋒怒目而視。

雙方劍拔弩張。

皇帝龍駕距離城門也越來越近。

眼瞧着事情就要鬧大,一雙蒼老而又有力的大手按在汪直的肩膀上:“汪將軍,既然是陛下的聖命,那讓他們走就是。”

“魏老兄?”

汪直看着對方:“真讓他們走?”

“皇命不可違!”

許文才也急匆匆地趕過來:“汪將軍,放心吧。”

“……”

汪直以及朱仝等人,這纔不情不願地讓開,親眼看着皇帝的龍駕緩緩駛出城門,直到徹底消失在夜幕當中,緊隨其後的,是越來越多的朝廷兵馬隨之撤離。

從調度規模來看,起碼也要走一半的人!

“沒用的,讓他們走吧。”

許文才搖着羽扇,微微嘆息道:“這個時候若是強加阻攔,只會導致內亂,反而着了單良成的道。”

“真就這麼看着?”

汪直焦灼地說道:“再這樣走下去,城裡恐怕連十萬人都不剩下。”

“稍安勿躁。”

許文才安撫道:“等大人回來吧。”

……

京城。

萬壽宮空空如也。

隆慶皇帝的真身,藏匿在皇陵的墓室當中。

在他的身側,福靈太清天寶樹連帶着根鬚盤踞在石板地面,散發熠熠靈光的同時,枝丫上的碧綠樹葉也在不斷枯黃衰亡。

一襲藏青色道袍的曹楷盤膝坐於蒲團之上,雙眸禁閉,兩手結印,天品金靈根貪婪地汲取着靈氣,然後再通過《無垢劍決》將靈氣在經脈當中通過複雜的周天運轉煉化爲法力,最終匯入到丹田當中。

神識內識己身。

曹楷的丹田當中,充斥着法力濃郁到極致所化的法霧,繚繞瀰漫,生生不息,像是深秋山野之間瀰漫的大霧,又像是九霄之上滾滾雲煙。

忽地。

在這滾滾雲煙的深處,亮起一抹金光。

於是乎。

整片天穹開始劇變!

雲海翻涌,煙塵滾滾。

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朝着金光聚攏,形成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築基。

來到最後時刻!

曹楷的腦海中,開始浮現出一幅又一幅的畫卷。

那是他的一生,也是……

百年春秋!

元熙十二年,京城大明宮內,一名浣衣坊的宮女生下龍胎,得封爲寧才人,其子得宗人府賜名“楷”,庶出皇子,曹楷。

盛睿宗子嗣衆多,光是皇子就有足足十六名,再加上庶出導致子因母賤,年幼的曹楷在宮中並不受待見,皇兄們對其孤立冷落,頗爲鄙夷。

元熙十八年,寧才人因病故去,曹楷時年只有六歲,母親離世後,宮女和太監經常私下剋扣他的月錢,好賴是個皇子,卻經常整月不見葷腥。

他甚至沒有去文化殿唸書的資格,到十六歲那年,宗人府只派來一名通脈境界的太監傳授武藝,只可惜資質平平……

在此期間,曹楷只能偷溜出宮,來到京城老臣開設的私塾讀書識字,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彼時尚爲少年,因爲根骨極佳被武道人販子賣到京城來的孫象宗,那個時候,他還叫孫青。

元熙二十八年,自從生下來以後就沒有見過父皇的曹楷接到聖旨,打發他前去一處偏遠荒涼的府城就藩。

臨行之前,他心懷不甘,不甘心因爲庶出,甚至這輩子連見一眼親生父親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甘心一輩子找只能被當成牲口一樣養着碌碌無爲。

於是。

曹楷經過簡單的易容,又僞造身份後,去參加了當年的科考,一路披荊斬棘,從周邊縣城來到京城,最後在殿試當中,被皇帝欽點爲新科狀元。

直到十餘日後上朝封賞,纔有一名老人認出他的十七殿下。

終於。

盛睿宗記住了曹楷。

這位庶出的皇子,名震天下。

元熙二十九年,孫青目睹貪官污吏夥同宗門子弟草菅人命,盛怒之下一刀殺死宗門宗主,又殺死朝廷命官,而後四處流亡,過程中被江湖中的“捉刀人”生擒。

曹楷隻身一人,冒着生命風險帶着全部家當,在“捉刀人”把孫青交給朝廷的前將其救下。

自此,孫青更名爲孫象宗,成爲十七殿下身邊的一名貼身侍衛。

元熙三十四年,曹楷前往都察院任職,接連破獲數樁大案,再次得到盛睿宗的賞識。

元熙三十五年,曹楷正式步入朝堂。

元熙三十六年,曹楷南下賑災,所過之處橫掃天下奸佞,臨別之時江南百姓無不倒頭跪拜相送。

元熙三十七年,先太子溺斃,十餘名皇子開始奪嫡。曹楷從不參與,只是一心改革推行新政,天下皆知十七賢王。

元熙三十九年,隨着盛睿宗愈發賞識曹楷,多次表露出考慮立其爲儲的想法,遭到當時四皇子、九皇子等人的不滿,於是設計陷害。

元熙四十年,唐王曹楷被誣告與後宮淑妃有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發配往北涼戍邊。

同年,蠻族大軍來犯。

曹楷與孫象宗數次以少勝多,在邊境嶄露頭角。

元熙四十二年,……

……

一樁樁,一幕幕。

百年春秋,過眼雲煙!

百年大小枯榮事,過眼渾如一夢中!

如今。

曹楷已然一百零九歲!

在他登基之後。

通過宗人府接觸到更多有關於太祖曹燮的事蹟,於是就開始尋仙問道,恰逢上一個五十年天門洞開,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仙法。

但與此同時。

他也感受到危機,感受到渺小,感受到……

不安!

倘若有朝一日。

封印不再。

仙人蜂擁東勝神洲。

天下百姓該當如何?

曹家皇室該當如何?

自此。

曹楷堅定道心,立誓求仙。

他是天品靈根,放在修仙界,在有足夠資源的情況下,休說是金丹,就是成就元嬰都有極大的可能。

但偏偏天地之間靈氣匱乏。

蹉跎二十年還是煉氣初期。

更可怕的是,

由於曹楷勤勉政務,日夜操勞損耗氣血,再加上初期修行不得法損耗經脈,壽元大打折扣,死亡愈發逼近。

他,不甘心!

他的宏願,是要當千古一帝,是要把曾經欺辱於他的所謂“仙人”斬於劍下,是要大盛朝千秋萬代,是要成就……

萬壽帝君!

憑什麼,他如此明君,卻要英年早逝?!

於是乎。

尋仙問道,更加緊迫。

幾乎,不惜一切。

最終,纔有了今天。

築基在即,紛爭再起!

亂臣賊子,攪得天下不得安寧!

那陳三石,枉費栽培,幼稚至極,甚是可笑!

說什麼誅仙、除奸。

他怎麼知道,這些事情,自己是不是本來就打算去做!

這方天地。

也只有他能做到!

鎮國玉璽!

此璽,鎮壓天地氣運,爲歷代東勝神洲人間帝王傳承,再加上太祖曹燮煉製而成。

持此玉璽,可以不懼怕天地封印!

再加上龍淵劍。

到時候天水洲的修士們,再想來摻和東勝神洲的事情,就要先看他的臉色!

他。

纔是這片天地、這座江山、天下子民的庇護者!

陳三石的幼稚行徑,險些毀了大局!

好在……

一切都結束了!

就在生平畫卷一幅又一幅地展開之後,曹楷的道心愈發堅定。

伴隨着最後一抹靈氣納入體內,福靈太清天寶樹徹底枯死。

與此同時。

曹楷體內的丹田雲海,朝着金光聚攏的速度也越發的不可思議,變成一道彷彿能夠吞噬一切的漩渦,彷彿要把所有的力量都聚集、壓縮到一點,直到最後一股法霧也融入金光,原本天翻地覆的丹田,突然之間變得風平浪靜,唯有一團金光緩緩落下,變成散發着熠熠靈光的潭水留在丹田之內。

築基,成功!

煉氣修士,凝聚出來的法力,在丹田之內稱之爲法霧。

築基修士,凝聚出來的法力,在丹田之內稱之爲法海!

法霧化作法海,也就意味着築基成功!

隆慶皇帝驀地睜開龍眸,而後施展法術,整個人直接穿過墓室的岩石,攜帶着金光衝入半空當中。

皇陵之內。

聚集着大量修行香火神道的死侍和太監。

“……”

黃鴻在見到眼前這一幕後,先是一怔,旋即臉上流露出抑制不住地敬畏和欣喜,帶頭跪倒在地,高聲慶賀道:“恭迎陛下出關!

“恭賀陛下築基成功!

“大盛皇帝陛下,萬壽帝君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人異口同聲,震動山野。

隆慶皇帝感受完暴漲的法力和增加的百年壽元之後,便在陣陣清風當中,仙風道骨地從蒼穹之上落回到厚土大地。

“一個甲子過去,終於是皇天不負有心人。”

他一手搭着拂塵,面色依舊平靜如湖,並沒有因爲突破大關而失態,沉聲開口道:“赤壁戰況如何?”

錢塘府之戰後。

崑崙山不再安全。

隆慶皇帝便轉移到京城外的皇陵當中修行,吃下辟穀丹之後就開始閉死關,對於外界的情況一概不知,前方戰事更是隻記得,朝中提拔了一名叫做周榮的年輕人。

“赤壁?”

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鴻一時間有些語塞,張了張嘴想說什麼,但始終沒能說出口。

“怎麼?”

隆慶皇帝並不意外地說道:“赤壁大敗?”

“陛下運籌帷幄,什麼都瞞不過陛下,確實是敗了,只是……”

黃鴻磕磕絆絆地說不完整。

隆慶皇帝眯起眼睛,催促道:“只是什麼?”

“只是赤壁大敗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黃鴻腦門貼着地面,不敢直視陛下的雙眼:“現在陳三石和晉王糾集二十萬大軍,已經打到禹州淝水來了。”

渡過淝水。

便可直抵京城!

“……”

聽聞此言,隆慶皇帝古井無波的神色終於發生變化,他的聲音有些剋制:“把當下戰場的輿圖、戰報全部給我拿來。”

“是!”

不出盞茶。

就有一幅巨大的輿圖在數名太監的拉扯下展開。

更有死侍把積攢的戰報一封一封的唸誦出來。

什麼?

閉關幾個月,對方就打到京城來了?!

隆慶皇帝的神色愈發陰沉。

大盛江山,一京三十六州。

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

竟然……

只剩下最後三州!

基本上可以說,在亡國滅朝的前夕!

“奴婢無能!陛下息怒!”

黃鴻連忙解釋道:“不過陛下放心!賊寇是絕對不會打到京城來的!

“單良成仙師在淝水集合百萬大軍,秦王更是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坐鎮前方,他們已經把叛賊死死地困在昆陽城呢!

“最近。

“單良成仙師更是接連用處‘圍師必闕’和‘離間計’,大破賊寇,就在最近!”

“……”

隆慶皇帝凝視着北方的天幕:“朕,終究是低估了陳三石。”

“陛下放心!”

黃鴻接着說道:“有真力中期的凌家老祖坐鎮,陳三石被壓得不敢出城!”

“行了,靠誰都沒有用。”

隆慶皇帝頓了下:“調集京城之內剩下的所有禁軍、錦衣衛,以及西廠的人手,立刻隨朕一起奔赴前線。朕,要御駕親征。”

他打磨如此多年得來的修爲,再加上天品資質,對付一名真力初期,終歸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唯一需要擔心的……

就是陳姓賊子大概率也快突破了。

既然要去,自然還是要做好完全準備。

天下。

該太平了!

“嗡!”

隆慶皇帝擡起手掌,便有一抹靈光從陵墓當中落到掌心當中,待到光芒散去定睛一看,卻是一方碧玉色的大璽。

鎮國玉璽!

此璽其方圓四寸,通體青碧,表面並無符文,但卻仍舊有金光熠熠,流轉生輝,最上方鈕交五龍,周邊花紋反覆,最下方則是鐫刻着八個大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東勝神洲帝王得此玉璽,可不懼天地封印!

“嗡——”

龍吟響起。

又是一道靈光落入到隆慶皇帝手中,正是龍淵寶劍。

持此寶劍。

如手握真龍!

數千年前,鑄劍大師歐陽青鑿開天劍山,放出山中萬年冰溪,將其中含有靈氣之水接引到鑄劍爐旁,又根據北斗七星的天象序列,在劍爐旁打造出七口寒潭,故此名“七星”。

此刻。

在諸多太監的目光當中,但凡俯視劍身一眼,就會感覺自己像是登臨絕巔高峰朝下凝視萬丈深淵深淵,縹緲深邃仿,奪人神魂,彷彿有巨龍盤臥其中,隨時都會沖天飛起,凌空沖霄而去。

此爲,“龍淵”。

這把劍的全名,叫做七星龍淵劍。

裡面,尚且有着太祖留下來,也是隆慶皇帝的最大底牌。

最後,他又伸手從袖中探出木匣,打開之後,裡面裝着一顆血紅色的丹丸。

檢查完畢,確定萬無一失。

隆慶皇帝擡手一揮,將所有東西盡數收入袖中,而後又喚出一隻巨型仙鶴,在尖銳的鶴唳聲當中御空凌霄,直奔着……

昆陽城而去!

137.第137章 尋仙樓,得靈氣!133.第133章 傳授法術215.第215章 決勝104.第104章 合一槍法第258章 隆慶敢死乎第56章 血流成河第254章 對決146.第146章 一將功成137.第137章 尋仙樓,得靈氣!第241章 星象之變,舊帝將隕76.第76章 武聖之上104.第104章 合一槍法第39章 訂製重弓第209章 棋逢對手第22章 熊心豹子膽第24章 練血174.第174章 大亂平定178.第178章 南境遭叛軍,千尋開靈竅第260章 天下大定第282章 一去不返第9章 獵人第63章 夜裡別出門第197章 陰山之戰,斬萬人第274章 誅仙門第238章 既生榮,何生石第233章 大盛周郎,陽謀無雙第7章 獵野豬第256章 我軍敗了181.第181章 大澤坊市, 金弓銀彈第42章 蒙面人119.第119章 督師贈弓第35章 找上門128.第128章 至死方休第23章 以箭擋箭第53章 龍象之血223.第223章 進取天下第62章 護衛第285章 鳳鸞石獸165.第165章 九霄天兵臨凡間,虎牢關外終決戰第287章 調兵遣將145.第145章 四渡洪澤,直搗黃龍153.第153章 涼州十月下東南,通天江邊燒龍廟88.第88章 隆慶帝第209章 棋逢對手181.第181章 大澤坊市, 金弓銀彈144.第144章 三渡洪澤,化勁小成104.第104章 合一槍法第38章 再也不懼第35章 找上門113.第113章 煉丹之說123.第123章 孫象宗的雄圖第264章 登基第208章 兵仙對兵聖第51章 隆慶五十七年177.第177章 技藝:馭仙106.第106章 單騎阻千軍第280章 查抄第30章 旗官第273章 吞火第43章 仙寶132.第132章 仙法第242章 陳渡河183.第183章 人間鎮守使,隆慶下南徐120.第120章 觀氣術84.第84章 夜出長城168.第168章 探秘境第16章 重弓72.第72章 煉髒武者180.第180章 御獸技藝,仙界收徒123.第123章 孫象宗的雄圖77.第77章 拉攏第23章 以箭擋箭第256章 我軍敗了第57章 初見人心100.第100章 練骨殺煉髒第65章 孫不器第45章 練血小成148.第148章 威震天下第14章 旗官和選鋒第237章 奇兵第245章 鏖戰89.第89章 突破練皮第31章 向庭春125.第125章 武聖,算什麼東西?第253章 神通箭道,草木皆兵195.第195章 邪神道,突破武聖219.第219章 黃袍,籌劃132.第132章 仙法第236章 周郎識破苦肉計,白袍敗退東瀚湖137.第137章 尋仙樓,得靈氣!119.第119章 督師贈弓183.第183章 人間鎮守使,隆慶下南徐第48章 藥谷第17章 呼吸法176.第176章 遇仙人149.第149章 忠烈牌匾,香火神教128.第128章 至死方休第64章 統兵入門212.第212章 賜死白袍
137.第137章 尋仙樓,得靈氣!133.第133章 傳授法術215.第215章 決勝104.第104章 合一槍法第258章 隆慶敢死乎第56章 血流成河第254章 對決146.第146章 一將功成137.第137章 尋仙樓,得靈氣!第241章 星象之變,舊帝將隕76.第76章 武聖之上104.第104章 合一槍法第39章 訂製重弓第209章 棋逢對手第22章 熊心豹子膽第24章 練血174.第174章 大亂平定178.第178章 南境遭叛軍,千尋開靈竅第260章 天下大定第282章 一去不返第9章 獵人第63章 夜裡別出門第197章 陰山之戰,斬萬人第274章 誅仙門第238章 既生榮,何生石第233章 大盛周郎,陽謀無雙第7章 獵野豬第256章 我軍敗了181.第181章 大澤坊市, 金弓銀彈第42章 蒙面人119.第119章 督師贈弓第35章 找上門128.第128章 至死方休第23章 以箭擋箭第53章 龍象之血223.第223章 進取天下第62章 護衛第285章 鳳鸞石獸165.第165章 九霄天兵臨凡間,虎牢關外終決戰第287章 調兵遣將145.第145章 四渡洪澤,直搗黃龍153.第153章 涼州十月下東南,通天江邊燒龍廟88.第88章 隆慶帝第209章 棋逢對手181.第181章 大澤坊市, 金弓銀彈144.第144章 三渡洪澤,化勁小成104.第104章 合一槍法第38章 再也不懼第35章 找上門113.第113章 煉丹之說123.第123章 孫象宗的雄圖第264章 登基第208章 兵仙對兵聖第51章 隆慶五十七年177.第177章 技藝:馭仙106.第106章 單騎阻千軍第280章 查抄第30章 旗官第273章 吞火第43章 仙寶132.第132章 仙法第242章 陳渡河183.第183章 人間鎮守使,隆慶下南徐120.第120章 觀氣術84.第84章 夜出長城168.第168章 探秘境第16章 重弓72.第72章 煉髒武者180.第180章 御獸技藝,仙界收徒123.第123章 孫象宗的雄圖77.第77章 拉攏第23章 以箭擋箭第256章 我軍敗了第57章 初見人心100.第100章 練骨殺煉髒第65章 孫不器第45章 練血小成148.第148章 威震天下第14章 旗官和選鋒第237章 奇兵第245章 鏖戰89.第89章 突破練皮第31章 向庭春125.第125章 武聖,算什麼東西?第253章 神通箭道,草木皆兵195.第195章 邪神道,突破武聖219.第219章 黃袍,籌劃132.第132章 仙法第236章 周郎識破苦肉計,白袍敗退東瀚湖137.第137章 尋仙樓,得靈氣!119.第119章 督師贈弓183.第183章 人間鎮守使,隆慶下南徐第48章 藥谷第17章 呼吸法176.第176章 遇仙人149.第149章 忠烈牌匾,香火神教128.第128章 至死方休第64章 統兵入門212.第212章 賜死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