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自然察覺到了曹少玲的小心思,但他並未放在心上。
畢竟,他們終究是一家人,而且林家人丁不旺,念及大哥林浩寧兒時對自己的關照,林浩然決定暫時放下那些過往的不快。
當然,如果林浩然發現家族中有人暗中對他圖謀不軌,比如之前發生的安裝炸彈事件與他們有關,那麼他絕不會因爲血緣關係而手下留情,即便是親兄弟,也絕不手軟。
親情,或許在利益面前,會變得脆弱不堪。
更何況,林浩然身爲一名穿越者,儘管已全然接納了這一世的全部,但內心深處仍有些許隔閡,難以達到完全的融洽。
因此,對於大哥大嫂,他雖然表面上維持着和諧的關係,實際上卻在心中與他們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再加上他們以往的所作所爲,都註定了林浩然與林浩寧之間不可能像其他親兄弟那般無間親密。
書房內,林父坐在寬大的紅木書桌後,目光在兩位兒子之間來回掃視,臉上帶着欣慰的笑容。
現如今,不論是林浩然還是林浩寧,他們的財富均已遠遠超過了林萬安最初分配家產時的數額。
林浩寧在林浩然的指點下,近年來不僅成功進軍北美風扇市場,還將賺來的資金大量投資於地產,購置了衆多地皮、商業大廈及別墅。
短短兩年間,這些資產價值已大幅增長。
可以說,林浩寧目前的資產總額至少達到了4億港元以上,遠遠超出了林萬安當初分配家產的規模。
而林浩然的表現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他憑藉一己之力,在香江商界掀起了滔天巨浪,成功收購多家市值領先的企業巨頭,直接促使華資財團的實力躍升至英資財團之上。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竟將香江地產界的王者——置地集團納入麾下,並實施了私有化!
這一切變化之大,即便是林萬安也感到如夢似幻,難以置信這一切竟是真的。
然而,眼前擺着的就是確鑿無疑的事實。
尤其是他自己,早已算是退隱江湖,不再直接管理企業事務。
然而,正因爲有了林浩然這位出色兒子的輝煌成就,使得他如今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受到人們的尊敬。
即便是遇到像包裕剛、李加誠這樣的香江商界巨擘,對方也會以平等的身份與他交談,這在以往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在香江商界,許多曾經與他地位相當甚至略高一籌的豪門望族,如今都對他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恭敬。
在香江中華總商會中,身爲副會長的他更是如魚得水,人人都得給他幾分薄面。
這一切的改變,他心中明鏡似的,全拜小兒子林浩然所賜。
此情此景,他惟有滿心的欣慰與自豪。
畢竟,下一代的成就遠超自己,子孫後代愈發強大,這不正是他們這些長輩所期盼的嗎!
林萬安的眼神中露出了複雜的情緒,既有對兒子們成就的驕傲,也有對自己年華老去的感慨。
他輕輕咳了一聲,打破了書房內的沉靜,溫和地笑道:“浩然,浩寧,你們兄弟倆能有今天的成就,我作爲父親,感到無比的驕傲和滿足,家族能有你們這樣的後代,是我們的福氣。”
林浩然和林浩寧分別端坐於沙發兩側,林浩寧主動擔當起泡茶的任務,動作嫺熟地爲三人各斟滿一杯香茗。
林浩然以食指與中指輕敲桌面三下,這是對大哥斟茶的一種雅緻回禮,表示感謝。
茶香隨着熱氣嫋嫋升起,在書房的每一個角落緩緩瀰漫。
“爹地,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您,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您爲我們兄弟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才讓我們有機會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中展翅高飛。”林浩然笑着說道。
的確,林浩然今日的輝煌成就,離不開林萬安這位父親的深厚根基。
回想初來乍到之時,他手中僅握有一家水泥廠,資金匱乏,前景未卜。
如果不是有豪門子弟的身份,林浩然必定難以順利從裕民財務公司獲取那筆數千萬港元的貸款,更不可能在九龍倉增持戰中搶佔優勢,積累初始資本。
正是林萬安爲他帶來的身份與好處,讓林浩然在短短兩年多內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否則,若他初來乍到,身無分文,即便擁有未來數十年的遠見卓識,也將陷入爲第一桶金而苦苦掙扎的境地,甚至可能不得不投身於工廠,從最底層做起。
沒有資金的支撐,再廣闊的視野也難以施展。
因此,林浩然內心深處對這份豪門子弟的身份充滿了感激。 這份身份不僅爲他提供了寶貴的起點,更爲他鋪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
林浩寧在一旁也感慨萬分,他端起茶杯,向父親和弟弟致意:“爹地,浩然,我也要感謝你們,是你們的支持和鼓勵,讓我有了不斷前進的動力,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你們的期望。”
三人在書房中聊了起來,更多的是林萬安在問,林浩然與林浩寧回答。
沒問到的,林浩然自然不會說那麼多。
林浩寧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奇地問道:“浩然,前段時間外界傳言你爲了收購置地集團而負債累累,但看你現在輕鬆收購香江電話公司的樣子,完全不像資金緊張啊。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還有,你爲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大幅度拋售房產投資呢?”
在去美國之前,關於林浩然身陷財務危機的流言在香江傳得沸沸揚揚,幾乎所有人都對此深信不疑,連林家人也不例外。
那時,林浩寧特意給林浩然打了電話,誠懇地表示如果林浩然真的遇到了資金難題,儘管他自己能力有限,但願意拿出一兩億現金來相助。
這份情誼,在林浩寧總資產不過三四億港元的情況下,顯得尤爲珍貴。
然而,林浩然實際上根本沒有陷入真正的財務危機,因此當時婉言謝絕了林浩寧的好意。
但這一舉動,卻讓他對林浩寧的態度有了微妙的改變。
畢竟,在利益至上的商業世界裡,能有人如此慷慨解囊,實屬難得。
看來,自從繼承人競爭結束之後,林浩寧對待他的心思,已經改變了很多。
“大哥,前段時間我確實遇到了些資金上的挑戰,”林浩然笑着回答,語氣中帶着一絲輕鬆,“不過,自從我去了美國一趟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香江這邊的媒體應該也有報道,我之前投資了一個美國的蘋果公司,沒想到,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家公司就成功上市了。
我趁機拋售了部分蘋果公司的股票,獲得了十幾億港元的資金,另外,通過其他的一些投資,我也取得了不錯的回報,所以,現在我的資金狀況已經完全恢復了。”
他故意略去了那其實只是一場流言的細節,即便是面對親兄弟,他也選擇保留這個秘密。
那道他讓散播出去的流言,就當是真的吧!
反正,他在美國期間確實收穫頗豐,這是不爭的事實。
“資金問題解決了就好,”林浩寧鬆了口氣,隨即話鋒一轉,開始虛心請教起來:“對了,就連萬青集團也開始拋售地皮和物業了,這背後顯然是得到了你的授意,那我這兩年買下的那些房產投資,是繼續持有好還是跟着拋售好呢?”
他這話問得直接,畢竟當初是林浩然引導他進入房產投資領域的,而且確實也讓他賺了不少。
這兩年,房產市場一路看漲,他的投資回報頗豐。
但現在,看到林浩然旗下的企業紛紛拋售資產,林浩寧心裡難免犯起了嘀咕,擔心市場風向即將轉變。
如今,他對這位親弟弟可是由衷的敬佩,非常佩服他的投資眼光。
這兩年以來林浩然的所作所爲,林浩寧都看在眼裡。
他甚至也細心地梳理了一下林浩然的各個投資,居然驚訝地發現,這位親弟弟的投資,從來沒有失手過,反而是因爲各種投資,每時每刻資產都不斷在膨脹。
如今,林浩然旗下的企業紛紛減少了在地產領域的投資比重,這背後除了資金不足的問題,顯然還蘊含着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這一點,正是林浩寧所擔憂的。
他非常清楚,在商業世界裡,每一個重大決策背後往往都隱藏着不爲人知的邏輯與遠見。
當初,若非聽從林浩然的建議,將風扇外貿業務的重心由中東轉向北美,並將賺取的利潤大量投入房地產領域,林浩寧如今的身價或許還只是一億多港元,而非現在的四億之巨。
這一決策無疑證明了他的明智與遠見。
因此,面對當前市場形勢的變幻莫測,林浩寧更加確信,爲了明確自己接下來的投資方向,是繼續深耕房地產,還是適時調整策略、規避風險,他必須得到林浩然的直接指導與寶貴建議。
他決定,無論林浩然給出何種建議,都將作爲自己下一步行動的風向標。
畢竟,在過去的多次投資中,林浩然的眼光與判斷都已被證明是極爲精準與前瞻的。
這一次,他同樣期待能從林浩然那裡獲得有用的指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