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東亞銀行成功私有化,第二波反擊!

第619章 東亞銀行成功私有化,第二波反擊!

正如何善恆所言,香江警察署次日便在報紙上刊出公告,言辭明確:東亞銀行前員工的種種行徑,目前並無確鑿證據表明是匯灃銀行在背後指使操控。

與此同時,證監處也緊隨其後發佈公告,聲稱:經全面細緻調查,匯灃銀行在此次事件中並未涉及任何違規違紀之舉。

也就是說,匯灃銀行直接被政府機構強行“摘清”了與此次事件的不當關聯,哪怕一切證據都表明,這些東亞銀行前員工皆是被匯灃銀行在幕後主使。

沒錯,政府機構就是如此輕描淡寫地爲匯灃銀行開脫了罪責。

這般行徑,無疑是在向公衆傳遞一種信號——匯灃銀行有着總督府這個靠山,哪怕其行爲存在諸多疑點,也能在政府的庇護下安然無恙。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前一天,東亞銀行向外界所召開的記者招待會所說的內容,居然只有《東方日報》等寥寥數份報紙進行了報道,其餘報紙,清一色地都是將頭條內容交給匯灃銀行那邊的記者招待會所闢謠的內容。

很顯然,這些報紙都被匯灃銀行那邊暗中收買”或“深度施壓”了,選擇將此事的輿論壓下,最後不用多久,便會不了了之。

從表面看,警察署的公告和報紙的報道傾向,似乎讓匯灃銀行暫時穩住了陣腳。

不過,昨天林浩然在東亞銀行召開記者招待會的時候,那可是由香江兩大電視臺進行了直播,整個香江都有不少人全程觀看了這場記者招待會。

再加上《東方日報》這份在香江銷量遙遙領先、影響力巨大的報紙的報道,匯灃銀行妄圖憑藉其在香江的霸權地位,將輿論徹底壓下去,簡直是癡心妄想!

《東方日報》可是林浩然獨資的報刊,哪怕匯灃銀行再權勢滔天,也無法插手《東方日報》的報道。

而政府部門目前雖然偏心於匯灃銀行,但興許是得到了總督麥裡浩的警告,這些政府機構倒也沒有向《東方日報》等媒體使壞。

因此民衆的輿論聲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反倒是不少市民開始爲林浩然打抱不平。

東亞銀行的各個分行,因爲那些員工被炒魷魚,人力開始顯得有些不足。

不過,林浩然宣佈對東亞銀行實施私有化舉措後,不少市民對提現一事不再那麼急迫了。

在他們看來,只要東亞銀行能獲得林浩然的注資支持,資金安全便有了堅實保障。

況且,香江銀行公會已明確給出期限,允許市民在 7月份前重新選擇銀行,只要在 7月截止日期前將資金從東亞銀行轉出,就不會被列入黑戶名單。

正因如此,儘管各分行門前依舊排着長隊,但人數較之前已明顯減少。

“二選一”的不公平競爭,終究是讓許多人還是選擇放棄東亞銀行,雖然他們可憐東亞銀行的遭遇,但是面對自身利益與便利的考慮,現實天平還是傾斜了。

畢竟,在香江這個金融活躍、競爭激烈的地方,市民們習慣了在穩定與便捷中做出最優選擇,而香江銀行公會,已經代表了匯灃銀行、渣打銀行、恆聲銀行等香江大部分的銀行機構,市場佔有率超過九成,如果他們選擇東亞銀行而放棄其它銀行,顯然是不理性的。

特別是匯灃銀行,憑藉其龐大的業務網絡和長期積累的客戶基礎,在這場輿論風波中,即便被質疑,卻依然能憑藉着“安全牌”吸引大部分市民。

基本上,這場擠兌潮中取現的市民,有超過一半的客戶最終選擇將資金轉移到匯灃銀行去。

嘴上在口頭支持東亞銀行,實際上卻用腳投票,將資金大量轉移至匯灃銀行。

這就是現實。

面對這樣的情形,林浩然並沒有着急。

如今,他暫時讓輿論保持熱度,就足夠了。

等東亞銀行徹底私有化成功,他纔會正式發力。

6月22日,九龍倉攜手置地集團對外發布了一則重磅公告。

公告顯示,九龍倉採取發行債券的方式,成功籌得2.6億港元現金。

當然了,九龍倉之所以如此輕鬆便籌得這筆資金,是因爲這筆資金全部由置地集團這邊出,因此置地集團也成了九龍倉的債主。

隨後,這筆資金迅速投入二級市場,吸納了等值的九龍倉股票。

緊接着,九龍倉憑藉收購來的這些股份,與置地集團達成了一項關鍵協議:置地集團拿出其持有的11.8%會德豐股票,與九龍倉進行互換股份。

待換股流程全部完成,置地集團正式持有九龍倉26%的股份。

這一成果,是置地集團與九龍倉歷經一個多星期的談判後,最終達成的雙贏局面。

從這筆交易來看,2.6億港元吸納了26%的股份,這相當於將九龍倉的市值估算爲10億港元。

此交易可謂是皆大歡喜。

而置地集團也正式成爲了九龍倉的第二大股東。

另外,包家通過股市,正式將持有的股份佔比達到51%,同時,包家正式宣佈,對九龍倉進行私有化。

而剩下的股份,包家自然不繼續吸納了,而是由置地集團進行吸納。

畢竟,此前林浩然與包裕剛已經商量好,由包家持有51%,置地集團持有49%。

此事一經公佈,倒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關注,不過影響卻是不大。

此刻,大家的心思還放在匯灃銀行與東亞銀行之間的競爭,九龍倉私有化的事情在這場競爭面前,顯得顯得有些波瀾不驚,像是一顆投入深潭的石子,雖激起些許漣漪,卻很快被金融巨浪的喧囂所掩蓋。

畢竟,自從包裕剛奪得九龍倉的控制權之後,九龍倉因爲常年不分紅,且財報常年沒有盈利,早已經被不少股民嫌棄了。

所以,九龍倉的股價,並沒有因爲九龍倉與置地集團聯合發佈的公告而上漲。

按照接下來的計劃,置地集團在吸納足夠的股份之後,九龍倉便會進入強制私有化,到時候,剩餘的股份,將全部由置地集團獲得。

林浩然從包裕剛的女婿吳廣正處獲悉,包裕剛目前正在修養,爲一場大手術做準備,期間謝絕見任何人。

手術是什麼,林浩然自然非常清楚。

包裕剛如今處於早期肺癌,治癒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他也知道包裕剛爲了這次的手術,邀請了全世界最權威的專家來香江主刀。

因此,他便沒有去打擾包裕剛。

轉眼間,時間又過去了幾天,來到了6月25號。

這一天,林浩然終於收到了一個好消息,證監處那邊批准了東亞銀行私有化成功。

李佩才家族在將手中剩餘的股份都出售給林浩然之後,便拿着資金,專注於創建自己的新銀行,準備以自身這些年來打下來的人脈資源以及充足的資金,再度在這個金融市場上打下一片剩餘自己的江山。

至此,林浩然所持有的東亞銀行股份正式超過90%。

再加上通過二級市場吸納的股份,逐漸讓持有的股份達到了93%。

雖然實際上持股只有93%左右,但是在證監處的配合下,也已經足夠進行強制私有化了。

接下來,那些還持有東亞銀行股票的市民,要麼只能選擇以6港元的股價出售給銀河證券公司,要麼就相當於持有一張廢紙。

因爲,剩餘股東的股票會被強制註銷,那些持有股份的股民,只能被動地持票到東亞銀行各大分行又或者銀河證券公司去換取現金。

當東亞銀行正式私有化成功之後,林浩然也不再沉默了。

首先,一直沒有行動的置地集團、萬青集團、港燈集團、東方報業公司、中華煤氣、九龍巴士、香江電話等林浩然旗下公司,紛紛登報公告,即日起,各公司的一切金融業務,將全部由匯灃銀行、渣打銀行等轉移到東亞銀行。

匯灃銀行等各大銀行倒也是非常配合,因爲這涉及到他們的金融口碑,一旦不配合,誰還敢將業務放心交託?

於是,各大銀行雖心有不甘,卻也不得不按照規矩,協助這些企業完成金融業務的平穩過渡。

損失最大的,莫過於匯灃銀行了。

這一次,匯灃銀行所涉及的業務金額,直接超過一百八十億港元,可謂是損失慘重。

恆聲銀行也因此損失小二十億港元。

其它銀行,或多或少地也損失了不少。

這番操作,在香江雖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是許多人卻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因此大家也並沒有大驚小怪。

這些都是林浩然掌控的企業,如今東亞銀行已經被林浩然私有化了,自己的企業把金融業務都交給自己掌控的銀行,一切都合情合理。

而東亞銀行在這段時間裡,擠兌潮也逐漸慢慢平息下來。

令林浩然意想不到的是,選擇撤離東亞銀行,選擇提現去其它銀行的客戶,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最終,原本六十多億港元的儲戶資金,最終剩下20.8億港元,也就是說,最終儲戶以及一些公司的業務,最終讓東亞銀行損失了大約42億港元的資金,這部分資金,已經被他們或轉賬、或提現的方式,轉移到其它銀行去了。

雖然只剩下原來的三分一,但是也足以證明,即便是在不公平的二選一情況下,依然有市民選擇支持東亞銀行。 這終究是一個好現象。

匯灃銀行雖然用“二選一”的招數,讓東亞銀行損失慘重,但是在置地集團等公司的業務宣佈進入東亞銀行之後,東亞銀行的實際資金業務額,已經正式超越恆聲銀行。

畢竟,不管是置地集團還是萬青集團、港燈集團等等,每一家都是香江頂級大企業,旗下所持有的資產,是非常龐大的,每一家集團,都頂得過無數的普通客戶。

在這種情況下,東亞銀行實際上已經超過恆聲銀行,成爲香江第二大銀行。

儘管這第二大銀行的業務量幾乎是由林浩然旗下企業強硬推上去的,普通客戶與恆聲銀行、渣打銀行等相比遠遠不如,但也不妨礙它成爲實實在在的第二。

畢竟,如果讓這些銀行去選擇,是要普通客戶,還是要那些大公司客戶,他們一定都會優先選擇大公司客戶。

東亞銀行的這些優質客戶,足以讓其它銀行羨慕嫉妒恨了。

康樂大廈,51樓,林浩然的辦公室。

此刻,他辦公室裡,除了林浩然之外,還有數人。

包括崔子龍、大山、馬世民、伯頓、陳壽麟、大衛等林浩然旗下各公司的一把手。

這段時間,雖然東亞銀行與匯灃銀行之間的恩怨依靠着《東方日報》等媒體的報道,熱度還沒有降溫。

但是林浩然一直沒有什麼後續的行動,讓大家誤以爲,林浩然已經放棄與匯灃銀行正面硬剛,轉而專注於整合東亞銀行內部資源,鞏固新獲得的地位。

也就是說,大家認爲,林浩然已經在這場競爭中,認輸了。

雖然依靠着置地集團、港燈集團等公司的金融業務,東亞銀行已經處於不敗之地,業績不愁。

但是,這終究太過於依賴內部資源,而外部資源已經大受限制,從東亞銀行足足跑了三分之二的客戶,就能夠看得出,東亞銀行在外部市場的根基已經徹底鬆動。

如今,東亞銀行20家分行,如果繼續這麼下去,大部分的分行都沒必要開下去了。

因爲,隨着外部市場的減少,客戶量大減,如果進行維持這麼多家銀行,就顯得有些浪費了。

而置地集團、港燈集團等公司與東亞銀行的金融業務合作,是通過總行進行的,根本無須用到這些分行。

匯灃銀行的目的便是如此。

他們阻止不了置地集團等林浩然旗下公司將資金業務轉移,但是隻要東亞銀行在香江難以獲得更多的外部市場,那麼東亞銀行就永遠威脅不到匯灃銀行的地位。

如此一來,雖然他們爲此徹底得罪了林浩然,卻也將這個威脅徹底扼殺。

他們寧願徹底失去置地集團等重要客戶,也不願意看到東亞銀行對匯灃銀行有一絲的威脅。

如果他們不阻止,而是任由東亞銀行正常發展下去,他們擔心,有林浩然這位強大的後盾支持,東亞銀行有一天在香江所佔有的市場份額,會超越匯灃銀行,徹底將匯灃銀行從神壇上拉下來。

這自然是他們不允許的。

如今東亞銀行的這種情況,雖然比想象中要差不少,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客戶堅持選擇留在東亞銀行,但也基本上在匯灃銀行的預期之內。

然而,就在大家,包括匯灃銀行在內的人都以爲,林浩然已經放棄與匯灃銀行進行正面交鋒的時候,林浩然此刻卻打算正式發起第二波反擊。

上一次通過記者招待會,即便林浩然拿出有力的證據,可在政府機構的幫助下,匯灃銀行也安然度過了最大的危機。

不管是匯灃銀行,還是政府機構,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他們是在張着眼睛說瞎話。

哪怕不少人對此都打抱不平,哪怕《東方日報》一直爲此事維持着熱度,可一旦時間久了,人們的注意力終究會被新的熱點所吸引,輿論的浪潮也會逐漸平息。

雖然有些遺憾,但林浩然也知道,匯灃銀行這樣的霸主,不可能如此輕易就被擊敗的。

因此,他並沒有因爲政府的偏袒而生氣。

總督府作爲英國在香江的代表,偏袒英資企業,本來就在情理之中。

要不是林浩然如今大勢已成,政府估計都得光明正大地去整他了。

“老闆,有關匯灃銀行這些年不擇手段打壓同行、操縱市場、強行收購的黑料,我們已經收集得差不多了,這些證據都在這裡。

包括匯灃銀行操控輿論導致恆聲銀行陷入擠兌潮最終無奈出售給匯灃銀行等包括但不限於惡意做局、市場操控、拼湊材料、逃稅、捏造罪證等等的惡行,這些惡行,有些甚至連總督府都無法忍受,一旦曝光,必將引發軒然大波。”

作爲旗下負責新聞輿論、情報的一號大將,崔子龍將這段時間以來收集的資料,都遞交給了林浩然。

在場的人,忠誠度最低都有90以上,因此林浩然並不擔心這裡所發生的事情,會被傳遞出去。

林浩然點了點頭,接過資料,大概翻動了一番。

大家都以爲他已經默認奈何不了匯灃銀行了,他卻一直在偷偷佈局。

這裡面的資料,包括證據都非常齊全,崔子龍派人調查,也是花費了不小的精力了。

其中,包括恆聲銀行被收購事件,裡面的證據更是社會上不可能被泄露,興許連何善恆都不知道的。

如果何善恆看到這份證據,不知道他對匯灃銀行的觀感會如何改變,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合上資料,林浩然開口說道:“崔總,你接下來的任就是將這些資料,全部通過《東方日報》,以及南洋、美國、日本等地的商業媒體,進行報道,我要讓匯灃銀行接下來成爲全球金融界矚目的焦點,讓它的醜聞無所遁形。”

“老闆請放心,我知道該如何做了!”崔子龍恭敬地回答道。

林浩然看向其他手下大家,最終目光看向大山。

“大山先生,你接下來,將銀行存款利率提高到匯灃銀行的一倍,我倒要看看,在高利率的吸引下,有多少人能夠忍受得了這個誘惑!”林浩然繼續說道。

目前,香江各大銀行的存款年化利率大約在2.5%左右,有些小銀行,爲了吸引存款,會將存款年化利率提高到3%左右。

而林浩然讓大山提高至匯灃銀行利率的一倍,就是要出5%的利率。

“老闆,這個利率,是不是太高了?這段時間,由於香江房地產降溫,香江的房產放貸開始降低了,這個月甚至只有12%左右,且放貸資金並不多。

也就是說,通過放貸進行投資的方式,越來越難了,我們雖然是要與匯灃銀行進行競爭,但是5%的利率,完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

大山有些不明白林浩然的這操作背後的深層考量,但作爲如今東亞銀行的臨時負責人,他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WWW ☢ttkan ☢¢ O

別看放貸的利率遠比存款利息要高得多,但是在如今房產業不明朗的情況下,許多銀行實際上的資金都難以被放貸出去,而留在銀行裡,對銀行而言就是一直在虧錢。

他以爲老闆是爲了奪回市場,纔會使出這樣的狠招。

林浩然笑了笑,他如今在日本需要大量的資金,如果東亞銀行能夠藉此機會,吸納大量的存款,用以在日本那邊進行泡沫經濟前的佈局,僅僅5%的年化率,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成本。

這可比他去貸款的代價要低得多了。

而且,此舉不僅還能爭奪更多的市場。

雖然二選一,讓不少市民不得不選擇將存款業務轉出東亞銀行,但是如果利益足夠,他們未必不會重新考慮將資金存回東亞銀行。

畢竟,在金融市場中,資金永遠追逐着更高的回報,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不過,他暫時並沒有過多的解釋,大山終究只是他心目中的臨時負責人,如今大山的作用,就是維持東亞銀行的正常運營。

他心目中的東亞銀行掌舵人,是何善恆。

於是,他開口說道:“大山先生,你儘管去做就行了,我有我的考量,5%雖然不少,但是以我的資金財力,對我並不會造成任何的壓力,如今你要考慮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戶,而不是在乎這個利息。”

大山聞言,不再提問,而是點頭說道:“好的老闆,我會照您的吩咐去做的!”

隨即,林浩然看向剩下的各集團、公司一把手。

“你們接下來的任務,是要對集團、公司的合作伙伴進行約談,特別是那些依賴我們的公司,必須要將他們的金融業務,全部轉移到東亞銀行來,否則,我們不介意換一個合作伙伴!”林浩然繼續說道。

這是一個狠招。

他旗下的企業,置地集團、港燈集團、香江電話等等,都是香江數一數二的巨無霸企業。

可以說,許多公司依靠着他們生存。

一旦實行起來,那麼這些企業便不得不將旗下的金融業務全部轉移到東亞銀行來。

這個招數,與匯灃銀行搞出來的“二選一”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倒是要看看,在這種情況下,匯灃銀行會再度失去多少市場份額!

(本章完)

274.第274章 林浩然的主意第569章 門當戶對,商業聯姻?第375章 這個提議我們不可能接受!319.第319章 我願意收購您的股份!第567章 成爲林浩然的附庸,那又如何?328.第328章 怡置互控,李加誠賣置地股份!第37章 競爭對手出現了第638章 憑什麼還要繼續隱忍退讓?第351章 重磅消息第534章 消息泄露,讓花旗銀行先頂住!270.第270章 沒想到您還藏着這麼一張王牌!第624章 敵人幫大忙,股票賣光了!228.第228章 公共事業上市公司收藏家第109章 青澀的情愫第642章 意外驚喜,成爲花旗銀行大股東?第675章 老闆,這這也太厲害了173.第173章 疑問重重,花旗銀行的代言人?第35章 再增四名手下258.第258章 利家商議的結果144.第144章 加入靑洲英坭公司第549章 主動權在他的手中第466章 氣得想要摔門而出的西門第523章 借雞生蛋第36章 是時候將團隊正式公司化了第606章 爲所欲爲,目無王法!第558章 難道就因爲對方是林浩然?第663章 見招拆招,兵來將擋!第507章 來自內地的求助,需要大量製造業第645章 震驚全香江!178.第178章 馬氏兄弟的決定第469章 任天堂社長第13章 溫馨的一幕164.第164章 情報構想,對《東方日報》的覬第69章 眼界提高了(求訂閱)306.第306章 找出內奸,林浩然的打算第493章 拿下東京首棟大廈!第24章 恆生銀行第390章 收購銀行?256.第256章 入股匯灃銀行第67章 有理有據的胡扯(求訂閱)221.第221章 200名退伍軍人出征第372章 白嫖置地集團的股份第450章 總督的低頭求助,開出優厚條件第332章 請港督府爲我做主!第356章 郭河年再次到訪第76章 反駁(求訂閱)122.第122章 與匯灃的合作261.第261章 逸福兄,你來晚了!第91章 這,這,這怎麼可能?第78章 收個未來大佬當小弟280.第280章 浩然,你不會是在吹牛吧?第430章 控股?不如直接發起全面收購吧!176.第176章 李加誠盯上置地集團263.第263章 下一個目標第429章 股價大跌第535章 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授權?第93章 創造交易機會328.第328章 怡置互控,李加誠賣置地股份!第548章 三村庸平再上門第6章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123.第123章 出師了,徹底掌權117.第117章 說好的私有化,你讓我們當接盤第408章 可用資金又再次充裕起來了127.第127章 囤地皮,會讓他如願成功嗎?第674章 拿捏渣打銀行的軟肋第664章 匯灃銀行市值跌至不足30億第94章 契機第570章 順利持股349,正式成爲大股東第568章 李家的表忠與屈服第485章 寧惹閻王七分怒,不添浩然三分堵!第28章 顏值即正義第586章 正式入主東亞銀行,市值翻倍!第20章 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娶媳婦了296.第296章 魷魚資本找上門來第613章 大規模示威遊行,總督麥裡浩出面!第54章 真巧,咱們又見面了237.第237章 喬布斯的來電,蘋果公司上市計第420章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第544章 衆多勢力齊聚,待價而沽!第109章 青澀的情愫180.第180章 四隻股票的進度第447章 影響很大,各地產巨頭的擔憂第438章 大哥林浩寧的虛心請教250.第250章 商界大佬又怎樣?第349章 截胡未來的和黃大班第538章 市場的歡呼第385章 不到50億,拿下置地集團!第99章 觀塘新廠區第354章 車底被裝了定時炸彈第475章 這就是得罪他林浩然的下場!第107章 拜訪重要的人物112.第112章 古人相馬不相皮第639章 五天期限,一封辭職信!第671章 這位包叔叔,這是在賣我一個面子啊第552章 穿越以來最大一筆投資回報,賺了68222.第222章 試探性切磋197.第197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第676章 塵埃落定,沈弼的悲慘結局!第652章 反擊,大哥林浩寧的支持第64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274.第274章 林浩然的主意第569章 門當戶對,商業聯姻?第375章 這個提議我們不可能接受!319.第319章 我願意收購您的股份!第567章 成爲林浩然的附庸,那又如何?328.第328章 怡置互控,李加誠賣置地股份!第37章 競爭對手出現了第638章 憑什麼還要繼續隱忍退讓?第351章 重磅消息第534章 消息泄露,讓花旗銀行先頂住!270.第270章 沒想到您還藏着這麼一張王牌!第624章 敵人幫大忙,股票賣光了!228.第228章 公共事業上市公司收藏家第109章 青澀的情愫第642章 意外驚喜,成爲花旗銀行大股東?第675章 老闆,這這也太厲害了173.第173章 疑問重重,花旗銀行的代言人?第35章 再增四名手下258.第258章 利家商議的結果144.第144章 加入靑洲英坭公司第549章 主動權在他的手中第466章 氣得想要摔門而出的西門第523章 借雞生蛋第36章 是時候將團隊正式公司化了第606章 爲所欲爲,目無王法!第558章 難道就因爲對方是林浩然?第663章 見招拆招,兵來將擋!第507章 來自內地的求助,需要大量製造業第645章 震驚全香江!178.第178章 馬氏兄弟的決定第469章 任天堂社長第13章 溫馨的一幕164.第164章 情報構想,對《東方日報》的覬第69章 眼界提高了(求訂閱)306.第306章 找出內奸,林浩然的打算第493章 拿下東京首棟大廈!第24章 恆生銀行第390章 收購銀行?256.第256章 入股匯灃銀行第67章 有理有據的胡扯(求訂閱)221.第221章 200名退伍軍人出征第372章 白嫖置地集團的股份第450章 總督的低頭求助,開出優厚條件第332章 請港督府爲我做主!第356章 郭河年再次到訪第76章 反駁(求訂閱)122.第122章 與匯灃的合作261.第261章 逸福兄,你來晚了!第91章 這,這,這怎麼可能?第78章 收個未來大佬當小弟280.第280章 浩然,你不會是在吹牛吧?第430章 控股?不如直接發起全面收購吧!176.第176章 李加誠盯上置地集團263.第263章 下一個目標第429章 股價大跌第535章 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授權?第93章 創造交易機會328.第328章 怡置互控,李加誠賣置地股份!第548章 三村庸平再上門第6章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123.第123章 出師了,徹底掌權117.第117章 說好的私有化,你讓我們當接盤第408章 可用資金又再次充裕起來了127.第127章 囤地皮,會讓他如願成功嗎?第674章 拿捏渣打銀行的軟肋第664章 匯灃銀行市值跌至不足30億第94章 契機第570章 順利持股349,正式成爲大股東第568章 李家的表忠與屈服第485章 寧惹閻王七分怒,不添浩然三分堵!第28章 顏值即正義第586章 正式入主東亞銀行,市值翻倍!第20章 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娶媳婦了296.第296章 魷魚資本找上門來第613章 大規模示威遊行,總督麥裡浩出面!第54章 真巧,咱們又見面了237.第237章 喬布斯的來電,蘋果公司上市計第420章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第544章 衆多勢力齊聚,待價而沽!第109章 青澀的情愫180.第180章 四隻股票的進度第447章 影響很大,各地產巨頭的擔憂第438章 大哥林浩寧的虛心請教250.第250章 商界大佬又怎樣?第349章 截胡未來的和黃大班第538章 市場的歡呼第385章 不到50億,拿下置地集團!第99章 觀塘新廠區第354章 車底被裝了定時炸彈第475章 這就是得罪他林浩然的下場!第107章 拜訪重要的人物112.第112章 古人相馬不相皮第639章 五天期限,一封辭職信!第671章 這位包叔叔,這是在賣我一個面子啊第552章 穿越以來最大一筆投資回報,賺了68222.第222章 試探性切磋197.第197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第676章 塵埃落定,沈弼的悲慘結局!第652章 反擊,大哥林浩寧的支持第64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