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273億資金要轉移,匯灃銀行天要塌了

第654章 273億資金要轉移,匯灃銀行天要塌了!

“真是掃興!”待那名中層管理離開之後,包約翰忍不住狠狠拍了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微微晃動,濺出幾滴茶水。

“這林浩然簡直就是個陰魂不散的瘟神,處處跟我們作對,現在連劉巒雄都被他拉攏過去了,再這樣下去,咱們匯灃銀行遲早要毀在他手裡!”

有高層皺了皺眉頭,臉上滿是不認同,開口反駁道:“約翰先生,即便少了劉巒雄這三十多億港元,咱們匯灃銀行在香江金融行業的龍頭地位依舊穩固,林浩然哪有那個本事毀掉咱們!”

“好了好了!”沈弼猛地一巴掌拍在會議桌上,聲音在寂靜的會議室裡格外響亮。

他眉頭緊蹙,目光凌厲地掃視一圈:“是又要吵起來嗎?還嫌現在不夠煩是不是?”

那位高層被沈弼的氣勢所懾,頓時噤若寒蟬,不敢再出聲。

沈弼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焦躁,緩緩坐下,手指輕輕揉着太陽穴。

片刻後沉聲道:“現在不是互相指責、盲目樂觀或者悲觀的時候,劉巒雄資金轉移只是開始,我擔心這背後是林浩然精心策劃的一場大戲,後續還會有更多麻煩找上門來。”

短短兩個月,林浩然一招接着一招的策略,已讓沈弼如芒在背、寢食難安。

每一次,他們都覺得這場風波該平息了,可林浩然總能出其不意地拋出後手,致使匯灃銀行的市場份額持續縮水。

所以,如今的沈弼對林浩然滿心忌憚,再不敢有半分輕視之意。

包約翰咬了咬牙,強壓下怒火,問道:“沈弼先生,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總不能坐以待斃吧,這麼大件事情,肯定是隱瞞不了,遲早會傳出去!

甚至林浩然和東亞銀行那邊恨不得看我們笑話,說不定已經在暗中推波助瀾,讓消息傳播得更快更廣。”

沈弼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立刻啓動應急預案,一方面,安排專人與劉巒雄那邊對接資金轉移事宜,務必確保流程合規、平穩,不能在這個環節再出任何差錯,給外界留下把柄;

另一方面,公關部門馬上準備新聞稿,一旦消息真的傳出去,我們便發佈我們的新聞稿,強調我們匯灃銀行資金儲備充足,劉巒雄的資金轉移只是個別客戶正常的資金調配,不會對銀行運營產生任何實質性影響。”

“可是沈弼先生,現在市場情緒已經很敏感了,這樣的新聞稿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一位高層擔憂地問道。

沈弼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作用大小先不說,至少要表明我們的態度,穩定一下軍心,另外,通知風控部門,對銀行目前的資金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尤其是流動性風險,制定應對資金進一步外流的預案。”

“明白了,沈弼先生。”衆人紛紛點頭,準備開始忙碌起來。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比他們想象的還要糟糕。

就在匯灃銀行高層們準備離開會議室,出去緊急部署應對措施的時候,一名中層管理員再次匆匆闖入會議室,臉色蒼白如紙。

“沈弼先生,郭河年先生旗下的多家企業,剛剛向我們提交了資金轉移申請,涉及金額超過五十億港元。”中層管理員聲音顫抖地說道。

沈弼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雙手撐在會議桌上,身體微微前傾,眼中滿是不可置信:“郭河年?他怎麼也……”

其他高層也一片譁然,交頭接耳間滿是震驚與慌亂。

原本就緊繃的氣氛,此刻更是如拉滿的弓弦,一觸即發。

郭河年作爲南洋首富,身價不菲。

近些年來,逐漸提高對香江的投資,更是打算將香江作爲他們郭家未來的大本營。

因此,郭河年背後的資金可一點都不少。

從進入香江市場之後,郭河年便一直與匯灃銀行合作,雙方之間的合作關係已經保持了十幾年。

沒想到,今天竟也突然要抽身離去,這無疑是對匯灃銀行的又一記重擊。

“這……這怎麼可能?郭河年一直和我們合作多年,關係也算穩固,怎麼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一位高層滿臉難以置信,聲音都帶着一絲顫抖。

包約翰氣得滿臉通紅,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林浩然!一定又是林浩然在背後搞鬼!他這是要把我們往絕路上逼啊!”

還沒等沈弼等人從郭河年資金轉移的衝擊中緩過神來,又一位中層管理員神色慌張、腳步匆匆地闖入會議室。

對方連門都來不及敲,便急切地喊道:“沈弼先生,不好了!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邵逸福先生旗下影視公司,還有無線電視臺等相關企業,都決定將資金從咱們銀行轉出,初步估算,涉及金額高達十五億港元左右啊!”

中層管理員們接二連三地敲門進來,帶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糟糕。

包約翰猛地站起身來,一腳踢開身後的椅子,怒吼道:“這一個個的都瘋了嗎?難道他們都被林浩然灌了迷魂湯?”

此時,會議室裡的高層們已經亂成了一團,有的憤怒地咒罵着,有的則焦急地來回踱步,還有的則呆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彷彿失去了靈魂。

林浩然這一系列出其不意的手段,猶如重錘般狠狠砸來,直接將他們打得暈頭轉向、措手不及。

照此情形發展下去,匯灃銀行無疑將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而他們這些銀行高層,與匯灃銀行早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

一旦匯灃銀行轟然垮塌,他們多年來在金融界辛苦打拼積累的地位、聲譽,都將如泡沫般瞬間破滅。

畢竟,在競爭殘酷的金融行業,誰又敢重用一個把巨頭銀行經營到崩盤的高層呢?

原本,劉巒雄的資金轉移,就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如今郭河年、邵逸福這些在香江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也紛紛跟進,無疑是雪上加霜,讓匯灃銀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沈弼先生,現在怎麼辦?這麼多資金同時轉移,我們的資金鍊會受到嚴重衝擊的。”一位高層滿臉絕望地說道。

一旦這些資金都從匯灃銀行轉移到東亞銀行去,匯灃銀行接下來考慮的不是保持香江金融行業霸主的地位,而是考慮如何應對資金鍊斷裂的問題了!

沈弼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

他知道,此刻他不能慌,一旦他也亂了陣腳,匯灃銀行就真的完了。

“先穩住,不要自亂陣腳。”沈弼的聲音低沉而有力,“立刻啓動應急預案,評估資金轉移對我們銀行的具體影響,同時與相關部門溝通,看看能否通過其他渠道補充資金。”

“我們恆聲銀行這邊,目前賬上資金還有近百億港元,隨時可以爲匯灃銀行提供援助!”剛剛走馬上任恆聲銀行董事長不久的浦偉士此刻也開口說道。

此次資金轉移風波,資金大多是從匯灃銀行流出,恆聲銀行倒像是置身事外的“幸運兒”,並未受到什麼波及。

然而,此刻無論是沈弼的安撫之詞,還是浦偉士的援助承諾,都顯得那般蒼白無力。

高層們心裡跟明鏡似的,這般大規模的資金轉移浪潮,哪是三言兩語就能輕易化解的。

更讓他們如墜冰窖、滿心絕望的是,劉巒雄、郭河年、邵逸福的資金轉移申請,不過是個開端,遠遠不是這場“災難”的終點。

在接下來的半個多小時裡,會議室門被一次次敲響,手下員工一個個神色匆匆地進來彙報,十幾位香江商界華裔企業老闆或負責人接踵而至,訴求驚人的一致——要將公司或個人的資金從匯灃銀行轉移出去。

這裡面,包括林浩然的大哥林浩寧,以及兩位姐夫。

匯灃銀行要天塌了。

對沈弼等人而言,如今簡直就如同天塌了一般。

他們統計了一番要資金轉移的金額,已經高達273億港元這個數值了。

這代表着什麼,在場的高層們心裡都非常清楚。

原本,匯灃銀行僅剩下870億港元左右的資金規模,這下子直接要縮水近三分之一,資金規模將跌至不足600億港元。

作爲匯灃銀行高層,他們都知道,別看匯灃銀行還有大幾百億的資金規模,可這裡面的資金,有投資的,有放貸出去的,有作爲銀行日常運營準備金的,還有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項目的資金沉澱。

真正能隨時調配、應對突發資金外流的流動資金,其實遠沒有賬面上的數字那麼充裕。

如今一下子要流失273億港元,銀行的資金流動性瞬間變得岌岌可危。

可以說,一旦將這筆高達兩百多億港元的資金都轉出,匯灃銀行真正的流動資金,就真的所剩無幾了。 到時候,匯灃銀行日常的運營週轉都會出現巨大問題,許多短期貸款的發放、日常業務的結算、員工的薪資支付等都將面臨資金缺口。

到那個時候,隨便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資金鍊斷裂,更別提還有非常可能發生的擠兌潮了。

一旦擠兌潮出現,他們匯灃銀行便會如同當年的恆聲銀行那般,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最終要麼被收購,要麼破產,在香江金融界的歷史長河中留下慘痛的一筆。

甚至可能就此被市場淘汰,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以及商業案例中反面教材的典型。

大家已經想象得到後果的嚴重性了。

他們或許有那些英資財團的撐腰,可如今很多資金都在外面,比如那些投資、那些放貸,都不是一時片刻能夠收得回來的。

“沈弼先生,咱們不能就這麼幹等着啊!”包約翰急得在會議室裡來回踱步,雙手撐着腰,“得趕緊想個辦法,把那些要轉移的資金留住,哪怕留下一部分也好。”

沈弼眉頭緊鎖,此刻已經難以保持鎮定了:“現在客戶去意已決,想要留住他們談何容易,不過,我們還是要試一試。

約翰先生,你負責聯繫這些客戶,尤其是那些和咱們銀行有長期合作關係的,看看能不能通過談判,瞭解他們的真實訴求,給予一定的優惠條件,比如提高存款利率、減免部分手續費等,爭取讓他們改變主意。”

包約翰點了點頭:“好,我這就去辦,不過沈先生,就算能留住一部分,可還有那麼多資金要轉移出去,咱們的資金鍊還是會有很大問題啊。”

“各位不要太慌,哪怕到了絕境,我們依然還有海豐銀行,實在不行,我們向海豐銀行申請資金援助,暫時幫助我們度過難關!”有高層提議道。

“想要海豐銀行提供幫助?海豐銀行董事會第一個就不答應,美國金融監管機構也不可能允許,這個想法想想就好了。”然而,馬上有人便搖頭否決了這個提議。

1978年,他們與美國海洋密蘭銀行達成協議,以3.41億美元的價格購入改行51%的股權。

在入主海洋密蘭銀行之後,匯灃銀行便將這家銀行改了個名字,改成海豐銀行。

如今的海豐銀行,是美國第十三大銀行,總資產實際上高達255億美元,兌換成港元,大概和巔峰時期的匯灃銀行差不多。

別看資產很高,可實際上,海豐銀行卻是連年虧損。

甚至在匯灃銀行入主之後,都不得不多次對海豐銀行注資,可以說,收購這家美國銀行對匯灃銀行而言,短期內,就是一個累贅!

這也是他們爲何僅僅以3.41億美元的價格便可以入主了,因爲原股東頂不住了。

要是不連年虧損,他們想要收購,所付出的代價根本不會這麼小。

一家連年虧損的銀行,自然會成爲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的重點關注對象,對其資金流向和業務操作有着極爲嚴格的審查,特別是這種資金流入海外的情況,審批流程繁瑣且成功率極低。

匯灃銀行若想從海豐銀行抽調資金到香江來應對此次危機,不僅要面對海豐銀行董事會的重重阻力,還得跨越美國金融監管機構那一道幾乎不可逾越的高牆。

畢竟,雖然匯灃銀行已經成爲海豐銀行的控股權,可並不代表匯灃銀行可以對海豐銀行爲所欲爲。

那兩百多億美元的資金,可都是美國公民的資金,美國金融監管部門怎麼可能讓匯灃銀行這個海外金融機構輕易調動?

一旦操作不當,引發美國金融市場的動盪,匯灃銀行和海豐銀行都將面臨滅頂之災,甚至可能引發國際金融糾紛。

也就是說,想要從海豐銀行這個剛收購不久的控股銀行獲得援助,是一個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海豐銀行已經是他們最大的海外指望了,如今這條路被堵死,匯灃銀行高層們只覺前路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絲曙光。

除了海豐銀行之外,匯灃銀行在海外主要投資的銀行還有兩家,分別是有利銀行以及中東英格蘭銀行。

只不過,匯灃銀行想要從這兩家銀行身上獲得幫助,就更不可能了。

先說有利銀行,本身是一家英資印度銀行,很長時間裡更是在香江擁有發鈔特許,匯灃銀行在1959年將其收購。

不過隨着有利銀行的作用削弱,有利銀行已經在1974年停止發鈔,如今在香江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存在感了,已經淪落爲一家小銀行,資金規模不值一提。

而中東英格蘭銀行,則是一家主要在中東地區開展業務,爲當地的貿易和經濟活動提供金融支持的銀行,同樣是在1959年的時候被匯灃銀行收購,成爲匯豐銀行集團在中東地區擴張的基礎。

只不過,中東英格蘭銀行繼續面臨着各種挑戰,包括地區政治局勢不穩定、經濟波動以及銀行業競爭加劇等,匯灃銀行想要將希望寄託在中東英格蘭銀行,也同樣沒有任何希望。

面對這種外援無法提供幫助,內部資金鍊又岌岌可危的絕境,沈弼感覺自己的太陽穴突突直跳,每一根神經都緊繃到了極點。

“難道真的只能眼睜睜看着匯灃銀行走向衰敗嗎?”沈弼在心中不斷地問自己,他不甘心,匯灃銀行是他們這些英國人的驕傲,也是香江金融界的標誌性存在,絕不能就這樣毀在林浩然的手裡。

“各位,咱們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真到了絕境,我們便向其他勢力尋求支援,比如渣打銀行等,大家同屬香江金融業的重要一員,我想他們也不願看到一家華資銀行獨大,壓我們一頭。

況且,我相信總督府不會坐視我們匯灃銀行倒下,畢竟,匯灃銀行在香江金融體系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一旦垮臺,對香江經濟的衝擊將不可估量。”沈弼目光緩緩掃視一圈會議室,聲音裡帶着幾分難以掩飾的疲憊。

三四個月前,他們還志得意滿,一心謀劃着收購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妄圖逐步將匯灃銀行的主戰場從香江遷移至英國。

彼時,他們彷彿站在世界金融舞臺的聚光燈下,野心勃勃,滿心以爲能借此進一步拓展版圖,鞏固自身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沉重一擊。

英國本土金融行業對他們充滿歧視與阻攔,各種明裡暗裡的手段層出不窮,最終收購計劃以失敗告終。

即便如此,那時的匯灃銀行在香江金融界依舊如日中天,是衆人眼中不可一世的巨頭,舉手投足間盡顯霸主風範。

可誰能料到,僅僅過了三個月,風雲突變。

林浩然如同一顆突然升起的新星,攜東亞銀行帶着凌厲的攻勢殺入戰局,將匯灃銀行逼得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

如今的匯灃銀行,已然陷入了大廈將傾的絕境,曾經的輝煌與榮耀彷彿一場遙遠的夢。

這巨大的落差,如同一盆冷水,狠狠澆滅了會議室裡高層們心中的希望之火。

他們如墜冰窖,滿心都是苦澀與絕望,曾經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此刻都化作了泡影,只留下無盡的迷茫與恐懼。

不過,高層們聽了沈弼的話,眼中重新燃起一絲希望之光。

“對對對,我們還沒到絕境,沈弼先生說得對,渣打銀行和我們一直有業務往來,說不定願意伸出援手;還有總督府,他們肯定會權衡利弊,不會讓匯灃銀行就這麼倒下的。”一位高層急忙附和道,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就在這時,秘書神色慌張地衝進會議室,大聲說道:“沈弼先生,不好了!市面上流傳許多對我們銀行不利的消息,說我們銀行面臨重大危機,資金鍊即將斷裂。

很多客戶看到消息後,紛紛打電話來詢問情況,甚至有一些客戶已經開始在銀行網點排隊取款了。”

這個消息如同重磅炸彈,讓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匯灃銀行更加雪上加霜。

“林浩然!絕對是林浩然在背後搗鬼!肯定是他指使人散播這些消息,目的就是要挑起擠兌潮,把咱們匯灃銀行徹底打垮!”包約翰雙眼圓睜,怒不可遏,額頭上青筋暴起,話語中滿是憤恨。

沈弼的臉色陰沉得彷彿能滴出水來,他自然知道,擠兌潮一旦形成,匯灃銀行將毫無還手之力。

如今這足足273億港元的資金轉移,就已經讓他頭痛不已了。

如果再發生擠兌潮,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這是匯灃銀行創立一百多年以來,第一次與生死存亡的距離如此之近!

沈弼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清楚此刻任何慌亂都只會讓局勢更加惡化。

“立刻啓動擠兌應急預案,通知所有網點,增加現金儲備,安排足夠人手應對客戶取款需求,同時,公關部門要在第一時間發佈聲明,澄清謠言,強調我們銀行資金充足,有能力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

浦偉士先生,你們恆聲銀行那邊,隨時準備調動資金給予匯灃銀行提供幫助;約翰先生,您去找總督先生彙報此事,爭取得到總督府的支持;

而我,會馬上前往渣打銀行,與渣打銀行大班布朗先生商談合作事宜,看看能否從他們那裡獲得資金援助,以解燃眉之急。”沈弼迅速下達指令。

(本章完)

201.第201章 意外之喜,七千多萬港元的可用第371章 術業有專攻第38章 這場遊戲變得有趣了第331章 鮑富達臨陣倒戈第503章 伊藤針對惠康超市的原因第445章 記者招待會帶來的影響,房價會不會296.第296章 魷魚資本找上門來第415章 充分利用頂級社交平臺第632章 瘋了,林浩然簡直是瘋了!第549章 主動權在他的手中第337章 置地集團成爲怡和洋行母公司!第31章 林浩寧的擔憂129.第129章 到手742億港元142.第142章 證據確鑿273.第273章 最“摳門”的老闆第546章 林浩然的提議第22章 成大股東了第684章 李加誠:後悔?不,我從未後悔過!第24章 恆生銀行第618章 無恥的匯灃,賭約第60章 見見又何妨?第354章 車底被裝了定時炸彈205.第205章 來自怡和洋行的情報第369章 不輕易妥協192.第192章 持槍證第33章 不滿意的收穫127.第127章 囤地皮,會讓他如願成功嗎?149.第149章 兩家水泥廠合併,多元化發展計239.第239章 這必須得反擊!第101章 合作愉快114.第114章 把事情鬧大!277.第277章 啓程英國191.第191章 真正的香江頂級圈子第497章 讓711便利店成不了日本品牌!166.第166章 收購目標,買大廈第551章 不甘的三井社長第497章 讓711便利店成不了日本品牌!第66章 他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求訂閱)第567章 成爲林浩然的附庸,那又如何?160.第160章 不死心的怡和置地第94章 契機143.第143章 截胡頂級人才第20章 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娶媳婦了116.第116章 給市場降降溫130.第130章 愛美高公司的瘋狂擴張第357章 浩然,你認識巴菲特先生嗎?第52章 環球航運主動找上門149.第149章 兩家水泥廠合併,多元化發展計第68章 盯上李加誠手中的股票(求訂閱)第647章 雙霸主時代第417章 微軟的野心(求月票)第645章 震驚全香江!287.第287章 榮譽會長,劉會長的邀請第34章 組建一支操盤團隊111.第111章 放手一搏244.第244章 幹掉怡和的爪牙第503章 伊藤針對惠康超市的原因第397章 又是佳寧集團?178.第178章 馬氏兄弟的決定265.第265章 李加誠的野心第350章 爲李超人默哀一分鐘323.第323章 怡和洋行二把手第67章 有理有據的胡扯(求訂閱)278.第278章 郭曉涵的尷尬,女孩子的心思第23章 制定新計劃第620章 匯灃銀行慌了246.第246章 老闆,出大事了第79章 想不發財都難(求訂閱)141.第141章 愛美高賺了近億港元第337章 置地集團成爲怡和洋行母公司!197.第197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第524章 花旗銀行的辦法第641章 沃爾特瑞斯頓到香江,東亞銀行存款第686章 婚可離,錢不分!第420章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第83章 內幕第356章 郭河年再次到訪第64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493章 拿下東京首棟大廈!第415章 充分利用頂級社交平臺第430章 控股?不如直接發起全面收購吧!第359章 巴菲特先生,我們早就已經是合作夥232.第232章 九龍巴士新任董事長,神秘的資第102章 多元化發展227.第227章 林浩然的解決方案284.第284章 惡性競爭第77章 愛美高有限公司?第105章 石油危機的徵兆258.第258章 利家商議的結果第63章 這年輕人,不簡單啊!第35章 再增四名手下第106章 這麼多?第585章 關嘉慧的野心第424章 摩托羅拉的困境第38章 這場遊戲變得有趣了第17章 第一天的戰績253.第253章 突發事件,收購TVB股權的契機226.第226章 今晚就行動154.第154章 賺翻了,狂賺57億!第522章 對豐田以及索尼的佈局
201.第201章 意外之喜,七千多萬港元的可用第371章 術業有專攻第38章 這場遊戲變得有趣了第331章 鮑富達臨陣倒戈第503章 伊藤針對惠康超市的原因第445章 記者招待會帶來的影響,房價會不會296.第296章 魷魚資本找上門來第415章 充分利用頂級社交平臺第632章 瘋了,林浩然簡直是瘋了!第549章 主動權在他的手中第337章 置地集團成爲怡和洋行母公司!第31章 林浩寧的擔憂129.第129章 到手742億港元142.第142章 證據確鑿273.第273章 最“摳門”的老闆第546章 林浩然的提議第22章 成大股東了第684章 李加誠:後悔?不,我從未後悔過!第24章 恆生銀行第618章 無恥的匯灃,賭約第60章 見見又何妨?第354章 車底被裝了定時炸彈205.第205章 來自怡和洋行的情報第369章 不輕易妥協192.第192章 持槍證第33章 不滿意的收穫127.第127章 囤地皮,會讓他如願成功嗎?149.第149章 兩家水泥廠合併,多元化發展計239.第239章 這必須得反擊!第101章 合作愉快114.第114章 把事情鬧大!277.第277章 啓程英國191.第191章 真正的香江頂級圈子第497章 讓711便利店成不了日本品牌!166.第166章 收購目標,買大廈第551章 不甘的三井社長第497章 讓711便利店成不了日本品牌!第66章 他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求訂閱)第567章 成爲林浩然的附庸,那又如何?160.第160章 不死心的怡和置地第94章 契機143.第143章 截胡頂級人才第20章 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娶媳婦了116.第116章 給市場降降溫130.第130章 愛美高公司的瘋狂擴張第357章 浩然,你認識巴菲特先生嗎?第52章 環球航運主動找上門149.第149章 兩家水泥廠合併,多元化發展計第68章 盯上李加誠手中的股票(求訂閱)第647章 雙霸主時代第417章 微軟的野心(求月票)第645章 震驚全香江!287.第287章 榮譽會長,劉會長的邀請第34章 組建一支操盤團隊111.第111章 放手一搏244.第244章 幹掉怡和的爪牙第503章 伊藤針對惠康超市的原因第397章 又是佳寧集團?178.第178章 馬氏兄弟的決定265.第265章 李加誠的野心第350章 爲李超人默哀一分鐘323.第323章 怡和洋行二把手第67章 有理有據的胡扯(求訂閱)278.第278章 郭曉涵的尷尬,女孩子的心思第23章 制定新計劃第620章 匯灃銀行慌了246.第246章 老闆,出大事了第79章 想不發財都難(求訂閱)141.第141章 愛美高賺了近億港元第337章 置地集團成爲怡和洋行母公司!197.第197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第524章 花旗銀行的辦法第641章 沃爾特瑞斯頓到香江,東亞銀行存款第686章 婚可離,錢不分!第420章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第83章 內幕第356章 郭河年再次到訪第649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493章 拿下東京首棟大廈!第415章 充分利用頂級社交平臺第430章 控股?不如直接發起全面收購吧!第359章 巴菲特先生,我們早就已經是合作夥232.第232章 九龍巴士新任董事長,神秘的資第102章 多元化發展227.第227章 林浩然的解決方案284.第284章 惡性競爭第77章 愛美高有限公司?第105章 石油危機的徵兆258.第258章 利家商議的結果第63章 這年輕人,不簡單啊!第35章 再增四名手下第106章 這麼多?第585章 關嘉慧的野心第424章 摩托羅拉的困境第38章 這場遊戲變得有趣了第17章 第一天的戰績253.第253章 突發事件,收購TVB股權的契機226.第226章 今晚就行動154.第154章 賺翻了,狂賺57億!第522章 對豐田以及索尼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