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

曹參死了。

本來他是不用死的。

當王慶聽說大名鼎鼎的曹參被長平裡的人活捉並送至軍中之後,先驚後喜。

驚是因爲他沒有想到這位歷史上跟着劉老三征戰天下戰功赫赫一代猛人,居然會以這種方式跟自己相見。

喜的是若是運作的好了,自己又能得到一員猛將!

當下不顧重孝在身,走出靈堂親自迎接,親手解開曹參身上的繩索,連聲傳喚軍醫過來給曹參包紮。

將曹參捉來的長平裡裡長以及跟着的一衆里民,見到此景頓時就傻眼了,有幾個膽子小的,已經開始哆嗦!

上將軍都如此厚待的人,他們卻將其弄成了這副某樣,這…這項上人頭不保啊!

王慶經過多個課本世界的歷練之後,整個人都精明瞭很多,一看這些秦人的樣子,哪裡還能不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

當即就下令給他們厚賞,原因不是捉到意圖不軌的劉老三手下大將,而是將戚公曹參請來相見。

之後的曹參的表現也很像一個降將,沒有什麼過激的舉動,一看就是那種認命的……

之後的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很有點賢臣遇明主的感覺。

直到曹參不顧帶傷之身,執意要來靈堂參拜項伯,然後在項伯的靈柩上撒了一泡尿,又準備掀開棺材蓋子糟蹋屍體……

在停放了二十一日之後,被追封爲武成君的楚左尹項伯被葬於藍田玉山腳下,出殯之日,關中皆白……

上將軍項籍要爲叔父項伯守孝子禮,在藍田玉山武成君墓前守孝三年。

范增以及龍且韓信等文武大臣苦請三次之後,纔將守墓時間由三年降爲一年,又降爲六個月,然後又降成四十九天。

說是關中初定,百業待興,上將軍不可因爲自己私事就置天下於不顧。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王慶是一天墓都不願意給項伯守的,雖然他給自己背下了那麼多的鍋。

但他這個願望顯然是不能實現的,不論從哪一方面來看,他這個墓都必須要守……

此時的關中,還沒有被過度的開發,各種植被長得極爲茂盛,即便現在是冬天,王慶也能從那些在風中抖索沒有葉子的植被中看到盛夏時鬱鬱蔥蔥的景象。

當然,一些爲了修建驪山皇陵,阿房宮被砍禿的山不算。

阿房宮王慶去過一次,建造的果然精美,不過卻沒有杜牧《阿房宮賦》裡面寫的那樣誇張。

阿房宮是始皇帝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纔開始營造。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九月葬於驪山。

秦二世胡亥將所有刑徒都調往驪山陵填土,尚未修建成的阿房宮被迫停下。

直到公元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建築完成,這纔將這些刑徒調回,重新修建阿房宮。

同年九月,陳勝吳廣二人揭竿而起,天下亂紛紛一片,秦帝國危急,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因勸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被二世胡亥處死,(當然,這只是趙高所找的一個藉口罷了)雖然如此,阿房宮的建造也勢必受到影響。

第二年,陳勝部下週文等帶領兵馬幾十萬來到一路來到戲水,少府章邯道:

“盜賊已經至此,且兵衆勢強,如今調發近處縣城的軍隊爲時已晚。

驪山刑徒極多,希望陛下能夠赦免他們,發給兵器,讓章邯帶領他們出擊盜賊。”

於是秦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爲將領,受命率驪山刑徒(《前漢紀》記載有七十萬)迎擊楚軍。

也就是到了這裡,修建阿房宮基本上就已經停止了。

今年秦二世爲趙高所殺,阿房宮的建造就徹底停了下來。

因爲營造時間尚短,而且阿房宮又過於龐大,所以只是建好了一部分而已,還有許多建築都不曾修建,只是打了地基,以及修建了一半的倒是不少。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足夠宏大了,後世的故宮與之比起來,小的太多。

驪山皇陵王慶沒有來得及去,不過卻下了嚴令,不準破壞,並且還派了軍隊在那裡駐守。

這倒不是王慶準備有空了,學老曹那般組建一些發丘中郎將什麼的,去秦始皇陵一探究竟,看看裡面是不是以水銀爲江河,以珠寶爲日月星辰……

而是真的想要將其保護起來。

作爲一個後世人,他對秦朝其實沒有什麼惡感,(當然秦二世趙高這些除外)之前之所以會說暴秦什麼的,是因爲他的身份是項羽,而胡亥趙高這些人又把天下折騰的不太像話……

對於對一統六合的始皇帝,王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一方面,他雄才偉略,開創了各種先河,極大的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發展。

而另一方面,各種嚴峻的刑罰以及繁重的徭役,又使得廣大人民飽受痛苦。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千古一帝。

在王慶看來,始皇帝是功大於過的。

再加上他沒有在始皇帝的統治下討過生活,對於那些繁重的徭役之類並沒有直觀的感受,因此上他對始皇帝沒有什麼惡意。

而他本身是極爲反感盜墓賊的,覺得不應該去打擾死者在地下長眠。

即使有些死者不甘寂寞,死後陪葬的東西實在太多,他也不認爲這就是可以去盜墓的理由。

不管是出於收買人心,還是以上的心理因素,王慶都不會準備去發掘始皇陵,而且還要儘可能的將其保護起來。

有人曾給王慶說,阿房宮、驪山皇陵這些都是民脂民膏,是天下之民血肉所凝聚而成,不能將其留在世上,最好一把火燒掉完事。

王慶很想抽他一個大嘴巴子,耗費了多少財力物力,又有多少人因爲此而失去性命,才造就出了這些東西,一把火將其燒掉,這些付出不都是白白耗費了?!

一把火燒掉,待到咸陽城狹小擁擠之後,再另外花費大量的人財物去營建一座新城?

會有在已經建造許多的阿房宮的基礎上繼續建造來的省事?

王慶腦子沒有抽抽,自然不會這樣行事。

若是這樣做了,辛辛苦苦才收攏的秦人之心,恐怕立刻就要蕩然無存!

當然,後世讀史書時看到始皇陵、阿房宮,圓明園這些瑰寶被各種破壞,心中的不平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都是老祖宗辛辛苦苦的營造出來的東西,爲什麼就非要將其破壞掉?

保存下來不好嗎?‘

特別是圓明園,最是令人激憤!

驪山皇陵、阿房宮這些,子孫後輩不肖,糟蹋了也就糟蹋了,但畢竟是糟蹋到了自己子孫後代手裡,而圓明園……呵呵……

第二八零章 尚未發跡的兵仙韓信第三八一章 難以抵抗的誘惑——楊貴妃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一八五章 演技驚人的湯隆(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顧家的漢子最是耐看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一七一章 暈暈的解元第九十七章 胖二嬸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二八八章 虞姬:牀第之間,男人的話果然不能信第二八三章 韓信將兵,多多多益善第九十七章 胖二嬸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二一三章 憤怒的宣贊第四六七章 夜間不準入營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三八三章 與子同食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三一三章 封漢中巴蜀之地第九十二章 牽掛第三一零章 復仇與窮途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三零零章 王慶對虞姬言:這就是在做大事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零二章 韓信拜將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四十七章 王慶論戰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一六三章 往事不能回首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三二二章 關中之地我自領了第三九一章 另立太子(九十月票加更)第四三四章 喪心病狂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二六七章 很有內涵的琵琶行第四四四章 人心叵測,不可不防第一七五章 大雨如注第一三五章 蔣忠欲霸快活林第三五七章 滅韓之戰——齊楚回師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二二九章 率師北上第二八五章 蕭規曹隨?劉規項隨!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四四九章 嚴莊獻城第一二三章 大樹十字坡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一四五章 喜歡的城市喜歡的事第五一八章 兩面的女人與妖貓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一零三章 潘金蓮已死第四一三章 太宗皇帝顯靈第三六五章 四國臣服而稱皇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三章 怪異的桃花源人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二一三章 憤怒的宣贊第二四五章 敗退饅頭山第三九八章 這疆土誰來守?第四四九章 嚴莊獻城第一一一章 人到中年……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四二五章 朕的刀下不斬無名之人
第二八零章 尚未發跡的兵仙韓信第三八一章 難以抵抗的誘惑——楊貴妃第一七三章 能說的武大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一八五章 演技驚人的湯隆(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顧家的漢子最是耐看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一七一章 暈暈的解元第九十七章 胖二嬸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二八八章 虞姬:牀第之間,男人的話果然不能信第二八三章 韓信將兵,多多多益善第九十七章 胖二嬸第一六六章 同福客棧第二一三章 憤怒的宣贊第四六七章 夜間不準入營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三八三章 與子同食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三一三章 封漢中巴蜀之地第九十二章 牽掛第三一零章 復仇與窮途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二七九章 任重道遠,斬殺沛公並非萬事大吉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三零零章 王慶對虞姬言:這就是在做大事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零二章 韓信拜將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四十七章 王慶論戰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一六三章 往事不能回首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第三二二章 關中之地我自領了第三九一章 另立太子(九十月票加更)第四三四章 喪心病狂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二六七章 很有內涵的琵琶行第四四四章 人心叵測,不可不防第一七五章 大雨如注第一三五章 蔣忠欲霸快活林第三五七章 滅韓之戰——齊楚回師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二二九章 率師北上第二八五章 蕭規曹隨?劉規項隨!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五一三章 莫須有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四四九章 嚴莊獻城第一二三章 大樹十字坡第十五章 過河卒子第一四五章 喜歡的城市喜歡的事第五一八章 兩面的女人與妖貓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一零三章 潘金蓮已死第四一三章 太宗皇帝顯靈第三六五章 四國臣服而稱皇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三章 怪異的桃花源人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五三章 滅韓之戰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三零五章 又是一出鴻門宴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二一三章 憤怒的宣贊第二四五章 敗退饅頭山第三九八章 這疆土誰來守?第四四九章 嚴莊獻城第一一一章 人到中年……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一五五章 杖節牧羊(一)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四二五章 朕的刀下不斬無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