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率師北上

王慶將信用火漆封好之後,找到前來送信的信使道:“此次天幸關指揮使於北方配合,這才能讓我抓住機會,拿下樑山巢穴,關指揮使情誼,武某牢記心中。

本待多留信使於此多休養兩天,但如今軍情緊急,不容如此,還請信使多多勞苦,快些將信件交與關指揮使。

我整頓兵馬,隨後就到,此次與關指揮使相互配合下,必定將梁山餘衆,盡數剷除!”

這信使乃是關勝心腹,未曾到來之前,就於關勝處得到不少關於天平軍的事情。

在大名城,他親眼見識了梁山匪人的難纏,對於眼前這個能夠帶人將那樣一夥人的老巢給打下來的廂軍都監,極爲敬佩。

尤其是到了這裡,親眼見到了水泊的寬廣以及三關的險峻之後,更不敢對王慶有絲毫的怠慢。

此時見王慶這樣客氣,也不敢託大,連忙行禮道:“都監言重了,送信乃是邢某份內之事,都監大人和指揮使都在爲剿滅梁山,救援大名城而不辭勞苦,卑職怎敢言苦?

必定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將都監信件送與指揮使之手!”

……

防禦使陳文昭來了,站在梁山之上頗多感慨,特別是看到正在朝自己迎來的小個子都監時,心中感慨更是良多。

誰能想到,不可一世,朝廷幾次圍剿都大敗而還的梁山,居然會被眼前這人帶着一支廂軍就給下了!

書生領兵,帶的還是一支廂軍,對手是實力雄厚的梁山悍匪,這樣懸殊的實力,說來就讓人有種爲書生唱輓歌的衝動。

陳文昭知道,汴京那邊會讓天平軍出動,也只是打的讓大名衆匪聞聽老巢被圍,從而退兵的主意,根本就從來沒有指望着天平軍真能將梁山老巢如何如何。

不說汴京,即便是他這個對天平軍知之甚多的人,也同樣覺得,天平軍只要能夠保持着不讓梁山打的慘敗,就已經極爲難得了。

可這武柏給自己的驚喜實在太大了,來到水泊不過六天,就將梁山人馬殺得大敗,一戰之後,令的梁山匪人不敢下山!

由名義上的圍困,變成了真圍困。

到了現在,更是直接將梁山老巢一舉攻克!

從出兵到現在,不過一月多一點的時間,梁山便被徹底的攻克!

他聽人說過樑山潰敗時那種恐怖的情景,也親眼見了逃亡一路死去的衆多屍首,以及淹死在水泊之內的人。

倒沒有覺得戰爭有多殘酷,也沒有升起多少同情的心思,畢竟是亂臣賊子,死不足惜。

他所真正感慨的是這武柏曾與他說過的帶刀的文人這句話,道理用筆講不通的時候,還可以用刀來講,現在看來,這句話極爲正確。

文人啊,就是比武人高明!不僅在治理地方,爲國家謀劃萬世基業上如此,在領兵打仗上也同樣如此!

看來以後要多往這方面努努力,多培養出一些帶到的文人出來。

他這樣心情愉悅的想着,卻不知道,在他面前的根本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僞文人……

王慶走來與他見禮,陳文昭連忙扶住笑道:“你現在身着衣甲,不便行禮,就不要再做這些。”

陳文昭對待王慶自然是極好的,他是防禦使,攻破梁山老巢這樣天大的功績,他雖然基本上沒有出什麼力,但該有的好處卻一點不會少。

到了現在,他發現這武柏就是自己的福星,自從遇到他之後,自己就是好事連連。

先是州試之時,在京城來的梅東林面前給自己掙足了面子,緊接着就幫助自己對付過了十數年不遇的大洪災。

自己因此受到諸多好處,最重要的時以知府之身兼任山東防禦使!

武大參軍之後,

又四處剿滅盜匪,自己因此受到嘉獎,老母被封皓命,在諸位同僚間,更是撈到了諸多人情。

本以爲事情到此已經是極限,誰想他緊接着就又給了自己這樣大的一個驚喜!

兩人見禮已罷,陳文昭看看正在收拾集結的天平軍道:“你真的準備先走?”

王慶點頭道:“先走,大名城已經頂不住了,關勝來信說,這個時候宋江等人已經朝着老巢火速奔來,與其等他們來到這裡之後再做糾纏,不若迎上去在途中與其爭鬥。

沿途有不少地方,可以靈活用兵。”

陳文昭道:“如此也行,東京的調兵文書這會兒估計也已經辦好,正往這邊趕,你迎上去,不出山東地界應該就能與使者相遇,確實能節省不少時間。”

王慶拱手道:“只是剩下的殘局要麻煩大人了。”

他施的是文人禮。

到了如今,王慶清楚的明白,他這個文人身份佔了多大便宜。

若非先通過了州試,而後又取得了承奉郎一職,由文入武,天知道這些人會給自己是多少絆子,想要像如今這樣各處開綠燈,想都不要想!

宋朝與是大夫共天下的話,真不是說着玩玩,這些看起來文文弱弱滿嘴仁義道德的文官,對武人下起手來,可是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如今他想要接着做事情,不保護好這個身份是不行的。

陳文昭笑道:“這個無妨,你只管放心離去,老夫等人上陣作戰是不行,但論起治理安撫這些,倒還真不服於旁人。”

王慶道過謝之後,又道:“這些梁山人的家眷……”

陳文昭擺擺手道:“那些健壯的匪人皆已伏誅,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千老弱婦孺,成不了氣候,老夫也做不出殺害婦孺的事情,就先關押在這裡,如何處置,我還沒有想好,等等了往京城上一道摺子,看看上面是什麼意見。”

wωw ◆Tтkǎ n ◆℃O

“晚生謝過大人府尹美意!”

“無妨無妨,大軍將要出行,你有諸多事情要忙,就不用在這裡陪着老夫了,老夫自行轉轉就行,你且忙去吧。”陳文昭笑呵呵的道。

王慶聞言,暗暗鬆了一口氣,告罪一聲就離開了。

那晚上梁山人大潰敗,卻也不可能每個人都能跑掉,還有三四千行動緩慢的老弱婦孺被圍在了山上,也幸虧他們被圍住了,不然的話,也會跟那些跑掉的人一樣,大量的傷亡。

王慶不太想讓這些人死,畢竟她們只是婦孺老人,這種心思出現在他這種一心要懟掉梁山人的身上很奇怪,可人就是這樣的矛盾。

當然,他會爲這些人向陳文昭說情,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殺婦孺這種罪名太大,遠不是他能承擔的。

他聽到一些風聲,說是有人文人士子還有一些部分官員,說此次滅梁山的事件中,天平軍屠殺老弱婦孺太多,不是仁義之師什麼。

再加上王慶本身就不想對已經安靜下來的老弱婦孺動手,所以也就順水推舟的這樣做了。

……

“出發!”

大軍已經集合完畢,王慶朝着不遠處送行的陳文昭拱手施禮之後,抽中腰間長劍,指向前方喊了一聲,握着鐵槍後面掛着錦囊的沒羽箭張清,一馬當先的走了出去,風翻卷着他猩紅的披風,一軍先鋒的風采,盡顯無遺。

“孃的,分到這樣的一個倒黴差事!”

看着走遠的大軍,一條胳膊吊在身前,半個身子都被白紗纏裹陸天涯,用曾受傷的胳膊握着長刀,狠狠的撞在地上,滿心的鬱悶。

他這次不能隨軍出征了,王慶給他留下的五百兵馬,鎮守梁山,同時留下的還有幾百的傷兵……

第四五七章 倭國遣唐使(嘀嘀嘀)第三二五章 藥死人的賽盧醫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六十二章 冰雕第四十七章 王慶論戰第五十章 三而竭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十三章 桓石虔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四十六章 率師回還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五零三章 信鬼神蜀中下詔,依前計潼關涌動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零九章 下一個第七十章 賣炭翁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三八章 被老天庇佑的男人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五十七章 素口蠻腰第十一章 家底第三六三章 臨陣反戈,敗走東南第四六零章 扶阿斗?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第四二六章 只爲大唐江山永固第二一二章 天平軍不足爲慮(第一個堂主一樣有優待,再來一更!求別盜版)第二一零章 信任危機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五七章 倭國遣唐使(嘀嘀嘀)第二四八章 荼毒千里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一四五章 喜歡的城市喜歡的事第一九三章 神勇雙槍將(爲晨、、、、曦陽IJ萬賞加更)第二零九章 下一個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一八六章 剛過一線天,又遇天生橋(求訂閱)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三六四章 懷王求和……第一六零章 水是真深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二五七章 林沖李俊夜走水泊第三三三章 你全家都是娘們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四七六章 笑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劉禪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三六四章 懷王求和……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琵琶行結束了第五一二章 遼東叛亂,曹睿思退。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三六零章 張良歸心,兵臨西楚第一七六章 洪水滔天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一五三章 不降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四九二章 不投降?關你禁閉!第四五七章 岳家軍舊屬聽令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四五二章 安被斬,史被殺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四四七章 丟了安全褲的僞燕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八十章 有志之士第二八四章 謀劃關中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三零七章 非我項氏長者第三九一章 另立太子(九十月票加更)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
第四五七章 倭國遣唐使(嘀嘀嘀)第三二五章 藥死人的賽盧醫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六十二章 冰雕第四十七章 王慶論戰第五十章 三而竭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十三章 桓石虔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四十六章 率師回還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五零三章 信鬼神蜀中下詔,依前計潼關涌動第四三七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零九章 下一個第七十章 賣炭翁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二五三章 焚天煮海梁山道第三三八章 被老天庇佑的男人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三八六章 憋屈的河西、隴右兵馬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五十七章 素口蠻腰第十一章 家底第三六三章 臨陣反戈,敗走東南第四六零章 扶阿斗?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第四二六章 只爲大唐江山永固第二一二章 天平軍不足爲慮(第一個堂主一樣有優待,再來一更!求別盜版)第二一零章 信任危機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五七章 倭國遣唐使(嘀嘀嘀)第二四八章 荼毒千里第五零四章 潼關之前,各懷鬼胎第一四五章 喜歡的城市喜歡的事第一九三章 神勇雙槍將(爲晨、、、、曦陽IJ萬賞加更)第二零九章 下一個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一八六章 剛過一線天,又遇天生橋(求訂閱)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三六四章 懷王求和……第一六零章 水是真深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二五七章 林沖李俊夜走水泊第三三三章 你全家都是娘們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四七六章 笑點與別人不一樣的劉禪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一五四章 民族的脊樑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三六四章 懷王求和……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琵琶行結束了第五一二章 遼東叛亂,曹睿思退。第三二七章 血染十字街口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一九六章 被催婚的大齡青年第三六零章 張良歸心,兵臨西楚第一七六章 洪水滔天第三九五章 放大招第一五三章 不降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七十六章 花父的風流韻事第四九二章 不投降?關你禁閉!第四五七章 岳家軍舊屬聽令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八三章 氣悶的曹睿,歡喜的劉禪第四五二章 安被斬,史被殺第四六四章 又是一個華容道第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四四七章 丟了安全褲的僞燕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八十章 有志之士第二八四章 謀劃關中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三零七章 非我項氏長者第三九一章 另立太子(九十月票加更)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