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詩賦

今日天氣到很不錯,颳着些許微風,天上鋪着一片一片的雲,隨着風移動,遮得地上一會兒亮一會兒暗。

在吃了同福客棧姓李的大嘴廚子燒的一道名叫解元宴什麼的菜之後,王慶就隨這其餘考生一起出了門,朝着考場走去……

從隋到唐,再到宋,朝代在變遷,科舉制度也在不斷的發生着改變,總體上來說,是一個從不完善到相對完善的過程。

到了宋朝之後,在科舉制度逐漸完善的同時,考試也變的相對嚴格了許多。

比如糊名制,再比如謄錄,在王慶現在所在的時間,都已經出現,並且也被很好的執行下去。

宋代是一個文教極爲興盛的時代,它之所以在諸多朝代裡顯得格外耀眼,除了繁榮的經濟外,文化的昌盛也是其中極爲重要的一條,這裡真的是文人士子士大夫的天堂。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宋真宗的此篇一出,立刻就激起了全天下學子的那顆躁動不安的心,不論是貧是富。

再加上‘與士大夫共天下’‘刑不上士大夫’這樣的榮譽與特權,以及韓琦那句著名的‘東華門唱名者方爲好漢’宋朝的文風想不昌盛都難。

不論後來的學者怎樣評論,說它創造了一個文化盛世也好,說它是閹割武人,造成大宋積弱南渡的根本原因也罷,有一點不可否認,在研究宋史的時候,都不可能把文化這一點給忽略。

和唐朝不同,科舉制度不是一個花架子,而是真真切切的在發揮着它選拔人才的重大作用,是當官最重要的一個渠道,也是當大官的渠道。

相應的,宋代的科舉,也要比唐朝的要求切合實際的多,在這個時候想要再單純的依靠的詩賦來考取功名早已經行不通了。

在宋代,除了考詩賦外,還有三門重要的科目是必考題,分別爲經義,論,策。

所謂‘“國家以科目網羅天下之英雋,義以觀其通經,賦以觀其博古,論以觀其識,策以觀其才。’就是如此。

而且相對於其它三種,詩賦還要被看的更輕一些,因爲詩歌做的好,並不代表實務性的事情就能做好,這些事情,跟作詩沒有多大關係。

一番檢查過後,衆人依次進場,按照事先編號的位次坐好。

主考的官員是一個頗有威嚴的中年人,應該是從京城下來主持科考事宜的,兩位陪考官都是本地的官員,一個是東平府的府尹,另一個王慶猜不出是誰。

主考官面無表情的宣佈了考試的要求以及處罰措施之後,就宣佈考試開始。

第一項考的是詩賦,題目很簡單,就是以現在的時節來寫一首詩。

一見這樣的題目,衆人反應不一,有提心吊膽長出一口氣的,也有面露沉吟之色的。

李暢就有些不着痕跡的皺了皺眉,這個題目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並不好下收,因爲題目太過廣泛,不好立意。

而且從古到今,寫夏日的詩詞實在太多了,能寫的基本上都已經被寫了去,很難再寫出多麼出彩的。

若是說寫,大多能寫出一首甚至很多首出來,只是先要寫的出衆,可就很難了。

他一邊研磨,一邊思索着該如何下筆,目光不經意的一擡,卻看到那個年近四十還長着一個半大小子個子的人,也是在研着墨,一臉的思索爲難之色。

他暗暗冷笑一聲,露出馬腳了吧?如今不過是簡單的一道寫季節的詩詞題目,就把你給難住了,且看你往後該如何做!

如果運氣不差的話,這次倒是能夠親眼見證東平府有史以來,最差考生的出現……

他心裡略帶黑暗的想着,隨後收斂了心神,開始專心對付這次的考題。

王慶確實在苦惱,不過和李暢想的不一樣,他的苦惱不是來自於寫不出詩詞,而是來不知道該選哪首纔好。

他本就文科生出身,本人又比較喜歡古文這些東西,腦子裡倒是裝了不少詩詞。

而且能夠流傳千古的詩詞,大多都是大浪淘沙之後,遺留下來的精華。

裡面的質量雖然也是有高有低,但就其整體水平來說,還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那些廣爲流傳的,更是有其本身的優點。

微風拂過,帶來一絲溼潤的水汽,王慶稍微測了測頭,見到不遠處有一個不算太小的水池。

因爲是初夏的緣故,雨水還不是太多,池子裡的水只有淺淺的一層。

水面上零散的鋪着一些碗口大小帶着一絲嫩黃的荷葉,也有些長得高的,只是還沒有來得及把葉子鋪展開來,露出一個尖尖的角來,在隨着微風微微的晃着,驚走了上面立着的蜻蜓。

見到這一幕,王慶腦子裡靈光一閃,立刻就拿定了主意,就是它了!

又回想一下,楊萬里是南宋的,如今北宋還在,到也沒人知道這首詩。

楊大詩人文思泉涌,做首好詩還不是跟喝水一樣簡單,自己拿來用一首,想來他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當下就把紙張攤平,用鎮紙壓住,拿筆沾了墨,提筆寫道——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寫完仔細端詳一下自己的字,在斜着眼睛看着不遠處的荷花塘,只覺得很是應景。

坐在這裡等了一會兒,見墨已經幹了,看看已經有一兩個人開始交卷,王慶也就不在等待,同樣舉手示意,隨即就有做幫手的人過來把卷子收了。

王慶也就離開了考場。

這一幕有不少人看到,一個正咬着筆桿子枯死冥想的陽谷縣考生,眼睛瞪得有些大,孃的,什麼時候一個賣炊餅的都這般的猛了?這傢伙不會是想不出來,交了白卷吧?這性情倒也夠乾脆……

他心裡這樣想着,忽然一咬牙,提筆就往紙上寫。

管它呢!武大郎都交卷了,自己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反正有他在,自己也不會墊底……

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四一二章 送上門的皇帝,不要白不要。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一二五章 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十三章 桓石虔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六十章 白老漢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一一五章 搶奪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三一八章 殺冊封使而自請削王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七十四章 可汗大點兵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一百章 臭不要臉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一四零章 宿怨(一)第二六一章 潯陽江頭夜送客第六十七章 劉大總管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五零三章 信鬼神蜀中下詔,依前計潼關涌動第三二五章 藥死人的賽盧醫第二八四章 謀劃關中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三二六章 系統紊亂,穿越竇娥第三四二章 提兵東出函谷關第二四九章 晝伏夜出,前往東南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二九一章 聚天下之財於咸陽,以供用度。第二七六章 殺親衛者死,殺沛公者該當何罪?!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四七八章 曹宇、曹爽第九十六章 打死王八蛋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四五九章 檀香刑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四五七章 岳家軍舊屬聽令第一二零章 提前結束的酒宴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四四六章 李豬兒之死第五三六章 憾山易,撼岳家軍難!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三十二章 耿直方正鮑叔牙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五十二章 少了續命半小時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二零五章 怎會如此第二九零章 廉潔的宣講團第四七九章 洛陽城破第二六零章 發飆的老實人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一七五章 大雨如注第三三零章 王慶着甲,血戰長街第一零九章 大郎,吃了這碗……第三八三章 與子同食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四二一章 安營紮寨,坐等賊兵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五八章 梁山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三二零章 山君顯靈——炒鋼之法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五一八章 兩面的女人與妖貓第五一八章 兩面的女人與妖貓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三六九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一)
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四一二章 送上門的皇帝,不要白不要。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一二五章 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十三章 桓石虔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六十章 白老漢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一一五章 搶奪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三一八章 殺冊封使而自請削王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一四二章 宿怨(三)第七十四章 可汗大點兵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一百章 臭不要臉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一四零章 宿怨(一)第二六一章 潯陽江頭夜送客第六十七章 劉大總管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五零三章 信鬼神蜀中下詔,依前計潼關涌動第三二五章 藥死人的賽盧醫第二八四章 謀劃關中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三二六章 系統紊亂,穿越竇娥第三四二章 提兵東出函谷關第二四九章 晝伏夜出,前往東南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二九一章 聚天下之財於咸陽,以供用度。第二七六章 殺親衛者死,殺沛公者該當何罪?!第三四一章 關東亂之陳餘復趙、魏豹起兵第四七八章 曹宇、曹爽第九十六章 打死王八蛋第三二三章 足夠吹一輩子的婚禮(二合一)第四八八章 馬岱弔孝第四五九章 檀香刑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四五七章 岳家軍舊屬聽令第一二零章 提前結束的酒宴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四四六章 李豬兒之死第五三六章 憾山易,撼岳家軍難!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三十二章 耿直方正鮑叔牙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五十二章 少了續命半小時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二零五章 怎會如此第二九零章 廉潔的宣講團第四七九章 洛陽城破第二六零章 發飆的老實人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二七二章 實力坑親侄子的項伯第一七五章 大雨如注第三三零章 王慶着甲,血戰長街第一零九章 大郎,吃了這碗……第三八三章 與子同食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四二一章 安營紮寨,坐等賊兵第二三九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四五八章 梁山第四八五章 僞諸葛不是諸葛來自撲街作者的一封信。第三二零章 山君顯靈——炒鋼之法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五一八章 兩面的女人與妖貓第五一八章 兩面的女人與妖貓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三六九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