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

“丞相,爲何要放這些魏卒回去?而且還要給他們隨身的錢糧?”

大帳之內,姜維有些不解的出聲詢問。

王慶沒有說山人自有妙計,這樣一來姜維也就教不出來了。

他笑望着姜維道:“伯約好好想想。”

姜維開始思索,過了一陣,擡頭用試探的語氣道:“丞相是想要收魏人之心?”

王慶笑道:“確實如此,土地並非能打下來能守住就是我們漢國的了,只有政令能在這片土地上推行、稅賦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收取、這片土地上的人對我大漢歸心,這樣的土地纔算是我們漢國的土地。

這是攻心之策,亦是長久之計,呂蒙取荊州,就是如此。”

姜維點頭表示受教。

對於丞相現在的變化,姜維是比較奇怪又欣喜的,自從丞相從新還魂之後,行事似乎有了改變,不再像先前那樣,事無鉅細,全部親力親爲了。

而是不少都交給手下的人去做。

對於他這個弟子,也不像之前那樣,要麼說山人自有妙計,要麼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提示着讓他思索一番之後,再慢慢的解釋,分析這樣做的道理。

這真心讓姜維覺得受益匪淺。

王慶確實是這樣打算的,蜀中的人不多,從蜀道運送糧草出關更是不易,想要真的發展壯大起來,必須將關中之地給佔領了,這樣纔有足夠的縱深。

而且對待關中之民,不能採用暴政,而是應該如同劉老三入關那樣的約法三章,讓關中的衆人安心生產,好爲漢國提供足夠的糧餉以及兵員。

爲東出中原而作準備。

“好了,你去將費禕叫來,我有事情與之相商。”

王慶見姜維悟了,又說了兩句之後,就讓他出去了。

不久之後,費禕走進大帳,對着王慶拱手施禮之後道:“丞相相召,不知有何事吩咐?”

王慶示意他坐下,拎起茶杯一人倒了一杯水之後,才道:“恐怕還需要你再去一趟東吳,去見吳主,再約連兵伐魏之戰。”

第六次出岐山,丞相最初明裡攻打北原大營,實際上取渭南、渭北大營的計策被司馬懿看了出來,將計就計之下,令的臥龍先生出岐山之後的第一戰便損失人馬近萬餘。

當時大敗之後,費禕從蜀中而來,受丞相所託前往東吳去見孫權,約定連兵伐魏。

都督陸遜與大將軍諸葛瑾以及吳主孫權各領一支兵馬,這邊魏主曹睿兵分三路前來救援。

諸葛瑾中了滿寵的計,敗了一仗,陸遜令人傳信約定孫權共同出力的信又被魏國截去,消息泄露,也就只好退兵。

吳蜀聯合,東吳最先敗退。

“丞相所託,費禕怎敢言勞苦?這就動身前往東吳。”

在姜維沒有去找他之前,費禕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三國之中魏國最強,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大趨勢,丞相此次出兵一戰而將關中魏軍擊潰,但也失去了繼續東進的力量。

關中失守,將直接威脅關東之地,魏國自然不會善罷甘休,在反應過來之後,必定會有大量兵馬前來攻打。

單靠自己一國之力,與魏國相拼實在是有些吃力,聯合東吳也就成了必然。

王慶伸手將一旁拿過一個匣子,放在桌案之上:“將這個帶去,東吳新敗,若是沒有這個,想要說服他們起兵,怕是不易。”

“這是?”

費禕看看匣子,有些遲疑的問。

王慶嘆口氣道:“司馬懿的首級。”

“司馬仲達也是一代人傑,這樣做有些不妥,但爲了軍國大事,也只能借他人頭一用了。”

費禕回去之後,收拾行裝,帶了僕人和一隊軍士,便朝着東吳進發。

他走後,王慶下令高手匠人爲司馬懿打造了一個純金的頭顱,安上之後,將其葬於渭水之濱。

葬禮隆重,有不少關中的鄉老以及降服的魏國將領參加。

其中就數夏侯霸哭的最爲臻至和發自肺腑。

這讓王慶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當時他就再想,若是夏侯霸知道今後司馬懿是怎樣逼的他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奔,不知道還會不會這樣……

在大軍打下北原大寨的第二天,也就是王慶到來的第三天,王慶就令人寫了一篇檄文,令人抄上多份之後,派人往關中各個城池州縣傳遞。

檄文的內容大致也就是申明瞭漢軍乃是正義之師,此舉乃是爲了興復漢室。

當然,這些只是一掠而過,王慶知道他們最在意的不是這個。

對於普通民衆而言,誰做皇帝他們並不在意,他們所在意的是他們自己的日子。

所以對於秋毫無犯、各個州縣的官吏不變,各司其職,民衆田稅減免三年這些事情說的格外的多。

這樣做可以得到普通民衆地主官僚階級們的支持或者是不反對。

這樣的事情王慶早就已經是輕車熟路了,做起來沒有難度。

其餘諸將,在休整了五天之後,在王慶的命令之下,也帶兵各自出擊,去收復佔領關中的城池。

臨行之前,王慶將這些將領招來,特意下了嚴令,令他們不得擾民,每到一處都要先勸服,實在不行之後再用兵。

即便是將城池攻下,也只是將抵抗的將領殺掉,其餘的百姓這些,一律不能動。

此時的關中要比秦末《鴻門宴》裡面的關中還要殘破。

漢末以來,持續幾十年的動盪不安,刀兵相向,早已經將整個中華大地打的殘破不堪。

不僅僅是關中,整個華夏的人口都是銳減。

已經不是統制中心的關中,人口更是死傷減少的厲害。

諸葛亮前幾次出岐山,就不怎麼擾民,民衆在關中的聲評還是不錯的。

尤其是在渭河兩岸讓蜀漢兵卒與魏國百姓一起屯田,所得穀物,一分三分,民得二蜀軍得一這一政策,更是得到關中一代百姓的支持。

所得穀物上交三分之一看起來已經很重了,這是因爲沒有跟別的地方比。

古代的稅是真重,田畝稅、人頭稅等等下來之後,一戶農家辛勤勞作一年之後,所得的東西能夠留下來一半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很多時候,他們連一半都落不到。

尤其是現在,天下動盪,他們的日子更苦,丞相所行的屯田之策,相應的也就深得人心。

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一五章 敲山震虎(二合一)第十二章 被低估了的桓衝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五十五章 風流文姜(一)第二零三章 原來你就是那個賣假膏藥的!第二四九章 晝伏夜出,前往東南第四八四章 恩不能施的太多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一八四章 鄆哥不捉姦(兒童節快樂,意外不)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二一一章 我覺得三娘挺好的啊(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一二三章 大樹十字坡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二七八章 重情重義的上將軍(均訂190加更)第二八一章 心情複雜的張子房(三十月票加更)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一七四章 我有些頭暈……第四二七章 有點位面之子的風範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五八章 爲君將兮奮匈奴琵琶行結束了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三三三章 你全家都是娘們第一一二章 制酒(一)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四五二章 安被斬,史被殺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四三二章 暴脾氣的安祿山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一八零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百章 臭不要臉第一章 尋找桃花源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一八章 等待宋江第四六六章 活捉夏侯霸第十九章 可與謝家小兒爭鋒第七章 隱藏任務,淝水之戰第三十三章 瑞獸現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一三四章 金眼彪施恩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四七二章 陛下,出事了!出大事了!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七六章 殺親衛者死,殺沛公者該當何罪?!第三十三章 瑞獸現第二九三章 分封天下的必要性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四零四章 可敢隨朕一戰?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二六二章 貶官江州,非一日之功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一八四章 鄆哥不捉姦(兒童節快樂,意外不)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第一四八章 淪爲了看客第一三四章 金眼彪施恩第二三一章 鬱悶的吳用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十二章 被低估了的桓衝第四零八章 率軍出征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四六六章 活捉夏侯霸第六十九章 衛丸子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二三三章 增竈計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四四一章 敗象已成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三十二章 耿直方正鮑叔牙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四三六章 烈焰騰空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
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一五章 敲山震虎(二合一)第十二章 被低估了的桓衝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五四二章 殺了這幫狗東西!第五十五章 風流文姜(一)第二零三章 原來你就是那個賣假膏藥的!第二四九章 晝伏夜出,前往東南第四八四章 恩不能施的太多第一二六章 人肉作坊第一八四章 鄆哥不捉姦(兒童節快樂,意外不)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二一一章 我覺得三娘挺好的啊(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一二三章 大樹十字坡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四五五章 爭相賂唐(發車了,嘀嘀嘀)第二七八章 重情重義的上將軍(均訂190加更)第二八一章 心情複雜的張子房(三十月票加更)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一七四章 我有些頭暈……第四二七章 有點位面之子的風範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五八章 爲君將兮奮匈奴琵琶行結束了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三三三章 你全家都是娘們第一一二章 制酒(一)第三五五章 滅韓之戰——拜見上將軍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四五二章 安被斬,史被殺第二一九章 大好頭顱在此,何需他人?第四三二章 暴脾氣的安祿山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一二七章 花和尚魯智深(一)第一八零章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第一百章 臭不要臉第一章 尋找桃花源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一八章 等待宋江第四六六章 活捉夏侯霸第十九章 可與謝家小兒爭鋒第七章 隱藏任務,淝水之戰第三十三章 瑞獸現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一三四章 金眼彪施恩第五零九章 諸葛連弩第四七二章 陛下,出事了!出大事了!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七六章 殺親衛者死,殺沛公者該當何罪?!第三十三章 瑞獸現第二九三章 分封天下的必要性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四零四章 可敢隨朕一戰?第一三六章 武松醒打蔣門神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二六二章 貶官江州,非一日之功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一八四章 鄆哥不捉姦(兒童節快樂,意外不)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第一四八章 淪爲了看客第一三四章 金眼彪施恩第二三一章 鬱悶的吳用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十二章 被低估了的桓衝第四零八章 率軍出征第一三二章 食人惡魔(三)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四六六章 活捉夏侯霸第六十九章 衛丸子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二三三章 增竈計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五零零章 無名之輩第五零五章 坐地漲價第四四一章 敗象已成第三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明軍紀!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二十四章 桓家寶樹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三十二章 耿直方正鮑叔牙第二八六章 蕭何: 吾欲誅殺項伯,以祭沛公,子房教我!第四三六章 烈焰騰空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